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理生态

生理生态

生理生态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8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71068篇;相关期刊240种,包括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九届全国微灌大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水论坛等;生理生态的相关文献由1278位作者贡献,包括林立金、郭起荣、陈桂珠等。

生理生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0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1068 占比:99.36%

总计:71523篇

生理生态—发文趋势图

生理生态

-研究学者

  • 林立金
  • 郭起荣
  • 陈桂珠
  • 陈玲
  • 何兴元
  • 刘俊
  • 刘楠
  • 向娟
  • 周航
  • 廖柏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蒲玉瑾; 张一璇; 苗灵凤; 杨帆
    • 摘要: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不同温度下降香黄檀幼苗的生理生态影响,该研究开展了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300、500、600、700、900、1200μmol·L^(-1))对常温(白天28°C/夜晚25°C)和低温(白天8°C/夜晚5°C)下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苗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叶片色素含量、叶片水分状况、膜系统等方面影响研究,并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促进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发育和提高低温耐受性的最适外源褪黑素浓度。结果表明:(1)在常温下喷施各个浓度的褪黑素溶液,在生长发育(形态、茎高增长和株高增长),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光合色素[总叶绿素(Total Chl)、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均有一定的提高。(2)低温胁迫处理下,喷施各个浓度的褪黑素溶液可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低温胁迫对植株形态、茎高增长、株高增长、P_(n)、C_(i)、T_(r)、Total Chl、Chl a、Caro、露点水势(DWP)、相对电导率(RC)、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方面的负面影响。(3)隶属函数分析表明,600~70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促进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和缓解低温冷害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为提高降香黄檀幼苗的低温耐受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降香黄檀在亚热带低温地区的栽培管理。
    • 陈晓娜; 赵纳祺; 段娜; 葛根巴图; 张景波; 石善宇; 段瑞兵; 高菽晨
    • 摘要: 氮和水分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因子。以往研究大多只关注氮沉降或干旱单一因子,有关氮沉降和干旱交互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的影响还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本文通过论述水氮交互对植物生长特征、生理特性、化学计量特征等造成的影响及其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先调查土壤实际氮素类型和比例,再模拟原位土壤中氮素状况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而且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对水分和氮的响应是不同的,今后可进一步扩大试验范围及增加植物时间尺度的动态研究,从植物表型结构、解剖结构、地下部分、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等整体角度分析植物对水分和氮沉降变化的响应,以期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 徐杜敏; 余丽; 张民; 杨厚云; 李卫华; 王嵘; 苑惠丽; 强俊杰
    • 摘要: 长孢藻(Dolichospermum)是危害仅次于微囊藻的又一有害水华蓝藻。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和全球气候变暖,长孢藻呈现出明显的扩张趋势,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水体中,因其能够产生鱼腥藻毒素、微囊藻毒素等多种藻毒素以及土臭素,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已成为水体中急需控制的蓝藻种类。长孢藻可耐受较宽的温度、光强波动,喜低温、低盐,耐高温、弱碱,这些特性是其广泛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重要原因;长孢藻能吸收多种形态的氮源,以应对氮源的限制,在氮源不足的情况下,还可通过异形胞固氮而获得生存优势;长孢藻有快速吸收和储存无机磷盐的能力,以维持其在缺磷环境中正常的生长。而且,长孢藻产生的主要毒素鱼腥藻毒素是一种快速致死的神经毒素,不慎接触会导致人和动物迅速中毒死亡。鉴于长孢藻的危害性,文中从长孢藻的分布特点、生理生态特征、产毒和监测等研究前沿进行了综述,为有害长孢藻的预测预警、有效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 尹程; 高源; 张祥霖; 刘丹丹
    • 摘要: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巢湖地区芦苇对淹水胁迫的适应能力及其恢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20-90 cm),实验组的芦苇株高不断减少,分蘖数不断减少,鲜重增长量和干重增长量不断减少,而实验结束后芦苇地下生物量所占的比例不断小幅增大。淹水时间越长,芦苇叶绿素、蛋白质含量、株高、分蘖数、生物量与对照组相比的绝对增量越小。在淹水初期,芦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大;淹水处理第30天,随着淹水深度的加深,SOD、POD和CAT不断减少;在淹水20 cm的恢复期,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小幅增大,芦苇SOD、POD和CAT活性显著增大。在巢湖湿地生态系统中,20-40 cm是芦苇生长的适宜淹水深度;而淹水初期芦苇对高淹水深度表现出强烈的抗逆性,30天后芦苇已经适应了淹水胁迫。
