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口头

口头

口头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法律、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专利文献156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甘肃社会科学、理论界、新课程(教师版)等; 口头的相关文献由447位作者贡献,包括柯玉进、苏强、侯超等。

口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42.86%

专利文献>

论文:156 占比:57.14%

总计:273篇

口头—发文趋势图

口头

-研究学者

  • 柯玉进
  • 苏强
  • 侯超
  • 田红平
  • 肖文生
  • 佘运玖
  • 叶道辉
  • 金连登
  • L·E·阿姆斯特隆
  • P·迪克里斯托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卢永和
    • 摘要: 荷马史诗在古希腊世界构建了全民共享的文化记忆。荷马史诗的文化记忆传统建基于口头传统和简易字母表。在口头文化时代,荷马史诗以诗性思维的形象,诠释和传承古希腊文明观念。进入书面文化时代之后,荷马史诗文本的文化权威亦是源自于口头传统。荷马史诗研究传统中的“语文学”派,忽视荷马史诗在无文字社会中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与传承功能;而“演述派”则无视书写记忆相比口头记忆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从口头吟唱到文本阅读,荷马史诗是以一种艺术自由而非宗教和政治宰制的形式,实现文明传统的延存与激活。这是古希腊文明异于世界其它古老文明的独特之处。
    • 鲁越
    • 摘要: 狼人杀作为当代口头交流类策略游戏的典型代表,在线下风靡已久,拥有比较固定的文化圈层和受众群体,并在一套既定的游戏规则之外,形成了玩家之间相互碰撞而生产隐性规则的另一套体系。笔者将通过还原狼人杀这一都市民俗文化规则再生产的过程,剖析其群体内部各个分层的角色定位与文化行为逻辑,透视民俗文化再生产中体现出的文化调适。从狼人杀群体形成和内部分层入手,尝试找到狼人杀群体是如何完成一次交流实践的再生产过程,并讨论在游戏的固定显性规则之外,狼人杀群体又如何生产出他们的隐性规则。
    • 魏玮
    • 摘要: 问答对话是先秦时期重要的人际交往和知识传播方式,体现了彼时发达的口头传统.史传所载大量的君臣问答对话体现了早期的谘议制度.问答对话还多用于贵族教育,后来逐渐演变为阐释经典的重要方式.春秋时期,士人不再囿于制度而进行政治观念的阐发,而是通过对话寻求自由的思想争鸣.而战国之后,问答对话则演变成了士人假设问答、论辩设难之作,对问体在这时确立并趋于成熟.问答对话从早期君臣谘议的政治活动,发展到师生问答的教育活动、思想活动,再到纯文学意义上的假设对问之体,文体的生成与成熟实际也是逐渐脱离政治视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含混到清晰,从生活实际走向文学表达,逐渐拥有独立话语的过程.
    • 陈忠实
    • 摘要: 我要求休学一年。我写了一张要求休学的申请书。我在把书面申请交给班主任的同时,又口头申述了休学的因由,发觉口头申述因为穷而休学的理由比书面申述更加难堪。好在班主任对我口头和书面申述的同一因由表示理解,没有经历太多的询问便在申请书下边空白的地方签写了"同意该生休学一年"的意见,自然也签上了他的名字和时间。
    • 祝凤
    • 摘要: 我国当下小学语文界对口述作文的价值及其与书写作文的内在联系缺少系统的认知。难能可贵的是,早在民国时期我国教育界就对口述作文有了广泛的研究。在他们看来,口述作文是书写作文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作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他们还提出了逐步进阶的口述作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及评价方式。此外,他们还对口述作文与书写作文之间的联系以及向书写作文的过渡路径做了探讨。
    • 宫爱玲
    • 摘要: 海洋民俗文化包括海洋风俗民俗文化、海洋物质民俗文化和口头海洋民俗文化.作为青岛口头海洋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青岛海洋民间故事是青岛重要的文学遗产和文化遗产,是青岛地域文化、海洋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兼有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和民俗价值.加强对青岛海洋民间故事的保护与传承,可以从加大海洋民间故事著作的出版与保护、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开发海洋文创产品、设立海洋文化研究专项等角度切入,从而扩大青岛海洋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实现对青岛海洋民间故事的保护与传承.
    • 王晓红; 施莉婷
    • 摘要: 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记忆.《江格尔》作为蒙古族经典的英雄史诗巨著,承载了蒙古族人民共同的民族记忆和精神文化.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媒介变迁的角度梳理英雄史诗《江格尔》从口头到文本的跨媒介传播过程,分析其产生的变化及原因,探究英雄史诗《江格尔》的传唱与传播,边疆跨国民族民众是如何实现互动的.研究发现,社会发展变迁推动了英雄史诗《江格尔》从口头到文本的跨媒介传播,口头传播赋予了《江格尔》不竭的生命力,文本则使《江格尔》纷繁复杂的内容得以固定传播.英雄史诗《江格尔》的传唱与传播是边疆跨国民族既满足自身娱乐需要,又传承历史文化,凝聚人心,实现定边安边的文化体系.
    • 兰斯·斯特拉特; 张云鹏
    • 摘要: 讲故事,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性特征,是人类语言和符号传播能力的一种产物.正如在媒介生态学领域,语言被认为是一种媒介一样,叙事在被理解为一种语言、一种基本社会现象的同时,也被理解为一种传播媒介.作为一种媒介,叙事与其他媒介相互作用,同时又被其他媒介所改变,在经历巨大改变的过程中,叙事通过口传传统、戏剧表演、书面文件以及视听媒介等得以表达.人物和情节在性质上的重大转变伴随着从口头向文字的转变.书写,尤其是印刷,使很多新型叙事的出现成为可能.讲故事通过新媒介的引入继续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强调把叙事作为环境,尤其是与社会互动和游戏有关联的叙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