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波功率

微波功率

微波功率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75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195980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资源与人居环境、科技创新导报、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55种,包括2016国防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2016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等;微波功率的相关文献由1360位作者贡献,包括廖小平、王德波、张志强等。

微波功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1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5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95980 占比:99.86%

总计:196250篇

微波功率—发文趋势图

微波功率

-研究学者

  • 廖小平
  • 王德波
  • 张志强
  • 韩磊
  • 崔焱
  • 冷朋
  • 陈强
  • 李金山
  • 沈美根
  • 徐达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丽莉; 史胜娟; 吴红梅; 丁玥; 程伟伟
    • 摘要: 【目的】研究微波真空冷冻干燥不同功率(100~500 W)对蛋清蛋白粉乳化特性的影响,为生产高品质蛋清蛋白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乳化性、Zeta电位、粒径、浊度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探究微波真空冷冻干燥不同功率对蛋清蛋白粉乳化特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乳化性分析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蛋清蛋白粉乳液的乳化性和Zeta电位绝对值先增加后减小,平均粒径和浊度先降低后增加(P<0.05),其中微波功率为300 W时,蛋清蛋白粉乳液的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2.35 m^(2)/g和33.53 min;平均粒径最小,为1203.67 nm,蛋清蛋白粉乳液粒度分布呈现单峰曲线,蛋白质更均匀地分布在乳液中。结构分析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蛋清蛋白粉二级结构中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β-转角相对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大荧光发射强度降低,最大发射波长发生蓝移,蛋清蛋白粉微观结构展开程度先增加后减小,乳液液滴直径先减小后增大;其中微波功率为300 W时,蛋清蛋白粉乳液液滴直径最小且分布最均匀,蛋清蛋白表面展开程度最大,质地最疏松。【结论】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功率对蛋清蛋白粉乳化特性的影响显著,采用300 W微波功率处理蛋清蛋白,可显著改善其乳化特性。
    • 贾润红
    • 摘要: 为从理论上揭示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花青素的传递机理,基于固液传质理论和Fick第一定律,建立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花青素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微波功率和萃取时间进行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残留量随萃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增加呈降低趋势。花青素残留量试验值与模拟值接近,决定系数(R2)均在0.92以上。表明所建立的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花青素动力学模型可靠和合理,通过该模型可以预测不同萃取时间和微波功率下花青素含量。研究结果为获得高得率、低降解率的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花青素的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 张帅; 安康; 邵思武; 黄亚博; 杨志亮; 陈良贤; 魏俊俊; 刘金龙; 郑宇亭; 李成明
    • 摘要: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法制备的高质量金刚石在很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9 kW微波功率,分别在13 kPa、14 kPa、15.5 kPa、17 kPa的腔室压力下进行薄膜沉积实验,发现在15.5 kPa、17 kPa的腔室压力下沉积的薄膜在中心区域出现异常生长情况,具体表现为中心存在明显的阶梯式凸起。为揭示薄膜中心出现异常沉积的原因,使用SEM和Raman分析薄膜表面形貌和质量,通过数值模拟进行沉积过程建模计算和分析功率密度和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在相同功率下,提高腔室压力,压缩等离子体,因平均自由程较短,扩散能力不足,将导致衬底中心区域比边缘区域更易密集生长,金刚石薄膜中心区域出现明显的阶梯。同时,薄膜整体的生长速率、均匀性、质量均会在超过压力极值后降低。
    • 薛宏坤; 谭佳琪; 蔡旭; 刘成海; 唐劲天; 李倩
