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苏州
  • 出版时间: 2011-11-06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生物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个物种体内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参与调控生物的生理活动.本文就细胞组织、分子机制及调控作用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昆虫生物钟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遗传结构研究及害虫防治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生物钟现象自发现以来就成为探索生物生理机制的研究热点,同时由于昆虫具有较强的节律行为,对于昆虫生物钟的机制研究一直持续,并且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对节律行为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特别是在昼夜节律方面。对隐花色素基因的研究表明,其在生物体内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通过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可以探索出各个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因而该基因成为分子进化的又一个研究热点。由于昆虫生理活动与生物钟现象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其节律机理能够更深入了解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对生物钟的研究为治理害虫的暴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 摘要:研究空中昆虫的种群动态可以直接关系到昆虫的生态学、生理学和遗传进化,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有害生物的治理、生态系统平衡和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但对空中昆虫群落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农田地区,少有对牧区的研究,明确草原上空昆虫群落主要种类以及其消长动态对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6月1日至9月17日,利用高空探照诱虫灯及佳多地面杀虫灯,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监测了草原上空昆虫种群动态及其消长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锡林浩特草原上空诱集到已鉴定昆虫7目23科30多种,主要以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为主,诱集到4个高峰时期,分别是6月23日、7月2日、7月15日至7月30日、8月8日至8月22日.高峰时段总诱虫量与草地螟和步甲的过境迁飞有密切的关系.
  • 摘要:本研究根据核糖体蛋白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采取PCR以及RACE技术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体内扩增获得核糖体蛋白RpL26基因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HM236865).其核苷酸序列长度为597bp,包含一个长为45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9个氨基酸.将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在NCBI站点进行BLAST比对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其他昆虫尤其是果蝇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作为定量表达研究中的候选内参基因,其cDNA全序列的获得可为qPCR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供参考.
  • 摘要:在室内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橘小实蝇入土化蛹和羽化出土的影响和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土壤对橘小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其入土化蛹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影响蛹的成活率和成虫羽化率.土壤含水量在40%~60%时最有利于橘小实蝇化蛹及羽化.虫螨腈、杀螟丹、灭蝇胺、毒死蜱、辛硫磷和啶虫脒对橘小实蝇老熟幼虫和刚羽化成虫的相对防效为70%~80%,且持效期较长,均可用于喷洒地面和烂果处理.其中,杀螟丹、毒死蜱、辛硫磷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易被农户接受,可在橘小实蝇区域性统防统治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摘要:对Bacara forte(BF)对小麦田杂草的田间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剂量BF对冬小麦田各类杂草及总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其对阔叶类杂草的防除效果略高于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在喷药初期对小麦表现暂时的药害,但药后2周药害症状明显缓解,产量评估后发现BF防除杂草后对小麦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
  • 摘要:以薇甘菊、三叶鬼针草、香丝草和大藻4种外来入侵杂草为供试植物,用小杯法和植株生长量测定法对10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5mg/ml浓度下,商陆、大头续断、白花曼陀罗和虎刺楤木的甲醇提取物对4种外来入侵杂草的效果较好.
  • 摘要:芹菜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探讨芹菜中农药残留行为,选择小白菜为对照蔬菜,在大棚中开展芹菜中毒死蜱和多菌灵残留降解动态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药剂量和栽培条件下,两种农药在大棚芹菜中初始浓度均显著高于小白菜,残留降解更加缓慢,芹菜自身特征是导致农药残留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同时表明,在施药20天后大棚芹菜中毒死蜱和多菌灵残留量仍远高于MRL值,因此,我国应加强芹菜中农药使用管理,制定合理的农药使用技术规范,并深入开展农药在芹菜上残留行为研究,以明确农药残留风险,确保芹菜质量安全.
  • 摘要:建立了溴氰菊酯在香料烟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并通过连续两年的监测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在香料烟叶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消解模式,其半衰期为5.80~6.19天.施药后30天残留量在0.0128 mg/kg以下,降解率达95%以上.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按其推荐有效含量15 g/h(1g/亩)商品量600ml/h(40ml/亩)做2次和3次两种施药处理,采收间隔期15天后,香料烟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1~0.4703mg/kg,低于国外溴氰菊酯在烟草中的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为0.5mg/kg;经晾晒后,10天以后香料烟样中未检测出溴氰菊酯残留.
  • 摘要:通过对省内8个生态区密花香薷的发生频率进行调查,发现其对油菜田为害严重,在油菜田出现频率高达90.1%.密花香薷在油菜田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出苗规律大体一致,4月中下旬出苗,6月底至7月初终止,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3%GA3处理显著增加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率达91.33%,相反,浓盐酸处理抑制密花香薷种子的萌发.采用室内培养皿法对使用氟乐灵不同地区密花香薷进行剂量反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互助南门峡种群的抗性水平最高,达到57.13.
  • 摘要:滞育现象在多种赤眼蜂天敌昆虫中存在,通过研究赤眼蜂滞育调控技术,可实现蜂种的长期储存、提高产品抗逆性、延长防控作用时间,对赤眼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赤眼蜂滞育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已开展滞育研究的19种赤眼蜂的滞育虫态、滞育持续期、主要诱导因子以及亲代效应等.赤眼蜂多以预蛹滞育,其滞育敏感阶段因种不同而异.滞育持续期相对较长,大多可维持数月.滞育的卷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acoeciae在3℃下可贮存数月至1年.低温、短日照和寄主是影响多数赤眼蜂滞育的主要因子.另外,亲代也可对赤眼蜂滞育产生一定影响.目前,赤眼蜂滞育的研究仅限于生物学观察阶段,对赤眼蜂滞育的生理学特征和调控机制等尚未有研究报道,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 摘要: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EC是防治西花蓟马的较好药剂,其田间使用适宜剂量为亩用30~60g.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效果表明,48%乐斯本EC对西花蓟马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田间使用适宜剂量为亩用30-60g。西花蓟马个体小,具有隐匿性,化学防治是控制其为害的重要技术,但不是唯一手段。在生产实践中,在应用化学防治的同时,应积极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西花蓟马的为害,达到蔬菜西花蓟马的可持续治理。
  • 摘要:小型寄生蜂多行卵寄生、多胚生殖、易扩繁、攻击力强,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至为重要,开展其发育调控对提高产品储存期、延长控害时间、适时防治等具有积极意义.在滞育研究时,因其滞育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需解决几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加速扩繁生产,指导生物防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列举并分析了81种小型寄生蜂滞育特点,归纳了:(1)滞育和休眠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滞育是体眠的一种特殊类型;(2)滞育敏感虫态并非绝对的滞育虫态,小型寄生蜂滞育敏感虫态多为滞育虫态的前一个发育时段;(3)发育历期法是普遍采用的研究小型寄生蜂滞育的方法,可辅以生理学、解剖学指标来精确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这一类群寄生蜂的滞育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转Bt基因植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其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已成为研究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有些捕食性天敌(如草蛉、瓢虫等)在成虫阶段可以取食植物花粉,有可能直接接触到杀虫蛋白,产生毒性效应;另一方面,Bt毒素有可能通过转基因植物对食草动物的毒性效应传递给捕食性天敌,对捕食性天敌可能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目前转Bt基因抗虫作物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对转Bt基因抗虫作物生物安全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作物虫害防治角度来看,取食转Bt基因抗虫作物可导致靶标害虫生长发育延缓,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天敌的捕食,并可延缓靶标害虫的抗性发展。但Bt转基因抗虫植物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仅通过几次短期的实验研究就得出对其有无影响的肯定结论,而且由于研究方法和试验设计的不同,得出的结果可比性差,室内研究结果也不能完全反映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因此,关于转Bt基因抗虫作物对捕食性天敌影响的评价还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和跟踪评价,最终得出客观结论,为转Bt基因抗虫作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也为确切地预测、评价转Bt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在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盛发期田间喷洒6种杀螨剂,药后调查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4 000倍液、9.5%螨即死EC 4 000倍液、21%阿维螺螨酯(阿维菌素+螺螨酯)SC4 000倍液和6 000倍液对山楂叶螨速效性好、持效期长;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EC 4000倍液杀螨速度快,但持效期短于阿维菌素;24%螺螨酯SC4 000倍液速效性差,但持效期较长;99%矿物油EC 200倍液杀螨效果最低、持效期最短.用1.8%阿维菌素EC5 000倍液和24%螺螨酯SC5 000倍液、10000倍液喷洒杏叶,然后采取叶片于实验室内接螨,发现阿维菌素对山楂叶螨雌成螨、幼螨没有残效活性,药后7天阿维菌素对卵孵化也失去抑制效果;螺螨酯虽然对成螨没有残留活性,但对卵和幼螨残效性好,持续控制时间达28天.
