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形态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63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植物保护、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6篇、会议论文119篇、专利文献79040篇;相关期刊331种,包括海洋与湖沼、菌物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05种,包括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文献由216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星、刘媛媛、黄国华等。

形态学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6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119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79040 占比:99.24%

总计:79645篇

形态学特征—发文趋势图

形态学特征

-研究学者

  • 王星
  • 刘媛媛
  • 黄国华
  • 李扬
  • 吕颂辉
  • 林英任
  • 梁宗琦
  • 王士娟
  • 王志伟
  • 纪燕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建绍; 陆振; 杨求华; 朱志煌; 周宸; 葛辉
    • 摘要: 海盘虫Haliotrema sp.病是双斑东方鲀Takifugu bimaculatus养殖生产上主要致死性病害之一,为深入了解该病,本研究中从2016年6月—2019年6月对池塘养殖的双斑东方鲀海盘虫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形态学观察、几丁质结构特征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虫体进行鉴定与分析,并观察病鱼鳃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该病春末夏初和秋季易发,发病时病鱼主要症状为缓游于水面,食欲减退或不摄食;体色苍白,体形消瘦,尾鳍、臀鳍缺损,鳃丝上有大量海盘虫虫体,鳃片黏液多,肝脏、脾脏充血;病原虫体经形态学观察和几丁质结构特征分析,鉴定为双裂海盘虫H.bilobatus,双斑东方鲀为其宿主新记录;对该虫体18S rDNA和28S rDNA(C1~D2区)基因片段扩增测序分析显示,其18S rDNA序列(1282 bp)与栉齿刺尾鲷海盘虫H.ctenochaeti、丝蝴蝶鱼海盘虫H.aurigae等序列相似,一致性达97.68%~98.30%,其28S rDNA序列(886 bp)(C1~D2区)与镰茎海盘虫H.sicklocirrus序列最相似,但一致性仅达90.28%;基于18S rDNA和28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显示,双裂海盘虫单为独立分支,为NCBI基因数据库未登记海盘虫属虫种;鳃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虫体寄生导致双斑东方鲀鳃丝机械损伤、鳃上皮组织增生或脱落,甚至引起鳃组织病变、出血,重度感染会引发鳃小片坏死、崩解,大量黏液浸润鳃丝,从而使病鱼呼吸困难而死亡。研究表明,双裂海盘虫为福建池塘养殖双斑东方鲀海盘虫病的感染病原,该病春末夏初和秋季易流行。
    • 陈凤; 吕苏珍
    • 摘要: 目的:对前交通支动脉瘤(ACoAAs)的CT血管造影(CTA)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其预测破裂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103例ACoAAs患者,根据其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60例)和未破裂组(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分析其CTA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与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结果:破裂组患者的动脉瘤指向前向比例、A1段血管构象优势型比例高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患者的动脉瘤角(AA)、动脉瘤长径与瘤颈宽度比值(AR)、血流角(FA)大于未破裂组,主分支角(PDA)小于未破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1段血管构象、AA、AR、PDA为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AA、AR、PDA及A1段血管构象等CTA形态学特征,有助于预测其破裂风险。
    • 朱天华; 黄常兰; 谷深琪; 龚贵川
    •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1年12月收诊的乳腺肿瘤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良性组(n=78)和恶性组(n=54),全部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4.70%,灵敏度为93.59%,特异度为96.30%。良性组与恶性组在肿瘤形态学特征(形态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晰、增强后结节范围有没有增大、内部充盈有无缺损、有无穿入或扭曲血管)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能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 粟玉刚; 李向勇; 李蜜; 陈宇明; 谭镜明
    •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对牛羽虱(Bovicola bovis,B.bovis)进行鉴定。对采自湖南省长沙市黄牛体表的虱子样品进行初步形态学观察后,通过PCR对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cox1)基因进行扩增,应用DNAMAN软件开展序列分析,并利用Mega 5.0软件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3个虫体样本扩增片段长度与预期均一致,为389 bp,且其cox1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牛羽虱(基因登录号MH001191)序列相似性为99.0%~99.5%;3个样本均与牛羽虱位于同一分支。本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证明采集样本为牛羽虱,进一步说明线粒体cox1基因可作为羽虱的分类鉴定遗传标记。
