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轨迹数据

轨迹数据

轨迹数据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78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563681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物流工程与管理、科学技术与工程、计算机工程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二十七届全国信息保密学术会议(IS2017) 、第33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2016 )、2015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暨2015年大数据与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会议等;轨迹数据的相关文献由1876位作者贡献,包括唐克双、姚佳蓉、刘向宏等。

轨迹数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63681 占比:99.96%

总计:563886篇

轨迹数据—发文趋势图

轨迹数据

-研究学者

  • 唐克双
  • 姚佳蓉
  • 刘向宏
  • 张健钦
  • 张磊
  • 张帆
  • 徐志洁
  • 曹喻旻
  • 李晔
  • 谈超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宇君; 郭健; 徐立; 李宗明; 李可欣
    • 摘要: 随着卫星定位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轨迹数据。通过对不同环境中收集到的轨迹数据进行挖掘,研究移动对象的行为特征,进而实现移动对象的分类识别,对于掌握居民出行规律、国家安全和国防军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GPS轨迹数据的内容及具体的应用场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轨迹数据的主要特征;然后,详细阐述轨迹数据分类识别过程中特征提取和分类建模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现有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最后,对基于轨迹数据的移动对象分类识别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讨论。
    • 陈伟亮; 杜久升
    • 摘要: 介绍了利用出租车轨迹数据提取城市居民出行时空分布特征的过程,包括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出租车上下客事件基于时间进行特征分析;给出了一种融合核密度估计(KDE)与兴趣点(POI)分类的密度聚类算法,实现了出租车上下客热点区域的挖掘以及居民出行活动规律与城市功能区之间关系的发现.研究表明:居民的出行活动特征在“工-休”日之间以及不同时段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性与城市功能区的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
    • 邢光磊; 周李涌; 李宝山
    • 摘要: 以牧区牲畜产生的轨迹数据为依据构建了一种适合牧区的轨迹挖掘模型——BP-DBSCAN模型,并结合大数据技术,利用Hadoop开源平台的数据计算处理框架,对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更准确地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后续草原放牧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祁慧娟
    • 摘要: 针对现有密度聚类算法在从轨迹数据集中识别热点活动区域时,存在参数设置敏感、密度不均匀时聚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近邻密度比的密度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可以结合轨迹自身的特征,从单条轨迹中提取局部的高密度区域,然后从中筛选出潜在的有效活动点区域,计算区域的活动度,最后从潜在的活动点区域得到真正的热点区域。该算法一方面可以避免轨迹间采样频率差异以及噪声点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挖掘热点区域时不仅考虑空间上的关联性,也考虑时间上的关联性,能够更有效地发现热点区域。
    • 李征宇; 赵卓峰
    • 摘要: 由于移动对象自身行为特征和整体规律的不同,使得其产生的轨迹数据具有较大的时空分布不均特点,从而影响轨迹数据索引和查询的效率。针对现有轨迹数据索引方法很少考虑轨迹数据分布不均特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预分区的时空索引方法,其借助轨迹数据时空维度上分布的相似性,首先在空间上根据数据分布情况对Geohash编码进行预分区,进而建立轨迹数据的索引结构和基于HBase的存储模型,并利用该索引结构设计了基于Geohash分区的查询分解算法。基于真实出租车轨迹数据集的实验表明,相较于均匀划分的扩展的HGrid方法与混合编码的ST-hash方法,本文提出的索引结构及其查询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海量具有不均匀特征轨迹数据的时空查询性能,并且可以在保证查询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子查询的数量。
    • 刘海杨; 孟令航; 林仲航; 谷源涛
    • 摘要: 为了加强对局部空域航路的掌握和管理,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点聚类的航路发现方法。首先,针对根据真实数据的分布特点生成的仿真数据,采用预处理模块对轨迹数据的噪声进行削弱和剔除;其次,提出一种包括孤立点剔除、轨迹重采样、轨迹点聚类、聚类中心修正和连接聚类中心五个部分的航路发现方法,对航路进行提取;最后,对航路提取结果进行了可视化输出,并使用民航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在仿真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强度为0.1°、缓冲区为30 km的条件下,所提方法的节点覆盖率和长度覆盖率分别为99%和94%;与栅格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能够对航路进行更有效的提取,达到了提取飞行器常见航路的目的。
    • 廖鹏; 唐铁桥
    • 摘要: 现有的换道轨迹研究大多是将换道轨迹规划和换道轨迹跟踪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这类轨迹在实施过程中将产生不可避免的误差。为了消除这一误差以及缓解或解决由于不当换道行为引起的交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考虑车辆动力传动和转向系统的换道轨迹优化策略,用以指导或替代驾驶员的换道行为。首先,利用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NGSIM)数据获得换道过程的主要驾驶任务,并用highD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其次,基于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分析车辆的换道运动特性,构建能够被动力传动系统和转向系统所实现的换道轨迹。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以在保证驾驶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舒适和高效的换道过程。单独考虑经济、舒适和高效的优化策略,能够分别降低35.71%的单位路程燃油消耗,94.58%的前轮转角的角速度以及70%的换道所需时间。这说明所提的换道轨迹优化策略能够从微观角度缓解或解决由不当换道驾驶行为造成的交通问题,并为驾驶辅助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 罗思杰; 邹复民; 郭峰; 廖律超
    • 摘要: 针对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桩利用率低、充电站盈利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出租车充电站选址方法。分析了出租车停留状态的轨迹数据特性,提取可支持车辆充电时长的出租车停留点。对停留点进行地图匹配,筛选掉在道路上的停留点。对非道路区域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出多辆车停留密集区域作为充电站地点区域。分析了停留点的时间分布,以充电站区域停留点高峰时候的停留点数为参考对充电站定容。以福州市4 416辆出租车的轨迹数据为实验样本得出了16个充电站的选址方案,以司机的充电便利性与充电站的经济性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出的充电站中涉及了2 741辆车,可为六成以上的出租车提供非运营状态下充电,折旧期(六年)内充电站总盈利为4 316.56万元。可见,该方法既能为车主提供充电便利,又可有效保证充电站的盈利,可为电动出租车充电站建设与运营提供有效参考。
    • 李瑞远; 朱浩文; 王如斌; 陈超; 郑宇
    • 摘要: 地图匹配是轨迹数据挖掘的基本操作,在许多空间数据智能场景中都非常有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地图匹配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应用最为广泛,但其计算效率较低,难以应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大规模轨迹情形.提出了一个基于路网层次收缩的分布式地图匹配框架CHMM,能够对大规模的轨迹数据实现快速地图匹配.具体而言,提出了一个简单但有效的分区方案,能够解决分布式场景下轨迹数据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路网层次收缩的多对多最短路径查询算法,能够保证结果不变的情况下,显著提升基于HMM的地图匹配算法的效率.采用真实的路网数据和轨迹数据做了充分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HMM算法具有更快的计算效率和更强的可扩展性.CHMM算法落回到了真实的产品中,支持了多个项目的落地.我们也开源了核心代码,并提供了一个在线演示系统.
    • 黄景; 柳毅
    • 摘要: 针对稀疏环境下的移动对象轨迹数据经匿名处理后可用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环境下基于假轨迹的轨迹隐私保护算法。在本文算法中,考虑了移动对象所处的地理环境,将轨迹的整体方向和轨迹间距作为选择假轨迹的重要依据。此外,还提出了使用访问概率的概念来平衡匿名和数据可用性,从而实现轨迹数据匿名。基于移动对象的轨迹数据集进行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满足轨迹数据匿名需求的情况下有更高的数据可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