  • 摘要:热力烟雾机是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新型超低容量植保机具.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进行了热力烟雾机与常规机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热力烟雾机表现出了省时、省力、省水、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节省农药、防治效果好等特点,是更新和替代老式施药器械的较佳选择.
  • 摘要:对河北省赵县、顺平、沦州、昌黎等地桃园和梨园内的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期进行了系统调查与观察,并对其发生动态和发生规律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河北省境内年发生3~4代,有转主为害习性.在桃、梨等果树混栽区,前期以桃园为主,在7月以后向梨园转移.但在赵县、顺平等单一品种地区,不符合此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同一地区,每年的发生规律均相似.但昌黎2010年梨小的发生似乎较前两年更为集中,推测是由于当地气候条件变化导致.
  • 摘要:利用EAG电生理技术测定了甜菜夜蛾触角对植物挥发性气味物质的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对葱的6种气味物质有不同程度的EAG峰值,雄蛾较雌蛾反应强烈,雌虫引发触角电位反应强度依次为:甲基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二丙基二硫醚>2-甲基-2-戊烯醛>2-十三酮>2-十一酮,雄虫引发触角电位反应强度依次为:2-甲基-2-戊烯醛>二烯丙基二硫醚>二丙基二硫醚>甲基丙基二硫醚>2-十一酮>2-十三酮,雌雄虫差异较大.
  • 摘要:在室内条件下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鱼藤酮与除虫菊素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联合毒力,评价其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当鱼藤酮与除虫菊素的比例在2:6到5:3范围和7:1时两种药剂混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而当两种药剂的比例为1∶1时增效作用最强,其共毒系数为151.18.
  • 摘要:盲椿象是河北省牧草和棉花混作区的主要害虫.本研究初步调查了河北省牧草棉花混作区苜蓿上盲椿象发生种类、数量及其年内的发生动态,和苜蓿收割对周围其他作物上盲椿象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苜蓿田内盲椿象的种类以苜蓿盲蝽和绿盲蝽为主;苜蓿田内盲椿象的种群数量共出现4次急剧下降,均与苜蓿收割有关;苜蓿收割是其周围作物上盲椿象种群数量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
  • 摘要:试验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诱捕器、水瓶、油桶诱捕器和中捷四方制造的4种传统诱捕器,为期18天的田间诱集试验结果表明:自行研制的新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表现出突出的诱蛾效果,诱捕效果为315.5头/诱捕器,显著优于其他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其次为三角诱捕器和自制水瓶诱捕器,诱捕效果分别为138.75头/诱捕器和100.25头/诱捕器.新型诱捕器对天敌杀伤力小,在方便通电的地块可作为理想诱杀工具.
  • 摘要:筛选、发掘抗螟虫种质资源是培育抗虫品种的基础.利用海南螟虫选择压大的自然条件,采用枯心指数法鉴定A232抗螟性.结果表明:A232枯心率为10.82%,极显著低于对照F77;A232枯心指数为36.31%,抗螟性达中抗水平.对该材料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 摘要:棉铃虫lethal(3)neo18基因可以通过P转座子诱发致死突变,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ND)的功能.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RT-PCR和RACE等方法克隆了一个棉铃虫致死基因lethal(3)neo18,该棉铃虫lethal(3)neo18基因全长880bp,序列命名为HA-lethal(3)18,编码190个氨基酸,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2.7kDa,pI为9.63,62~84氨基酸为保守区域.
  • 摘要:有机磷类杀虫剂辛硫磷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乙酰胆碱酯酶(AChE).由于辛硫磷作用方式和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基本相同,已经发现辛硫磷和两类杀虫剂产生了交互抗性.本文就害虫对辛硫磷的作用机制、抗性概况、抗性机理、剂型、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指出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应尽量避免长期大量的使用一种杀虫剂,规范施药的方法,这样可降低杀虫剂对害虫的选择压力延缓抗性的发生和发展。在杀虫剂的抗性治理策略中,经常会提到轮换使用杀虫剂,准确的提法应该是轮换使用不具有交互抗性的杀虫剂。另外,不同类别杀虫剂之间可能存在交互抗性但同一类别杀虫剂之间可能不存在交互抗性,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对其他杀虫剂与辛硫磷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的研究。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害虫对辛硫磷抗性水平、抗性消退的规律和是否存在交互抗性合理搭配农药的使用。同时,关于害虫对辛硫磷抗性机制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从根本上对已产生抗性的害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在农药制剂中添加对应的增效剂,从根本上消除害虫对辛硫磷产生抗性的因素,间接提高辛硫磷的杀虫效果。
  • 摘要:本研究利用实验室保存的拮抗放线菌株,对蚕豆赤斑病菌开展了拮抗菌的筛选,测定了拮抗菌的抑菌谱,对蚕豆离体叶片进行了拮抗菌控病试验,并测定了拮抗菌对蚕豆植株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的诱导抗病性,初步探讨了供试拮抗放线菌株的控病机制。
  • 摘要:本试验改进了高杆喷雾技术在玉米田的应用形式,首次使用吊杆喷雾,研究了其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上的沉积分布情况,试验采用诱惑红为指示剂,分别测定了雾滴在玉米植株上的沉积密度与药液沉积量.试验结果表明:当喷雾压力为0.3 MPa,喷头型号为TEEJET 11003时,雾滴在玉米雌穗上的沉积密度和药液沉积量最高,分别为45.3个/cm2和8.01μg/cm2,在玉米第一片叶上的沉积密度和药液沉积量均最低.此外,该种喷雾方式在玉米第三片叶内部和第五片叶内部形成的雾滴沉积密度均匀.
  • 摘要:在田间设置不同处理的泡桐叶和杂草对二点委夜蛾幼虫进行诱杀,观察诱集效果,探索有效控制该虫为害的物理防治方法.结果表明:新桐叶清水浸泡诱集效果最好;敌百虫浸泡的艾蒿和小旋花的诱集效果比其他3种杂草理想.在生产上可选用上述措施对二点委夜蛾幼虫进行诱集后再集中消灭的方法进行防治.
  • 摘要:本文对我国花生田蛴螬三大优势种(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拌种、喷穴、盖种、灌根、撒毒土)、生物防治(性诱剂、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t、乳状菌、昆虫病原线虫、土蜂)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 摘要:在室内18℃、4个光周期:L∶D =10∶14、L∶D=12∶12、L∶D=14∶10、L∶D=16∶8下,研究了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北京种群成虫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成虫不仅为滞育虫态,也是滞育的敏感虫态;成虫光周期反应类型为长日照型,滞育诱导的临界日长在14~16h之间.滞育成虫表现出对光周期的数量反应特征,不同的光周期具有不同的诱导效果,短光照促进滞育,长光照促进产卵行为的发生,成虫在光周期为L∶D=10∶14时滞育率最高,达95.03%,光周期为L∶D=16∶8则仅为12.53%.
  • 摘要:西方花蓟马是北京温室大棚黄瓜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本文研究了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及与挂放诱虫板对黄瓜上西方花蓟马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和挂放诱虫板对温室大棚黄瓜上的西方花蓟马高峰期时的(6月8日)种群数量都具有显著的压制作用,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处理、释放捕食螨和挂放诱虫板处理,对西方花蓟马校正防效分别达到61.18%和52.84%.挂放诱虫板对西方花蓟马成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释放的捕食螨能够在大棚黄瓜上定殖.
