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肿瘤

抗肿瘤

抗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1807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24篇、会议论文131篇、专利文献40883篇;相关期刊1574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成药、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83种,包括华东区第二十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新药研发暨新药发现学术研讨会等;抗肿瘤的相关文献由33872位作者贡献,包括余龙、赵明、不公告发明人等。

抗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24 占比:15.33%

会议论文>

论文:131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40883 占比:84.40%

总计:48438篇

抗肿瘤—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王素苹; 蔡迎春
    • 摘要: 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除降血糖作用外,其还被发现有促成牙本质分化、促成骨分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促进根尖周病变组织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二甲双胍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促进成骨分化与诱导牙髓细胞分化有关。应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的牙周炎患者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以及探诊出血指数等临床指标明显改善,其可能是通过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发挥防治牙周炎的作用。二甲双胍已被证实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等,在防治口腔肿瘤如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的研究仍处于体外和动物试验阶段,二甲双胍防治口腔疾病的具体分子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临床试验停留在对临床指标的评价方面,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长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 王素苹; 蔡迎春
    • 摘要: cqvip: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除降血糖作用外,其还被发现有促成牙本质分化、促成骨分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促进根尖周病变组织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二甲双胍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促进成骨分化与诱导牙髓细胞分化有关。应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的牙周炎患者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以及探诊出血指数等临床指标明显改善,其可能是通过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发挥防治牙周炎的作用。二甲双胍已被证实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等,在防治口腔肿瘤如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的研究仍处于体外和动物试验阶段,二甲双胍防治口腔疾病的具体分子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临床试验停留在对临床指标的评价方面,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长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 司文英; 孟宪勇; 董晓华
    • 摘要: Cdc2样激酶(cdc2-like kinases,CLK)属于CMGC组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CLK家族包括CLK1、CLK2、CLK3和CLK4,这些激酶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内信号转导、hnRNA剪接、体温调节等.激酶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有关,如病毒感染、肿瘤、药物成瘾、神经系统疾病等.对CLK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 念安
    • 摘要: 近年来,辅酶Q10受到热捧,各大产品商纷纷出品含辅酶Q10的产品,例如中国的汤臣倍健、澳大利亚的澳佳宝、新西兰的Go Health等,都生产了含辅酶Q10的保健品。该成分被称之为“明星成分”,据说不仅能抗氧化、抗衰老,还能降脂降压、抗肿瘤,似乎成了神乎其神的“灵丹妙药”,如此神奇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来头?
    • 龙奕霄; 蒙永; 蒋霞
    • 摘要: 目的探讨花椒根总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实验分为6组,各10只,分别灌胃1000,800,640,512,410,328 g/kg花椒根总生物碱1次(每10 g体质量灌胃0.2 mL),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D_(50))。将60只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B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物组(C组,氟尿嘧啶20 mg/kg腹腔注射)及花椒根总生物碱高、中、低剂量组(D_(1)组、D_(2)组、D_(3)组,生药100,80,40 g/kg灌胃),各10只,右上肢腋窝皮下注射单细胞悬液0.2 mL以复制H22荷瘤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剥取瘤块,称定质量,计算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病理形态学;Tunel染色,观察H22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C组和D_(1)组小鼠瘤体质量显著减轻(P<0.05);D_(1)组小鼠血清中IL-2和C组、D_(1)组、D_(2)组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C组、D_(1)组、D_(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C组、D_(1)组、D_(2)组、D_(3)组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53.26%,36.85%,10.29%,2.18%。B组肿瘤细胞数目多;排列紧密;细胞核深染;C组和D_(1)组肿瘤细胞胞核固缩、胞质疏松,可见凋亡、坏死的肿瘤细胞。结论花椒根总生物碱具有体内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贾贝田; 王丽; 崔换天; 金昱彤; 曹敏; 刘海朝; 边育红
    •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黄芪多糖(APS)活化树突状细胞(DCs)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树突状细胞DC2.4随机分为空白(Control)组、APS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APS+TNF-α组、TAK-242+TNF-α组、TAK-242+APS+TNF-α组、ST2825+TNF-α组及ST2825+APS+TNF-α组,干预72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型CD80、CD86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DCs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分泌水平的影响。将上述干预处理后的DCs和T细胞共培养,ELISA法检测DCs对T细胞活化影响;将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与肿瘤细胞CT 26共培养,全视野细胞成像分析仪检测CTL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APS可显著促进DCs表面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以及IL-12的分泌(P<0.05),且APS和TNF-α协同干预时,效果最优。此外,两者协同干预的DCs可显著促进T细胞增殖并分泌IL-2,增强CTL对肿瘤的杀伤(P<0.05)。然而,加入TLR4通路阻断剂TAK-242或ST2825后,APS+TNF-α组DCs表面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IL-12的分泌水平与TNF-α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且两者协同干预的DCs对T细胞增殖、分泌IL-2及肿瘤的杀伤水平亦无显著差异。[结论]APS可能是通过TLR4介导的髓样分化因子(MyD88)通路促进DCs成熟、活化,激活T细胞,进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 许静蕾; 倪连丽; 王梦如; 薛楠楠; 李婷; 杨自忠; 何苗
    • 摘要: 通过对市售的两种安息香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初步探究其体外抗菌、抗炎和抗肿瘤活性。本实验Oshadhi安息香精油鉴定出16个挥发性成分,其中三辛酸甘油酯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12.72%;AZ安息香精油鉴定出8个挥发性成分,其中4-丙酰联苯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6.29%;两种精油均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抑制作用,且AZ安息香精油抑菌效果优于Oshadhi安息香精油;两种精油都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的TNF-α和IL-6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但Oshadhi安息香精油具有抗肿瘤作用,而AZ安息香精油无抗肿瘤作用,Oshadhi安息香精油和AZ安息香精油成分复杂,且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作用,Oshadhi安息香精油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精油中不同化合物所占的比例有关。
    • 张蓬勃; 宋艳玲
    • 摘要: 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对母核A环进行扩环,生成A环为七元内酰胺环的齐墩果酸结构改造化合物,再对其28位进行酯化反应,设计并合成了3个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目标产物结构通过1H-NMR确认.通过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BT-325)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BT-325和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齐墩果酸,其中化合物Ⅰ_(1)对BT-325细胞显示出较强活性(IC_(50)=17.1μmol/L).
    • 周铭涛; 冯莉萍; 赵春梅; 吴德松; 郭琰
    • 摘要: 目的:考察魔芋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药理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单次灌胃给药考察魔芋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采用小鼠肠推进实验考察魔芋醇提取物的促消化和润肠通便作用;采用S180和H22小鼠抑瘤实验考察魔芋醇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急性毒性试验,魔芋醇提物24 h内小鼠灌胃给药LD_(50)为19.18 g·kg^(-1)(相当于生药165.34 g·kg^(-1));小鼠肠推进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魔芋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小肠的墨汁推进百分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抗肿瘤作用研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魔芋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小鼠瘤重(P<0.05或P<0.01);魔芋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对H22移植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魔芋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促消化,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抑制S180和H22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且具有一定的毒性。
    • 周明轩; 李建厂
    • 摘要: 藤梨根是一味常见的且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据研究证明藤梨根具有抗肿瘤功效,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中。本文结合藤梨根提取物及成分对抗各种恶性肿瘤研究及机制探讨方面展开综述,为临床利用藤梨根防治肿瘤提供新的研究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