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9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19-10-19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近年来,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发展带来了生机,但也相应产生了乡村人居环境空心化、老龄化、抛荒化等问题.结合我国城乡规划从粗放扩张逐步向精细持续过渡的宏观背景,本文提出基于共轭思维更新乡村人居环境的新思路,构筑共轭平衡视角下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框架,并以四川省蓬溪县广安村为实例,探究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以多元共轭为理念基础,探索文化、产业、生态、等人居系统的共轭平衡,通过调整从乡村人居多系统之间的共轭关系,实现系统之间的高效、和谐、均衡发展.最终建立共轭平衡下的乡村人居环境模式,引导各村向动态的可持续更新发展,为我国乡村振兴提出策略性措施建议.
  • 摘要:城市山体作为独特景观要素,形成优质开敞空间,构成城市特色自然景观名片.现阶段城市设计强调空间风貌特色协调统一,保留城市特有地域和文化特色.城市设计中对依山地段的景观规划设计引导,目的是为了合理选择观景点和区域,保护背景山体形成的天际线,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对于山体景观视域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数字化设计时代来临,量化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观景点、观景线路、观景区域、地块高度控制等各个方面,但是针对山体景观视域的数字化分析少见系统总结和分析.本文尝试构建基于数字化设计的山体景观视域分析研究框架和体系,以南京溧水区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以保留展示山体自然景观为目标,详细介绍山体观景点选择、平地观景区域选择及地块建筑高度控制三类分析方法,以期为同类型城市设计提供参考借鉴,更新数字化设计方法.
  • 摘要:随着新版北京总规的公布实施,北京进入减量化发展时代,"减量提质"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在新版分区规划中落实体现.研究从当前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新时期县域乡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关注重点,并基于延庆区乡镇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实践展开.在自上而下的政策要求和自下而上的现实诉求双重驱动下,结合乡镇发展特征,实现设施的差异化配套;在减量提质的要求下,通过集约利用和共建共享设施,实现设施的合理化调配;在地区形象特色引导下,通过对特定人群个性化需求的供给,实现设施的精准化配套,彰显地方特色.本文探讨了减量化发展背景下县域乡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基本方法,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促进乡镇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健康发展.
  •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对于商业业态日益丰富、经济价值和产值较高的城市商圈,如何调整交通系统,为商圈提供系统的人行横道、畅通的机动车交通系统和完善的停车系统?它已成为商业圈建设中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基于连接理论的视角,对连接理论进行探源,并理清其应用阶段;进而以重庆市渝北区嘉州商圈为例,提出模拟高线公园形态,打造立体化步行系统,在嘉州商圈内形成地下、地面、地上贯通结合的立体交通模式.在空间上实现人车分流,提升步行系统的整体性与连接性,通过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的形成,激发嘉州商圈的活力和吸引力.最后得出结论:城市商圈交通的立体化改造是保持老城中心商圈繁荣以及激发新城商圈活力的关键措施.
  • 摘要:南粤古驿道是岭南地区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其保护与活化是当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重要课题之一.惠州市古驿道作为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古代广州府城联系粤东甚至闽赣地区的关键载体,也见证了惠州社会变迁的过程.文章通过分析总结惠州市古驿道从秦汉至明清五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和时空演变,研究其承载的东江商贸文化、东坡宦游文化、客家移民文化、革命文化等文化内涵,以期为惠州市古驿道线路保护与活化提供依据和参考.
  • 摘要:剖析旧动能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新动能发展特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安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新动能发展对城市空间组织的影响,按照"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思路,以武汉东西湖区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为例,结合产业特点及现状自然基地条件,制定了"水系网、活力网、产业网、绿楔网、交通网"五网融合的发展策略,引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和培育创新创业的文化沃土.
  •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由于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等的不同,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不利于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违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本文参考了大量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文献,从研究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到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再到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和对策,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区环境更新中开始逐渐引入了公众参与,但依然存在公众参与主体不明、参与意识差、程序实操性不足、参与方式落后等问题,导致公众参与的作用,一直收效甚微.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中西方社区环境更新公众参与的发展概况,比较和分析它们产生不同的生长机制的原因;其次,在中西方城市社区更新中的公众参与在参与主体与客体、参与制度、参与模式等各个方面,更深入地做出比较;最后,基于中国目前的国情特点和时代背景之下,对国内社区环境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的制度建立、参与模式和参与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期望能对探讨我国城市社区更新中公众参与模式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摘要: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量也快速增长,高校的新校区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也正处于高校建设的高峰期.本文以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的交通空间为例,将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案与自下而上的调研问卷相互碰撞,从校园动态交通空间、校园静态交通空间以及校园交通设施三个方面对校区内的交通空间进行了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并且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对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交通空间的使用状况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依据所得结果对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交通空间找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应地提出一些优化意见,并且通过对东北安大学浑南校区的使用状况评价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在高校建设领域已经历史渊源,但是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 摘要:制造业是深圳城市发展的基础与核心竞争力."两城"是深圳典型的大规模、高密度制造业集聚区,内部具有高度市场化的企业网络,并承担着制造业企业内外流动的转换器作用.近年来,大规模拆除重建式城市更新对本地企业生产成本与实业信心产生巨大冲击,"两城"面临产业、空间及配套"三个锁定"的发展瓶颈.如何差别化的针对不同企业进行空间、配套和政策供给?如何降低城市更新对企业成本、流动性、网络生态的负面影响?如何优化现行更新治理模式,统筹公共资源落地,加快产城融合,促进传统园区向产城融合的品质城区转变?是对"两城"城市更新实践探索的主要出发点,总结了空间分区,实施差异化政策供给;分享发展,有机式更新供给;需求分类,定制式配套供给;政策保障,划定产业红线四个方面的经验.最后,对深圳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变革提出两点思考:加强城市更新的前提论证与研究、重新设计更新结果的价值导向.
  • 摘要:2018年国家出台《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可以预见这一举措将加快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开发.作为中国最早利用工业遗迹进行文创开发的项目,北京798的开发和运营均相对成熟,被认为是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和世界艺术引入中国的据点.本文基于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理论,将自2002年后艺术家和艺术机构陆续入驻798园区后对其进行的改造活动分为物质空间再造、关系空间再造和意义空间再造三个方面,并进行归纳分析.这种空间再造活动使园区的空间特征呈现出五方面的多元对抗,为798塑造出丰富的艺术世界,使其成为满足群众艺术精神追求,满足艺术家对自由艺术世界向往的真实的城市乌托邦.这种多元空间特征的冲突与糅合是设计者和运营者在工业遗产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且应灵活利用的资源.最后简单总结,如何用三元空间理论从物质空间、关系空间、意义空间三方面指导文创性工业遗产项目的开发实践.
  • 摘要: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依托,利用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测算京津冀范围内城市间旅游经济的相互作用强度、联系度、隶属度及旅游市场潜力分布等指标,从结构、层级、潜力3个维度,多城市与单个城市间两个层面展开,对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空间发展特征、空间网络的层级结构等做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地级市与京津在空间作用强度和经济关联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在区域层面呈现梯度等级;旅游空间相互作用较强的区域位于环京津地区,整体呈现京津双城向外辐射的"圈层式"结构;北京、天津、廊坊首位度高,共同构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对京津冀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要义进行若干讨论.
  • 摘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绿色化日益受到了关注.绿色屋顶是城市立体绿化的主要模式,是有效缓解城市绿化用地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的绿色屋顶推广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与推广是大势所趋.本文以长沙市仰天湖社区为例,分析了绿色屋顶在社区的推广阻力和推广策略.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绿色屋顶推广政策、深入社区实地调研、对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社区居民的访谈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仰天湖社区绿色屋顶推广阻力的"两个来源",即政府和居民以及推广阻力的"两种类型",即认知阻力和行动阻力.并进一步提出了绿色屋顶在社区推广的四大策略,尝试构建了绿色屋顶推广的"五大参与主体"逐级作用与反馈的工作机制.