  •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采集于广西地区的两种鱼藤根中的鱼藤酮含量,并比较了不同温度下鱼藤酮在四氯化碳和二甲苯两种溶剂中的结晶情况.结果表明,毛果鱼藤中鱼藤酮的含量由高到低是根木>根>根皮,分别为0.469 0%、0.003 1%和0.001 8%;而亮叶鱼藤的顺序为根皮>根>根木,含量分别为1.275 8%、0.656 3%和0.352 8%.此外,四氯化碳的结晶率明显高于二甲苯,0℃时的结晶率最高,为98.81%;其次是-30℃,结晶率为90.92%,两种溶剂的结晶率均与温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 摘要:为了筛选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指导当前的治螟工作。2011年,对1O%阿维·氟酰胺悬浮剂进行了应用技术的试验研究。指出阿维·氟酰胺悬浮剂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杀虫剂,2011年在水稻二化螟、稻纵卷螟孵化高峰期,每667m2用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25~35ml,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为92.3%~100%,保苗效果为94.3%~100%;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91%~96.5%,保叶效果为82.3%~95.1%,明显优于对照药剂三唑磷、杀虫单,是控制水稻二化螟、稻纵卷螟的优良杀虫剂.
  • 摘要:文章进行了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燕化倍绿)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指出腈菌唑(燕化倍绿)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治疗和保护效果,但对小麦中下部白粉病的治疗作用差,主要表现在:2次药后30天内,防治小麦倒3叶及以下的中下部白粉病效果差,且能继续加重发生,而倒2叶以上的植株上部和抽穗后穗部的预防效果很好。腈菌唑(燕化倍绿)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较好的治疗和保护效果。与百理通相比,对白粉病、条锈病的防效无显著差异。腈菌唑对小麦生长安全,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并有较好的持效性。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 摘要: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噻虫嗪和氯氟氰菊酯及其混配配方对烟粉虱2龄若虫的毒力,并在大棚茄子上实施烟粉虱成虫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和氯氟氰菊酯对烟粉虱2龄若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药后5天的LC50值分别为11.05mg/L和59.03 mg/L.混配增效作用表明,噻虫嗪和氯氟氰菊酯以混剂5(3.5∶1.5)和混剂1(3∶2)的混配比例增效作用较好,共毒系数分别为185.68、152.31;田间药效试验亦表明,噻虫嗪和氯氟氰菊酯混剂5和混剂1不仅对若虫具有较高的毒杀活性,而且对田间成虫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持效期可达10天以上,防效均显著优于噻虫嗪和氯氟氰菊酯单独使用.
  • 摘要:本文按照现行植物检疫规定,对当前浙江省种子种苗检疫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消除认识误区、消灭监管盲区和阻截疫情传播区的对策建议.指出产地检疫是生产过程中的检疫,调运检疫是流通过程中的检疫。二者组成一个全集合,检疫划分也就是周全的。近年来,尽管“重许可,轻监管”状况有所改善。当前,需要指出的是植物检疫法规规定存在滞后现象,针对新时期新情况,主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植物检疫业务知识、技术,创新植物检疫工作方法。
  • 摘要: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是为害马铃薯、茄子等茄科植物的一种重要检疫性害虫.产卵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虫对不同的寄主具有不同的趋性和产卵选择性.在马铃薯、茄子和天仙子上,成虫的单株虫量分别占单株虫量总量的70.2%、12.37%和15.4%,单株卵量分别占单株卵量总量的75.93%、14.08%和9.27%,番茄上无产卵.这表明马铃薯甲虫成虫对马铃薯趋性及产卵选择性最强,茄子、天仙子较弱,番茄的最弱.
  • 摘要:薇甘菊是一种为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在薇甘菊的防治中,生物防治以其无污染、高安全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人们对薇甘菊的为害和防治问题作了大量研究,防治方法包括机械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防治等。其中,生物防治是国内外学者认为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引人薇甘菊原产地的天敌昆虫及真菌来控制薇甘菊蔓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都未有突破性的进展,未能达到从根本上达到防治和推广的目的。鉴于薇甘菊在其原产地受天敌所抑制而并未泛滥成灾,在薇甘菊的侵入地区,筛选、培育新的薇甘菊天敌有着积极的意义。薇甘菊作为外来种在东南亚地区蔓延,也必定有本地区的某些生物对其有取食、抑制、竞争等现象发生,所以,其生物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①筛选取食薇甘菊茎叶或者地下部分的昆虫,该昆虫应该具有一定的取食专一性,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冲击;②筛选对薇甘菊具有高度专一性的致病细菌、真菌;③筛选对薇甘菊有化感抑制作用的植物,提纯化感物质并进一步发展为除草剂;④筛选对薇甘菊有强烈竞争作用的植物物种培育、繁殖,使其通过对光照、养分和水分等的竞争来控制薇甘菊的生长。以上几种生物防治方法如果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薇甘菊的繁衍。
  • 摘要: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常发病害,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小麦白粉病在越夏、越冬、流行及病菌群体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以上变化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气候变暖和小麦白粉病菌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白粉病越夏海拔下线呈现下降趋势,造成病害可能越夏范围和面积扩大,病害越夏菌源基数同比也增大了,这为小麦白粉病的重度流行创造了更有力条件。因此,继续做好病害越夏调查和精细勘界,评估越夏菌源量,对病害的准确预测预报,指导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随着气温继续升高,温度对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选择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病菌对温度的敏感性也会不断降低,因此,加强病菌群体宏观和微观抗或耐热性机制研究,对了解病害的发生发展及病菌变异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抗或耐热性的产生,对病害常规中长期预测预报带来了不确定性,因此,开展病菌群体与温度的互作关系研究,建立其互作数学模型,并结合现有的预测预报手段,对提高小麦白粉病中长期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大有裨益。
  • 摘要:沼液主要来源于动物排泄物、秸秆及绿色植物,具有变废为宝、无公害、无污染的特点,可显著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而且生产过程中不会污染周边环境,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首选措施之一。沼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轮斑病等早期落叶病害及蚜虫、害螨等虫害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在这些病虫发生较轻的果园,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控制其为害,在上述病虫发生相对较重的果园,也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数量,从而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品质。在今后具体应用中,在沼液中加适量高效低毒农药,效果会更显著,但要注意农药与沼液的相互作用,选择好农药品种,避免降低效果。
  • 摘要:作为我国夏秋季节的重要碳汇植物的农田林网,对加大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抵消本国排放功能。那么,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的重要保障,那么,我国具有的大面积的农田林网就被赋予了重要的环境、经济、社会的历史使命。各种病虫害的常年、大规模、普遍发生,已成为制约我国农田林网延长其碳汇功能的重要障碍,大大降低了林网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和碳汇能力。有报道对我国近20年来农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估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田生态系统近加年来碳蓄积总量持续增大,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碳密度持续增大。
  • 摘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农村经济形势新变化,对农业植保服务方式的创新,笔者介绍了上海市奉贤区近些年在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对当前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专业化防治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处于起步阶段的组织,给予一定资金、政策、技术的支持。应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大力宣传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良好效益,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专业化统防统治带来的好处和作用,促使农民转变观念。同时要对从业人员上岗前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用药、防治技术和药械维修等方面的培训,并创造条件,实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及时了解并帮助专业化防治组织解决为农防治服务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知识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要完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章程、制度等,规范收费标准和行为,切实维护服务和被服务双方利益。要健全防效认定机制,准确评估病虫害防治效果。要建立监督机制,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过程和行为进行监督指导,规范服务行为,确保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 摘要:如皋市植保系统市、区(镇)联手,在南通市植保站大力支持下,针对水稻螟虫全面回升、稻纵卷叶螟重发、纹枯病常发,以及生产上长期使用中、高毒农药,对人畜毒性大,防效又不十分理想的实际,研究开发出了以杀虫单、井冈霉素为主成分,辅助高效助剂复配而成的"井冈·杀虫单"产品.研究完善了使用技术关键,"井冈·杀虫单"对螟虫、稻纵卷叶螟防效稳定在90%以上.稻桑混生区用药,坚持错开蚕种发放时间、规范八项操作规程,确保了养蚕、治虫两不误、双收益."井冈·杀虫单"的开发应用,规范了防治技术,统一了防治药种,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人畜中毒事故发生,增加了新技术覆盖率,加快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 摘要:福寿螺在四川稻区的发生和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本文介绍了福寿螺在四川的发生为害现状,并介绍了研究集成的一套有效的福寿螺防控技术措施,同时还提出了福寿螺可持续控制的探索和思路.指出福寿螺的防控应切实搞好越冬成螺的控制,并及时压低第二代的田间数量。也就是要在春耕前彻底整治和破坏其越冬场所,及时在田间人工捕螺摘卵并辅以养鸭食螺,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及时进行药物防治。
  • 摘要:从感染穗腐病水稻样品中分离到4种主要病原菌,根据各病原菌的形态、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这4种主要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澳大利亚平脐蠕抱菌、新月弯抱菌和细交链抱菌。通过田间抱子捕捉和在不同生育期的稻穗分离病原菌以及单独和混合接种,初步确定了层出镰刀菌为水稻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紧穗型的粳稻和釉粳杂交稻较穗型松散的釉稻更易感病,而且同一水稻品种播期越早,水稻穗腐病的发病率越高。经过对水稻品种、耕作栽培制度、肥水管理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室内药剂筛选、田间小区和大田药效试验,初步摸索出一套综合防治水稻穗腐病的技术方法:种植抗性品种,种子药剂消毒,调整水稻播种期(使易感病生育期避开有利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合理平衡施肥、少施氮肥;在水稻抽穗前5-7天和齐穗期喷药防治效果较好。
  • 摘要: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原为杂草和灌木上的多食性昆虫,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大面积垦荒,改丛栽为条植,加大种植密度,增强水肥管理,实施现代栽培制度,便茶树芽叶幼嫩、肥壮、富于营养.该叶蝉转移到茶树上并成为优势种.其产卵于茶梢嫩茎组织,口针刺吸茶梢幼嫩芽叶,致芽叶失水、叶脉红变、卷边、焦枯,状如火烧,使茶叶减产、内质劣变、外形破损.该叶蝉世代重叠,繁殖力强,在其虫口高峰期3~5天就要施1次药.迄今对其缺乏有效的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已成为限制我国有机茶生产的瓶颈.在我国160万公顷的投产茶园中普遍发生,损失难于计量.