    • 樊娜
    •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5例ccRCC(A组)与45例乏脂肪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B组),均经过临床病例证实确诊。宝石64排CT对A组、B组患者在常规CT检查基础上实施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分析比较两组CT相关参数及形态学有无差异。结果:两组在CT平扫CT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在动态增强扫描期间的CT值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存在典型的快进快出强化表现,B组存在典型的延迟强化表现,相关征象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ccRCC诊断和鉴别方面有重要价值,可为患者的尽早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 倪默璘; 倪琪
    • 摘要: 文章通过对贵州省山间传统村落标本性案例的现场调查,以其形态学表征为主要关注点,以SPSS、城市意象理论、空间句法作为主要的定性、定量的方法,考察以传统村落物质形态为核心的传统村落空间构成的特质及空间逻辑,从传统村落的微观层面论述村落的生成与发展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人文属性和村落物质与非物质内在的自律性演化规律,为传统村落面向未来的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韩阳
    • 摘要: 在遥感技术不断发展、空间分辨率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对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分类成为遥感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数学形态学技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了形态特征、扩展形态特征、属性特征、扩展属性特征这4种形态学特征类。利用形态学特征和BP神经网络,改变采用的形态学特征,形态学特征提取中使用的参数以及BP神经网络的隐藏层数和隐藏层神经元数分别进行监督分类,计算各自的OA以及Kappa系数,比较其大小。分类结果精度评价表明扩展形态特征分类效果和扩展形态特征分类效果较好,适用于对遥感影像分类;而隐藏层神经元的数目和隐藏层的层数对分类结果没有显著影响。
    • 唐甜; 梁晓彤; 员晓庆; 刘昊; 李丽霞
    • 摘要: 阿卡斑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又名赤羽病毒(akabane virus,AKAV),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AKAV可造成牛、羊的流产、死胎、先天性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等症状。AKAV同其他布尼亚病毒成员一样,存在着基因漂移和节段重组的特点,这增加了检测难度。因此我们从AKAV的病原学特征、流行情况、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AKAV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 隋愿; 张丽英; 王兴龙; 李玉舟; 郑吟诗
    • 摘要: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标准化碘浓度(NIC)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经双能量软件处理得到碘图,并获得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颈动脉内碘浓度(IC颈动脉),测量正常甲状腺碘浓度(IC甲状腺)与病灶内碘浓度(IC病灶),得出NIC、碘浓度的差异(ICD)和碘浓度差异比(ICDNR)。对结节进行形态学分析,分析双能量CT增强碘图联合NIC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良性结节66个,恶性结节50个。平扫期,良性结节ICDNR和ICD均低于恶性结节,IC病灶高于恶性结节;动脉期,良性结节ICDNR和ICD均高于恶性结节,IC病灶低于恶性结节;静脉期,良性结节NIC高于恶性结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能量CT增强碘图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00%、86.36%、84.48%,高于普通图像的78.00%、83.33%、81.03%。静脉期NIC诊断恶性结节的最佳截断值为0.635,曲线下面积为0.816,灵敏度为77.30%,特异度为80.60%。双能量CT增强碘图联合NIC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00%、90.91%、89.66%。结论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NI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可提高诊断准确度。
    • 杜润清; 章世奎; 阿布来克·尼牙孜; 樊国全
    • 摘要: 对新疆7个句句梨品种的叶片、枝条、花器官、果实及种子形态学特征进行观测,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及聚类分析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摸清新疆的句句梨品种植物形态学特征差异,为研究品种的保存和利用提供数据基础.结果 表明:7个句句梨品种的叶片性状中叶尖形状变异程度最大,幼叶颜色、叶缘、裂刻、刺芒、叶背茸毛及托叶不存在变异.枝条性状中一年生枝颜色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最大,为68.00%;针刺无变异.花器官性状中柱头位置CV最大,达87.00%;花瓣数、花柱基部茸毛不存在变异.果实性状中果实形状、果实底色、梗洼深度及萼洼状态CV均超过50.00%,变异程度较高.种子性状中种子形状CV最大,为50.00%.供试梨品种形态学差异主要由以下因子构成:叶片形状因子、果实外观因子、种子质量因子、果实形状因子、种子形状因子、雄蕊因子、雌蕊因子.当距离为10时,'霍城句句梨'与'伊犁红句句梨'聚为一组,相似度最大.'黄句句梨'与'阿克苏句句梨'聚为一组;'轮台句句梨','句句梨'及'褐色句句梨'聚为一组.聚类显示,三个组的品种分别来自伊犁州、阿克苏地区、巴州及库车,地理划分明显.综上所述,7个句句梨品种果实特征间的差异最大,根据形态特征聚类结果可以被划分为3个地理居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