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清蛋白

血清蛋白

血清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89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0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118564篇;相关期刊451种,包括兽类学报、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第四届(2014)中国兔业发展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血清蛋白的相关文献由2333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志民、杨春文、金建丽等。

血清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0 占比:0.55%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18564 占比:99.42%

总计:119261篇

血清蛋白—发文趋势图

血清蛋白

-研究学者

  • 金志民
  • 杨春文
  • 金建丽
  • 孔保华
  • 黄文华
  • 代丽萍
  • 冯巧玲
  • 史健翔
  • 张建营
  • 杜剑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袁二伟; 梁俊霞; 王玲玲; 张雅静; 曲海新
    • 摘要: 目的:探讨白蛋白对于改善早产儿凝血功能和血清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早产儿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外周静脉营养和早期微量肠内喂养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白蛋白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早产儿营养恢复状况,对2组治疗后凝血功能各指标进行比较,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尿素氮和总胆红素水平,统计2组早产儿喂养耐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早产儿体质量恢复到正常时间和按需哺乳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质量每天增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早产儿血清总蛋白、血糖、尿素氮和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后,除了对照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糖、2组尿素氮、总胆红素、血糖、尿素氮和总胆红素水平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5~P<0.01);联合组早产儿喂养耐受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白蛋白对于改善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和血清蛋白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早产儿血糖、尿素氮和总胆红素水平,且并发症较少。
    • 陈冉; 郭栋; 何汝坚; 殷霞; 范军; 章伟光
    • 摘要: 手性药物与血清蛋白的结合通常表现出立体选择性。采用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R-烯唑醇和S-烯唑醇与人血清蛋白(HSA)/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差异。结果表明:血清蛋白与R-烯唑醇的结合能力强于S-烯唑醇;烯唑醇对血清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R-烯唑醇和S-烯唑醇与HSA相互作用的总能量分别为-26.4 kJ/mol和-23.6 kJ/mol,与BSA的对接能量分别为-27.6 kJ/mol和-23.3 kJ/mol,说明R-烯唑醇与血清蛋白形成的复合物更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开展烯唑醇的立体选择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 孙月榴
    • 摘要: 目的探究经鼻空肠置管行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静脉营养对急性胰腺炎(AP)患儿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AP患儿52例,按照营养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肠外静脉营养,观察组经鼻空肠置管行早期肠内营养+肠外静脉营养。比较两组血清蛋白水平、血脂肪酶、血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CRP)恢复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蛋白水平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为(38.73±3.86)g/L、(0.20±0.07)g/L,均高于对照组的(36.12±3.78)g/L、(0.15±0.07)g/L,血脂肪酶、血淀粉酶及CRP恢复时间为(8.19±1.55)d、(6.46±1.13)d、(7.92±1.16)d,均短于对照组的(10.71±1.18)d、(9.72±1.17)d、(10.13±1.65)d,APACHE-Ⅱ评分为(23.12±1.54)分,低于对照组的(28.32±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空肠置管行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静脉营养能够有效调节AP患儿血清蛋白水平,改善病情,利于促进恢复。
    • 付兴虎; 赵飞; 王振兴; 芦鑫; 付广伟; 金娃; 毕卫红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和改进人工蜂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IABC-SVR)算法快速定量检测山羊血清蛋白含量的方法.传统人工蜂群算法在数据区域规模较大时,收敛速度逐渐减慢,出现效率低、精准度下降、局部最优解概率高等问题.所提出的算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使算法在进化前期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在进化中后期能够保持解的全局搜索能力.常规测定血清蛋白总量的方法通常采用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等,但存在时效慢、污染样本等缺点.采用拉曼光谱法进行检测,具有快速、无损的优点.以山羊血清为分析对象,按一定体积比配置35组待测样本,用拉曼光谱仪采集拉曼光谱,光谱采集范围为300~1300 cm-1,采用基线矫正去除荧光背景,使用Savitzky-Golay光谱平滑法对原始光谱进行平滑处理,归一化处理光谱数据,并对拉曼光谱特征峰进行归属.实验结果表明,拉曼光谱能够表征血清中主要化学集团的信息,且由于官能团浓度差异,光谱特征峰强度随浓度变化明显,因此基于特征峰信息可以测定血清蛋白总量.实验中,以购买的山羊血清蛋白含量为基准,通过配置样本的体积比得到各组待测血清样本的蛋白含量,配置的单个液体样本体积为3 m L,随机选取8组实验样本作为模型测试集,剩余27组作为模型训练集.以经过处理的光谱特征峰强度和对应的血清蛋白含量分别作为模型的输入值及输出值,建立IABC-SVR,ABC-SVR和BP三种算法的定量模型,对测试集血清蛋白总量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均方差(MSE),相关系数(r)与建模时间分别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IABC-SVR建立的山羊血清蛋白定量矫正模型效果最佳,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027,均方误差为0.2443,建模时间为1.9s,预测值方差均小于0.001g·mL-1,预测准确率为99.8%.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结合IABC-SVR算法,对快速定量检测山羊血清蛋白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 金志民; 贾修歧; 杨新宇; 苏航
