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亚麻籽

亚麻籽

亚麻籽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362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4540篇;相关期刊196种,包括农业工程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动物营养学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暨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食品工业新技术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第九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等;亚麻籽的相关文献由2224位作者贡献,包括邓乾春、赵晨伟、马少军等。

亚麻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6 占比:2.78%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4540 占比:97.11%

总计:14973篇

亚麻籽—发文趋势图

亚麻籽

-研究学者

  • 邓乾春
  • 赵晨伟
  • 马少军
  • 马少斌
  • 王桂英
  • 李永华
  • 黄庆德
  • 葛佳佳
  • 邓凤桂
  • 张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美庆; 朱润泽; 谭杰文; 莫广菊; 赵文红
    • 摘要: 目的:评价亚麻籽及其功能成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多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纳入亚麻籽及其功能成分对T2DM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2项研究,有607名T2DM患者参与。用亚麻籽及其功能成分对T2DM患者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SMD=-0.29,95%CI(-0.48,-0.10),P=0.003],空腹血糖降低[SMD=-0.28,95%CI(-0.47,-0.09),P=0.004],空腹胰岛素降低[SMD=-0.29,95%CI(-0.50,-0.08),P=0.008],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SMD=-0.26,95%CI(-0.48,-0.04),P=0.02],对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干预效果不明显,总胆固醇[SMD=-0.46,95%CI(-0.97,-0.05),P=0.08],甘油三酯[SMD=-0.12,95%CI(-0.29,-0.06),P=0.18]。结论:亚麻籽及其功能成分能够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多项指标,但对T2DM患者血脂方面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杨柠蔚
    • 摘要: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亚麻籽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指标、血清和肌肉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576头体重接近的16周龄生长猪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试验育肥猪在26周龄出栏,整个试验期间3组分别饲喂亚麻籽添加水平为0、1%和2%的配合饲料。结果:1%和2%亚麻籽组育肥猪生长前期(16~20周)的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99%和2.15%(P<0.05),而1%亚麻籽组21~26周育肥猪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13%(P<0.05)。与对照组相比,1%亚麻籽组21~26周龄育肥猪日增重显著提高7.15%(P<0.05)。对照组育肥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2%亚麻籽组显著提高23.23%(P<0.05),1%和2%亚麻籽组育肥猪血清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49.54%和65.45%(P<0.05)。2%亚麻籽组育肥猪肌肉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33.91%(P<0.05)。对照组育肥猪的瘦肉率显著高于2%亚麻籽组(P<0.05),但背膘厚度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2%亚麻籽组(P<0.05)。1%亚麻籽组育肥猪瘦肉率、背膘厚度和滴水损失与对照组和2%亚麻籽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和2%亚麻籽组肥猪的肌间脂肪显著提高57.14%和60.71%(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1%~2%的亚麻籽抑制了16~20周龄育肥猪的采食量,但对整个试验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无负面影响。综合考虑,肌肉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16~26周龄生长育肥猪日粮中亚麻籽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
    • 张晓薇; 周路红
    • 摘要: 以体积分数60%乙醇为提取剂,利用超声辅助法分别提取火麻仁籽、脱脂火麻仁籽、亚麻籽中的活性成分,通过测定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还原力为火麻仁籽>亚麻籽>脱脂火麻仁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亚麻籽>火麻仁籽>脱脂火麻仁籽;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亚麻籽>火麻仁籽>脱脂火麻仁籽;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火麻仁籽>亚麻籽>脱脂火麻仁籽。说明火麻仁作为植物抗氧化剂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 张乐
    • 摘要: 家畜氢氰酸中毒是由于过量食入含有氰苷的饲料或新鲜的植物嫩芽引发的中毒病,常见于反刍类家畜。春季各种植物幼苗萌发,家畜极易误食,是此病高发季节。1氢氰酸中毒的致病机理家畜常用植物饲料如高粱、玉米、亚麻籽、豆类、薯类等含有生氰糖苷,这种物质并不能使家畜中毒,当家畜食入过量含有生氰糖苷的植物后,体内中的羟腈裂解酶等植物脂解酶将其分解,加之反刍动物瘤胃有发酵功能,随即产生了有毒物质氢氰酸(HCN),具有致病作用的是氢离子,可以降低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 杨佳玮; 李欢康; 林雨霏; 刘文玉; 魏长庆
    • 摘要: 为丰富亚麻籽转录组数据信息,在分子水平上探究不同品种亚麻籽所得亚麻籽油的香气差异原因,本研究选择2种新疆特色亚麻籽(伊亚-3号和天亚-6号),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61 995 756条高质量的clean reads,将测序数据进行de novo组装得到33 218个unigene;非冗余蛋白(Non-Redundant Protein,NR)数据库注释发现亚麻籽转录组与麻风树相似序列最高,有17 269个unigene在直系同源群集(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COG)数据库中注释到,分为细胞过程和信号、信息存储与处理、代谢3大类22个分支;两组样品分析显示有1 658个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伊亚-3号相较于天亚-6号亚麻籽样品共有825个基因上调表达,833个基因下调表达,将DEGs在基因本体数据库中注释显示,两个品种在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分布。注释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的380个DEGs,主要富集到脂肪酸代谢等代谢途径,且脂肪酸代谢通路中可注释到17个DEGs,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通路中可注释到8个DEGs。本研究可为新疆不同品种亚麻籽油的香气差异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苏莹莹; 潘培颖; 刘旭乐; 赵淑敏; 王成章; 焦喜兰; 李振田; 孙骁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对母猪初乳成分及母猪、仔猪血清脂质代谢指标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80头胎次、体况和预产期接近的长×大妊娠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单栏饲喂。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饲喂添加不同比例(0、5%、10%和15%)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的试验饲粮。