    • 张皓然; 范中菡; 李红春; 夏丹; 陈庆华; 李洪浩; 徐雅欣; 廖明安; 林立金; 胡容平
    • 摘要: 为筛选出最有利于葡萄生长的壳聚糖浓度,以葡萄幼苗为材料,对其喷施浓度为0、1、2、4和6 g/L的壳聚糖溶液,研究了壳聚糖对葡萄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壳聚糖后,葡萄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均较对照显著增加,且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壳聚糖浓度为4 g/L时,葡萄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最大。喷施壳聚糖后,葡萄幼苗叶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均随喷施浓度增大不断提高,且在壳聚糖浓度为6 g/L时达到峰值。经壳聚糖处理后葡萄幼苗各部分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所上升,根系、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在壳聚糖浓度为4 g/L时达最高值。因此,壳聚糖能够促进葡萄幼苗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葡萄幼苗的抗逆性。
    • 吴钟启悦; 王雷; 陈立飞; 李秀保; 董志军
    • 摘要: 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作为重要的环境问题,海洋中pCO_(2)和溶解氧的失衡及富营养化加剧了许多沿海生态系统的酸化和低氧现象。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为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具有食用价值及潜在药用价值。本研究评估了海蜇碟状幼体在海洋酸化和低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碟状幼体暴露于两个pH水平(酸化pH 7.6,正常pH 8.1)和两个溶解氧水平(低氧2mg·L^(-1),常氧7mg·L^(-1))维持7d,胁迫因素维持恒定或昼夜节律性变化,测定其伞部直径、收缩频率及酸碱平衡、免疫和抗氧化相关酶活力。研究表明,海洋酸化和低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海蜇碟状幼体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且酸化和低氧之间表现出部分拮抗作用,昼夜波动的暴露模式对海蜇碟状幼体的损伤程度大于恒定的暴露模式。
    • 张珺; 周瑞佳; 赵升; 李继业; 姚海燕; 徐东会; 韩龙江
    • 摘要: 为研究不同盐度、温度及光照对漂浮浒苔生理生态的影响,我们将实验室内培养的浒苔置于不同盐度、不同温度及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培养,测定藻体光合参数.不同盐度条件下,对浒苔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在盐度为0的条件下,浒苔样品实际量子效率Fv/Fm快速降低,随后Fv/Fm维持在较低水平,在盐度10‰~40‰范围内,在前5天各处理样品Fv/Fm没有明显变化,之后样品Fv/Fm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实验温度条件下,对浒苔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在5°C~25°C,浒苔Fv/Fm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光照条件下,对浒苔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进行测定,其数值都在第一天发生了显著降低,之后稍有波动.藻体Fv/Fm变化有所不同,处理的前2天中,所有条件下样品都有相同幅度的降低,处理第三天时,光强400μmol/(m2·s)下比其他光强下的要显著低14%~16%;到培养后期,则以160μmol/(m2·s)下要明显较高,即160μmol/(m2·s)下藻体Fv/Fm的降低总体较为平缓.光照实验表明,浒苔在低光照条件下的实际量子效率要高于高光照条件,且最大量子效率的测定也进一步证实了该结果,表明高光照条件会引起浒苔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 汪磊; 刘志洋; 陈曦; 金荣荣
    • 摘要: 作物生长与作物生理生态有着密切的的关系病虫害直接威胁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病虫害监测系统对于提高农业病虫害预测防控的准确率,减少农作物损失,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农业物联网应用领域有作物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植物保护,排水灌溉和生态环境监控等,对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 赵雪健; 陈春宇; 杨志刚
    • 摘要: 研究表明酸化和镉单独处理会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由于人类活动,一些沿海和河口中的镉含量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了水生动物的代谢.目前,关于镉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已有报道,与此同时,水体酸化与水体重金属含量增加可能同步发生.为了更加全面地预测水生动物对水体重金属变化的生理生化应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酸化和重金属的复合胁迫对水生动物的交互影响.为此,本文从镉对水生动物的影响以及酸化与镉对水生动物的协同效应等几个方面综述了酸化和镉胁迫对水生动物毒害、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水体酸化研究提供参考.
    • 陈叶
    • 摘要: 玉簪属植物株形优雅丰满,花叶俱赏,适应性强,具抗逆性,尤其有较强耐阴性特点,具有广阔的园林应用栽培前景.从玉簪属植物耐阴机理、耐阴形态结构及解剖学特征、光合特性响应、光氮互作效应对耐阴性的影响、耐阴性生理生化指标响应、园林应用现状等6个方面综合概述玉簪属植物耐阴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玉簪属植物耐阴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玉簪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发挥较大的景观生态效益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