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策有效性

政策有效性

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82484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新华文摘、当代经济、会计之友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6年会、全国第六届土地资源管理博士论坛等;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文献由21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昕阳、生延超、刘罗瑞等。

政策有效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2484 占比:99.97%

总计:482625篇

政策有效性—发文趋势图

政策有效性

-研究学者

  • 吴昕阳
  • 生延超
  • 刘罗瑞
  • 孙小惠
  • 张培丽
  • 张皓嘉
  • 慈仲博
  • 李雅晗
  • 杜磊
  • 沈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廖翼; 范澳; 姚屹浓
    • 摘要: 对1996-2020年中央政府机构和部门颁布的104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得到结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颁布部门众多,以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为主;政策演变大致经历了深化体制改革期、全面建设创新体系期和重点突破期三个阶段;政策工具使用中存在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匮乏的突出问题。随后,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政策数量的增加并不会对科技成果形成阶段的产出产生显著作用,但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产出的增加。政策力度的加强则对两阶段产出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此,提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传,建立健全政策辅导学习机制、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评估框架等建议。
    • 赵恢林
    • 摘要: 随着中国近些年经济增速放缓,企业“脱实向虚“愈发严重,货币财政政策调控难度明显加大。用企业资本结构冲击来刻画企业资本金融化,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资本结构变化下货币财政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企业资本金融化与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企业资本金融化冲击会使得经济下滑、消费下降、金融资产价格上升,泰勒规则相比货币供给规则更有利于应对资本金融化冲击;第二,负利率、货币供给和财政政策冲击都会增加产出、消费和投资,但随着企业资本金融化加深,他们对产出、消费和投资的有效性逐渐下降,反而资产价格相对上升;第三,资本金融化削弱货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机理在于资本金融化影响了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应减少,从而使得总产出、消费和投资相对下降;第四,通过模型方差分解得出,资本结构冲击能够解释资产价格收益波动的19.48%,另外从长期来看,不管是泰勒规则还是货币供给规则下资本金融化深化都会影响实物有效投资不足,从而影响长期消费,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 王明华
    • 摘要: 乡村振兴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策略,精准扶贫则是针对贫困地区的专项农村工作,但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为了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脱贫攻坚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与其他农村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缺乏内生性发展动力,存在返贫致贫的诱因和可能性,如何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后扶贫时代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贫困地区仍然需要在精准扶贫政策下,转变发展观念,借鉴乡村振兴建设的先进经验,针对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发力,夯实产业扶贫的发展基础,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 朱海婷; 吴正平
    • 摘要: 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政策,提高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构建了网络搜索数据与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的关系框架模型,对新疆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网络搜索指数与科技创新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搜索数据与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存在较强的动态关联性,公共服务和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产出影响最为显著,对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影响最大,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对科技创新产出影响相对较弱,对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影响相对较小。
    • 周晟
    • 摘要: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以成都市11个镇(街道)的415份农户问卷数据为基础,从农户角度对成都市农村人居环境政策有效性作出综合评价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效果取得了良好成效,重要原因在于大城市周边更容易发展乡村旅游,因此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因区位优势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较多,农户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提升素质,从而有效治理乡村,农民和企业的参与度较高。
    • 黄锐; 谢朝武; 李勇泉
    • 摘要: 文旅融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学界对既有政策体系对文化旅游产业的作用机制却一直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和实证检验.该研究对2009—2018年文化旅游产业的109条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出文化旅游产业政策的工具类型、发布部门、阶段性力度演进等特征,同时结合42家文化旅游上市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投资现金流等数据,基于时间序列分析中的VAR模型,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力度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政策力度与文旅产业发展规模水平、收益水平和投资建设水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与发展规模水平、投资建设水平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与收益水平存在双向因果关系.(2)政策力度对文旅产业规模扩大具有显著的短期促进作用,但其长期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政策力度对产业收益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后期较不稳定.政策力度对文旅产业投资水平具有短期刺激作用,机遇期结束后刺激作用放缓.(3)政策力度是文旅产业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国内旅游总花费是文旅产业收益增长的主要因素,政策力度和国内旅游总花费对文旅产业投资水平有影响,但非主要影响因素.
    • 生延超; 吴昕阳
    • 摘要: 旅游产业政策旨在规范行业发展,引导产业上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成为调控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1978年至今,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探讨旅游产业演变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1省区市2001~2018年面板数据测度旅游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旅游财政投入能极大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颁布的不同层级旅游产业政策具有时效性差异,中央政府旅游产业政策具有时滞性特征,滞后期为一年,而地方旅游产业政策具有即时有效性;旅游产业政策空间分布及有效性存在东中西区域性差异。
    • 林璐
    • 摘要: 指出了文化产业政策决定文化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探讨了文化产业政策涉及的问题,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提出了未来研究需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绩效评价体系.
    • 章强; 颜凯; 郑中琪
    • 摘要: 为研究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在我国的有效性,采用政策效应评估领域的断点回归分析方法,对上海港和天津港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的实施效果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上海港和天津港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均能够有效降低所在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日均质量浓度,进而改善区域空气质量。该政策在我国不同区域也表现出较好的普遍适用性。
    • 黄蕾; 朱涛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房地产的复苏领先于大部分实体经济部门,其"量价齐涨"的现象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高度相关.为此,选择国房景气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相关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长期数据验证了房地产市场会受到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此次房地产市场率先复苏的主要原因;第二,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在短期内刺激国房景气指数的上涨,但是该刺激作用在中长期内不可持续;第三,实体经济发展在短期内对房地产市场投资具有正向影响,但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如货币政策.鉴于此,建议在疫情期间需要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提前规划相关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机制,避免对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