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网络药理学

网络药理学

网络药理学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3年内共计45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98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328927篇;相关期刊581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北京中医药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第三次全国温病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科技成果峰会暨2015年度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励大会等;网络药理学的相关文献由1496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博龙、张涛、吴嘉瑞等。

网络药理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98 占比:1.35%

会议论文>

论文:5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28927 占比:98.63%

总计:333484篇

网络药理学—发文趋势图

网络药理学

-研究学者

  • 王博龙
  • 张涛
  • 吴嘉瑞
  • 李娜
  • 许波
  • 刘志强
  • 李刚
  • 杜钢军
  • 王瑞
  • 王祥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2022-05-26。1检索文献时间范围及检索结果检索2019-01-01/2022-05-26《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TOP100高被引文章进行分析(按被引次数排列)。表格见网址:https://www.cjter.com/CN/news/news31460.shtml 2数据解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研究原著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是2019年的“山茱萸总甙干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TRPV6、TRPV5通路的变化”,被引53次;综述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是2020年的“抗菌肽抗菌机制及研究热点”,被引35次;系统综述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是2019年的“有氧运动干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Meta分析”,被引30次;大数据分析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是2020年的“‘乳香没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网络药理学分析”,被引26次。
    • 摘要: 1检索文献时间范围及检索结果检索2019-01-01/2022-05-26《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TOP100高被引文章进行分析(按被引次数排列)。表格见网址:https://www.cjter.com/CN/news/news31460.shtml 2数据解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研究原著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是2019年的“山茱萸总甙干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TRPV6、TRPV5通路的变化”,被引53次;综述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是2020年的“抗菌肽抗菌机制及研究热点”,被引35次;系统综述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是2019年的“有氧运动干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Meta分析”,被引30次;大数据分析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是2020年的“‘乳香没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网络药理学分析”,被引26次。
    • 摘要: 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2022-05-26。1检索文献时间范围及检索结果检索2019-01-01/2022-05-26《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高下载量文章TOP50进行分析(按被引次数排列)。表格见网址:https://www.cjter.com/CN/news/news31914.shtml 2数据分析综述下载量最高的文章是2021年的“高分子材料在3D打印生物骨骼及支架中的应用与价值”,共下载2924次;系统综述下载量最高的文章是2021年的“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网状Meta分析”,共下载2255次;研究原著下载量最高的文章是2019年的“琼脂糖-明胶-透明质酸-细胞外基质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表征”,共下载1964次;大数据分析下载量最高的文章是2021年的“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揭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潜在分子机制”,共下载1768次。
    • 赵朋飞; 马月香; 张诺; 赵姗; 纪硕; 姜申德; 刘春艳
    • 摘要: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半边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以期阐述其作用机制。采用TCMSP数据库获得半边莲化学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基因,并用Uniprot数据库校正靶点信息得到靶点对应的标准基因名;检索GeneCards和OMIM等数据库获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取两者的交集,得到半边莲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测靶基因;使用Cytoscape3.8.0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可视化交互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筛选,最终得到半边莲的活性成分16个,作用靶点183个,COVID-19靶点基因1730个,其中64个与药物密切相关。得到关键有效成分槲皮素、木樨草素、山柰酚、刺槐黄素、金圣草黄素等,关键靶点蛋白IL6、TNF、AKT1、VEGFA、IL1B等。KEGG通路分析其共同靶点主要富集于寄生虫、真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以及免疫和炎症等相关的通路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半边莲中的潜在活性成分与SARS-CoV-23CL水解酶和ACE2有较好的亲和作用。该项研究初步预测:半边莲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从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对COVID-19发挥潜在的防治作用。
    • 赵家更; 曾庆云; 祝木星
    •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有关科研方法,探索川芎-延胡索系统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首先,利用TCMSP数据库系统搜索出川芎、延胡索二类药材的化学组成成分,并在以生物利用率(OB)≥30%和类药性(DL)≥0.18的标准下,检测出川芎、延胡索化学成分中潜藏的生物活性成份;接着利用TCMSP数据库系统,找出与上述生物潜藏活性成份所相应的生物功能靶点;而后利用Uniprot数据库系统找出靶位所相应的人体基因组。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搜索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疾病靶位,然后利用Venny网站可以绘制药物潜在靶位和疾病或新药靶点之间的韦恩图,从而寻找其交叉靶位。利用Cytoscape软件绘制药物-成分-病理-靶位的系络图,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叉靶位所相应的人类基因进行富集解析。结果:川芎、延胡索共获得55个有效成分,对应靶点858个,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靶点共396个,交集靶点共46个。其中,槲皮素、二氢血根碱、荷包牡丹碱等可能是川芎-延胡索药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成份,其主要作用于PTGS2、AR、ESR1、NOS2、ACHE等核心靶点上。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靶位的重要通道为癌症通道、TNF信号通道、Toll样受体信息通道等。结论:川芎-延胡索药对中槲皮素、二氢血根碱、荷包牡丹碱等各种有效化学成分,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的效果靶点并非单一、作用途径多样化,这为进一步研究相关药物成分提供了依据,为本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 摘要: 网络药理学文章体例:出版后6-8乃至更多个版面文题(≤30字):选题尽量选择临床中治疗某疾病有效但机制不明确的药物(包括单体或复方中药)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避免选择仅有基础实验证据还未应用到临床的药物进行分析。摘要(结构式四段论,500-600字):背景:简要两三句话阐述与目的相关的背景。目的:简要一两句话阐述文章目的。