  • 摘要: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工程成为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文章以融安县为研究区域,对融安县城、乡镇及村屯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策略,通过对国内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配置体系及标准、布局模式进行研究,选择符合融安实际和特点的配置体系及标准、布局模式.融安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体系整体上按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配置建设,县级公共体育设施采用"集中+分散"式布局模式,乡镇(街道)级、行政村(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采用"均衡"式布局模式,对融安各级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布局规划,并进行健康服务设施布局指引和规划控制引导,以期为融安县及类似此地区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提供参考.
  • 摘要:居住小区配建停车设施是一种重要的停车设施.摸清居住用地的停车配建研究需要对城市居住用地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各类居住用地的停车特性,找出停车需求的影响因素,才能因地制宜地根据城市停车需求管理要求,对居住小区的停车配建指标给出合理的建议.本文从居住小区的停车需求出发,以宿迁为例研究中小城市居住小区停车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宿迁市中心城区居住小区的停车普查数据,首先分析居住小区的主要停车特性,包括停车供需分析、配建指标分析、高峰停放特性以及停车使用率等;然后基于居住小区的停车特性,提出停车需求指数概念,分析不同客观环境下停车需求的差异,探究影响停车需求的客观环境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中小城市的停车特性和停车需求影响因素,不仅为中小城市停车需求管理控制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居住小区配建指标测算提供参考.
  • 摘要:人与水和谐发展是水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与水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城市和流域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而对乡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浪潮下水体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环境的破坏.以濯水景区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在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分析了乡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用协调发展理论分析了乡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乡村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乡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了当地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该坚持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重,以人水和谐发展为理念,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是促进乡村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从江苏省小城镇发展起源入手,重点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恢复与调整、停滞与衰落、兴盛与发展、回落与转变等4个阶段.通过对现状特征的研究,提出江苏省小城镇已经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主要表现为城镇化率突破30%和建成区户籍人口突破2万人.2003年至2016年间,江苏省重点中心镇的集聚效益有所提升、空间分布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日益完善.苏南地区基本形成以都市连绵区带动城乡发展的格局,重点中心镇的比较优势和设置必要都在下降;苏中地区的重点中心镇名单重复率高达70%,各项重要经济社会指标均是一般镇的1.5倍以上;苏北地区的重点中心镇培育还在摸索中,与一般镇相比,优势并不突出.2016年,85%以上的重点中心镇都紧贴县域边界进行分布,既为县城和自身预留更多的发展空间,又发挥边界小镇的商贸优势和门户作用.根据住建部发布的特色小镇名单,江苏省合计56个,其中首批创建名单25个,第二批创建名单31个.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江苏省小城镇的未来展望是就近城镇化、撤并常规化、多元特色化,以分区分类发展为理念,城市郊区镇、片区中心镇、特色产业镇、农业服务镇,都将在城乡格局中承担相应的职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 摘要:水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根本条件,被认为是生命孕育的"要素"与"场所".从场地空间尺度的水体生态设计入手,阐述水体生态设计的原则,分析和总结了水体生态设计中水体天然循环、水体平面形态、水体生态驳岸、水体深度、水生植物的生态设计技术手法,并结合广州大学城中心湖公园水体,论述其水体生态设计各要素的准确性.得出的结论是:场地空间尺度的水体生态设计,需要从水体的天然循环、水体自然平面形态、水体生态驳岸、水体深度和水生植物五个方面考虑,并将此应用到水体生态设计中,以此发挥水体的最优功能.
  • 摘要:本文借由基因学理论提出文化基因的理念,分析提炼唐山市工业遗产的文化基因构成,梳理归类为显性与隐性文化基因大层面,结合层次分析法最终得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最终总结梳理形成横向维度与纵向维度的评价结论,为唐山市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 摘要: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一些村庄凭借自身自然禀赋优势,通过走特色化乡村休闲旅游路线实现了乡村复兴,另一些却在小打小闹后惨淡收场.乡村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涉及因素众多,其中,乡村规划作为引领村庄建设重要的行动纲领,尤其是对于落地性强、实施度高的旅游型乡村而言,乡村规划深刻影响村庄旅游的发展走向和乡村产业转型.现阶段旅游型乡村的规划普遍存在"重空间重形态"、"轻策划轻运营"的缺陷,未能积极引导旅游型乡村进行供给侧改革,回归市场,更难以有效推动产业的发展、空间的优化和村庄的治理.本文以龙游县官潭村为例,从产业谋划、用地整合和管理运营三个方面探讨了旅游型乡村规划的核心要点,以期为其他同类型村庄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 摘要:近年来城市发展逐步变为以高质量发展引领城市内生竞争力提升;以高品质空间创造人民需要的美好生活为目标,从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塑造高质量城市环境.本文以面向实施为目标,以个旧市老城区整体提升为研究基础,提出在城市整体提升中系统研究与项目落实同等重要,以"品质营造·共建共享"的规划理念指导,厘清开展城市整体提升的优势与短板,构建"改善城市系统、营造宜居环境、展示城市特色"三大板块、十类工作内容的技术路径体系;搭建以"点串线、线成网、网拓面"的实施理念工作机制,以项目库的形式,落实分期实施计划.
  • 摘要:山地城市在我国城市中占有很大比例,很多交通问题对于中国城市具有代表性.本文从山地组团型枢纽城市这类较为特殊的城市入手,以典型的山地城市贵阳为例,针对发展现状从区域职能、城市空间、政策管控、交通系统建设等多个视角分析了存在的关键性交通问题,结合新时期生态绿色的理念导向和方法,从加强交通与城市不同层面空间资源的协调、强调供需双控的交通发展策略、强调公交优先和以人为本等视角提出交通发展建议,借此探讨新时期落实建设绿色城市交通的重点导向和抓手,以促进更加宜人的城市交通体系建设.
  • 摘要:通过对中外通用航空的发展特点发展历程差异和对国内内陆边远地区城镇发展作用分析,论述了通用航空的"三小一低"的特点使其成为云南等内陆边远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克服地理屏障,密切对外联系,强化对外开放,促进边远地区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边远地区城镇体系底层空间结构,适应"大分散,小集中"的边地分散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也明确了中国通用航空以服务大众为主的独特发展路径.
  • 摘要:街道空间不仅是通行的空间,更是人交往活动的空间.以"完整街道"概念为基础,叙述街廊的内涵及其空间模式,进而以深圳市平山村中心街廊为例,讨论不同空间模式下生活性街道塑造为完整街道的设计方法.通过街道空间要素的系统整合,使街道成为安全、活力、绿色的生活交往空间,构建活力的街廊空间作为城市空间骨架,本文旨在引起人们关注以人为本、活力的街道建设.
  • 摘要:我国遗产属地管理体制会带来遗产商业化、产业过度集中以及业态低端等产业发展问题.对九寨沟所在地漳扎镇的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困局分析,漳扎镇存在"沟内商业化严重、沟口发展过度集中、沟外两多三少品质低"的问题.通过"定位、划线、疏解、提升、管控",将漳扎镇定位为世界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藏羌文化的世界窗口和国际级高品质旅游集镇,划线保护世界遗产的同时,疏解遗产所在地高峰时期游客接待压力,塑造多样旅游产品品牌提升漳扎镇产业发展,并采用创新方法对服务水平和质量进行管控,总结出"定位升级,加严守底线、疏解引导、品牌提升、服务管控四大举措"的"1+4"的世界遗产所在地产业发展规划策略.
  •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在广州市琶洲地区控规的实践经历,总结了琶洲地区控规调整的经验,并基于此对广州重点地区控规管理提出了提高控规编制阶段的可实施性、实行"片区控规动态编制+单地块/局部地块报批实施"的程序优化、建立控规调整的分类管理机制等几条优化建议,以期对广州市控规调整工作提供出一种可行的方向借鉴.
