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胆碱酯酶活性

胆碱酯酶活性

胆碱酯酶活性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1255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滨州医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第五节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等;胆碱酯酶活性的相关文献由412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彩凤、冯凌燕、刘文霞等。

胆碱酯酶活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1255 占比:99.91%

总计:111354篇

胆碱酯酶活性—发文趋势图

胆碱酯酶活性

-研究学者

  • 丁彩凤
  • 冯凌燕
  • 刘文霞
  • 张倩
  • 张斌斌
  • 张鹏
  • 邢菲菲
  • 陈莹莹
  • 张传溪
  • 丰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万恒; 宋伟香
    • 摘要: 有机磷农药在农村作业中仍常被使用,导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患者经积极治疗一般恢复较好[1],近期再次接触影响胆碱酯酶活性的毒物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2]。我院收治经皮肤吸收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好转出院后短期内再次接触有机磷农药,虽经积极抢救后最终死亡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 张宇超; 万春艳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时间进食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中毒后进食时间不同分为A组(40例,中毒后6 h以内开始进食)、B组(39例,中毒后6~12 h开始进食)和C组(39例,中毒后12~24 h开始进食),观察3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临床症状消失、住院时间均短于B、C组,B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C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毒后24 h、48 h、72 h胆碱酯酶活性高于B、C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6 h内进食,更利于胆碱酯酶活力水平的恢复,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
    • 张雪霁
    • 摘要: 对近30年的总巯基检测试剂比色法的发展进行了综述.简要概述了总巯基检测试剂比色法的反应原理、反应动力学性质,并总结概括了其在巯基活性测定、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和作为SERS探针等方面的应用.了解和掌握了此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动态,为相关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 蔡晓霞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液净化(包括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在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8例有机磷中毒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予急诊清洗皮肤、洗胃、灌肠导泻、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应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治疗1周之后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呼吸衰竭和肾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之后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呼吸衰竭和肾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缓解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中毒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应用.
    • 王灿荣
    • 摘要: 目的 研究解磷注射液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患者1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4例与对照组8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磷注射液.比较2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辅助呼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1 d、5 d、10 d后胆碱酯酶活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82/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2%(6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辅助呼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2±0.33)h、(16.24±10.31)h、(5.20±2.3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7±4.02)h、(22.74±11.23)h、(11.74±3.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10 d后试验组患者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878.38±108.97)IU/L、(2973.24±322.42)I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72±87.50)IU/L、(1847.87±273.68)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3/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5%(1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磷注射液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过程中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徐鹏
    • 摘要: 最近,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涉及韭菜的食品案件,潘某犯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审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甲拌磷,别名3911、西梅脱,透明的、有轻微臭味的油状液体,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方式侵入人体,会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属高毒农药。2016年3月,潘某为驱除害虫,在自家种植的韭菜地内,使用甲拌磷乳油浇灌韭菜,被济阳县农业局执法人员当场查获。
    • 周益峰; 蔡婷婷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safflower injection on TLRs/NF-κB signaling pathway and T cell subsets in mononuclear cells of patients with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Methods 80 cases of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patients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in ongl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onghua injection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of TLRs/NF-κB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athway and T cell subset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Results On the third,fifth and 7th day of treatment,cholinesterase activity in both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the activity of cholinester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treatment,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levels of TLR2,TLR4 and NF-κB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and TLR2,TLR4,NF-κB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17,Th17/Treg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and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reg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and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safflower injection can help to reduce Th17,Th17/Treg levels,increased Treg cell content,regulat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promote recovery of cholinesterase activity.%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瑞金医院桐庐分院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注射液,对比2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s/NF-κB信号通路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2组患者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治疗第3、5、7天,2组患者胆碱酯酶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点胆碱酯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TLR2、TLR4、NF-κ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TLR2、TLR4、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h17、Th17/Treg细胞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Treg含量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有助于降低Th17、Th17/Treg水平,提高Treg细胞含量,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胆碱酯酶活性恢复.
    • 陆伟荣; 吴先正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有机磷中毒血液灌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再静滴血必净注射液50 mL+生理盐水100 m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阿托品使用量.治疗前后检测胆碱酯酶活性,统计停用阿托品后胆碱酯酶活性>75%者所占比例;检测血清CRP、脂联素(APN)水平,计算CRP/APN;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2(TLR2)、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两组苏醒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阿托品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75%者所占比例比较P>0.05.治疗第3、5、7天两组胆碱酯酶活性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及CRP/APN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AP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TLR2、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血必净可减少有机磷中毒血液灌流患者阿托品使用量,提高胆碱酯酶活性;抑制TLRs/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分泌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 李万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联合血必净对急性辛硫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疗效及对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7月我院接诊的急性辛硫磷农药中毒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治疗,观察组采用碳酸氢钠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胆碱酯酶活性、用药量、ICU监护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d后两组胆碱酯酶活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d、7d、10 d后,观察组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时照组(P<0.05);观察组达到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总用量、氯磷定总用量、ICU监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碳酸氢钠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辛硫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用药量与ICU监护时间,有效提高胆碱酯酶活性.
    • 吴洁; 王小凤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8月之前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护理;将2013年8月之后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短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