  • 摘要:从苹果生产大国到出口大国需要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是重要方面。目前流行的无公害果品生产、绿色果品生产、有机果品生产,从不同层面显示出对病虫害防治与环境的协调关系的重视,在研究具体防治技术上,从各个方面降低防治措施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通过改造或改良果园环境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逐渐减少依赖化学农药直接杀灭病虫害,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为生产优质安全果品奠定基础。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态控制措施。根据果园生态环境条件、果园所发生的病虫害种类选取上述生态控制措施,在冬季提前规划下一生长季的措施,生长季逐项落实,结合实际执行,不切合实际的措施避免实施,以降低成本。病虫害监测方法包括在特定的时间内对一小部分田间样本进行调查,取样方法尽量简化,以便于进行简单的培训和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并能够对害虫作出理想的防治决策。
  • 摘要:改一年多次修剪为春茶后一次重修剪,剪去上一年长出的所在生长枝;改春夏秋茶并重为只采春茶;改化学除草为人工割草还园;改农药防治病虫为利用自然和农业措施控制病虫害.技术应用20年,茶园生态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与常规管理对比,投入成本降低,春茶产量提高,全年总收入提高;在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茶园可推广应用.
  • 摘要:对武隆地区的烟草花叶病毒病进行调查和采集样本,并进行病原检测.从样本中随机选取了24个检测样品,采用间接ELISA法进行病原种类的鉴定,24个烟草样品检测到TMV、CMV、PVY、TuMV 4种病毒,并且待测样品均是TMV、CMV、PVY、TuMV 4种病毒的复合侵染,ELISA检测结果表明,待测烟草样品虽均是复合侵染,但各种病毒的含量还是有明显差异的,其中,PVY最高,TuMV次之,CMV最低.
  • 摘要:葱斑潜蝇对于出口长葱的质量影响巨大,有必要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进行研究.葱斑潜蝇1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严重,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蛹羽化,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该虫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造成为害.周年发生,呈春、秋季两个高峰,以春季为重.药剂防治以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防治,7天后无药物残留,符合对日本出口标准.灭蝇胺在日本肯定列表中限量为2mg/kg,属允许使用的药物之一。试验结果表明灭蝇胺对葱斑潜蝇均有较理想防效,一是在安全停药期后无药物残留;二是对葱无药害,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综合考虑用药效果等因素,灭蝇胺可湿性粉剂防治葱斑潜蝇以5000倍液为宜。
  • 摘要:2011年在西藏壮族自治区亚东县调查蔬菜病害种类时,发现马铃薯薯块上长出大大小小的花菜头状的小瘤,表皮龟裂,初为黄白色,后逐渐变粉红色至黄褐色,最后变黑褐色易腐烂,经鉴定为马铃薯癌肿病,在西藏未见报道.针对以上情况,对马铃薯癌肿病的病原菌、发生规律、发病因子、分布及为害情况等方面作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提出采用严格检疫、轮作、充分腐熟有机肥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旨为西藏地区防治马铃薯癌肿病提供依据.指出马铃薯癌肿病是近年来在西藏亚东县田间发生的一种危险性病害,由于其对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影响很大,蔓延速度快,使之在一些地区严重发生,对马铃薯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鉴于其潜在的危险性,建议密切注意这一新动向,进一步摸清癌肿病在全区的分布情况,严格执行检疫,加强其生物学特性研究,采取有力防治措施,遏制其扩散蔓延,确保全区马铃薯的丰产丰收。
  • 摘要:原木作为资源性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原木的需求不断增加.进口种类多、来源广、批量大,且逐年增加.同时进口原木的运输方式多样,在国内流向复杂,病虫害也较隐蔽,难于发现.这样极有利于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扩散.本文旨在对目前我国进境原木检疫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重要有害生物予以总结,以利于我国进境原木检验检疫工作的开展.进境原木携带的病害按为害部位和致病机理可分为五大类:林木维管束病害、林木根部病害、立木腐朽病害、枝干溃疡或肿瘤病害、树木内生性线虫病害。从林木病害本身的特点来看,林木病害检疫难度较大。在林木害虫频频截获的同时,从原木上截获的病害相对很少。这正好从反面说明,病害检疫难度大,大多数病害并没有被发现和有效的截获。从这个角度讲林木病害潜在的危险性比虫害可能更大。另外,进境原木在检疫除害处理上也存在较多问题。我国进口原木的处理政策比较宽松,一般只进行简单的除害处理,尽管少部分进行熏蒸处理,但效果不佳。因为许多干部病害的病原物多以菌丝、各种孢子(特别是厚垣孢子和卵孢子)、各种菌组织(子座、菌核、子实体等)等形式深藏于木质部内,对于这类病害而言熏蒸处理效果很差。此外进境原木多数带有树皮,这样为病原物(枝干病害)的存活创造了较好条件,加大了危险性林木病害传入的风险。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热激蛋白的产生及分类,对热激蛋白70的特征及功能进行了综述,对目前真菌热激蛋白70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真菌热激蛋白70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作为一种非特异性保护蛋白,HSP70具有“分子伴侣”、细胞保护等独特复杂的生物学功能,HSP70的这些功能对于揭示真菌在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性机制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相关的研究也已表明热激后真菌体内HSP7Q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同时提高了对逆境的耐受力。HSP70在揭示菌株的耐逆性机理以及改造抗逆菌株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小麦条锈病由专性寄生真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Pst)引起,是一种大区流行病害,对我国小麦生产为害极其严重.文中介绍了研究Psi群体遗传结构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国内外应用这些方法对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并探讨了影响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变异的多方面因素.目前,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要解决小麦条锈病抗性丧失的问题,必须进一步监测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化规律,掌握其变化动态和潜在的变化趋势,同时研究小麦抗病品种的抗性机制,遗传背景等,这样将小麦条锈菌遗传结构和小麦抗病品种遗传特性结合起来研究会更科学、更有意义。
  • 摘要:总结了四川省2011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并根据四川省当年春季气候特点分析了该病发生原因.同时,介绍了当前四川省对小麦赤霉病监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省农业厅与各市(州)签订了病虫防控目标责任书,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小麦重大病虫的监控。召开春耕生产现场会,要求把病虫防控作为保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四川省农业厅召开全省会议,安排部署了小麦重大病虫的监测预警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把握适期用药,小麦齐穗至扬花盛期为药剂防治适期,以齐穗期施药效果最佳。
  • 摘要:尝试对HaeⅢ和PstⅠ双酶切法酶切DNA的AFLP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检测DNA的浓度过程中发现用定量Marker琼脂糖检测法比分光光度计检测到的DNA浓度更为准确,50μl酶切体系中加入380ng基因组DNA,酶切反应时间的优化中酶切4h为最优酶切时间;在预扩增反应体系优化中:50μl扩增体系中加入含有5ng的链接产物溶液效果较好;选扩增反应中,预扩增产物稀释10倍和稀释50倍区别不大.通过以上优化,为玉米小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其他研究打下了基础.