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3天开始,至哺乳第21天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初乳中乳糖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90),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初乳中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初乳中总固形物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99)。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母猪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9)。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仔猪血清中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1)。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母猪血清中亚油酸(LA)、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n-3 PUFA)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血清中花生四烯酸(AA)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α-亚麻酸(AL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FA/SFA)显著升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仔猪血清中LA、AA、n-6 PUFA含量和n-6 PUFA/n-3 PUFA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EPA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DP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PUFA、n-3 PUFA含量和UFA/SFA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血清中ALA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SFA含量显著降低(P<0.05)。6)相关性分析显示,母猪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与仔猪血清中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仔猪血清中HDL-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猪血清中LDL-C含量与仔猪血清中TC、TG和LDL-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猪血清中EPA、DHA、DPA、ALA和n-3 PUFA含量与仔猪血清中EPA、DHA、DPA、ALA、UFA、n-3 PUFA含量和UFA/SFA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仔猪血清中n-6 PUFA/n-3 PUF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可以提高母猪初乳品质,改善母猪血清脂质代谢,增加母猪血清中n-3 PUFA含量,从而对仔猪的血清脂质代谢和脂肪酸组成也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仔猪的机体健康。
    • 秦晓鹏; 黄沙沙; 聂成镇; 禹晓; 邓乾春; 相启森; 朱莹莹
    • 摘要: 强化亚麻籽中主要酚类化合物内源性合成和油相迁移对提升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增加α-亚麻酸生物利用率尤为重要。探究了适度萌动(25°C,24 h)联合微波处理(700 W,1~5 min)对压榨亚麻籽油得率和色泽、脂质构型和结晶熔融性、抗氧化活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亚麻籽中木酚素和游离酚酸的释放及油相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单一萌动处理(24 h)后亚麻籽油得率降低了7.39%(P<0.05),而进一步微波处理后油脂得率增加了29.31%(P<0.05),这主要归因于微波处理破坏了亚麻籽中油脂体膜结构完整性,导致膜内中性脂质外溢、融合和胞外渗透。微波处理1~5 min过程中,亚麻籽油中以LnLnLn构型存在的C_(18∶3ω3)质量分数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同时总磷脂质量摩尔浓度以及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占比显著增加(P<0.05),但未明显影响油脂的结晶行为和熔融特性。与未处理组相比,微波处理5 min降低了初级和次级氧化产物水平,显著改善了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P<0.05),这主要归因于木酚素大分子及其解聚产物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以及游离酚酸香兰素、香草酸和阿魏酸的油相富集。研究阐释了萌动联合微波预处理对亚麻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旨在为亚麻籽油提质制取和亚麻籽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朱宏; 梁克红; 李光燃; 王靖; 王晓红
    • 摘要: 目的:大多数国家居民很少达到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的每日推荐摄入量。通过在日常食物中强化此类脂肪酸可以有效提高摄入量,鸡蛋正是理想载体。通过饲料添加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鸡蛋中脂肪酸的组成。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亚麻籽、鱼油以及微藻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鸡蛋中ω-3 PUFA含量与组成、氧化稳定性及感官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研究发现,添加亚麻籽、鱼油以及微藻会不同程度地提升鸡蛋中ω-3 PUFA的含量,而ω-3 PUFA组成受不同添加来源影响较大;不同来源及不同剂量添加对鸡蛋的氧化稳定性、感官品质的影响也相差较大;ω-3 PUFA强化鸡蛋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是有利的。结论:微藻可能是未来更具潜力的ω-3 PUFA来源,本研究可为我国营养强化鸡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 宋民冬; 刘琛
    • 摘要: 文章旨在研究亚麻籽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96头初始体重(96±1.3)kg相近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3%、6%、9%的亚麻籽,试验为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6%、9%亚麻籽组育肥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3%、6%、9%亚麻籽组育肥猪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3%、6%、9%亚麻籽组育肥猪血清中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3%、6%、9%亚麻籽组胴体重、瘦肉率、胴体直长数据显著提高(P<0.05)。(4)除去饲料成本,各组毛利润分别为660.4、769.5、775.6、744.5元。由此可见,育肥猪饲养中亚麻籽的适宜添加量为6%。
    • 孙强; 王丽艳; 荆瑞勇; 郭永霞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亚麻籽品种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差异。方法:以12个亚麻籽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亚麻籽中8种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对亚麻籽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品种对亚麻籽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顺序为木酚素>总氰化物>黄酮>植物甾醇>总酚酸>生育酸>FRAP值>DPPH值。主成分分析可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925%,第一主成分主要由黄酮和FRAP值决定,第二主成分主要由木酚素和生育酚决定,第三主成分主要由总氰化物和总酚酸决定。聚类分析将12个亚麻籽品种划分为三大类,其综合评价值依次降低,第I类包括坝亚11、宁亚17、坝亚9、陇亚8和轮选2;第II类包括陇亚10、宁亚16和晋亚7;第Ⅲ类包括轮选1、晋亚8、伊亚3和伊亚4。结论:综合评分坝亚11最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