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832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48篇、会议论文75篇、专利文献119379篇;相关期刊2703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瞭望、长江论坛等; 相关会议58种,包括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第三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中心城市的相关文献由7692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记者、本刊编辑部、萧芦等。

中心城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48 占比:6.46%

会议论文>

论文:7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19379 占比:93.48%

总计:127702篇

中心城市—发文趋势图

中心城市

-研究学者

  • 本刊记者
  • 本刊编辑部
  • 萧芦
  • 秦国柱
  • 蒋团标
  • 何伟
  • 卢向前
  • 李强
  • 谢守红
  • 李崇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体栋; 孙健; 王保玲
    • 摘要: 金融扩大开放,经济中心城市作为主要的金融开放政策承接方,怎样进一步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主要的管理方向.基于北京市高端金融人才视角,探讨经济中心城市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影响金融发展的以下因素: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以及生态文明与金融发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找到其中相互的影响关系.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对经济中心城市金融发展影响最大的并不是经济的发展,而是文化发展状况(教育与公民道德素质),因此在政府管理部门对城市投入的资源禀赋一定的条件下,应优先对文化发展予以支持.
    • 朱军; 邹韬略
    • 摘要: 房地产限购政策不仅会影响房价,也会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产生影响。基于2014—2018年333个地级市政府债务余额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房地产限购政策对城市层面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限购政策会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减少,限购政策对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更加显著;此外,对于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特别是行政中心城市,房地产限购政策抑制本地债务扩张的作用更加明显。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应坚持差别化地运用房地产限购政策,以期对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债务管理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 孙钰; 章圆; 齐艳芬; 崔寅
    • 摘要: 提升区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熵权-集对分析模型测算了2010-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利用双向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识别其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空轨迹看,京津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时间上呈上升且内部差距缩小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圈层状、南北分异及东西差距拉大等非均衡性特征。(2)从空间溢出效应看,北京市是京津冀区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溢出中心,天津市为次中心,溢出效应随着外围城市与北京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从驱动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受教育程度、财政文化支出变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度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地理距离是中心城市辐射强度大小的关键驱动因素。基于此,提出发挥重点城市辐射带动优势、增强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产业的“输血”力度的策略建议。
    • 司亚旺; 林立峰
    • 摘要: 基于城市间复杂铁路线网及交通枢纽研究城市可达性对交通规划具有重要理论支撑意义,本文分别提取中心城市到其他中心城市的时间、列车对数、最少站点数等数据,分析三个因素对可达性的影响,进一步定义可达性的优劣,采用离散度分析法对中心城市可达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出各地区城市的可达性优劣。
    • 毛艳华; 信超辉
    • 摘要: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一实践和成就背后的发展逻辑需要有新发展理念进行解释和总结。西方学者曾经提供了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理念,例如中心地理理论、增长极理论、集聚扩散理论和"中心—外围"理论等,但这些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成就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五个维度阐述了我国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和刻画了新时代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态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尊重城市群发展客观规律,立足我国城市化的特色优势,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推动有利于强化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 孙军; 邹琳华
    • 摘要: 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崛起的关键所在。基于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可以考察长江经济带四大中心城市的功能辐射范围。研究发现: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加持下,城市生产率与到上海、武汉、重庆和成都的距离之间均呈现出三次型的“∽”曲线关系,即随着离上述大城市越来越远,生产率经历了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过程,但其中也存在很大不同。上海在整个时间段、重庆从2005年开始,两者的辐射能力在整个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均显著,武汉和成都则分别在各自城市群内部呈现出“∽”曲线关系。基于距离的回归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引领下的辐射能力超过仅以距离衡量的辐射范围,空间距离被极大压缩。
    • 陆铭; 彭冲
    • 摘要: 本文以未来中国如何更好发展"大城市"为主题,探讨新时期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作用。首先,本文从都市圈视角回答大城市规模扩张的原因及其潜在边界。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影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强化"中心—外围"的城市体系与都市圈一体化的发展。都市圈的一体化会带来服务业型消费岗位向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城区集中,人流也将呈现出"向心"特征。综合来看,信息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加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本文认为政策上应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发挥都市圈和城市群引领现代化增长的功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沈松; 毋高峰; 薛彩霞
    • 摘要: 中原城市群是国家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其经济发展是中国的第四增长极。焦作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地区中心地区。通过研究国内外中心城市发展理论,结合焦作市的特色,借鉴先进的发展经验和理论,通过五城产业联动,提高焦作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力,通过织牢交通网,提高焦作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通过强化城市品牌建设,提高焦作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通过加快新型城市建设,提升焦作城市吸引力,四力协同助推焦作成为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 覃剑; 赵蓓蕾; 巫细波
    • 摘要: 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新时期中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更加精准、精细的部署,推动更有层次、更加均衡、更高质量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应牢牢把握新阶段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分类对接服务战略试验区、战略引领区及战略支撑区,通过健全中枢式便捷高效交通网络、携手共建三大战略发展轴带、推动开放创新平台联动共建及培育重点合作对接领域与机制等,全面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努力成为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引领者和排头兵。
    • 王倩
    • 摘要: 在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中,郊区与城市的关系经历了由寄生向共生的转变,边缘城市作为一种新的都市空间形式发展起来。它既受中心城市离散效应的辐射,又受都市圈整合效应的作用,还能产生一种集聚效应,对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机会吸纳。然而,通过以流动人口为切口的窥探发现,边缘城市在机会吸纳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空间疏离,其内部的职住空间的分割正愈演愈烈,空间固化和社会分层问题也逐步显露。化解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边缘城市的“中心化”建设。这就要求边缘城市在未来发展中既要通过功能调整转化中心—边缘的不对称依赖关系,还要通过分配制度重构推动城市正义的回归,真正实现集独立性与人民性于一体的发展目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