  • 摘要:街道是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和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而在城市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大道多与城市发展轴相互契合,与城市的发展产生螺旋上升的伴生关系,由此其地位也将格外备受关注.本文以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大道沿线地区城市设计为例,思考城市干道沿线地区在城市系统中的意义与价值,探讨街道对其沿线地区形态塑造与空间组织的影响,以及对地区人文体验、市民情感展现的表达模式.
  •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深圳地铁岗厦北枢纽站点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周边土地利用和建成环境的调查,研究团队讨论了如何改善福田区地下商业的空间网络,以及周边商铺和商业活动如何受益于地下空间网络和慢行交通系统优化.国内外成熟案例的对比分析为岗厦北枢纽地下商业空间及其西侧、西南侧地下商业空间的持续设计提供了参考.同时,从垂直交通、水平交通、地下空间连接以及街区设计的角度,对周围慢行交通环境提出了建议.一方面,行人交通系统的组织是为了重新分配行人,以便在微观层面上提高商业效率和城市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福田区的整个地下空间网络将作为中尺度的综合网络连接起来,拓展了步行活动服务于城市的益处.本研究从城市中观层面回应修复立体交通网络的问题,并提出对该地区构建的完整交通网络的可行性建议,有利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
  • 摘要:当前,我国高铁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很多城市已经实现了多个高铁站点的布局,即高铁"一城多站"现象,然而这一布局模式也导致了诸多城市问题的出现,如选址不合理、客流稀少以及可达性差等.鉴于国内外对于这一现象研究存在较大空白,本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开展具体研究.首先,通过高铁网络的发展演化过程分析,总结出了长三角高铁"一城多站"背景下的4种高铁线型与站点的空间关系模式.其次,针对这4种空间关系模式和未来高铁站点地区发展预控问题,分别探讨了现状高铁"一城多站"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 摘要: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下,小城镇过境交通与其空间发展的关系逐渐发生改变,过境交通与小城镇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研究过境交通与小城镇空间发展的关系,分析过境交通对小城镇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并结合实际规划案例——永宁镇的具体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出更为详细的缓解过境交通与小城镇空间发展之间矛盾的策略.
  • 摘要:温泉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提升有良好的带动作用,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当前城市功能革新、突显城市特色的新课题,同时温泉资源的开发理念从战略上决定着温泉资源区域的规划思路.本文对淄博市高青县温泉资源状况行了细致调查,分析了温泉资源当前存在的问题,以环境价值理念为基点提出温泉资源开发区域的规划对策,结合总体规划与具体实例予以分析,让环境价值作为温泉资源区域规划的一个基本理念,要求充分考虑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力求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的统一,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
  • 摘要:关中黄土塬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存了众多传统村落,这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建筑形式、乡风民俗、宗教信仰等信息,其空间形态便是上述因素在空间上的投影.本文首先概述了黄土塬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土塬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成因和特征;并以该区域代表性村落柏社村为例,总结出黄土塬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普遍特征,以期为以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延续提供相关参考.
  • 摘要:武汉作为典型的水量丰沛城市,长久以来都在积极探索蓝绿互融、城水和谐的城市发展路径.当前在国家生态文明改革背景下,本文通过把握新时期国家绿色发展新趋势,基于武汉市城市"蓝绿"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构建水城共生、开放连续的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并提出了构建江湖相济的城市水系网络、绿量充沛的滨水绿化系统、通江达湖的生态绿廊系统以及亲水开放的公共空间系统等四大策略,为武汉市建设国际知名的滨水生态绿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 摘要:随着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城乡规划公众"想参与"与"如何参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相关理论与发展历程,明确了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阶段特征.其次,从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出发,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其中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是造成公众参与制度流于形式的主要根源.最后,以上海等城市的公众参与实践为启示,探索了新时代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新路径与新机制.建议建立顶层设计与拓宽参与渠道,完善法律保障、建立互动反馈与利益平衡机制,以更好实现城乡规划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公共政策的职能.
  • 摘要:近年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地上空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尤显突出,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城市未来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以城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建设情况出发,结合武汉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武汉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开发策略,包括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布局要求及管控模式,以期对其他城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建设发展研究有所指导意义.
  • 摘要:近年来,研学旅行的兴起为特色小镇发展打开新窗口,以研学旅行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然而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产城融合发展的忽略导致同质化竞争或缺乏活力的问题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将产业和城镇空间良好衔接、融合发展,是以研学旅行为主题的特色小镇目前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基于产城融合要素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以研学旅行为主题的特色小镇产城空间融合的四大策略:一、功能布局策略:产住匹配,提供多元住房;复合叠加,构建功能体系;挖掘文化,植入人文特色.二、设施配套策略:完善配套,满足多元需求;设施共享,搭建互动平台.三、道路交通策略:区域融通,实现高效互动;因地制宜,彰显地域特色.四、生态景观策略:尊重自然,延续生态格局;绿楔相隔,引导组团结构.最后以承德市夹墙沟国际研学小镇为例,探讨了其产城空间融合的具体策略.
  • 摘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我国当前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对城市转型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城市中老旧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代表,拥有着特色的风貌,集聚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承载着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因此,老旧街区是"城市双修"中需要更新改造的重点地段,对城市中老旧街区的更新改造与空间品质的提升更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本文以锦州市凌河区市委人大地段为例,从街区功能修复、建成环境修补、交通网络织补和生态环境修复四个层面探讨"城市双修"理念下为市委人大地段街区空间品质提升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新思路,从而创造舒适的街区空间环境.
  • 摘要:本文通过对田园综合体和产村融合概念的深入解读,得出产村融合的发展理念与田园综合体的核心诉求均以乡村产业的融合和空间布局的复合为重点,产村融合的规划视角是田园综合体创建的一个有力切入点,并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基本空间复合单元.进而从国内外案例出发,从产业内生动力角度总结出了田园综合体产村融合发展的四类不同模式,并灵活对应基本空间复合单元的变体,让产业规划落到实处.最后以武汉市东西湖区田园综合体为例,从产业体系构建、产村融合空间规划和典型村庄建设指引等方面详细示意了具体规划实践.
  • 摘要:传统建造技艺作为古村非物质文化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传统建造技艺传承与古村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值得研究.本文基于传统建造技艺传承的视角,分析了传统建造技艺传承下古村保护的特点,结合特点深入剖析核心保护内容,并结合该视角下古村的现状保护困境,提出了文化载体科学修复、文化遗产"精准"保护和文化特色适度开发三方面的规划策略.并在武汉市翁杨冲古村的保护规划上加以实践应用,旨在为古村保护提供新的视角,实现传统建造技艺振兴与古村保护的双赢,最终促进古村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平台,在国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倡导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新区城市更新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尤为重要,本文在梳理分析目前国内高新区城市更新存在的保证产业用地、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维持产业生态平衡,统筹"增量"与"存量"等几方面重难点的基础上,以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为例,总结出仲恺高新区通过摸清城市更新资源家底,推进成片连片改造,以控制"工改居""工改商"、鼓励"工改工""工改M0",保障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妥善推进城中村改造,维持产业生态平衡,构建城市更新潜力评价模型,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等做法,为旧工业区城市更新探索理论经验.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传统铁路外移,而遗留在城市中的废弃铁路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大连市机床厂铁路专用线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形态角度,运用空间句法量化理论从整合度、连接值、可理解度三方面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得出其可达性不高,开放性及渗透性较弱、空间感知较差的结论.并提出优化废弃铁路空间路网体系与功能布局,以期提升废弃铁路的空间活力.