  • 摘要:为了高效利用这一优异种质资源培育抗病品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豆类项目组正在通过将X9002和综合性状优良但高感白粉病的豌豆品种S3008杂交,构建F2:3分离群体,结合白粉菌人工接种鉴定、构建抗感池和遗传作图,筛选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目的在于明确X9002所携带抗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遗传方式、基因数量及其遗传效应,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明确X9002携带抗性基因与已知抗性基因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对精细定位和克隆X9002携带的抗性基因、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抗白粉病豌豆品种和探讨可能的抗性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为研究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与病害特异蛋白(disease-special protein,SP)的亚细胞定位及两个蛋白间的互作关系,分别构建了融合GFP和RFP的表达结构,并在本氏烟上进行瞬时表达.激光共聚焦观察结果表明,pCHF3-GFP-CP与pCHF3-RFP-SP单独浸润时均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壁.两者共浸润后,CP和SP的亚细胞定位均发生改变,CP主要定位于细胞壁,并呈缺刻状分布,SP则定位在细胞壁上,且与CP存在共定位现象.CP与SP共定位表明两者间可能存在互作.
  • 摘要:采用熏蒸剂进行土壤消毒能有效地控制土传病虫草害的发生,此外对土壤中养分的循环转化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氮素循环.本文从不同种类熏蒸剂与土壤中氮素转化的相关过程,以及熏蒸剂与氮素转化相关功能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对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指出更多的研究可以从熏蒸剂的作用机理从发,结合氮素在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转化过程,从理论上解释熏蒸对土壤氮素循环以及熏蒸对土壤氮素转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 摘要:通过ID-ELISA及单虫单苗接种测定2004年、2006年、2009年、2010年采集灰飞虱的带毒率与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2004年、2006年、2009年、2010年采集并经室内饲养的灰飞虱,其带毒率分别为22.83%、26.09%、23.91%和27.13%;传毒力分别为10.28%、 11.90%、12.74%和13.58%.2010年采集灰飞虱的带毒率及传毒力均较高,但经统计分析,不同世代灰飞虱带毒率及传毒力差异不显著.
  • 摘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近年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区的早稻、中稻和晚稻区流行风险高,潜在为害损失大,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及时有效控制为害,保障水稻作物生产安全,在全国水稻产区进行系统的防控研究与示范,发展了快速鉴定技术和药剂防控技术,在贵州省荔波、湖南江华、云南施甸建立了县级快速检测实验室,提出"虫病共防共治"的防控新方法,以"育无病秧苗健康栽培为基础,创新药剂为主体,多种防控技术有效集成"的方案,从苗床选择,到秧苗期至本田初期,采用不同药剂拌种、不同时期用新型媒介昆虫防治药剂与抗病毒药剂协同作用的防虫治病技术措施,系统开展了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毒病重大病毒病早期快速检测和防控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及大面积示范,在贵州荔波、湖南江华、湖南浏阳、云南施甸等地分别建立了核心示范2 000亩、1 700亩、400亩、100亩的示范基地,为下一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全国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
  • 摘要:选用3个抗病自交系(齐319、X178、沈137)与3个感病自交系(掖107、掖478、沈5003)配制9套杂交组合,采用灰飞虱自然传毒的方法鉴定亲本、F1、F2群体的玉米粗缩病抗性,运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分析了玉米抗粗缩病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是控制玉米粗缩病抗性的主要遗传效应,存在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狭义遗传率为13.15%,广义遗传率为58%.显性效应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与环境互作的广义遗传率为39.81%.不同杂交组合中遗传效应预测值存在差异.
  • 摘要:通过带毒灰飞虱分别采用单苗指形管接种法和网箱集团接种法,在玉米芽鞘期定量接种RBSDV,从两种接种方法的比较结果看,接种效果网箱集团接种法明显优于单苗指形管接种法,故此玉米抗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宜选用网箱集团接种法,特别是要对大量玉米材料或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时。原因可能是网箱集团接种法的带毒灰飞虱可连续叮食网箱内的不同玉米苗,致使给多株玉米传毒,而单苗指形管接种法是将定量带毒灰飞虱固定扣在一株玉米上,若其内的灰飞虱无一头带毒,接种后该株玉米不发病,这样单苗指形管接种法就会有在接种7头时的发病率不达100%的结果。本试验接种带毒灰飞虱头数以平均每苗5-7头为宜。
  • 摘要:红麻炭疽病是红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对诱发该病的炭疽菌的鉴定处于较混乱状态,本文对分离自浙江萧山红麻上的一株炭疽病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最终将其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通过对红麻炭疽病菌的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出分离自浙江萧山红麻上的一株强炭疽病致病菌为胶孢炭疽C.gloeosporioides。该菌分生孢子盘有时有少数深褐色刚毛,分生孢子椭圆形或长圆形,孢子中有很明显的两个近透明油滴。胶孢炭疽菌是刺盘抱属内最大的一个种,其分布非常广泛,为害寄主种类繁多,可以引起许多作物的炭疽病,以木本植物为甚。据陆家云报道胶孢炭疽菌有600多个异名,其中,引起红麻炭疽菌的木模刺盘孢即为胶孢炭疽菌异名。本研究进一步表明,此株在红麻上诱发炭疽病的强致病菌仍为C.gloeosporioides,而能引起红麻炭疽病的强致病菌是否均属于胶孢炭疽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佐证。
  • 摘要:甘薯茎线虫病是我国北方薯区重要病害,选育甘薯抗茎线虫品种是防治茎线虫病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了本所历年在田间及室内甘薯对甘薯茎线虫病抗性鉴定结果,分析了甘薯育种工作中甘薯抗茎线虫品种资源的利用情况,为甘薯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选育抗性品种是防治甘薯茎线虫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甘薯抗茎线虫病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是抗性育种工作的关键。因此,要加强抗茎线虫病种质资源的收集、筛选、鉴定和利用工作,为选育抗茎线虫病新品种奠定基础。此外,还应积极开展抗茎线虫病基因工程研究,加速对与抗茎线虫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利用,将常规育种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加快抗病育种进程。
  • 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上毁灭性的病毒病,它对整个番茄产业都是严重威胁,为此系统研究了其发生规律.提出防治的3个关键点.总结了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综合防治的技术,一是烟粉虱需要防治,但它微小,寄主广泛,繁殖力强,又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难度偏大。二是病毒病需要预防和控制。但一旦番茄染毒,显症后一般喷杀病毒的药剂效果不明显。三是发病与栽培管理关系密切,这方面也应下大力气。
  • 摘要:本研究于2009~2011年从中国云南、浙江、河南、湖北、辽宁和山东等省份采集201份梨样品(主要为砂梨,白梨、西洋梨等其他系统的梨样品占少数),采用RT-PCR技术对其携带ASPV进行检测,54份样品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占26.9%.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对ASPV外壳蛋白(CP)和运动蛋白(MP)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所获得的25个分离物(共30个差异克隆)的CP基因全长序列间的相似性为72.2%~99.7%,与GenBank上登录的序列相似性为56.2%~96%.CP基因序列比对发现,来源于同一分离物的分子变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来源于云南的分离物YN-MRS的分子变种间变异最大,达27.6%,而CP基因的变异主要发生在5'端,存在严重插入(12~45aa)和缺失(2~20aa).本研究获得25个(共27个克隆)ASPV分离物的MP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5.8%~99.9%,其中,来源于浙江的两个梨分离物ZJ-YG1-1和ZJ-YG1-1相似性最高,达99.9%,而来源于辽宁苹果上的分离物相似性仅79.4%.这些分离物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4个分离物MP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5.3%~92.6%.序列比对发现,MP的分子变异较均匀分布该基因各区域.初步研究表明ASPV的分子变异与寄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与地理位置相关性不大.
