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前白蛋白

前白蛋白

前白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13150篇;相关期刊539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4年学术大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2007年度消化系病学术年会等;前白蛋白的相关文献由377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西阁、贾莉婷、杨静丽等。

前白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2 占比:1.22%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3150 占比:98.76%

总计:114567篇

前白蛋白—发文趋势图

前白蛋白

-研究学者

  • 王西阁
  • 贾莉婷
  • 杨静丽
  • 王秀芳
  • 邹丽萍
  • 江超
  • 王丹
  • 冯红旗
  • 刘玉韶
  • 周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韩光; 徐琼峰; 段淑敏; 骆嘉欢; 王云秀; 张秀娟; 万泽民; 柯培锋; 黄宪章
    • 摘要: 目的探讨溶血、黄疸、脂浊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前白蛋白(PA)的干扰效果。方法以新鲜血清样本作为基础样本,添加干扰物[血红蛋白(Hb)、胆红素及脂质]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PA水平。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07-A3文件进行配对差异实验、剂量效应实验。结果10 g/L Hb(溶血指数为1000)、200 mg/L(340μmol/L)胆红素(黄疸指数为20)对PA的检测无干扰,脂浊指数为987的脂浊干扰物对PA检测有负干扰。脂质对PA的干扰程度与脂浊指数呈线性关系。对于PA低值样本,脂浊指数≤120时,对PA检测无显著干扰,脂浊指数与干扰率的线性方程为Y=-0.077X+0.979(r^(2)=0.999);对于PA高值样本,脂浊指数≤203时,对PA检测无显著干扰,脂浊指数与干扰率的线性方程为Y=-0.040X-0.168(r^(2)=0.992)。结论临床常见的溶血和黄疸样本不会干扰免疫散射比浊法PA检测结果,但脂浊指数>120会造成负干扰。
    • 袁燕; 苏洲; 张雪莹
    •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前白蛋白(PA)、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脑卒中病人272例,根据有无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1例与未感染组231例。分析老年脑卒中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对比两组血清PA、SIL-2R、SAA水平,ROC曲线分析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对比不同感染程度病人血清三个指标水平,并进行血清三个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结果logistic模型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均为老年脑卒中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血清PA水平低于未感染组[(159.67±46.83)mg/L比(235.67±51.32)mg/L],SIL-2R[(427.85±41.23)mg/L比(342.72±39.64)mg/L]、SAA水平[(52.37±10.89)mg/L比(35.42±8.41)mg/L]高于未感染组(P<0.05);ROC曲线显示,SAA的AUC、约登指数最高(0.787、0.558),SAA和SIL-2R的灵敏度最高(80.49%),PA的特异度最高(80.09%);SAA诊断的AUC明显高于SIL-2R(0.787比0.738,P<0.05),PA、SIL-2R、SAA联合诊断的AUC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0.864比0.751、0.728、0.787,P<0.05)。老年脑卒中伴肺部感染一般感染病人血清PA水平高于重症感染病人,SIL-2R、SAA水平低于重症感染病人(P<0.05);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病人血清PA与SIL-2R、SAA呈负相关(P<0.05),SIL-2R与SAA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病人血清SIL-2R、SAA升高,PA水平降低,且与感染程度有关,联合检测血清SIL-2R、SAA和PA水平,有助于提高其敏感度及特异度,为临床早期诊治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 周晓华; 徐豪; 徐光齐; 芮鸿庆; 濮阳永强; 吴向荣; 张晶; 荀江
    •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现状与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以为临床防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而筛选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40例直肠癌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有29例(12.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吻合口瘘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非吻合口瘘组,术中左结肠血管损伤、术中器械使用选择不当的患者占比及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吻合口瘘组,术前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低于非吻合口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术中左结肠血管损伤、术中器械使用选择不当、术前NLR水平较高,术前血清Alb、PA水平较低均是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OR=2.130、2.399、2.489、2.004、2.083、1.988,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术中左结肠血管损伤、术中器械使用选择不当、术前NLR水平较高,术前血清Alb、PA水平较低均是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防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许琼; 李怡; 邢世江
    • 摘要: 目的探讨化疗期间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规范化营养支持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指标与营养支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改善化疗患者营养状况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根据NRS2002评分进行分组,NRS2002评分≥3分(60例,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0.05);与化疗前比,化疗1~4周期后所有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中规范化营养支持组患者化疗4周期后PG-SGA评分显著低于常规营养支持(P0.05);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中接受规范化营养支持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营养支持患者(P>0.05);而NRS2002评分0.05)。结论肿瘤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相对较高,而对肿瘤患者化疗前进行NRS2002评估,可助于临床辨别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相较于没有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期间规范化营养支持,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 张小静; 陶洪; 吴福道; 赵祥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前白蛋白(AGR)、血脂指标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21年12月于我院确诊并行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106例,收集其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NLR、AGR、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通过Log-rank法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对NLR、AGR、血脂指标与膀胱癌患者的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中共42例患者死亡,累计死亡率39.62%,定义为预后不良组;共64例患者未发生终点事件,累计CSS 60.38%,定义为预后良好组。NLR、AGR、TG、HDL-C高表达患者CSS低于NLR、AGR、TG、HDL-C低表达患者(P<0.05),高水平的NLR、AGR、TG、HDL-C水平是影响膀胱癌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肿瘤病理分级、肿瘤临床分期、NLR、AGR、TG、HDL-C水平不同的膀胱癌患者生存率存在差异,且高水平的NLR、AGR、TG、HDL-C与膀胱癌术后患者低CSS相关,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 孙立娜; 王云飞; 颜利求; 徐海平; 马晓迎; 贾莉莉
