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轻工业与手工业>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
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

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3-11

主办单位:达能营养中心

会议文集: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研究叶黄素对高脂膳食引起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保护作用,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经高脂膳食诱导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经灌胃给予高脂血症大鼠12.5,25,50mg/kg·bw·d的叶黄素进行干预.45天后测定大鼠的血脂、肝脏脂质、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氧化应激水平和胰岛素信号传导分子的表达水平,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①叶黄素对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的能量摄入和体重有增加的作用趋势,但剂量依赖性降低肾周脂肪、腹壁脂肪占体重的比值:②叶黄素对血脂水平影响不显著,但中剂量组肝脏TG水平显著降低(P<0.05);③肝脏组织H&E及油红O染色显示,叶黄素补充可明显改善肝细胞脂肪沉积:④叶黄素可显著改善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的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HOMA-IR水平和血清总SOD水平:⑤叶黄素可改善高脂喂养诱导的胰岛素信号传导分子IRS2、PI3K和GLUT2的表达水平的降低.结论:膳食补充叶黄素可通过改善体内脂肪沉积、血脂异常、抗氧化能力和胰岛素信号传导关键分子的表达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2012年湖北省参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26了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的供餐情况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对各学校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解.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6个监测县均按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从参与“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中各抽取30%的小学和初中.再在抽取的学校中按年级分层,以班为单位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每个班抽40人左右,男女基本各半.若年纪人数不足40人,则抽取该年级的所有学生.结果:研究发现,学校供餐状况主要为食堂供餐,其次为企业供餐.绝大多数食堂可供应中餐,其中小学供应早、晚餐的比例低于初中.其中多数学校食堂可保证主食的供应,咸菜供应偏多,牛奶等蛋白质类食物供应过少.结论:2012-2013学年这两种模式提供的食物均衡情况仍有待加强,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基本投入,改善食堂硬件设施,增加部分食堂员工人数.逐步提高学生伙食补助,保证学生三餐的正常供给.适当增加蛋类、奶类和豆制品类食物以及蔬菜的供应量,减少现在的供应,改善学生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的供给条件.
  • 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判断生活方式改变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患病率、体重、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影响.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1966-2013年发表的有关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对各指标进行分析,以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及其95%CI为效应指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对数据进行合并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按照纳入/排除标准,16个RCT共包括3469例糖尿病前期人群纳入meta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生活方式干预组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下降(RR=0.61,95%CI:0.52,0.71);体重减少-4.14(95%CI:-7.12,-1.16)Kg、体质指数降低-1.03(95%CI:-1.48,-0.58)kg/m2、腰围减少-1.35(95%CI:-2.34,-0.35)cm;空腹血糖降低-0.33(95%CI:-0.53,-0.13)mmol/L;餐后2h血糖降低-0.74(95%CI:-1.38,-0.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30(95%CI:-0.49,-0.11)收缩压下降-8.36(95%CI:-11.19,-5.52)mmHg;舒张压下降-3.83(95%CI:-4.30,-3.37)mmHg;且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能够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且减重的效果明显,同时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在控制血糖、血压方面更加有益,但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 摘要:目的: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饮食知识、行为及膳食摄入情况,为指导其合理饮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50例在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和干部科住院的T2DM患者,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程、受教育程度和体力活动等一般情况,并调查患者过去一年内各类食物的摄入情况和饮食相关的知识及行为(特别是主食相关知识及行为).结果:①入选的糖尿病患者中有40.7%的患者认为糖尿病饮食控制只是单纯的控制主食量而已;有68.6%的患者平日控制饮食,其中有86%的患者以减少主食的摄入为主.相对于患病前,74.7%的糖尿病患者患病后减少了精制米、面类主食的摄入.②膳食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类、油脂、畜肉类、乳类、蔬菜、水果、蛋类、鱼虾类、豆类人均摄入量分别为推荐摄入量的83.1%、175.2%、241.6%、171.6%、118.7%、144.1%、141.2%、48.0%、75.4%,与推荐摄入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食有82.15%来源于精制米面及其制品,17.85%来源于薯类、豆类及粗粮.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摄入不足的有18.7%,摄入适宜29.3%,摄入过多高达52.0%;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比分别为47.55%、38.90%、13.55%;每日维生素B1、B2、钙、铁的摄入量分别为推荐摄入量的76.92%、86.43%、91.30%、150.53%,与推荐摄入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痛饮食控制认识不足,主食摄入不合理;全天能量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并存,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及膳食结构不合理,其中主食摄入较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较低.