  • 摘要: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一方面要重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探索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发展模式,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渠道.滨湖地区作为城市硬质实体空间向柔性虚体空间的中间过渡区域,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依附其上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生态文明的新时期必须得以重新审视.本文以湖州南太湖滨湖区域为例,结合"两山"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分析了世界范围滨湖区域的三种发展模式和我国传统的理水营城理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南太湖滨湖区域的生态特征和人文优势,提出湖州南太湖滨湖区域的发展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加强滨湖区域生态保护和管控的具体途径,以及特色引导的方向和实施机制的保障策略.
  • 摘要: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逐渐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的关键职能之一.创新空间系统作为城市创新活动的物质载体,需要专项城市规划的导控.尤其在市场固有逐利性的制约下,如何引导稀缺资源向创新空间集聚,成为评判创新规划有效性的关键.通过对中外当代城市创新空间的理论和实例的考察,本文针对创新活动、创新空间和创新规划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认为它们在市场的制约下由于城市经济增长的进程而紧密联系起来.因此,为实现创新能力与经济实力的同步增长,城市治理者应注重规划编制层面的合理性,为创新空间的发展提供针对性规划响应策略,如"适度突破"、"弹性持续"和"存量优先"等.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中,本研究的成果有助于我国城市创新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新时期城市经济中高速稳定发展目标的实现.
  • 摘要:特色小镇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自2016年起,各地涌现特色小镇建设热潮,许多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步入误区,出现盲目跟风、千镇一面、重金无回等问题.本研究选取了18个典型的特色小镇案例,从特色产业、区位优势、文化底蕴、创新能力、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六个方面对特色小镇进行赋值,通过定性比较分析(QCA)的方法计算出特色小镇的三大成功发展模式:内生资源导向型、创新市场拉动型、政府扶持主导型;三大失败发展模式:多消极条件型、创意缺乏主导型、历史与基建缺乏型,并结合案例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建设特色小镇提供参考借鉴.
  • 摘要:交界地区由于处于城市的边缘位置,其发展尤其是生态发展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且普遍存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交界地区的发展尤其是生态发展理应成为各方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以镇江宝下高地区为例,针对其生态要素损毁严重、生态资源与周边地区较为同质、生态资源利用和品牌转化度不高等劣势问题,充分利用其沟通宁镇、山水相连、生态融合、自身生态要素丰富等优势条件,从自身提升和整合联动两方面出发,提出促进其由宁镇之间的发展边缘地区成为沟通联系宁镇的重要绿色发展空间的生态发展策略,以期为推进同类地区的生态发展、实现其从"白地"到"绿心"的转变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专业批发市场是广州"千年商都"的核心空间载体,改革开放40年来,广州依托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体系和交通网络,演化出第一代以临街临市的"露天市场"、第二代拥有简易空间结构的"棚户式市场"、第三代拥有独立完整的"店铺市场",到第四代拥有垂直空间的"综合市场"等各具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近千家,成为广州经济发展中坚力量,而随着客货流的增加和城市用地的紧张,专业批发市场用地低效与交通拥堵等发展问题凸显,在广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广州城市存量空间再利用与产业转型的核心引擎,研究在总结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专业批发市场形成的历史背景、区位要素、交通条件、人口规模效应等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时空格局演变驱动机制,并就广州专业批发市场中存在的市场功能单一、物流商流高度集中、空间布局高度集聚、配套功能缺乏等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在业态转型、产业导入、物流调整等方面对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疏解升级和空间布局提出优化策略.
  •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统筹推进,文化振兴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传承乡村文化,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梅州是客家祖地,客家文化在此地区形成自身特色并影响深远.本文以梅州典型村庄侯南村为例,探索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传承和延续客家文化,将其转化和再利用,推动实现侯南村的乡村振兴.
  • 摘要:我国从开始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至今,无论是工业遗产的普查登记、各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条例办法以及各类活化利用案例,都已形成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相关的大量理论与实践.但总体来说,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对象普遍集中于生产厂房,或作为新的产业园区完整保护利用.老工业区往往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发展印迹所在,而因其面积大或涉及厂区多等原因在很难做到完整保留,从老工业区完整的发展视角来看,完整的工业遗产应通过分析甄别由办公、生产、生活以及其共同形成的整体格局环境等构成,特别是对于曾经深刻影响工业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业片区更是如此.基于此本文提出对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整体系统保护利用的探索,通过老工业区全面的研究评估,建立从空间格局、建筑物、构筑物、景观环境要素等全面的保护利用要素体系,全面记录生产生活印迹,更大程度的保留历史记忆,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整体考虑,根据保护要素的不同特点,采用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方式灵活传承利用,与新的城市发展良好融合,以期建立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整体系统保护利用的工作方法与路径,并通过在吉林哈达湾工业区、辽阳庆阳化工厂片区的工业遗产相关保护利用规划工作作为实践运用.
  • 摘要: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街道设计主要以机动车为主导,标准化的技术主义街道设计范式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的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对街道认识的不断完善和提升[1].街道设计的内涵与使用方式被重新定义.在欧美发达城市基本都编制了城市街道设计手册,用来指导城市的设计及建造,引导大众对街道空间的关注,亚洲部分城市也编制了街道设计手册,比如中国香港、阿布扎比等城市,中国内地却只有上海在2016年7月编制出版了上海街道设计导则.武汉市光谷中心城在2016年就决定开始启动新区街景规划设计工作,本人作为主要的参编人员,以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特征作为切入点,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从规划管控思路、规划管控平台搭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 摘要:消费社会下空间逐渐成为失去本身功能的商品,历史街道也顺应时代趋势被植入了文化符号而吸引资本,造成了当代文化的断裂和在地特色的缺失,西安明城区作为历史内城却呈现出别样的形态和活力.本文以承载旅游、休闲、生活的顺城巷永宁门至和平门段为研究对象,研究顺城巷在消费规训日益扩大而造成空间形象异化、居民活动受限的"顺从"现象,和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积极的、在地的自下而上的更新营建和一如往常进行公共活动的"抵抗"现象.从而证明当下历史街道流程统一、手法复制的更新模式正在经历日常生活的挑战,顺城巷给了人们启示去探寻更新新的路径,即通过活态文化的记录、潜在文化的尊重和多元文化的包容,营造去符号化的街道本真空间,强调日常使用来延续文化与街道价值.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土地利用方式转换推陈出新,变换模式也越来越复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研究并运用新的理论以探讨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内在机制已成为当前及城乡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次研究从细胞自噬理论中获得启示,以肇庆市端州城西片区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细胞自噬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审视、研究城市修补及发展的过程,以期对国内其他城市的城市修补及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创新创业企业向中心城区、科技园区、传统老城集聚,创新空间的类型日益丰富、发展模式逐渐分化.本文以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为指导,立足长沙作为全球"媒体艺术之都"的创新创意蓝图,总结出长沙创新空间的三种类型:创新源驱动型、科技园区提升型和城市更新型.并结合在长沙湘江新区的系列规划实践,分析长沙各类创新空间的特点与发展模式,从市场、企业、人的需求视角出发,构建"产业先行-企业集聚-环境留人"三步走的规划路径,提出"基于区域协同的创新产业体系构建、满足企业共享的创新空间供给、以人为本的品质环境塑造"三个层面的规划策略体系,适应不同创新空间特点,避免规划一刀切问题,助推我国城市创新升级.
  • 摘要:以空间生产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城市空间,摆脱了自然生长过程,标准化成为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力量,应对"千城一面"下的城市风貌特色管理是技术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实际上,城市风貌特色的保育不仅来自于功能,更多的是应对人的心理需求,如此产生的空间复杂性和边界的模糊性,需摆脱既往单纯二维、功能化的城市规划控制方式;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柔性技术手段,可以修补城市规划管理中缺失的风貌管理制度基因,影响空间成长和变迁的趋势.以湖贝等为代表的深圳城市更新中"自下而上"的特色风貌保育探索,依托城市设计作为贯穿全流程的思维逻辑、认知方法和技术工具,有效的嵌入到既有城市更新法定流程,可以为存量时期国内特色风貌保育制度的探索提供有益借鉴.
