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单鼻孔蝶窦入路

单鼻孔蝶窦入路

单鼻孔蝶窦入路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1年内共计6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93148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泰山卫生、浙江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北京市神经外科年会等;单鼻孔蝶窦入路的相关文献由234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宛海、付伟春、傅先明等。

单鼻孔蝶窦入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3148 占比:99.96%

总计:193216篇

单鼻孔蝶窦入路—发文趋势图

单鼻孔蝶窦入路

-研究学者

  • 丁宛海
  • 付伟春
  • 傅先明
  • 冯路
  • 凌士营
  • 刘丽贞
  • 包卿
  • 卞晓星
  • 夏国庆
  • 姜晓峰

单鼻孔蝶窦入路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飞; 胡博; 吴红记
    • 摘要: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切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4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做切除术,观察组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肿瘤切除率、垂体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切除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H、PRL、AC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经神经内镜进入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垂体激素水平和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 肖奎; 唐协林; 周良学; 刘胜华; 谢威; 夏祥国
    •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三台医院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5例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中肿瘤切除情况、术前与术后激素水平、术前术后视力视野、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4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大出血2例,无死亡病例;肿瘤全部切除41例,大部分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全切率为93.3%.术前及术后1周、2周,监测激素水平,其中31例完全恢复正常,8例明显好转,4例无明显变化,2例出现激素水平低下,需服药维持激素水平,40例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术后2周激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激素下降率为91.1%.术前视力视野改变12例,术后10例不同程度好转,1例无明显改变,1例较术前进一步下降,视力视野好转率为83.3%.术中脑脊液漏6例,术后迟发性脑脊液鼻漏3例、颅内出血及血肿3例、颅内积气6例、术后尿崩16例、颅内感染1例.出院随访至少6个月,复发率为8.9%.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视野清晰、扩大了狭小空间内视野范围,利于鞍底重要结构的辨识,精确地保留正常垂体组织同时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增加手术安全性.
    • 李文静
    • 摘要: 目的:探究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患者的护理内容.方法:回顾性分析你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月的90例做过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相关资料回顾和分析,总结出护理要点.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共计90人,手术均顺利完成,且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提升,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治疗后均有所好转.结论:针对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患者,应当从起术前、后不同阶段采取科学全面干预,从而尽可能减少其并发症出现,提升其生活质量.
    • 杨杰
    • 摘要: 目的研究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与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的26患者,参考患者入院顺序完成均匀分组,对照组(n=13)安排常规护理,研究组(n=13)安排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产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后,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且降低其所面临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 兰杰; 魏风; 杨松; 刘海峰; 钟仕茂; 樊华生
    • 摘要: 目的 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引导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电磁导航系统引导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瘤手术的32例患者,术前均行MRI薄层扫描检查,将图像资料输入StealthStation S7神经导航系统中进行三维重建,据此对肿瘤及重要结构做标记,通过电磁导航系统的引导在内镜下辨别蝶窦前壁、颈内动脉、鞍底、海绵窦、斜坡等结构,并切除肿瘤.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32例患者经过电磁导航引导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2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磁导航引导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施行垂体瘤切除术可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 邓光策; 李国峰; 曾敏敏; 王岳华; 关北漩; 李凯舒
    • 摘要: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surgical effect of pituitary adenoma by unilateral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45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microsurgery resection by unilateral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in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between January 2010 and June 2017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ection rang,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level of serum prolactin (PRL) and growth hormone (GH)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Results All 145 cases were followed by 6 months, clinical symptoms, including headache、visual field defects、visual deterioration、neroendocrine disorders (amenorrhea lactation, sexual dysfunction, acral growth, abnormal hormone levels, centrality obesity, etc)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level of serum PRL and G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operation on postoperative 1 d, 7 d, 14 d, but no obvious change in uncomplete tumor resection group. The level of serum PRL and GH on postoperative 1 d, 7 d, 14 d were obviously lower 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cally significant (P < 0. 005). Conclusion Pituitary Adenoma Resection by Unilateral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has certain advantages of small trauma, little invasion, and low complicationsl et. besides can obviously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hormone levels of PRL or GH, therefore it is of high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7年6月, 行经单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手术切除范围、术后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血清催乳素 (prolactin, PRL) 、生长激素 (growth hormone, GH) 水平.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半年时, 头痛、视野缺损、视力减退、神经内分泌紊乱 (泌乳闭经、性功能障碍、肢端肥大、激素水平异常、向心性肥胖等) 等症状明显改善.肿瘤全切组患者术后第1 d、第7 d、第14 d的血清PRL、GH激素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 而未全切组患者无明显变化.手术全切组患者术后第1 d、第7 d、第14 d的血清PRL、GH激素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05) .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激素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崔汉江; 张爱明; 王洪流; 邢细江
    • 摘要: 目的:观察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功能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功能性垂体瘤患者60例,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测定并且比较手术前后血PRL、GH、ACTH水平,观察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随访并且复查头颅MRI.结果:60例垂体瘤患者中,56例进行肿瘤全切除,3例进行次全切除, 1例进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总有效率超过85%,术后PRL、GH、ACTH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患者一般情况改善.术后3个月随访,仅4例仍残留微腺瘤,余均未发现残留腺瘤.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功能性垂体瘤切除术安全、有效率高.
    • 蔡恒; 刘云会; 薛一雪; 冯天达
    • 摘要: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7例复发垂体腺瘤病例,所有病例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肿瘤.复发垂体腺瘤再次经蝶入路定位困难,解剖结构混乱,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可有效辅助术者精确定位肿瘤位置,提高肿瘤全切率和手术安全性.
    • 周帆
    • 摘要: 目的 对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对护理措施进行改善,得出最佳护理方案.方法 从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垂体瘤病人中随机选取8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这80例患者进行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但有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尿崩症、视力下降、垂体功能下降、脑脊液鼻漏等,经过我院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后这些患者均好转或痊愈,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在垂体瘤患者行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前做好术前护理,手术过后做好术后护理并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采取及时有效的专业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 李朝霞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方法66例垂体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组,33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术者为观察组,33例经额下或传统翼点入路切除术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5.42±9.74)min、(95.33±12.45)mL、(6.68±1.14)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5.85±15.43)min、(216.78±15.64)mL、(12.98±2.15)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全切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的激素复常率(PRL、hGH、ACTH、TS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较对照组的18.18%显著降低(P<0.05)。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垂体瘤创伤小、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