  • 摘要:目的:研究LBP对糖尿病所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为枸杞多糖预防DIE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四氧嘧啶造模,测阴茎组织的ICP,用试剂盒测海绵体SOD、GSH-PX、NOS的活力和MDA、GSH、NO的含量.结果:LBP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兔阴茎的△ICP值,提高SOD、GSH-PX的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加GSH的含量,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提高NOS的活性、NO的含量.以上各指标,预防组效果明显好于治疗组.结论:LBP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导致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可能的机制是LBP改善兔阴茎组织氧化防御系统,上调阴茎组织中NO的含量以及NOS的活性.
  • 摘要:目的:为研究银杏叶提取物的辅助降血糖功能.方法:正常动物降糖实验:将大鼠分为1个对照组和1个剂量组(0.25g/kg体重).剂量组动物每日灌胃给予受试样品,连续30天,检测两组动物的空腹血糖值.四氧嘧啶诱导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高血糖模型的降糖实验:将大鼠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1个模型对照组和2个剂量组(0.08、0.25g/kg体重).剂量组动物每日灌胃给予受试样品,连续33天.检测空腹血糖、糖耐量及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结果:0.25g/kg体重剂量组SD大鼠空腹血糖在试验前、后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两剂量组大鼠血清胆固醇显著降低,高剂量组0.5小时血糖显著降低,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 摘要: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现状,了解在血糖管理中是否存在不足,为糖尿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频率.结果:调查2641例糖尿病患者,一年之内监测空腹血糖不足1次的患者472例(占17.87%),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不足1次的患者1009例(占38.20%),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不足1次的患者1946例(占73.68%);入院后第一次监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迭标.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自我管理中,血糖监测不规范,血糖控制达标率低,在进行糖尿病教育时应强化血糖监测的方法、频率以及效果评价的教育,以使血糖控制达标,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 摘要:目的:探索早餐饮食干预模式对控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对从济南市历下区、历城区、市中区、槐荫区和天桥区各社区筛选的207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餐饮食干预90天,为其配制特定早餐,同时对其午餐和晚餐加以指导,采用自身对照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P<0.01);体重、BMI和体脂百分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干预前,101人超重,超重率为48.8%,50人肥胖,肥胖率为24.2%,干预后,85人超重,超重率为41.1%,38人肥胖,肥胖率为18.4%,女性超重肥胖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X2=6.364,P<0.05),男性超重肥胖构成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X2=2.495,P>0.05).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呈现总体减少趋势.结论:早餐干预模式在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的血糖和体重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焦虑是一种感觉,是对模糊的或未意识到的威胁的担忧.它是一种"低窒息"的情绪状态,以长期的暴躁、担忧的想法和对威胁迹象警觉为特征。产后焦虑是最常见的负性情绪之一,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编制了一个适合0-1岁婴儿母亲的喂养焦虑情绪评价量表,并对量表的测量学属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该问卷信度理想,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问卷的理论结构,以焦虑自评量表为校标,证明有较好校标效度。各项指标显示该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糖尿病患者认知因素对血糖治疗的影响,为开展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相关因素调查表,对电力医院内分泌科等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49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入院前后的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36.7%糖尿病病人知识测评为差,44.9%为一般,18.4%为好.65.3%的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在住院期间95.9%的患者接受了糖尿病心理辅导和营养知识宣教.平均住院时间9天,治疗效果明显,出院时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都有明显的降低,并趋于稳定.结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入院前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情况较差,在临床用药的同时,能针对其人格特点进行有效的营养宣教和心理干预,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身心康复都有重大的意义.