    • 摘要: 目的探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临床因素、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与未感染组120例。比较2组临床因素、营养状况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营养指标与炎症指标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临床因素、营养状况、炎症指标生成联合预测因子,评价各指标与联合预测因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并进行个体值预测。结果感染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平均每周透析时间≥12 h及血清CRP、TNF-α水平高于未感染组,血清Alb、PA、Hb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P<0.01)。血清Alb、PA、Hb与CRP、TNF-α呈负相关(P<0.01)。年龄、合并糖尿病、平均每周透析时间、血清CRP、TNF-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lb、PA、Hb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联合预测因子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高于各临床因素、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单独预测;随机抽取1例患者,将各自变量代入概率预测方程得到概率值P=0.162,小于最佳临界值,故在预测准确率为82.24%的条件下,该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不会并发感染。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临床因素、营养状况、炎症指标生成的联合预测因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具有可靠预测价值,能为临床及早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 林之琛; 索美芳; 林国安
    •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重度烧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生长激素(GH)、前白蛋白(PAB)、血清总蛋白(T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56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GH、PAB、TP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10d后,观察组患者GH水平为(15.34±3.19)μg/L、PAB水平为(3.31±0.32) g/L、TP水平为(57.23±6.85) 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GH水平(6.15±1.62)μg/L、PAB水平(2.14±0.23) g/L、TP水平(46.43±5.62) g/L (t=13.592、15.710、6.450,P均<0.001);观察组患者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为(8.13+2.05) d、植皮区创面愈合时间为(25.24±5.53)d、住院时间为(27.53±5.63) 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14.23±2.12) d、植皮区创面愈合时间(34.31±6.41) d、住院时间(38.21±6.71) d (t=10.945、5.669、6.452,P均<0.001)。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可有效提高重:度烧伤患者体内GH、PAB、TP的表达水平,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陆高峰
    •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变化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住ICU时抽血检测PA,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入住ICU 24 h内最大值)以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于入院24 h内测得APACHEⅡ分值,按照APACHEⅡ标准分值将患者设为严重组(40分≤APACHEⅡ<70分)和对照组(0
    • 皇甫彤; 蔺咏梅; 陆长春; 何莹; 饶珂萌
    • 摘要: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与总胆红素比值(PA/TB)、甲胎蛋白(AFP)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治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行DPMAS序贯血浆置换治疗的HBV-ACLF患者,治疗前后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红素(TBil)、AFP,计算PA/TB比值。治疗后随访90 d,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90 d内死亡的因素以及PA/TB比值、AFP预测HBV-ACLF患者90 d内死亡的价值。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DPMAS序贯血浆置换治疗,25例好转,35例未好转,随访期间死亡39例,存活21例。治疗后血清TBIL水平降低(P<0.05),PA、PA/TB比值、AFP增高(P<0.05)。好转组治疗后血清PA、AFP水平、PA/TB比值分别为(215.21±4.02)g/L、(220.12±7.95)ng/mL、(38.05±1.54)高于未好转组的(204.92±5.06)g/L、(179.20±10.05)ng/mL、(33.34±2.05)(P<0.05),血清TBil水平为(4.51±0.36)mg/dL,低于未好转组的(7.42±0.77)mg/dL(P<0.05)。死亡组血清TBil水平为(7.15±0.69)mg/dL,高于存活组的(4.46±0.30)mg/dL(P<0.05),AFP、PA、PA/TB比值分别为(206.03±6.12)g/L、(183.83±15.21)ng/mL、(32.94±1.39)低于存活组的(215.12±3.26)g/L、(219.32±8.52)ng/mL、(39.68±0.30)(P<0.05)。合并肝性脑病、低AFP、低PA/TB比值是导致HBV-ACLF患者9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PA/TB比值和AFP预测HBV-ACLF患者90 d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高于单独PA/TB比值、AFP的0.688、0.685(P<0.05)。结论PA/TB比值和AFP降低与HBV-ACLF患者DPMAS序贯血浆置换治疗后疗效欠佳以及预后不良均有关,可作为HBV-ACLF患者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 卿城; 龙飞
    • 摘要: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比值与颅脑损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5例颅脑损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分为中轻度组63例(>9分)和重度组42例(30 ml),另选择同期61例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水平,计算CRP/PA比值,分析CRP/PA比值鉴别颅脑损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病情轻、重度的价值。结果脑出血组入院即刻血清CRP、CRP/PA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A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入院即刻、入院24h、入院48 h血清CRP、CRP/PA比值均高于轻度组(P<0.05),PA低于轻度组(P<0.05);大量组入院即刻、入院24 h、入院48 h血清CRP、CRP/PA比值均高于中量组和小量组(P<0.05),PA低于中量组和小量组(P<0.05)。ROC分析示入院48 h CRP/PA比值鉴别颅脑损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病情轻、重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6,高于入院48 hCRP和PA(P<0.05)。结论CRP/PA比值增高与颅脑损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可为临床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