  • 摘要:本研究以几丁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氨基葡萄糖-6-磷酸脂合成酶为靶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GlmS酶催化过程关键中间体类似物呋喃木糖-1,3,4-噻二唑衍生物,并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化合物10h、10i和10p对油菜菌核病原菌抑制活性均较高,具有进一步深入筛选的价值.
  • 摘要:农药的长期滥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如何提高农药利用率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农药施用效能是雾滴的沉积、碰撞、滞留、吸收等过程的综合体现,理解和改善农药雾滴行为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根本所在.本文结合农药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现状、农药污染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安全的为害,综述了农药雾滴各阶段行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发展动态,由论述可见,在国内还较欠缺全面、定量和微观层次的农药雾滴行为研究,提出了建议应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引入对农药雾滴行为的研究中,建立雾滴行为的经验模型和过程模型,估计预测农药剂型的行为规律,利用专家控制系统,控制优化施药装置、药剂用量和助剂配方.
  • 摘要:不同温度下烟蚜茧蜂的发育历期、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烟蚜茧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上升而逐渐缩短,低温可显著延长发育历期,且低温对发育具明显抑制作用,低温条件下的羽化率降低而死亡率升高.恒温25℃条件下,其完成一代需要11.74天,由卵发育至僵蚜需要7.90天,从僵蚜至成蜂羽化仅需3.89天.烟蚜茧蜂从卵发育至僵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68℃,所需有效积温为157.00日度;由僵蚜至成蜂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0℃,有效积温为63.93日度;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68℃,有效积温为218.65日度.这为烟蚜茧蜂的滞育判断提供了标准,即将滞育诱导处理后的僵蚜置于25℃下继续发育,10天后仍未羽化者,解剖查明存活状态,存活动虫可认为其滞育.
  • 摘要:不同小麦产区、不同播种时间小麦播种量差异较大,对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具有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和超长的持效期,在整个麦蚜发生期无需施药.拌种剂量相同,随着播种量的加大,对麦蚜控制的持效期延长.在小麦播种量相同的前提下,防效随拌种剂量提高而上升,持效期延长;在拌种剂量相同的前提下,随着播种量的加大,前中期防效无显著差异,后期防效提高,持效期延长.
  • 摘要: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是一种仿生型有机硫熏蒸剂.作者采用室内生测、温室盆栽试验对二烯丙基二硫醚防治辣椒疫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DADS熏蒸处理土壤后,对土传致病菌疫霉菌属LC50为115.15mg/kg,DADS浓度为245.00mg/kg时抑制率达到70%以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根据种子萌发情况,DADS熏蒸处理后,土壤散气需要大于一周的时间;DADS在80g/m2的使用量时,温室防治效果为83.2%,防治效果显著高于20g/m2(41.2%)和40g/m2(66.4%)使用量.本研究对二烯丙基二硫醚在田间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摘要:所谓外来物种入侵或外来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自然状态或人类作用下,在异地获得生长与繁殖的现象。由于外来物种在新的环境中没有天敌,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其种群密度能迅速增强并蔓延成灾,与本地物种竞争养分、水分、生存空间等,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本地物种数量大量减少或灭绝,从而严重威胁到本土的植物物种、种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作为研究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力图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植物检疫就是通过立法,强制性地限制人为随意传播有害生物的活动,对可能造成重大为害的危险性有害生物,通过检疫手段严格控制。
  • 摘要:柑橘大实蝇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次年羽化出土的成虫经取食补充营养后在柑橘幼果上产卵,以幼虫在果实内取食为害形成蛆果。因此,诱杀成虫和果园喷药是防治大实蝇为害的重要技术手段之。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的时间因年因地而异,主要受气温、降水和土壤湿度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在室内保持土壤良好墒情的条件下,成虫羽化进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从5月1日起,大于18℃的积温达18日度进入羽化始盛期,达40日度时进入羽化高峰期,达50日度时进入羽化盛末期。由于室内条件(包括温度、土壤湿度、埋蛹深度等)较为一致,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较为整齐,从羽化初见日到终见日历时11天,羽化盛期(羽化进度从16%-84%)的时间十分集中,仅3-4天。而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由于气温较室内温度低,因此成虫羽化出土的时间较室内偏迟,整个羽化期和羽化盛期均有延长,前者历经18天,后者仅从羽化高峰期至盛末期就经历8天。在自然条件下,降雨分布和降雨量大小对柑橘大实蝇羽化进度的影响极为明显。本试验室外羽化出土初始日与最大出土量不期而遇,其主要原因是前期降雨太少,土壤过于干旱。5月9日之前该县春季一直干旱,5月1-9日的降雨量仅为0.2mm,5月10日一场降水量为19.2mm的中雨,使土壤墒情有所改善,次日柑橘大实蝇大量羽化出土,羽化率突然达到44.04%。另外5月16-20日,日均温高达23.2-28.1℃,但没有一天降雨,土壤墒情很差,致使18-22日5天间仅羽化出土3头成虫。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本试验的室外羽化监测是在头年处理蛆果的埋果坑上盖网观察的。这两个埋果坑于头年11月6-7日埋果,坑深达2m左右(分别用挖掘机和人工),在抛撒石灰并覆土80cm的情况下尚观察到700余头成虫出土(密度为133头/m2),而在临近的两个果园,在头年11月暂时堆放过蛆果(1-2天后全部捡除)的土面上,用同样的塑料窗纱盖网,仅观察到15头成虫出土。由此看出,对于蛆果的处理,挖坑深埋的方法应予改进,或者寻求新的更为经济实用的措施。
  • 摘要:本文介绍了黄顶菊的发生分布、为害特点及有效防除措施.指出植保检疫部门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大黄顶菊检疫与监管力度,定期进行杂草疫情调查,加强对工程运输路线、沟渠、学校、建筑工地、公路、街道、村庄、开发区、发电厂、面粉厂周围及附近农田的调查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适合黄顶菊生长的地区开展监控,一旦发现有黄顶菊传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严防扩散蔓延。改变黄顶菊的生长环境,采取土地硬化,转化土地使用性能,可彻底根除黄顶菊生长。做好除治工作是防止黄顶菊传播蔓延的关键,由于黄顶菊出土期极为不整,最好采取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除方式。
  • 摘要:近年来,随着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对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丝状真菌转化方法、选择标记、转化系统的应用等.作为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一种基础手段,真菌的遗传转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遗传因子转到受体细胞之中;二是分离获得外源遗传因子的受体细胞。大部分的转化方法都能够使受体细胞接受目标片段,而有效的筛选目的转化子往往是遗传转化技术发展的限制因素。丝状真菌坚硬的细胞壁是遗传转化的主要障碍,所以丝状真菌的转化一般以原生质体作为受体细胞,制备原生质体的材料包括幼嫩菌丝、分生孢子和担孢子。真菌的转化载体一般都是以细菌来源的质粒为基础构建的载体。由于这些载体要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扩增乃至表达目的基因,为了检测转化后的瞬时表达情况,载体上一般要加入选择性标记。选择性标记还具有进一步确定遗传转化子及转化子遗传特性的作用。
  • 摘要:作者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调查研究了前茬、秸秆还田、钾肥施用量、播量、播期和播种深度等栽培措施对小麦主要真菌病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对小麦纹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试验用量范围内,随着钾肥用量增加,纹枯病病情减轻,与对照相比最大钾肥用量对纹枯病的效果达51.7% ;而增施钾肥对于叶部病害白粉病和条锈病则没有明显的影响。不同茬口小麦病害发生程度不同,在小麦播量每亩4-20kg范围内,随着小麦播量的增加,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说明在保证亩穗数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播量可以明显减轻病害。在试验的播种时期范围内,小麦播种越早纹枯病发病越重,而白粉病则有相反的趋势,即播种迟则发病重。播种过晚还明显影响小麦产量。生产中要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确定适当的播期。
  • 摘要:遵循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通、信息传递的规律,充分发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自然控制作用、作物补偿机制、害虫本身的化学通讯、减少不必要的化学农药使用、运筹肥料等养分,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对农民和消费者健康的影响,达到粮食产量稳产丰收、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和农民收人不断增长。连续十年不用杀虫剂、杀菌剂,保留田埂等周边植被,保护自然天敌群落,水稻病虫害没有成灾,产量不减,效益更高。种植显花植物,保育天敌:田埂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批种植芝麻,田块间插花种植芝麻,田边留草花和撒种草花等,保育天敌。社会学调查、生态学实验和田间实际均表明应用生态工程的理论、理念和技术治理水稻害虫是切实可行的。在实际应用中,政策、知识-态度-行为等是决定性因素。
  • 摘要:本研究选取烯酰吗啉、嘧菌酯6种对葡萄霜霉病有效的常用杀菌剂品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嘧菌酯、丙森锌等3种药剂对预防和控制霜霉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可推荐使用;另外3种药剂可在控害过程中作为轮换药剂,与其他农药搭配使用,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同时,针对病害发生特点对其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集成.