  • 摘要: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糖基化终产物条件下兔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生长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兔视网膜神经细胞,以20%糖基化终产物构建兔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用200mg/L、400mg/L、800mg/L的枸杞多糖进行干预,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增殖抑制情况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基化终产物能抑制视网膜神经细胞生长,促进IGF-1的分泌,上调VEGFR-2的表达,从而造成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枸杞多糖能明显下调VEGFR-2的表达(P<0.05)、抑制IGF-1的分泌(P<0.05)而拮抗AGEs的损伤作用,200mg/L枸杞多糖的保护作用最好,400mg/L枸杞多糖次之.结论:枸杞多糖能够拮抗糖基化终产物的增殖毒性、降低视网膜细胞VEGFR-2的表达、减少IGF-Ⅰ的分泌,对糖基化终产物致神经细胞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2009年湖北省农村8个县市2312名0-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频率法和24小时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浓度,以血红蛋白<110g/L作为判定儿童贫血的标准.结果:2009年湖北省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率为21.1%,0~6、7~12、13~24、25~36、37~48、49~59各月龄儿童贫血率分别为19.8%、35.3%、29.1%、17.8%、14.7%、11.1%,7~12月龄为发病高峰期;男童和女童的贫血率分别为20.8%和21.4%,差异无显著性(P>0.05);山区、丘陵和平原的儿童贫血率分别为29.7%、16.6%和21.4%,山区与丘陵、平原和丘陵的儿童贫血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5);高、中、低经济收入地区的儿童贫血率分别为21.9%、21.6%、19.9%,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瘦和低体重与这一地区儿童贫血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5);0-2岁儿童贫血主要与是否喂初乳、断奶时间(<6个月或>6个月)和辅助食品的添加等因素相关.2-5岁儿童贫血主要与消瘦和生长迟缓等因素相关.结论:湖北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不容乐观,应根据儿童贫血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湖北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
  •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成分的变化,分析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将男性、女性各分为A(HbAlc≤7.O%)、B(7.O%<HbA1c≤8.O%)、C(8.O%<HbA1c≤9.O%)、D(9.O%<HbA1c≤10.0%)、E(HbA1c>10.0%)5组,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成分指标,包括蛋白质含量、身体细胞量(BCM)、肌肉含量、上臂肌围、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等.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蛋白质、肌肉含量、BCM、上臂肌围高于女性,而脂肪含量低于女性(P<0.05);蛋白质含量、身体细胞量、肌肉量男性A组和B组明显高于E组(P<0.05),女性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B、E组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明显低于其他组,以E组为著(P<0.05);男性各组间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血糖水平控制、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体成分变化不同,在男性主要体现在蛋白质、肌肉含量的变化,在女性以脂肪组织含量改变较为明显,可能与体成分存在的性别差异或(和)性激素及胰岛素的作用有关.提示,临床营养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性别及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情况.
  •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讨膳食替代治疗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从社区招募IGR患者,随机分入干预组(n=46)和对照组(n=42).研究为期12个月,基线时两组受试者均接受健康教育和糖尿病防治宣教.此外,干预组还接受两阶段的综合干预,在干预第1~3月,受试者接受膳食替代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第4~12月,每月随访一次,了解受试者的血糖和饮食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受试者的体重减轻大于对照组(-1.8+2.2 vs.-0.6+2.5kg,P<0.05),主要表现为体脂重量减少.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的LD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HbAle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基线水平相比,干预组受试者的SOD升高6.15 U/ml,而对照组降低16.71 U/ml(P<0.05).干预前后各组之间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变化无显著改变(P>0.05).但与基线水平相比,干预组受试者的钙、铁、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水平增高(P<0.05或P<0.01).干预组有39.0%患者的血糖转归到正常水平,对照组的转归率仅有7.5%,两组的转归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中采用的膳食替代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能改善IGR患者的体重、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水平,有效地提高IGR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有利于IGR患者的血糖转归到正常水平,因此膳食替代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可作为促进糖调节受损转归的有效措施.
  • 摘要:目的:观察绿茶多酚对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并探索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大鼠,并通过饮水进行低中高三个浓度的绿茶多酚干预,观察大鼠的体脂、糖脂代谢改变和胰岛素抵抗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肝脏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脂联素受体2的mRNA水平和大鼠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结果:高脂膳食诱导大鼠出现了体脂增加,糖脂代谢紊乱,肝脏系数增加,肝脏脂肪沉积,肝脏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糖异生关键基因mRNA水平升高,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而绿茶多酚干预显著缓解了高脂诱导的这些改变:高脂组大鼠脂联素水平和肝脏中脂联素受体2mRNA水平显著降低,绿茶多酚干预能够改善高脂诱导的大鼠脂联素水平和脂联素受体2mRNA水平降低.结论:绿茶多酚能够改善高脂诱导的大鼠肝脏脂肪沉积,对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的调节是其重要作用途径.
  •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四川省城市及农村居民共1847名进行入户调查,使用问卷调查居民一般情况及过去一年食物摄入情况,测量身高、体重,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在总人群、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中分别以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中糖尿病患病率达23.2%,其中,城市居民32.7%,农村居民12.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总人群中,与青年人比较,中年人(OR=2.337,95%CI=1.305-4.185)和老年人(OR=5.990,95%CI=3.389-10.586)有更高的糖尿病患病风险,职业为管理人员(OR=1.434,95%CI=1.000-2.057)和普通职员(OR=2.870,95%CI=1.653-4.980)较务农人员有更高的患病风险;城市居民中,中年人(OR=2.973,95%CI=1.101-8.031)和老年人(OR=5.972,95%CI=2.267-15.730)与青年人比较有更高的患病风险,职业是普通职员(OR=2.196,95%CI=1.213-3.975)较务农人员有更高的患病风险:在农村居民中,高蛋白高能量膳食模式者有更高的糖尿病风险.结论:四川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年龄、职业和膳食结构均对糖尿病有影响,城乡居民影响因素存在差异.营养改善工作应按照城乡特点区分.