    • 摘要: 以远东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 Schrenk)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比较分析了怀孕与非怀孕远东刺猬个体间血清蛋白的分布和活性.结果表明,非怀孕远东刺猬血清蛋白电泳分离出迁移率为0.009~0.590的20条谱带,怀孕远东北刺猬血清蛋白电泳分离出迁移率为0.005~0.590的25条谱带,怀孕与非怀孕个体间电泳谱带的分布、活性、数量存在明显差别.
    • 王健; 吴嘉怡; 赵威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尿酸(UA)和血清蛋白电泳(SPE)各比例成分在辅助诊断湿热蕴结型痛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辨证为湿热体质型高尿酸血症无痛风症状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UA与血清蛋白(SP)比例成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P各组分在湿热蕴结型痛风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UA、α2、β球蛋白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α2、β球蛋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726,截断值分别为11.09%、9.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6.70%和65.00%、56.70%和72.50%;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α2球蛋白≥13.09%、β球蛋白≥11.05%是湿热蕴结型痛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α2、β球蛋白对于湿热蕴结型痛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当α2、β球蛋白升高时应留意湿热蕴结型痛风的发生.
    • 蒋磊; 陈杰
    • 摘要: 为研究茶多酚对热应激肉鸡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5日龄817肉鸡160只,采用2×2析因设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常温组、常温+0.04%茶多酚组、热应激组、热应激+0.04%茶多酚组,热应激肉鸡温度控制在(32±1)°C,实验期14d.结果显示,与常温组相比,热应激组肉鸡血清TC、TG和LDL-C含量及腹脂率显著提高,HDL-C显著降低;GLU含量显著升高,GLB显著降低;ALP活性显著降低,AST、LDH和CK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热应激组相比,添加茶多酚组肉鸡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GLU含量显著降低,GLB显著升高;ALP活性显著升高,LDH显著降低(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可改善热应激肉鸡血脂、血糖、血清蛋白的含量及血清酶的活性.
    • 袁二伟; 梁俊霞; 王玲玲; 张雅静; 郭华贤; 曲海新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早产儿凝血功能的改变与血清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新生儿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50例出生24 h内的早产儿,入院后给予防治早产儿并发症的一系列措施.在出生后24 h内以及治疗两周后分别测定前白蛋白及血清总蛋白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早产儿的血清总蛋白(41.2±6.2)g/L及前白蛋白(50.7±10.4)mg/L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31、74.166,P<0.05),胎龄较小的早产儿的血清总蛋白(40.3±3.3)g/L及前白蛋白水平(39.2±3.5)mg/L均低于胎龄较大的早产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0、10.716,P<0.05),胎龄在32~37周的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明显优于胎龄在28~32周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与PT、APTT、DDi、FDP负相关(r=-0.761、-0.782、-0.763、-0.745,P<0.05),与PLT正相关(r=0.731,P<0.05);前白蛋白与PT、APTT、DDi、FDP负相关(r=-0.713、-0.724、-0.735、-0.723,P<0.05),与PLT正相关(r=0.712,P<0.05).结论 早产儿的凝血功能与胎龄有关,而且还受到血清蛋白水平的影响.
    • 刘先秒; 郑振; 邓志明; 张艳华
    • 摘要: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血清蛋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5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双盲法分别纳入参照组(29例,接受常规饮食)和研究组(29例,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各指标水平、各蛋白指标水平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ALT、AST、TBIL、PT各指标水平、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CRP、IL-6以及TNF-α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ALT、AST、TBIL、PT各指标水平、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CRP、IL-6以及TNF-α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再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营养状况,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增强.
    • 刘先秒; 郑振; 邓志明; 张艳华
    • 摘要: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血清蛋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5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双盲法分别纳入参照组(29例,接受常规饮食)和研究组(29例,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各指标水平、各蛋白指标水平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ALT、AST、TBIL、PT各指标水平、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CRP、IL-6以及TNF-α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ALT、AST、TBIL、PT各指标水平、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CRP、IL-6以及TNF-α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再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营养状况,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增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