  • 摘要: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也是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长春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面提质的阶段,建设"幸福长春"更是城市在本阶段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本文在长春市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下,以引力可达性改进模型为基础进行GIS空间分析,同时结合空间句法、POI大数据、多年统计数据分析,从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规模、空间布局、设施运营、居民满意度四个方面展开评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判,以期对相关规划实施评估、规划建设工作有所借鉴.
  • 摘要: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加速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缓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也带来千村一面、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本研究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成功案例,基于产业振兴视角从产业结构确定、主体职能多元、创新产业引领以及生态底线防守四个层面对当前旅游型乡村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江苏省沿江区域作为长江经济带下游经济发展水平高、开发利用程度高、生态环境风险高的典型"三高"区域,面临着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利用方式转型的较大压力.本文从系统修复的角度,提出临江-滨江-近江三个层次的沿江生态保护体系,并从岸线利用、生态修复、污染控制和生态连通等方面探讨了各个层级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及规划对策,以期为沿江省份和城市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系统性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时代的深入开启,时代赋予城市发展新的要求,尤其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面临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以冷水江转型发展为例,在基于时代发展趋势和资源型城市发展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冷水江发展转型面临的三个方面挑战和问题:资源依赖型工业基础厚重,转型乏力;城市空间松散,功能混杂,人居环境建设落后;生态本底优良,污染严重.然后,重点从发展定位转型、优化空间布局、保障生态安全、科学建设人居环境四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并具体阐述如何应对城市发展转型,从而推动冷水江实现可持续的转型发展.
  • 摘要:泰山山脉作为山东省最为重要的自然大型脉络群,为山东省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风貌及丰富的眺望景观资源,而由东西跨度较大的泰山山脉与周边城市所架构起的山城群落空间中,山体与城市建筑群之间构成的眺望景观界面逐渐成为城市特色风貌打造、优美景观界面形成、城市地域化空间构造的重要方式.本文从泰山山脉山城群落构成的山城空间关系入手,以山城空间紧凑度等量化指标对山城群落空间进行分类,并提出不同眺望类型下的山城眺望空间景观和空间界面尺度构成形式,最后以山城空间较为复杂的济南市为例,通过山城空间界面分析、山城界面量化研究、山城眺望架构等方式,将济南市部分眺望空间的相关要素进行量化提取,根据提出的山城界面空间量化公式,对济南市部分眺望区域进行尺度空间的分类,以便于提出不同空间尺度界面下眺望景观的优化策略,形成眺望景观下的空间尺度优化调整方式.
  •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与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各大城市中心区内的现状产业区无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以产城融合为发展目标,为解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实际需求,如何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已成为其当下最重要的规划课题.本文以上海金桥城市副中心建设为例,对产业区现状公共配套问题进行解析,认为"为生产而配套"的建设初衷导致了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在类型、层级、布局及特色性等多方面均滞后于居住社区.进而在回归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指导下,通过需求调研及案例研究,提出"等级完善、多元丰富、特色营造、创新培育"的规划策略,并尝试为之构建了具有产业特色的"城市-社区-企业"三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希冀在对金桥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供指导性建议的同时,也为其他同类规划起到借鉴启示的作用.
  • 摘要: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文化的重要表征,见证了城市近代发展的历程,为城市保留了社会公共记忆的空间.如何激活这个城市特殊的功能单元,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为城市带来正外部性效益.结合济钢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例,从城市整体层面出发,合理确定济钢的再利用在济南市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将济钢工厂区和配套的生活区作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功能细胞,提出济钢工业遗产的社会空间结构再生、功能再生和环境再生的模式,再造城市工业遗产片区的活力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 摘要: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不断建设和公民意识的逐步提高,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需求和热情日益高涨.但相较于欧美国家的公众全过程深度参与规划的各个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实践还有着较大差距.目前我国规划实践工作中公民参与机制尚不健全,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十分有限,仍处于"市民参与阶梯"理论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公众宣传、咨询等表面参与层次.本文选取美国加州为案例,通过梳理分析加州地方政府对于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介绍公众参与的具体组织形式和方法,以此构建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公众参与方式.其对于国内在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的保障制度的设计,参与内容的划分,参与途径的构建,互动平台的搭建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 摘要: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市民化转移,导致乡村劳动力不足,乡村"空心化"等问题层出不穷,乡村空间活力日益衰退.笔者通过对星台镇11村的实地调研,发现此类型村庄中上述问题愈加凸显,这类村庄何去何从成为笔者思索的问题.因此,在本文首先构建了评价体系对该地区的村庄类别进行了划定,包括了紧缩型、管控型与增长型三种,继而论述了各类村庄现状空间在空间形态、空间结构方面的特征;并总结出村庄空间形成的各影响因素,对村庄空间的动力进行了判定与提取,其中驱动力包括了设施提升、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瓦解力包括了人口流失;不同村庄所受到的空间动力组合不同,导致其动力机制也不尽相同,笔者经过分析提出紧缩型村庄受到的动力机制为人口流失+设施提升,管控型村庄受到的动力机制为人口流失+设施提升+设施农业,增长型村庄受到的动力机制为设施提升+设施农业+乡村旅游.
  • 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理念正由量变转向质变,存量更新视角下的城市品质提升逐渐成为我国大中小城市建设共识,并成为规划业界研究热点.通过研究国内外与城市品质提升相关的既有理论基础,明确了城市品质具有多元化内涵与动态属性.并依据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发展观将城市品质划分为基础品质、升级品质与创新品质三类.通过解读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城市发展需求、居民需求、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差异化特征,识别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品质提升动态化驱动机制,从而构建起城市品质提升策略与"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消费驱动型、创新驱动型"四种城市发展类型的有机关联,同时从规划事权、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适应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城市品质提升的具体实现路径.
  •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辅以大城市日臻完善的地铁网络,为城市群内的人们跨城居住就业创造了基本条件,而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助推了通勤圈和购房半径的不断扩大.为了应对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追求更高的美好生活品质,城际通勤完美结合了中心城市良好的就业机会与小城市较低的生活成本,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基础数学模型来测算城际通勤的可行性,将可行的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以南京及其周边城市为例将其转译为直观的空间关系图纸,并提出了不同类型对于城市建设的空间功能需求,同时总结了可能影响城际通勤的其他因素.接着以长三角为例初步探究了城际通勤的普遍性,以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为例,分别列举出可以形成城际通勤关系的城市组合.最后结合我国国情与现实情况,从行政区划、社会保障、经济成本三方面总结了城际通勤的潜在阻碍因素,并提出了空间和政策措施方面可行的优化建议.
  • 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寻求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路径已成为必然,目的是构建人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理想人居环境.城市生态网络作为追求两者平衡的空间发展模式,正替代绿地系统广泛应用于规划中,但相关研究还较少.本文以南京市仙林片区为例,通过分析自然生态空间和城市绿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衔山沟通、显水渗透及均衡布绿等手段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实现山水城市生态网络构建在功能上、空间上以及活力上的多元目标,并最终实现生态化与城镇化的和谐统一.
  • 摘要: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都是我国当下最重要的发展理念与主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及城镇群布局应该更趋绿色与有机,而城市群融合区域的生态提升则是促进城镇群健康发展的一道重要生态屏障与着力点.本次研究确立"底线管控"与"品质营造"两个研究切入点,以底线管控求国土空间最基本的生态保护,以品质营造求生态价值的深度延伸,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次研究的四方面主体内容,即国土生态空间的整体统筹、生态要素的分类保护、生态品质的提升计划、多方位的支撑体系等,以此促进城市群融合区域的国土生态提升,并进一步为我国城镇化的健康推进及城镇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的生态支持策略.