  • 摘要:寻求有效的氨基酸分离方法,并探讨乳清蛋白对2型糖尿病防治的作用机制.用HPLC法分析乳清蛋白中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分别以0%、10%、20%和40%的乳清蛋白(WP)灌胃1型、2型糖尿病模型组、正常组小鼠4周后,观察各组血浆氨基酸的变化.乳清蛋白中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14.40%、5.93%和5.32%,即支链氨基酸的含量为25.65%.无论是正常小鼠还是造模小鼠,乳清蛋白灌胃后血浆中支链氨基酸(BACC)含量上升,并且灌胃浓度越高,BACC含量越高.另外,造模小鼠血液中BACC含量高于正常小鼠.乳清蛋白富含的BACC灌胃后增加了模型小鼠血浆氨基酸水平.
  • 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8个农村县的婴幼儿喂养行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对血红蛋白和身长、体重进行现场测量.结果:813名6~23月龄婴幼儿中,贫血患病率为30.6%,男童为29.2%,女童为32.2%;6~11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33.6%,高于12~17月龄的31.2%和18~23月龄的24.6%(P<0.05);母亲贫血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37.6%,高于母亲不贫血婴幼儿的28.8%(P<0.05);有初乳喂养史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27.4%,低于无初乳喂养者的48%(P<0.01);产后1~24h内开奶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18.4%,较24h后开奶者的39.9%低(P<0.01);营养不良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32.8%,高于无营养不良婴幼儿的22.2%(P<0.05).结论:尽早开奶、初乳喂养改善母亲贫血和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有助于降低农村地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
  • 摘要:目的:研究LBP对糖尿病所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兔阴茎形态结构的影响,为枸杞多糖预防DIE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四氧嘧啶造DM模型,饲喂高脂饲料3w,普通饲料5w,8w后电刺激海绵体根部筛选DIED模型.后持续喂养4w,测阴茎组织的脏器系数、ICP值、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LBP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兔阴茎的脏器系数和△ICP值,改善阴茎形态结构,缓解DM导致的阴茎平滑肌细胞损伤.结论:LBP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导致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和组织形态结构的损伤.
  • 摘要: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糖尿病肾病兔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ALX)诱导糖尿病肾病兔动物模型.将2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预防组于糖尿病(DM)成模后即灌胃LBP(10mg/kg)持续12w,治疗组和阳性组于糖尿病肾病(DN)成模(第8w)后分别灌胃LBP(10mg/kg)和关卡素(3.7mg/kg)持续4w.实验第4w、6w、8w和12w测空腹血糖及24h尿蛋白定量:实验第12w,采集血液标本,测定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RT-PCR方法测定肾皮质MCP-1、ICAM-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阴性组大耳白兔24h尿蛋白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BUN、SCr和CRP含量明显增加(P<0.01),肾皮质MCP-1、ICAM-1mRNA表达明显上升(P<0.01).预防组大耳白兔24h尿蛋白明显降低,血清中BUN、SCr和CRP明显降低,肾皮质MCP-1、ICAM-1mRNA表达明显下调,与阴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阴性组相比,24h尿蛋白明显下降(P<0.05),血清中BUN、CRP明显降低(P<0.01),肾皮质MCP-1、ICAM-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LBP能改善DN兔肾功能,减少MCP-1、ICAM-1mRNA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延缓DN的发生发展.
  • 摘要: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兔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ALX)诱导糖尿病肾病兔动物模型.将2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预防组于糖尿病(DM)成模后即灌胃LBP(10mg/kg)持续12w,治疗组和阳性组于糖尿病肾病(DN)成模(第8w)后分别灌胃LBP(10mg/kg)和关卡素(3.7mg/kg)持续4w.在造模后12周处死动物.日常监测动物血糖,尿蛋白,动物处死后取肾脏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观察枸杞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兔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预防组与阴性组相比血糖水平明显较低、尿蛋白水平低(P<0.05),SOD含量较阴性组多,MDA较阴性组少(P<0.05),NO和NOS水平也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枸杞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兔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一般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方案的60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患者按照随机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护理及一般饮食干预.研究周期为6个月.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人体测量和一般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人体测量学指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增高,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下降,两组干预前后的差值(3.7±4.6比-7.9+6.6,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具有提高一般生活质量的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