  • 摘要:辽宁省通过强化"五抓",即抓组织指导、抓示范宣传、抓重点扶持、抓队伍建设、抓规范服务,实现了"三个到位",即组织指导到位、技术支持到位、示范推进到位,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各类专业化防治组织达680个,从业人员近万人,日防控作业能力达40万亩次,极大地提高了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三个安全"水平的提升.
  • 摘要:对沙县植保站多年来的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从5个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一个县级测报站在农作物病虫测报技术方面工作的实践和经验.沙县植保站的病虫测报工作多年来一直坚持利用测报灯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其病虫发生资料的累积从未间断,灯下记载及田间调查资料完整。为沙县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夯实了基础。发布的每一期《病虫情报》在撰写过程中,内容上力求通俗简洁,语言表达上尽量形象通俗,做到既完整地描述了病虫特征、为害特点、防治适期、防治药剂,同时又方便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掌握及应用。为提高《病虫情报》的应用效率,努力增加《病虫情报》的传播渠道,发布的每期《病虫情报》通过邮局发往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及部分农技员手中,与此同时,《病虫情报》相关内容已通过电子邮件发往县农业信息网、县有线电视台、县科协等科教宣传部门,如遇重大病虫暴发时,迅速联系县广电局摄像记者,与测报人员赶赴田间实地拍摄病虫发生及防治实况,并在第一时间以新闻快报或虬城快讯等形式通过有线电视向全县进行播报,防治信息同时以手机短信方式向全县相关农户发送。
  • 摘要:系统监测表明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成虫在田间有3个显著的羽化高峰,成虫昼伏夜出,具有趋光、趋化性,幼虫可聚集并转株为害.成虫、幼虫均倾向于在田间麦残体下躲藏,受惊后起飞或具假死性.河北省中南部地区以第一代幼虫为害夏玉米最重,由于越冬代成虫羽化峰期可持续半个月左右,并且幼虫个体间发育差异很大,所以,田间虫龄很不整齐,为害时间长,加之幼虫多躲藏于厚重麦残体下为害,所以,针对幼虫开展防治较困难。根据成虫的趋光趋化性,在6月中旬针对越冬代成虫采用性诱剂、黑光灯、萎蔫杨树枝把等方法进行成虫诱杀,可大大减少后期幼虫为害,降低用药成本。从近几年的监测结果看二点委夜蛾成虫在9月初仍有一个小高峰,但从田间调查看8月份以后玉米田间幼虫呈急剧减少趋势,目前调查田间适期作物上尚未发现其为害迹象,此现象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綦江县木瓜园建设初期,随着木瓜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及树势的逐年增长,今后病虫害优势种群及为害程度如何变化仍需进一步调查。重庆綦江县木瓜病虫害控制的主要困难是病虫害发生时期多是阴雨连续的季节,对防治施药的效果影响很大。有时候连续数天无法施药,病虫害造成了损失严重。鉴于这种情况,采取了预防为主的措施,在冬季及初春加强农业防治措施,剪枝清园,清除病虫害为害过的枝条,合理使用石硫合剂和涂白剂,控制越冬病虫基数。春季木瓜发芽前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一次普防,减少了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几率,起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 摘要:茶树主要害虫为害严重,病害也呈上升趋势,在茶园中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为适应国内外新的市场形势的需要,解决控制茶叶病虫为害和农药残留的技术难题,开展茶树主要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2006年起,在灯光诱杀、信息素诱捕、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防治方面做了大量试验。当害虫大发生后,在其他防治措施效果不明显时,为不影响茶叶的产量,优先使用植物性农药和生物农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用药时,加入有机硅助剂,以减少用药量和用水量。
  • 摘要: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空间结构,其中同源模建和分子对接是研究蛋白质空间结构的重要工具.同源模建法根据蛋白序列的相似性构建模拟蛋白的结构,是目前最成熟的预测蛋白结构的一种方法,而分子对接是研究分子间(如配体和受体)相互作用,并预测其结合模式和亲和力的一种理论模拟方法.近年来,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方法已成为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数据库搜寻,组合库设计及蛋白作用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发展.
  • 摘要:我国烟草的主要产区在山区,受植烟面积、交通条件、烟农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山区烟草植保存在实施难、针对性不强、效果差等问题,烟农迫切需要针对山区实际情况的烟草植保专业化的服务.本文结合重庆山地烟草植保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以烟草公司为主体,针对山区特色的烟草植保专业技术体系的框架,并初步构建出常规条件下和应急情况下烟草植保专业化服务的运行模式,对烟草植保中出现的常规问题、突发问题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断与分析,提出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进行实施防控与效果的评价等.该运行模式对烟草病虫害具有早发现、早防治的特点,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对烟叶生产带来的损失,并可实现农药使用的减量增效,对于保证烟叶的安全生产、有效解决山区烟草植保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摘要: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甜(辣)椒疫霉病(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病害为害分布,流行规律与辣椒疫霉病病史动态规律,在山西省出现顺序递进的发展趋向性上的"相悖"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必然的结果.根据河流是山西辣椒疫霉病病原菌P.capsici跨区域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一条主要有效途径,开展了防治技术研究,经过优化集成,制定了甜(辣)椒疫霉病的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利用生物多样性进行生态调控为一体、采取苗床消毒—起垄覆膜栽培—定植持药土入穴—定植后间套作玉米等).几年来,采取多种方式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摘要:为了解烟草病毒病与植烟土壤中各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分别在昆明市的4个主要产烟区设置了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烟种植田块,在没有防治的情况下,对烟草病毒病的发生进行观察,以揭示不同植烟土壤营养对烟草病毒病发生的影响。指出植烟地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土壤营养相关.土壤中全钾、缓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锰含量的增加可减轻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土壤pH值和烟草病毒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烟草病毒病与土壤的物理性状因子无相关性.