  • 摘要: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演替的重要载体,需要予以重点保护.现有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中,往往倾向于按照从规划到实施的不同环节切割,分段推进,容易造成保护实施工作不利的局面.重庆武隆区犀牛寨的保护实践过程中,尝试实现了自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维护等环节的整合,实现了保护工作的整体实施推进.自规划初始到后期实施、运营维护,设计团队与地方政府联合,按照"古貌复原、因地制宜、一户一设计、一户一实施"的原则,推进了犀牛寨传统村落的保护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建设实效.犀牛寨的实践,尝试整将学术研究和具体实践对整个流程环节的切合实施,具有重要研究和实践意义.
  • 摘要:大城老街是存量微更新的主战场,但是大城老街成功再生模式不可简单复制.笔者选取了天津劝业场地区作为案例区,通过分析提出其更新面临的五大挑战,包括户常比严重倒挂、空心化、成本洼地、非常规更新需求、现行规范制约等,在此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整体性思维、功能混合、产业创新、区域协作等多个方面提出更新思路建议.
  •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旧金山湾区区域规划历程和最新版湾区规划文本的核心内容.旧金山湾区区域规划形成时间早,但期间经历了起伏不定的探索阶段,最终在二十一世纪初形成了以问题和实操为导向的规划文件.《旧金山湾区区域规划2040》由联合政府规划机构和大都市交通委员会主导编制,重点强调空间的整体统筹,其亮点在于(1)承接上位规划,尊重地方发展诉求,以住房和交通两大突出问题为导向,构建明确的目标指标衡量体系,针对性强;(2)通过大量数据与模型深入拟合湾区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前期研究细致,空间发展方案清晰,规划文本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性强;(3)区域协调计划与交通链接项目强调资金来源,依靠市场经济手段有效指导并约束地方规划实施,执行力强.相关区域规划编制经验对我国正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的区域规划编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精准的医疗设施规划能将有限的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我国目前缺少结合规划和医疗两方面的完善的医疗设施规划体系,而日本在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方面有着诸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心血管疾病具有严重性、紧急性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心血管的抢救时间是影响医疗设施规划的重要因素,日本根据抢救时间来考量医疗设施的可达性,从而在制定医疗设施规划时根据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调整医疗设施的配置.选取东京都、大阪府和石川县作为案例对比分析,研究日本不同区域的心血管医疗设施规划的共同点和区别所在,从而深入分析日本的医疗设施规划理念与方法,总结日本经验对于我国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建设和发展带来的启示.总体而言,研究有理性的数据支撑,并结合具体案例以小见大,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
  • 摘要:都城是一个国家统治的中枢神经所在,是统治者施政理国的政治中心,都城的定位关系国家的兴衰存亡.其中秦国的迁徙历程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九都八迁"跨越了周、春秋、战国长达700余年,其迁徙沿线留下了大量的物质遗存,秦文化的影响依然延续至今."九都八迁"实际上是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交互式地、动态地且具有演变特征的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具有"文化线路"典型的特征,以"文化线路"为视角认知"秦都迁徙",有利于探寻迁徙过程中易被忽视的城与城的空间、非物质联系,以及长达七个世纪的文化交流和价值融相关的信息.本文以文化线路的视角对单个、独立的遗产对象从整体上审视其整体价值,结合对文化线路的内涵解读,从时间、空间和非物质三个层面解读秦都迁徙中所体现的文化线路的内涵与整体性价值(整体意义、价值系统、共享价值、文化增值),希望通过对这一迁徙线路整体价值的认知,更全面地梳理文化线路保护对象,为进一步探讨从整体保护和展示秦都迁徙文化线路打下基础.
  • 摘要:以重庆主城区为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互联网开放POI数据,综合运用加权叠加、空间聚类等方法,分析餐饮、娱乐购物、住宿服务、金融保险和生活服务等商业设施空间聚集度,识别商圈吸引人群规模及来源分布,对比城市总体规划,评价城市商业中心体系结构以及各商圈发展水平、主导商业形态、竞争势力范围.分析方法与分析结果可以为城市中心体系布局规划、商圈提档升级和业态优化提供参考.
  • 摘要:为了改变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千城一面"的景象,城市色彩对城市风貌的塑造作用逐渐被关注.目前,中国针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大多基于感性认知,缺少理性量化的评价标准,为此,笔者引入满意度评价概念,借鉴美国顾客满意指数模型(ACSI)的核心理念,构建了城市色彩品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CCQ-CSI),建立了量化的色彩评价方法.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以上海市为例,展开城市色彩品质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研究方法上利用spss13.0进行了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LISREL8.8进行结构方程拟合实验,结果证实CCQ-CSI模型构建合理,基于此,笔者计算出上海市总体的城市色彩顾客满意得分为63.6,影响上海城市色彩质量的5大质量因子为色彩多样化、舒适性、时尚性、精细化和韵律感.CCQ-CSI模型是满意度测评领域的拓展,是色彩评价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城市色彩规划更具体指导意见.
  • 摘要:历史古城更新改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课题,对于它的规划评价的空间专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对于空间几何属性的感性描述.本文通过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分析方式,以武昌古城蛇山北地区保护提升规划为例,从古城整体、历史街区、建筑组合三个尺度的空间形态进行改造前后的对比,分析其原有的问题和规划对于问题的解决情况,为武昌古城的保护规划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基于实证的科学支撑.
  • 摘要:哈尔滨都市圈为最早编制都市圈总体规划的大城市区域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接近规划期末.本文运用经典引力模型依据城市经济联系单向性理论进行模型修正,计算城市经济联系度;并通过各城市间不同交通方式的客运班次数据,测度不同交通方式下的联系度,构建不同交通方式联系度的加权算法,进行哈尔滨都市圈内各城市的交通联系度分析.最后,以经济、交通联系度特征情况,综合得出哈尔滨都市圈现状中心极化的发展状态,处于都市圈发展的雏形期阶段;通过经济、交通因果思辨和联系度耦合分析方法,探寻各城市经济、交通发展滞后情况,综合哈尔滨都市圈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后,提出近期产业培育,强化高铁交通引导轴向发展的规划建议.以促进都市圈稳步提升,健康发展.
  • 摘要: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空间规模在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市区高温低湿、雾霾严重、热岛效应等一系列属于城市的"城市病".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所形成的城市微气候不尽相同,因此,构建能够直观描述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成为行业所需.针对于此,本文选取城市微气候环境的关键影响要素风作为研究视角,以哈尔滨作为范例研究对象,在提取空间基本参数的前提下,展开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建筑高度、平面空间、形体空间、屋顶空间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参数的选取及方法构建.而后依托于GIS平台和Excel函数库展开分析,以明确城市空间的冠层及下垫面基本特征.研究所形成的方法将作用于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形态的参数化解释,便于为后续模拟和开展的空间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库和类比依据.
  • 摘要:数字生态文明下,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规划,需要有相应功能的支持系统与之匹配.通过政策文件和顶层设计解读,总结了智慧规划支持系统建设需要遵循生态文明新时代导向、契合国土空间规划新态势、立足地方数字生态新基础三个要点,并较好地解决了全域国土空间数字化、面向需求的业务规则化和基于推理的智慧反馈实现三个关键问题.在对国家政策文件和相关指导思想的理解,结合三个关键问题的应对思路的基础上,立足重庆本底实情,充分发挥已有的地理空间数据库、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等优势,尝试建设顾及地方实情、凸显地方特色的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重点开展了智慧规划"一张图"、指标模型智能管理、辅助规划分析、辅助规划管理、监测评估预警等功能模块的构建思考和实践.
  •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旨在加强空间治理能力,改变以往城乡规划与其他规划各自为政,甚至相互冲突而导致难以实施的窘境.但是,未来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因素,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思路和新方法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对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并对其应用于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进行战略研究.