    • 李安安; 姜涛; 詹敏; 蔡宇宁; 宋敏; 李聪聪; 林文政; 张家媛; 刘文刚
    • 摘要: 背景:参苓白术散是健脾祛湿的代表方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炎及免疫调节效应。近年来课题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疗效颇丰,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参苓白术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药理学机制。方法:使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搜集参苓白术散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使用GenneCards和OMIN-NCBI数据库获取膝骨关节炎靶点,使用STRING与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化学成分-核心靶标网络与PPI蛋白网络互作分析,并进行GO及KEGG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将重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与结论:①共筛选出参苓白术散活性药物化学成分109个,主要成分包含木犀草素、山奈酚和β-谷甾醇等;②其中与疾病交集靶点97个,核心靶点为PTGS2,CASP3,AKT1,MAPK1,MAPK8,TP53和EGFR等;③分子对接结果可见,山奈酚及β-谷甾醇可靶向调控CASP3,AKT1,PTGS2;④GO分析得出苓白术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中主要涉及氧化应激、脂多糖、营养水平、肌肉细胞增殖及氧水平等生物过程;⑤KEGG分析结果显示,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7和Th17细胞通路为苓白术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的信号通路;⑥上述结果证实,参苓白术散中木犀草素、山奈酚及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炎症、调控凋亡及降低氧化应激等作用治疗膝骨关节炎。
    • 章晓云; 李华南; 陈锋; 柴源; 甘斌; 李松; 陈丁鹏
    • 摘要: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但其分子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筛选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整合Gene Cards,OMIM和DigSee数据库的查询结果获取痛风性关节炎相关靶点,然后利用Venny平台进行映射取交集得到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使用David数据库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软件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蛋白基因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与结论:①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相关的活性成分有180个,其中槲皮黄素、芒柄花黄素、木犀草素、3’-甲氧基光甘草定和花旗松素为关键活性成分;②共获得24个关键靶点,其中肿瘤蛋白P53、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1、泛素连接酶CUL3蛋白、雌激素受体1和泛素C为核心靶点;③分子对接显示桂枝芍药知母汤关键活性成分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关键作用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④GO分析结果显示,关键作用靶点主要参与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细胞对生物刺激的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和对活性氧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⑤KEGG分析结果显示桂枝芍药知母汤主要作用于白细胞介素17通路、肿瘤坏死因子通路、AGE-RAGE通路、NOD样受体通路、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和Toll样受体通路等发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⑥结果证实,桂枝芍药知母汤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方式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提高人体抗氧化应激反应能力,从而发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通过药效成分的筛选,未来可将其进行蛋白支架载药缓释系统进行口服或者局部用药,可有利于病情的缓解。
    • 王馨苑; 黄夏冰; 李娟; 邓鑫
    • 摘要: 背景:桃红四物汤已成为中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活血化瘀方剂之一,也是异病同治的典型方剂.但是中药复方化学成分复杂,临床疗效的表现是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网络药理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注重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相吻合.运用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阐述经典名方与疾病可能潜在的成分-靶点-通路-疾病之间的关联,是该方剂现代应用中亟待探究的关键问题.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基于异病同治的思想,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O数据库筛选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作用的靶点,运用Cytoscape对化合物-靶点网络可视化,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与结论:筛选出有效化合物44个;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相关的靶点201个;GO、KEGG分析主要与AGE-RAGE,MAPK,IL-17等信号通路相关;通过分子对接验证实验可知,桃红四物汤可能主要通过常春藤素、芍药苷、β-胡萝卜素、豆甾醇等有效化合物发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作用.说明桃红四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是通过IL-17信号通路、AGEs/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促使促凋亡和抗凋亡信号之间的平衡,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延缓或改善骨关节软骨的退变,为桃红四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的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 汤姝; 吴占申; 李纳; 温强; 康建; 张晓坚
    •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隐丹参酮(CTS)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方法 以CTS为研究对象,使用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以及PharmMapper靶点预测平台收集CTS相关靶点;使用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以及TCGA数据库收集NSCLC相关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的PPI网络图,并筛选出核心靶点,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运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CTS-交集靶点-KEGG通路"网络.结果 得到交集靶点75个,主要涉及信号传导、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细胞凋亡与血管调节等多种生物过程,CTS主要通过胰腺癌、大肠癌、癌症途径、JAK-STAT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以及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通路发挥其抗NSCLC作用.结论 CTS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来发挥其抗NSCLC作用,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