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两汉

两汉

两汉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95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4篇、专利文献131574篇;相关期刊601种,包括北方论丛、南都学坛、学习与探索等; 两汉的相关文献由919位作者贡献,包括马新、唐会霞、贺科伟等。

两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4 占比:0.72%

专利文献>

论文:131574 占比:99.28%

总计:132528篇

两汉—发文趋势图

两汉

-研究学者

  • 马新
  • 唐会霞
  • 贺科伟
  • 向晋卫
  • 师彬彬
  • 律璞
  • 王子今
  • 甄尽忠
  • 吴明刚
  • 张艳玲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崔璨; 周晓陆
    • 摘要: 琥珀制品在两汉时期风靡一时,琥珀印在琥珀制品中颇具特色。本文在对中国境内考古发现所见两汉琥珀印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对其出土地域、自身特征、出土位置及伴出物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出土琥珀印的墓葬等级较高,且出土位置特殊,并伴随有水晶、玛瑙、海蓝宝等贵重宝石。这些宝石的产地可能源自南亚或东南亚地区,而这类随葬品在两汉墓葬中的流行亦体现了当时物质交流的成果。
    • 闫德宇
    • 摘要: “为人后者为之子”是对宗藩继统影响最大的礼法依据,两汉以宗藩入嗣者皆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其权力的合法性。然而“为人后者为之子”实则是由公羊学家误读《春秋经》所阐发出的错误的礼法原则,其在汉桓帝以宗藩入嗣前,多是应用于以侄继叔(伯)完成变相的“父死子继”这种隔代继承上,没有引起较大的争论。汉质帝驾崩后,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梁氏外戚强行以蠡吾侯刘志依诏“为孝顺皇帝嗣”继承皇位,是为汉桓帝。桓帝与顺帝原是同辈的族兄弟,这一汉朝仅有的一次降辈继承的现象,与当时外戚专权的现状实密不可分。汉桓帝由降辈继承引发了入嗣者与本生父母、嗣父母及其亲属在伦理与辈分上的混乱,对于汉朝以后的皇位继承与其他阶层的立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李心灵
    • 摘要: 两汉没有设置系统的国家图书整理工作的职官与制度体系,担任图书整理工作的人员既与其相应的学术实践经验有关,也与其所在职位有关,两汉最早出现了职业校书官;曹魏时期,国家图书整理工作主要集中于秘书郎一职,负责所有图书的编目、分类、校对等工作。随着朝廷职官制度的调整,秘书监后期主要执掌朝廷机要,不再亲自参与整理国家图书工作;两晋负责国家图书整理工作的职官主要是秘书郎、秘书监、著作郎及太子洗马等。从汉至晋,负责国家图书整理工作的职官制度逐渐体系化,虽然系统性增强,但专业性有所减弱。
    • 王尔
    • 摘要: 西汉后期,儒家经典中“九族”一词开始演化为政治生活中的流行术语。士人自我标榜“亲九族”,以田产俸禄“分施九族”,形成以“仁”为核心的“九族”伦理风尚,“亲亲”是其特征。“九族异姓”说的产生与这一背景有关。东汉时,“九族同姓”说逐渐兴起,母族、妻族被从九族中剔除。士人主张“九族亲疏长幼有序”,借以批判外戚干政,主张以“礼”为核心重建“九族”伦理秩序,“尊尊”是其特征。郑玄的经学论证坐实了“九族同姓”说,另行定义了“天子亲九族”的内涵。“九族”观念在东汉时期的变化,蕴含士人对家族伦理的重新规划、匡正,以此突显父族、彰显皇权、整顿纲纪,影响当局政治。
    • 牛政威
    • 摘要: 两汉时期,黄河下游水患频发,且规模大、时间集中,这给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损失。对此,汉政府高度重视,曾展开了多次治河实践,治理制度随之发生了多方面变迁,如:领导群体、治河策略、劳工选择等。通过多次对黄河水患的治理,汉政府日渐积累起治河经验,黄河治理最终取得了一定成效,东汉王景治河后,黄河得以安流五百余年。两汉政府治理黄河水患时的种种尝试如今仍为黄河保护提供着宝贵的借鉴。
    • 杨允; 赵女女
    • 摘要: 家训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诫子书”作为家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子女教育及家风培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汉魏晋时期是中华诫子书发展的关键期,文体形态多样,文化意蕴丰富,“诫”“书”二体为主要应用文体。比较而言,“诫”体内容较为单一,重点围绕诫子展开,体制简洁。“书”体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文章亲切自然。具体到汉与魏晋两个阶段,诫子书的文化意蕴及文学表现各有不同。两汉诫子书重实用,以教化为先,诫子内容与经学相契合;魏晋诫子书内容与时代主流相疏离,文章兼求情致理趣。
    • 马妍; 张茂林
    • 摘要: 南方地区龙窑的出现与发展是瓷器发明的条件之一,北方瓷器始烧于北朝时期,晚于南方。除了南北方原料上的差异以外,窑炉技术的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对北方地区窑炉发展变化规律的探讨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收集与梳理,将汉代至北朝时期位于黄河下游的河南、河北及山东地区的陶窑进行分型定式及分期,探讨其特征演变轨迹。初步推测烧成温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窑炉形制的变化,包括窑室及火膛面积的增大、烟道增多与面积增大等多个方面。烧成技术的逐步提高是北方地区在北朝时期能够烧制出瓷器的重要技术保障。
    • 王新利
    • 摘要: 两汉是中国书法由不断发展变革而趋于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对《书史会要》和《佩文斋书画谱》进行统计,发现两汉时期共涌现出111位书法家,有籍贯可考者70人。从籍贯来看,两汉书法家广泛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就分布重心而言,书法家以关中、中原两大地区人数最多。两汉时期书法家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与不同区域文化发达的程度密切相关。
    • 王聪延
    • 摘要: 先秦时期中原和西域就存在文化的联系。西汉建立后,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往更加密切并且连绵不绝。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长期的互动交流,为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西域,西域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和社会基础。
    • 李芽
    • 摘要: 介绍了汉代女性的妆容,并详细分析了其审美背后的思想原因。西汉女性审美主要受道家“黄老之学”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同时倡扬一种开放的、积极的和实践的“大美”气象,妆容修饰整体上趋于简约素朴、清新淡雅、追求天趣。西汉后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新儒学体系逐渐成为汉代社会的统治思想。在妆容修饰上,其一是主张有克制地修饰,将妆饰与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其二是从理论上确立了女性对男性的全面依附关系,导致女性的妆饰迅速转向追求娇弱与纤柔。这一道一儒的两种倾向,奠定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农耕文化下汉族女性主流妆容的审美规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