  •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本文旨在利用开放数据这一新的技术方法,并结合现场调查、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非正式学习空间在特定城市片区内的现状分布规律及原因.并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辖区范围为具体研究案例,对这一高校云集的片区中各类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空间分布特征、使用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并试图为这一类城市片区的公共环境的提升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发现:高校集聚区的非正式学习空间以咖啡店、快餐店、书店、图书馆这四类为主,分散地分布在高校校园内部和周边;其中咖啡店和快餐店类以个人式学习和交流式学习为主,书店以个人式学习为主,图书馆以个人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为主;非正式学习空间的人气主要与营业时间、平均消费水平、食物口味、内部环境、服务水平有较大关系.本研究创新性地运用了开放数据进行研究,阐释了高校集聚区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有效的规划引导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 摘要:利用2018年11月中山中心城区手机信令数据,筛选识别休息日商业综合体客流量数据和消费者OD数据.运用SPSS聚类分析、GIS空间可视化工具分析商业综合体活力时变模式和服务半径,提出反映商业综合体空间竞争关系的模型,运用UCINET和NetDraw网络分析工具探讨综合体的空间竞争关系.研究表明:中山中心城区不同商业综合体活力差异显著,但规模并不构成活力的决定性因素,一些中小型商业综合体活力已接近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活力时变特征差异较明显,主要分为稳定型、较稳定型、正午和傍晚高峰型三种模式.综合体服务人群集中于在6km半径范围内,服务人数与距离呈现出较明显的负指数关系.由综合体基站客流占比分析,远距离和较近距离的消费者的消费地选择较为单一,中等距离消费者则倾向于多目的地消费.大型商业综合体潜在客流可能来自更多的商业综合体,同时和多个商业综合体产生竞争关系,而活力较低的综合体更可能受到单一综合体的强竞争作用.相互强竞争关系更可能存在于活力值相对较高的综合体之间,彼此构成对方较大的潜在客流,而活力值低、空间距离较近的综合体之间却未能形成明显的相互强竞争关系.期望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吸引力以及竞争作用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综合体的空间布局规划作出有益的探索.
  • 摘要:基于POI数据,对比分析重庆主城范围的实体餐饮店铺和外卖餐饮店铺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不同空间尺度实证互联网的空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尺度,外卖餐饮业分布呈现整体聚集,同时由传统商业中心向外蔓延并再聚集的特征;在街区尺度,外卖餐饮业选址呈现对中等条件区位的偏好,具体表现为"偏心分布"(偏离传统商业中心)、"洼地蔓延"(向弱可达性地块蔓延)、"错峰分布"(避开人群密度峰值点)三大特征.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究两类店铺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从城市到街区,餐饮店铺选址主要受集聚经济、人口、交通、租金四大因素影响,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互联网对城市餐饮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实际是不同空间尺度下,"需求侧"与"供给侧"要求不同而作用的结果.
  • 摘要:中国已进入"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工业高度依赖资源及土地粗放利用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资源型小城市工业与用地的"新旧动能"转换势在必行.分析发现资源型小城市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工业独大、空间粗放及韧性不足等问题,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认为新旧动能转换倒逼其传统落后产业转型升级、城市高质发展促使其低效产业空间高效利用,而工业用地利用效能评估与空间更新是产城融合的关键重点.基于已有研究确定工业空间利用效能评估思路,构建出以"减量、增质、升级"为目标的评估重点及体系.并以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为例,利用该体系对城市工业空间进行评估,划定新旧动能转换类型及用地空间,提出"评、配、管"三位一体的工业空间优化策略.文章探索了资源型小城市低效工业空间活化与再生思路方法,以期为同类型城市空间更新提供借鉴.
  • 摘要:本文构建了江苏省全省1km分辨率的栅格分析空间,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32个高铁客运站点为目的地计算了高德路径规划时间距离.通过构建以全省高铁客运站点为目的地的全省栅格空间最小距离图,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般Voronoi图和加权Voronoi图,实现全省高铁站点的空间布局分析,讨论了一般Voronoi图在高铁站点空间布局分析中的不足,在加权Voronoi图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省高铁客运站点的空间影响范围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全省高铁站点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两核"格局凸显,多元影响不足、全省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及低效影响范围过大的现状问题,并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研究摆脱了欧式距离和成本栅格距离等多种理想度量,以在实际应用中经过全国互联网用户验证的高德路径规划距离为度量进行运算,走出了分析模型的理想状态,更具有实际意义.
  •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城市蔓延、城市的无序扩张给城市的发展与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城市增长边界作为一个西方概念,在很大程度上适用于中国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城市增长边界这个控制城市发展的有效工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施展空间或是达到它应该有的目的;笔者通过对城市增长边界起源、概念和内涵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其特征的辨析理解,发现中国城市增长边界难以有效的实施和落地的两点本质原因:一是城市增长边界作为规划者的管理工具并没有厘清边界划定所应该解决的本质问题;其二是在用地边界管理过程中,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与实施操作上存在矛盾.笔者认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用地的高度重叠是中国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与实施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解决中国城市增长边界本质问题的思考.
  • 摘要: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对周边县级城市具有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本文针对大都市区周边县级城市发展中"高端产业外溢"、"交通通而不畅"以及"县域边际城镇缺乏对接"的现状,坚持"主动接轨、对标找差、互补互动、突出重点、错位发展"的方针,以汨罗市的规划为例,从区域融合、交通对接、产业联动、文化旅游等方面提出与长株潭大都市区区域协调的规划策略,使汨罗市的发展搭上长株潭大都市区快班车,提升城市发展潜能,并为同类城市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和尖锐.城市设计工作者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如何美化城市空间的问题,更是担起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在这些城市生态问题之中,水环境的问题尤为突出.水质污染、淡水资源匮乏、洪涝灾害频发,这些生态方面的问题为城市带来了巨额财产损失,使针对极端气候的缓解性措施以及自然资源再利用措施成为了城市下一步发展计划的重中之重.由此我国在2012年末提出了"海绵城市"策略,解决城市水环境恶化的问题,而在"海绵城市"战略的核心就是雨洪管理技术.单单针对其解决问题的方面,雨洪管理技术已经实施得十分成功,然而,当前雨洪管理设施作为技术性工程,在城市中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美感,没有雨城市公共空间发生友好的互动.所以本文通过广州市番禺区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科创组团的案例,分析场地面临的雨洪问题,并将雨洪管理技术与城市设计方法相结合,提出根据雨水径流组织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道路剖面建设绿色城市街道,结合雨洪设施塑造新型公共空间,计算径流管控量建设分区地下蓄水池的设计策略,寻找出一种应对城市水环境恶化的城市设计新范式.
  • 摘要: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经历了从"拆迁"到"征收"的制度转变和理念转变,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制定标志着人本主义在政策制定理性中的体现.在这一理念下,各地房屋征收补偿政策趋于改善被征收人的生活水平、提升社会公平公正以及鼓励公众参与.然而,相似的政策理性在每个城市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却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我国31个内陆省会城市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政策的横向对比,得出征收补偿实施主体、实施对象和社会资源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全国各地具有弹性的补偿标准.政策的制定是城市的远见,弹性的政策能够因地制宜、有效地解决当地土地征收问题,但与此同时应当合理使用政策弹性,避免过度满足被征收人诉求、避免裁量权滥用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失衡.
