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建本科院校

新建本科院校

新建本科院校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453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23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309篇;相关期刊1169种,包括文教资料、中国电力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学术年会、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化学分会场等;新建本科院校的相关文献由4714位作者贡献,包括顾永安、盛正发、韩伏彬等。

新建本科院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23 占比:77.38%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1309 占比:22.40%

总计:5845篇

新建本科院校—发文趋势图

新建本科院校

-研究学者

  • 顾永安
  • 盛正发
  • 韩伏彬
  • 唐华生
  • 赵建玲
  • 王中华
  • 陆正林
  • 彭旭
  • 夏明忠
  • 安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瑞芳
    • 摘要: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对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新建本科院校天津天狮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王喜旺; 陈博
    • 摘要: “课堂革命”是对课堂教学所做的深刻革新与变革,是新时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经历了新建发展阶段后,正在积极探索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从关注办学条件以及硬件建设聚焦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因此,回归课堂教学,开展“课堂革命”成为现阶段新建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这必须从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课堂革命”内涵入手,明确新建本科院校“课堂革命”的背景及动因,进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实践操作层面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课堂革命”的取向,以期能够为新建本科院校更好地开展“课堂革命”提出有益的参考。
    • 刘长生; 刘文琪
    • 摘要: 认清经济全球化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特色为视点,通过对日语专业就业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现状的差距分析,提出以强化语言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探讨了基于市场需求的“工学一体”式课程内容模块与强化应用素质能力训练的项目任务设计相结合的日语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推动高校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
    • 关晓月
    • 摘要: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对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新建本科院校应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校企融合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 刘克忠; 李庆宏
    • 摘要: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滁州学院的应用型转变历程进行研究。从推动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四个转型”,推深产教融合、三段融合、理实融合、专创融合“四个融合”,推进专业应用品质、课程应用品质、合作育人品质、教学质量文化“四个提升”等方面,探讨了筑基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不同阶段实现应用型转变的路径、措施与策略。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应用型转变及加快进程提供参考。
    • 李廷友; 胡志强; 何清明
    • 摘要: 本研究以新建本科院校——泰州学院为例,追踪了2016级和2017级应用化学专业(理科)和制药工程专业(工科)四年制本科生的学习成绩,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成绩为样本,按学期计算平均成绩,与入学的高考成绩进行相关分析,了解高考预测度,并进行了学期间的平均成绩相关分析;根据相关系数揭示大学生的学习规律。结果表明,高考成绩只与大学前3个学期的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显著相关,而与后面学期的专业必修课弱相关,说明高考成绩虽然对本科生学业成绩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或者说在本科学习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学期间的学习成绩相关分析中,第1学期与后面学期均正相关,从第2学期开始,与后面学期的相关性呈现出递减趋势,表现为一种链式反应状态;而相邻学期间的平均成绩的相关性显著,非相邻学期成绩的相关性弱,时间相隔愈远,相关程度愈弱。并据此给出建议: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大学第1、2学期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课程设置要形成基础课和专业课环环相扣的模式;通过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厚实技能基础上,培养出有发展后劲和潜力的现代应用型人才。
    • 包国滔; 郑艳利
    • 摘要: 在新师范导向和师范认证体系影响下,通过培养目标对中学骨干教师的精准对标、理论课程对中学教材内容的普遍关注、实践课程对中学教学技能的着重打磨,新建本科院校史学师范生的培养展现出倚重教学技能培育的取向。但与此同时,其理论教学的学术前沿、实践教学的学科素养、课程考核的问题意识缺失,暴露出畸轻学科意识培育的缺陷。为此,应着力于夯实教学技能的学科基础、强化问题导向的学科意识、整合二元一体的田野教学。顺应新师范的育人需求,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师范生的培养不能在教学技能的习得与学科意识的炼就之间畸重畸轻,而应求得彼此之间适切的平衡,促进师范生形成以学科为先的综合素养。
    • 宋晓晴; 杨开昌
    • 摘要: 导师制是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但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遇到了思想观念、管理制度、导师质量和数量、评价机制及学生自身等方面诸多困难。通过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导师制实施的成功经验,探讨破解这些问题的办法和对策,旨在为同类院校导师制的顺利推行提供有益帮助和借鉴。
    • 姚瑶
    • 摘要: 本文基于红河学院2013-2015届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跟踪调查,从就业去向、就业数量、就业满意度的描述、影响就业满意度的因素及分析、提升就业满意度的途径探索等方面考察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就业满意度视角反映了红河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质量,有助于学校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靳玲玲
    • 摘要: 高校教改项目的设立是推动高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在OBE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改项目、各级共同推进教改项目建设、增加课程改革覆盖率、提升项目建设质量、使教学改革落地、促进项目建设成果最大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