    • 摘要: 为探究微波萃取条件下,萃取体系内微波能吸收和目标成分的传递机理,本实验针对微波辅助萃取蔓越莓花色苷的过程进行研究。依据电磁理论,建立萃取液微波能吸收模型,分析介电特性与萃取液微波能吸收规律;依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萃取体系内花色苷传热传质模型,分析微波萃取体系内的温度和花色苷提取量分布和变化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经微波处理后蔓越莓颗粒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萃取液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因子及微波能吸收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对萃取液温度分布和花色苷提取量的变化进行模拟,发现微波功率越大,萃取液中心处温度越高,底部和中心处温差越大;50°C为花色苷萃取的临界温度,当萃取液温度低于50°C时,微波功率越大,萃取时间越长,萃取液中花色苷提取量越高;当萃取液温度高于50°C时,微波功率越大,萃取时间越长,花色苷降解程度越大;经微波处理后样品的细胞壁破裂,微波功率越大破坏程度越明显,说明微波具有强化萃取蔓越莓花色苷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探究微波萃取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 苏姗姗; 宋哲; 张娟
    • 摘要: 功率敏感器是微波射频专业中一种常用的基础仪表,配合功率指示器,用于微波功率的测量;在自动测试成为当代计量主流手段的背景下,提出了功率敏感器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对《小功率座检定规程》及厂家方法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功率敏感器校准的通用步骤和硬件平台,并以此为基础讲述了自动测试系统各个模块:仪器管理、测试方案设计、测试过程实现及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思路及关键步骤,分析了参数校准因子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通过手动测试与自动测试结果的比对,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大量实践,证明该软件结构可推广至各种仪表自动测试中,验证了其成为一种仪表自动测试通用结构的可能。
    • 郭少鹏
    • 摘要: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全新的吸附材料再生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利用N_(2)作为载气对微波反应器腔中吸附SO_(2)后的炭基催化剂进行微波辐照再生,考察了微波功率和载气流量对微波加热再生炭基催化剂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微波加热再生炭基催化剂的机理。
    • 陈刚
    • 摘要: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为了有效地分析不同的微波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实际特点,相关技术人员针对基本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总体上的分析,同时,对其本身的非线性特点也进行了明确的观察,针对非线性特点之中的几个主要的内容和反映的工作状态,提出了反映功率放大非线性特点本身的主要技术指标内容。为了有效地增进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在现有的环境下,选择以氮化镓芯片,以多种形式,构建出新型的微波放大器设计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微波的方式,通过软件操作,对于预防放大电路汉字中的偏置电路等相关的技术电路结构,实现仿真性的结构设计,同时,基于不同的设计技术手段,对电路板进行细致化的设计分析,实现较为完整、全面的指标测试。
    • 张晋; 张子敬; 徐梓博; 云峰; 佐双吉; 相亚军
    • 摘要: 碱式硫酸铝解吸法脱硫作为一种脱硫剂可再生并富产高纯SO_2的再生法脱硫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为强化热解吸性能,在微波动态解吸系统下研究了微波功率、脱硫富液流量对解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持续作用下动态解吸系统运行稳定并显示出很好的解吸效果。脱硫富液在解吸瓶中可稳定维持在目标解吸温度,而在解吸液缓冲瓶中得到较低温度水平以排除热解吸的影响。在一定的脱硫富液流量和微波功率条件下,高微波功率和脱硫富液流量对解吸性能的促进作用明显,解吸终点解吸率达到72.26%和71.64%以上,解吸速率达到1.874 5×10^(-4) mol/(L·min)和2.443 5×10^(-4) mol/(L·min)以上。高微波功率下升温速率、解吸率、解吸速率有明显提升,微波解吸非热效应更为突出。高脱硫富液流量提高了循环倍率,使微波的有效作用时间延长,这对解吸率和解吸速率的提高有利。
    • 赵庆亮; 袁正勇; 陈宗祥; 方勇
    • 摘要: 以高频微波发生器为载体,对LCL滤波器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建立3D模型,从提高功率因数、减少器件电流角度出发,确定参数选取范围.根据Simulink仿真结果,分析不同滤波器之于系统的影响.通过微波输出实验,验证LCL滤波器具有降低电流谐波、提高微波功率精度、消除微波功率震荡的作用.
    • 朱雁青; 郭峰
    • 摘要: 研究以叶绿素丙酮提取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功率微波加热下对提取液中叶绿素含量和颜色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下提取叶绿素可显著减少因加热导致的叶绿素a的降解,400W功率下叶绿素a的降解幅度最小。叶绿素b的降解受微波功率的影响,微波功率越高,开始降解的时间越早,后期则含量下降幅度相似。叶绿素b的降解程度显著影响提取液颜色由绿转黄的程度变化(P<0.05),但提取液绿色值与叶绿素a、b含量均不相关(P<0.05)。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