  • 摘要:云南省山多地少,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4%,盆地、河谷(也俗称坝子)仅占6%.由于自然环境的阻隔,不同的坝区在历史的长河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封闭又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现象.集市是云南乡镇的一种典型的农村基层的商贸形式,扮演着沟通坝区与坝区之间重要的角色,并具有促进信息交流、贸易往来、文化交融等重要的功能.只有充分了解乡镇集市空间的具体演变规律与发展模式才可以对集市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论文选取茶马古道上的陆路码头—大理寺登街集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现场访谈等方法对寺登街集市空间的演变进行梳理、陈述、分析以及总结.最后,论文致力于归纳出寺登街集市空间演变的规律与内在机制,从而对集市以及集贸型乡村的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 摘要:本文基于文化基因的视角,把沈阳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化基因与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联系.根据沈阳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将时间轴划分为三个部分:满汉文化交融的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融的日俄入侵时期以及工业文化为主的近现代时期,结合历史阶段,研究对应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文化基因对于沈阳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并分析当代沈阳城市形态发展下的文化基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 摘要:城市双修是2017年住建部开始推进的一项意在解决城市病的工作,是践行十九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本文尝试从总体统筹的层面,针对兰州市生态和城市特色,进行西北干旱地区省会城市双修规划实践探索.兰州市具有典型西北干旱黄土地区特征.城市生态修复探讨适宜兰州本地生态特征和发展阶段的修复策略,重点聚焦在影响整体生态格局的两大生态要素:山体及旱沟,通过对各类生态要素的修复,促进城市生态大系统的修复.同时希望通过旱沟和南北两山的具体工程措施的研究,形成西北干旱地区可推广的生态修复模式.兰州市文化底蕴深厚,城市建设和文化特征独特.城市修补以"兰州特色"为引领,格局上强化轴线和视廊结构,文化上着眼于黄河丝路和工业文化基因的修补和发扬,民生上针对现状短板对症下药,最终实现兰州市城市特色和宜居品质的省会示范.
  • 摘要:在居民对房产有着巨大需求的背景下,促使了房地产市场的激烈竞争,居民对房产相关信息有着高度敏感性.同时伴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居民对于自身房产利益受损的情况多会采取措施.本文基于成都市T项目引发的业主维权事件进行城市规划管理与实施问题的剖析,以开发商、业主、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多方话语分析,梳理事件脉络,提出建议.建议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增加规划透明程度;慎重对待规划变更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构建话语体系平台,多方诉求及时表达;加强规划法律宣传工作,提高居民规划素质.
  • 摘要:城市步行空间在串联城市各层级板块之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连接作用.老城区步道空间作为一种典型的城市历史风貌意象,其道路承载的功能正在发生之的变化,原本尺度宜人的步道空间如今被私家汽车挤占殆尽.本文试从人群的行为特征对于老城区步行道路产生的影响入手,分析其与老城区步行道路网络和临街步行景观的关系,并以济南商埠区的历史街区特色与街道概况为基本点,梳理了济南商埠区街道空间景观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商埠区链性步行系统流线优化,并提出面域公共空间的改造优化层级,以期激活商埠区街道景观的活力,创造舒适宜人、富有济南特色的城市步行街道景观.
  • 摘要:基于我国目前乡村规划建设存在问题,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对近年来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成都乡村规划建设围绕社区重塑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社区营造等方面的探索进行分析和总结,展示了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成都乡村规划新模式,并对下一步乡村规划建设重点进行了思考.
  • 摘要:城市遗产是城市的历史见证更是城市人民的集体记忆.传统的创意园区活化因其封闭性,让城市遗产与居民互动性不强.随着创意产业的深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创意社群、在地居民、城市遗产的开放互动性,在上海出现了遗产型创意园区社区化的苗头.本次选取上海的4个案例,运用社区营造的"人-文-景-产"理念分析其迈向产型创意社区的发展历程,发现了在起步阶段的"人-文-景模式";成长阶段的"人-文-景-产模式";成熟阶段的"人-文-景-产各项拓展模式";永续发展或消亡阶段的"人-产关系".并指出创意社区形成关键在于居民生活与生活空间的二维度参与,城市遗产是创意型社区发展的原动力等关键因素.
  •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优势,其发展不仅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提高城市的发展动力.因此,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利用企业的POI数据,基于GIS平台综合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存在产业过度集中,产业同构严重,产业弱小散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即全局思维,注重产业的适时转移和承接;政府引导,前瞻性布局;高度匹配,与关键影响资源相结合;企业兼并,提高产业集中度.
  • 摘要:由于建设较早,各项服务职能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且其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老旧社区存在种种社会问题,因此,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智慧社区建设理念,通过解析空间、服务、信息三项智慧社区发展要素,构思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形式,并以武汉市武泰闸社区为例,通过空间建设——实体服务平台选址及设计,智慧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功能优化设计,智能信息共享——社区适老化APP平台设计等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打造老旧社区"无形"与"有形"二元结合的适老化改造新模式,旨在通过对老旧社区的智能化导向建设,为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都市区作为区域性城市发展的模式,强调区域内的协同发展与合作共赢,而其协同涉及经济、政治、交通、生态等诸多方面.本文选取跨市交通协同发展为主要对象,探究随城市经济辐射、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信息交流等产生的区域跨市交通需求对都市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借鉴国际主要都市圈中的伦敦和东京都市圈,以及国内深莞惠、广佛跨市交通的实践经验,对京津冀地区跨市交通协同发展的现状特征、存在问题进行具体梳理,发现京津冀地区京津"双核"未能体现、行政差异影响较大、缺乏有效的协同发展管理机制的现状,共同导致了京津冀地区城市交通网络出现极化现象,以京、津为核心形成了三条主要交通带,以北京为中心,与周边城市形成放射状交通联系,但整体的运输效率协同度较差,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特点.对此,本文尝试提出适用于京津冀地区的跨市交通发展策略,主要涉及城际公路、轨道交通、大运量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整合,"多节点、多层次网络"格局及轨道交通复合走廊建构,增强不同交通类型的接驳便捷度,提高货运效率降低首都过境交通压力、促进绿色货运的发展,加强沿海经济带各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同时加强与南北两个方向都市区以外地区的联系.
  • 摘要:本文遵循"研究背景—实证调研—策略研究"的路线,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儿童及青少年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以实地调研的方式调研北京市万寿路街道内儿童及青少年的活动特征及使用需求,针对万寿路街道部分老旧社区存在的现有体育设施面积不足、类型单一、配置不完善等问题,研究儿童及青少年在其社区内使用体育设施的情况及存在问题,着重从规划层面探讨儿童及青少年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优化对策,并在万寿路街道内选取翠微路社区等作为案例,研究其体育设施现状发展情况,从策略上给出规划更新的方式和方法及可能的规划成果.希望能结合万寿路街道实际情况,为整个北京市提供对应的参考.
  • 摘要:在经历了以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棚户区改造为主的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后,重庆主城区剩余的老城区一方面民生改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拆迁成本和拆迁难度不断增加.基于此矛盾,提出了以"小规模、低冲击、渐进式、适应性"为特征的"微更新"方式,探索适应城市发展转型时期的民生改善路径.规划提出以街道、社区为基本更新单位,构建了街道、社区、居民三个层次的现状调查体系,提出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理顺微交通体系、完善公共空间体系、修缮老旧住宅建筑和提升环境品质五项民生系统优化思路,总结了针对公共设施落地、次支路网连通的挖潜存量空间资源的六种方式,并通过社区更新指引保障实施.
  • 摘要:本文以城市建成遗产为研究对象,提出其存续过程中出现的复制的空间、拟像的市场以及置换的主体等现象,并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理论深入分析空间标准化、过度商业化、空间绅士化的内在机制与问题,提出消费文化影响建成遗产存续并造成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异化,具体表现为日常生活的活动图式、实践主体、空间载体走向异化,建成遗产的叙事表现出典型的消费叙事特征.系统梳理国际城市建成遗产理论话语的"精英-功能-环境-文化"叙事流变,试图在存续现实与理论话语的张力结构阐释中揭示其内在逻辑,提出文化叙事是从遗产的日常异化到遗产活态存续的叙事重构过程,只有转向真正的文化叙事才能避免建成遗产消费叙事之下遗产价值的异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