  • 摘要: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有毒杂草,其侵染力极强.自传入我国西南地区后,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为害,但目前有关紫茎泽兰的防治措施还不是很成熟.本文简述了紫茎泽兰的为害,并对其防治及利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实践证明,防除紫茎泽兰需要一整套综合防治措施,如多虫合用、多菌合用、虫菌并用。低量的化学药剂与菌类混配成为研究的焦点。澳大利亚在利用生物防治法控制紫茎泽兰的时候,除了使用泽兰实蝇以外,还使用了使其得叶斑病而脱叶的泽兰尾抱菌和专门蛀根茎的澳洲锦天牛(Dihammus argentatus),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紫茎泽兰才得以有效控制。在紫茎泽兰的防治过程中还须加强监测调查,在紫茎泽兰发生区和周边地区设立监测点,密切掌握紫茎泽兰最新发展情况。由于紫茎泽兰极强的生命力和侵占性,在大面积发生区使用上述单一方法防治效果均不是很明显,因此,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几种防治方法协调配合,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应该结合杂草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农药学等学科的研究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尽早控制紫茎泽兰的为害蔓延。
  • 摘要:本文全面介绍了吉林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的工作实践,概述了2006~2010年吉林省农区统一灭鼠实施的经验和成效,探讨了面积小、专业人员少、技术措施单一化、山区鼠害发生规律不明等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农区统一灭鼠技术的丰富和发展,加快农区统一灭鼠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大麻顶枯致病镰刀菌的室内毒力作用,试验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和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的菌丝抑制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015mg/L和0.0193mg/L,可为大田防治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在田间采集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一代后,测定了藜芦碱、氟啶脲、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吡蚜酮、烟碱、辛硫磷、噻虫啉、丙溴磷对韭菜迟眼草蚊二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药后48h,藜芦碱对韭菜迟眼草蚊二龄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为1.208mg/L,丁烯氟虫腈,辛硫磷(乳油)、啶虫脒次之,分别为40.245mg/L、41.38mg/L、54.612mg/L、吡蚜酮、烟碱、辛硫磷(微胶囊)、噻虫啉、丙溴磷毒力分别为82.148mg/L、120.298mg/L、150.828mg/L、263.855mg/L、367.166mg/L;药后96h,氟啶脲毒力为11.73mg/L.
  • 摘要:为了筛选出对苹果绵蚜高效、低毒药剂品种,笔者选择了8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苹果绵蚜进行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40%毒死蜱EW 1 500倍液、10%吡虫啉WP1 000倍液、70%噻虫嗪WG3 000倍液、24%螺虫乙酯SC 1 500倍液对苹果绵蚜的速效性及持效性较好,24%螺虫乙酯SC3 000倍液的持效性较好.综合分析以上结果,笔者认为,70%噻虫嗪WG和24%螺虫乙酯SC可作为防治苹果绵蚜的新药剂,与毒死蜱和吡虫啉在生产上轮换使用.
  • 摘要:蛴螬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可为害多种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介绍了应用昆虫病原细菌、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原线虫和寄生性捕食性天敌等生防因子防治蛴螬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蛴螬的生物防治前景进行了探讨.指出地下害虫蛴螬栖息于土壤中为害,隐蔽性很强,这对化学防治是不利的一点,但是,对于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生物防治因子却是有利的,因为土壤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温湿度环境、没有紫外线照射,这利于细菌、真菌和线虫对蛴螬的寄生。鉴于当前单一的生物防治措施很多情况下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同时应用多种生物防治因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防治效果。
  • 摘要:苹小卷叶蛾在徐州一年发生4代,3月中旬开始出蛰,4月上旬为出蛰盛期.越冬代成虫4月底至5月初开始羽化,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上中旬,其发生与温度及降雨有密切关系.药剂防治,在越冬代幼虫出蛰盛期,可选用0.6%海正灭虫灵乳油2 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第1代卵孵化盛期,选用0.6%海正灭虫灵乳油2000倍液防治初孵幼虫.苹小卷叶蛾的药剂防治,花前是关键,麦后是重点,在做好田间调查测报的基础上,坚持“治早(越冬代幼虫和第1代幼虫)、治小(初龄幼虫)”的原则,适时合理用药把苹小卷叶蛾消灭在卷叶之前或舔舐果肉之前,即可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 摘要:室内用14种除草剂对烟草进行药害试验,分别筛选出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且对烟草相对安全的除草剂,结果表明:防除阔叶杂草的A和防除禾本科杂草的B相对其他除草剂对烟草较为安全.然后,采用growing法对A和B进行室内最佳配比的测定,结果表明:A和B以2∶1复配的除草活性最高.
  • 摘要:二点委夜蛾Proxenus lepigone(M(o)schler)是夏玉米产区新发生的一种害虫,从2005年初次暴发以来,为害日趋严重.以啃食玉米茎基部为主,造成玉米幼苗枯萎死亡,今年按照省"主要粮食作物新发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课题实施方案要求,利用黑光灯和性诱剂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观测,并对田间幼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了二点委夜蛾的发生情况,指出初步监测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与小麦秸秆还田率和秸秆量有关。从历年调查情况来看,秸秆还田量大的玉米田,二点委夜蛾发生为害严重,反之较轻。监测结果表明8-9月仍有二点委夜蛾成虫,在玉米田仍能查到幼虫,但到了8月份后尚没有查到继续为害玉米的情况,按照已有的资料和观察,推测田间应该不只是发生一代。从目前情况看,至少发生三代,但是6月份之前发生几代,如何越冬不详。根据历年诱测9月还有一次蛾峰,但数量不高。4月份虽然蛾量不多,但是蛾子大小差别很大,6月份以后,以小蛾子为主,具体原因不详。
  • 摘要:2009~2010年对黑龙江省14个县(市),61个样地向日葵螟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在哈尔滨地区进行了向日葵螟田间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向日葵螟在全省各向日葵种植区普遍发生,田块有虫率为100%,虫盘率和虫食率2009年平均为29.81%和5.85%,2010年平均为74.5%和13.5%,个别地块发生严重,虫食率高达60%以上.
  • 摘要: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在昆虫代谢、蜕皮及变态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构建文库的方法得到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乙醇脱氢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843bp,编码280个氨基酸,蛋白子分子量为30.4745k Da,N端具有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氨基酸序列具有乙醇脱氢酶基因的保守特征序列.同源进化分析,由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蛋白序列相似性为55%,其余的相似性较低,在55%以下.
  • 摘要:近年来,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成为了我国棉花和果树生产的重要害虫,在果树—棉花生态区为害尤为严重.本文研究了枣—棉生态区绿盲蝽的田间发生及寄主转移规律,并根据其发生特点阐述了枣—棉生态区绿盲蝽的防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绿盲蝽的越冬卵主要产在冬枣的夏剪残桩上,4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每次雨后是孵化高峰期,越冬卵的孵化历期20天左右.粘虫板能够有效地监测绿盲蝽成虫的田间转移动态,6月下旬绿盲蝽从枣园迁入棉田,7月初到8月下旬是棉田绿盲蝽发生高峰期,8月中旬绿盲蝽即陆续回迁枣园,9月中旬开始产越冬卵,整个产卵期历时40天左右.基于此,提出了枣—棉生态区绿盲蝽的防控策略与关键技术.
  • 摘要:昆虫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s)广泛存在于昆虫各种化学感受器的淋巴液中,是昆虫在长期衍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分子量较小的、酸性的、可溶性蛋白.这类蛋白具有高度保守的区域结构,相对分子量平均为13kDa,多肽链全长100~115个氨基酸,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形成2个二硫键,在昆虫嗅觉行为中感受、识别、转运、传导化学因子刺激信息,参与调节生理节律和生长发育.本文从序列特征、分子结构、表达分布、结合特性、生理功能、进化地位、研究方法等方面较全面的阐述化学感受蛋白,并探讨其研究前景和实践意义.昆虫对进化的适应性源于其求生和繁衍的能力,而每一种组织或器官就是进化的产物。目前,国内外已研究报道了几种昆虫CSFs的分子特征、结构与功能,现在又将研究重点放在其系统进化方面。以果蝇为代表的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典型的嗅觉系统,虽然与哺乳动物的嗅觉系统相比简单很多,也不具有嗅觉神经,但组织功能却是相同的。目前,主要局限于研究周围神经系统内单个成员的生物学特性,而对每个参与了化学信号传导的蛋白的特性与外在行为反应的关系等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加强这些薄弱环节的研究,可以阐明昆虫对外界刺激反应的行为本质。
  • 摘要:2006~2010年先后引进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589份,在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临汾市设立试验点,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以小麦抗蚜虫评价技术规范作为抗性定级依据进行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中不同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高抗(HR)小麦品种(系)27个,占4.58%;中抗(MR)品种(系)93个,占15.79%;可作为抗蚜资源材料为育种利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