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糖尿病筛查

糖尿病筛查

糖尿病筛查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妇产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8610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中国保健营养、中国保健、母婴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等;糖尿病筛查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付树军、刘奕男、周潇滢等。

糖尿病筛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8610 占比:99.91%

总计:118722篇

糖尿病筛查—发文趋势图

糖尿病筛查

-研究学者

  • 付树军
  • 刘奕男
  • 周潇滢
  • 周钰雯
  • 孙士杰
  • 孙子林
  • 张强领
  • 朱素梅
  • 李爱悦
  • 李锐

糖尿病筛查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谭枝微
    • 摘要: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0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泗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77例糖尿病高危人群纳入本研究,分别进行空腹血糖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根据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入组77例患者中真阳性52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16例,真阴性4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显示,本组77例患者中真阳性68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2例,真阴性7例。与单纯空腹血糖检测相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筛查糖尿病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6、5.657,P<0.05)。结论在糖尿病筛查的各类诊断技术中,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灵敏度与特异度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检测结果,不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 郭伟思
    • 摘要: 目的 研究末梢血糖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筛查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前往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2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安排120例患者分别接受静脉血糖检测(A组)和末梢血糖检测(B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分析末梢血糖检测在糖尿病筛查中的作用.结果 A组检出率为(75.83%),空腹血糖为(6.41±1.64)mmol/L,餐后2h血糖为(10.48±3.15)mmol/L,B组检出率为(74.17%),空腹血糖为(6.32±1.47)mmol/L,餐后2h血糖为(10.33±3.04)mmol/L,两组检查结果差异较小,P1=0.7655,P2=0.6548,P3=0.7077,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血糖检测方法均可应用于健康体检中的糖尿病筛查,但末梢血糖检测的操作更简单,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因此更适合在早期糖尿病筛查工作中普及.
    • 毛桂琴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妊娠期糖尿病防治中应用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该院行糖尿病筛查的172名孕妇为观察对象,筛查显示50例为葡萄糖阳性,经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将其作为实验组,其他孕妇作为对照组.并对实验组25例患者实施胰岛素治疗,实验组其他25例患者实施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实验组妊娠28周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早产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饮食控制患者剖宫产率、早产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饮食未控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防治中应用糖尿病筛查有助于尽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且及时采取饮食控制措施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
    • 袁静
    • 摘要: 目的: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筛查并进行饮食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糖尿病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饮食教育,观察组行饮食控制,对比两组终止妊娠方式、胎儿不良发育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10.0%),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5.0%)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90.0%),观察组剖宫产率(25.0%)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40.0%),观察组胎儿不良发育发生率(10.0%)更低,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筛查并进行饮食控制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将孕妇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值得应用.
    • 陈小玲
    • 摘要: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所具有的作用进行探究分析,为母婴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和保障提供有益指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医院行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分娩方式以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7.51±0.66)mmol/L、餐后2 h血糖(9.35±0.85)mmol/L低于治疗前(9.42±1.33)mmol/L、(11.46±1.48)mmol/L低于对照组治疗后(8.32±1.78)mmol/L、(10.02±1.4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6、8.742、3.017、2.848,P<0.05);观察组76.00%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29,P<0.05);观察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P<0.05).结论 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利于治疗效果提升,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降低围生儿死亡风险.
    • 刘芳; 王洪娟
    • 摘要: 目的:观察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与实验组(32例:精细化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比较两组患者分娩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早产儿、巨大儿以及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9.39%)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经阴道自然分娩成功率(87.50%)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可直接影响患者分娩结果,其中精细化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
    • 陈铁泉
    •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糖水平,在临床筛查、控制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揭阳市惠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例本院体检的健康人员3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临床诊断糖尿病,评估病情,控制病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王娟娟
    • 摘要: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糖尿病筛查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33例以及同期收治的糖尿病筛查正常的孕妇60例,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观察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对比两组终止妊娠方式.结果:观察组在经过饮食控制之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两组终止妊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筛查能够尽早发现妊娠期出现糖尿病的患者,给予患者饮食控制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妊娠方式,效果显著.
    • 阎德文; 刘雪婷; 桂书彦
    • 摘要: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提高糖尿病知晓率和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发生,本共识专家组在综合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基于深圳市糖尿病防控现状制订了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社区主动筛查的工作规范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社区干预和分层管理共识建议。本共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执行性。期望在糖尿病分级诊疗、医防融合实践中对其进一步完善并加以推广应用,以促进糖尿病防控工作的不断进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