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双切口

双切口

双切口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1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眼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专利文献1026308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双切口的相关文献由53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斌、李毅、裴志文等。

双切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26308 占比:99.98%

总计:1026506篇

双切口—发文趋势图

双切口

-研究学者

  • 张斌
  • 李毅
  • 裴志文
  • 谌业光
  • 俞华
  • 倪诚
  • 刘俊
  • 刘岗
  • 化昊天
  • 吉村友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艳; 秦佳音; 赵蕴南; 陈冬梅
    • 摘要: 目的观察双切口和单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硬核白内障伴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硬核白内障伴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病人的临床资料,共65例(65眼),根据手术方式分成A组(n=33,行双切口囊外白内障手术治疗)和B组(n=32,行单切口囊外白内障手术治疗)。观察2组病人术中前房维持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和角膜散光度数的差异。结果术中注吸皮质时,A组较B组前房更稳定(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病人术后1 d BCVA≥0.5眼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1,P=0.034),术后1周、1个月、3个月,2组间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2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CCT均高于术前(P<0.05),但2组术后各观察时点的C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各观察时点的散光度数和术源性散光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切口囊外白内障手术相比,双切口囊外白内障手术对硬核白内障伴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病人的角膜损伤更小,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 杨志红; 郑文富; 何慧明; 陈亚伟
    • 摘要: 介绍了城市复杂环境中采用双切口对向倒塌爆破拆除两栋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大楼的工程实例。根据框架核心筒结构特点,结合场地周边环境,选择对向倒塌的爆破方案。先爆建筑采用双切口方式,后爆建筑采用单切口方式,通过四通与簇联相结合的复式起爆网路,楼间间隔3 s延时起爆,实现大楼逐栋倒塌解体;采用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的安全防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爆破振动、塌落振动和爆破飞散物,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 周春; 金翔赟; 冯宇; 董宇启; 李占玉
    • 摘要: Pilon骨折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骨折之一,通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骨折粉碎程度高,软组织损伤重,手术切口容易出现皮肤和软组织坏死、感染及裂开等并发症.很多Pilon骨折患者合并腓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常需要做双切口,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该文结合参考文献及作者临床工作经验,对如何处理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闭合性Pilon骨折双切口及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行综述.
    • 余鹏; 余飞; 舒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双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PAGG患者63例(74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38眼)行单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32例(36眼)行双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术后两组矫正视力,术前及术后1、3、6个月两组眼压、角膜散光、角膜内皮计数.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前房中央深度(CC T)、中央角膜厚度(ACD)、眼轴长度.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与术前比较,术后1、3、6个月两组眼压均明显降低,角膜散光度数均增加,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角膜内皮计数均较术前减少,B组内皮丢失较A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较双切口联合术术后角膜内皮丢失更少,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合并PACG的手术方式.
    • 李方珂
    • 摘要: 目的:比较双切口与单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5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实施单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双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内压和前房深度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研究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前房深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4/43),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前房深度水平,以及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 申海翠; 李佳; 张雪彤; 夏鑫; 王继红
    • 摘要: 目的 对比并分析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对核硬度≥IV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晶状体核硬度≥IV级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0.05).术后6个月,A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780.73±110.14)个·mm-2,显著多于B组的(706.15±84.07)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A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边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08±0.52)%和(10.14±6.60)%,均显著少于B组的(10.89±1.40)%和(27.86±9.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随访期内,A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37.50%(P<0.05);A组未见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0个·mm-2者4眼;B组6眼出现大泡性角膜病变,未见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0个·mm-2者.结论 相较于单切口ECCE,双切口ECCE治疗核硬度≥IV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可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降低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发生风险,且两种手术方式整体疗效接近.
    • 郑水长; 赵领峰; 朱宇; 李毅; 李高磊; 董帅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双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3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20例大鱼际肌萎缩、捏力下降伴对掌功能障碍,均采用微创双切口治疗,术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患者均无血管、肌腱及神经损伤,无血肿、弓弦状畸形等发生,平均随访2年,20例大鱼际肌萎缩得到明显改善,无瘢痕挛缩、烧灼样感和掌侧痛等症状发生.结论 微创双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疗效满意.
    • 陈成然; 陈怡; 许祥明; 谢志远
    • 摘要: 目的 观察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加重建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玉环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股骨下段骨折患者18例,均采用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加重建锁定钢板双钢板固定治疗,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8.5±0.4)个月;均获得骨愈合,膝关节功能评价为优8例,良5例,可5例.结论 采用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加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骨折端获得稳定固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骨不愈合等并发症.
    • 刘曦
    • 摘要: 目的 分析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因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67眼)和对照组50例(54眼),观察组实施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置入+小梁切除联合手术;对照组实施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置入+小梁切除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视力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值)、中央前房深度与房角开放度数、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与密度、术后滤过泡形成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度数均较术前提高(P0.05).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同切口、双切口术式均安全有效,但双切口术式可减少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更有利于术后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