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7924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建筑科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90篇、会议论文261篇、专利文献156443篇;相关期刊1010种,包括广东园林、花卉、现代园艺等; 相关会议120种,包括2015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讨会、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首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展望研讨会)等;园林植物的相关文献由11820位作者贡献,包括翁殊斐、董丽、张启翔等。

园林植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90 占比:4.04%

会议论文>

论文:261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56443 占比:95.80%

总计:163294篇

园林植物—发文趋势图

园林植物

-研究学者

  • 翁殊斐
  • 董丽
  • 张启翔
  • 张德顺
  • 包志毅
  • 夏宜平
  • 陈红锋
  • 李延明
  • 刘燕
  • 李树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王有信; 魏爱军; 郜建国
    • 摘要: 中国的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被西方称为“世界园林之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70%以上的树木、花草来自中国,意大利曾引种中国园林植物1000多种,德国现有园林植物50%来源于中国……
    • 范小妮; 刘耀臣; 孙佳丽
    • 摘要: 城市绿化对园林植物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扦插育苗在保持优良性状的基础上可以快速繁育城市绿化所需植物。本研究以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ABT、NAA和IBA浓度梯度为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250mg/kg,以清水为对照,探究不同生根促进剂类型和浓度对凌霄扦插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ABT和NAA对凌霄扦插育苗的促进效果显著优于IBA,当ABT的浓度为150mg/kg时,较其他ABT处理生根率显著提高了41.81%、4.65%、30.60%和76.15%,且成活率最高。结论认为,凌霄扦插育苗生产中宜使用150mg/kg浓度的ABT溶液进行插穗处理,以高效培育出优质凌霄扦插苗。
    • 张丽英
    • 摘要: “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生态重建修复及景观营造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新型的城市建设方式,尤其在降雨与干旱两种情况下,对水资源问题本就紧张的城市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城市绿地作为海绵城市中的海绵体对水分的吸收与释放更是我们亟需研究的重点。因此,丰富植物物种多样性,科学合理地选择与配置植物,让城市绿地更好地发挥海绵体作用至关重要。探讨郑州建设海绵城市应如何进行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发挥植物本身的最大价值。
    • 王思佳; 张曦
    •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好,低碳理念被人们所重视,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加强园林的低碳建设,还可以有效保护低碳环境,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氛围。分析了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结合设计缺陷,探讨了科学选址加强土壤保护、城市园林植物均衡配置、扩大园林植物绿化规模的方法,合理安排灌溉和修剪规划。为城市景观工程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 李小莹
    • 摘要: 新时代发展之下,增加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数量,能够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美观性,并且为市民提供可游览的休闲生态场所。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维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方针,因此设计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必须要深入贯彻低碳理念,并以此来达成节约资源、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益等目标。基于此,该文重点对设计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中应用低碳理念的相关策略做出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以推进我国各大城市绿化工作的持续性、稳健性发展。
    • 郭利娜; 姬鹏; 孙宏彦; 石生伟; 谢军飞
    • 摘要: 城市绿地地下空间开发对解决城市建设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至关重要,覆土厚度作为其重要参数指标,对园林植物生长和工程建设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不同覆土厚度(0.5、1.0、1.5m)处理与地面对照下北京城市5种常见园林植物地上部及其根系生长的多年监测与分析发现以下几方面。1)与地面对照相比,0.5m覆土处理与1.0m覆土处理明显限制了速生树种洋白蜡的地上部生长;但各覆土处理未明显限制生长速率较慢的油松和紫薇的生长;而0.5m覆土处理明显限制了灌木类(大叶黄杨与金银木)的地上部生长。2)植物生长5年后,所有覆土处理中的植物根系均已到达种植池底部,且0.5m覆土处理的粗根分布密度明显高过其他处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根系相互压迫与横向生长现象。乔木根系生长随着覆土年限的推移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 李海艳
    • 摘要: 为解决园林工程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对生物技术及其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提高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参考。
    • 颜佳; 孙芝倩; 王玉萍
    • 摘要: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研究热点,如何增强城市风景园林绿地的碳汇功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碳中和视角下的城市发展和风景园林在其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论述,说明了基于碳中和视角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以深圳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对其中基于碳中和理念的生态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适于我国国情的4个助力碳中和目标的总体策略,分别是保护城市原有植被和碳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资源,建立碳汇定量计算与管控体系及发挥城市绿地的科教价值。
    • 张铭亦; 黄秋燕
    • 摘要: 为全面了解肇庆七星岩景区园林植物资源及应用情况,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景区内园林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优势科属和观花植物资源等进行调查研究。在实地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加园林植物种类、充分挖掘园林植物文化内涵以及加强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具体策略。
    • 廖慧敏; 师凤起; 李明; 朱逸龙
    • 摘要: 基于长沙市10种典型植物叶片的多个滞尘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植物的滞尘等级与识别模型,实现绿化植物滞尘综合量化评判方法的探究。首先,常规方法采集叶样后,运用打孔称质量法测量叶表面积参数,显微观察法计算植物叶表气孔与绒毛密度,干洗法测量单位叶面积最大滞尘量与自然滞尘量。然后,运用模糊聚类理论对10种植物滞尘指标进行滞尘等级划分与模式识别。模糊聚类将9种植物叶片的滞尘指标分为7个不同λ水平的聚类。其中λ为0.907时,F检验值为21.41,滞尘指标间差异最显著。9种植物滞尘指标聚为4种最优,9种植物可对应划分为低、中、较高与高4个滞尘等级,即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滞尘等级最高,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滞尘等级较高,瓜子黄杨(Buxus sinica)、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与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3种植物滞尘等级为中等,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冬青(Ilex chinensis)、月季(Rosa chinensis)、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滞尘等级最低。第10种植物小蜡在模式识别中辨识为中等滞尘等级。滞尘等级与模式识别结论与相关研究基本相符,模糊聚类构建的绿化植物叶片滞尘等级模式识别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为绿化植物叶片滞尘效果综合量化评价提供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