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印刷机的防滑装置

印刷机的防滑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印刷机的防滑装置,其中,印刷机的防滑装置包括基体、胶辊、网纹辊、防滑组件及驱动件;所述胶辊转动连接于所述基体;所述网纹辊转动连接于所述基体,并与所述胶辊抵接;所述防滑组件设于所述基体的一端,并与所述胶辊和所述网纹辊连接,以使所述胶辊和所述网纹辊同步转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防滑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防滑组件带动所述胶辊和所述网纹辊同步转动。本发明印刷机的防滑装置减少胶辊和网纹辊的磨损,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929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科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00704.5

  • 发明设计人 刘义;刘文峰;李晨瑶;

    申请日2020-10-30

  • 分类号B41F13/008(20060101);

  • 代理机构44542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冰

  • 地址 518111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鹅公岭社区凤凰大道1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0:3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机的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在高速水性送纸印刷机的防滑装置的印刷过程中,市场普遍的设备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当设备正常着墨印刷时,网纹辊在主传动力下正常同速运转。当设备主动力件停止运转时,由于胶辊另一端处有电机驱动,此时网纹辊与胶辊通过两者周面抵接摩擦转动。但是,当使用不同的油墨浓渡和色素时,会出现网纹辊打滑无法转动的情况,只有胶辊在转动。出现打滑现象后,容易堵塞网纹辊的网孔,只有胶辊在转动,而网纹辊不转动,也会造成对胶辊的损伤,减少网纹辊与胶辊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的防滑装置,旨在防止胶辊和网纹辊打滑,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印刷机的防滑装置包括:

基体;

胶辊,所述胶辊转动连接于所述基体;

网纹辊,所述网纹辊转动连接于所述基体,并与所述胶辊抵接;

防滑组件,所述防滑组件设于所述基体的一端,并与所述胶辊和所述网纹辊连接;及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防滑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防滑组件带动所述胶辊和所述网纹辊同步转动。

可选地,所述防滑组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基体,并与所述基体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

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胶辊;及

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网纹辊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内圈连接所述胶辊,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连接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使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自由转动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内环连接所述网纹辊,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之间连接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使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自由转动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二转动件设有第二链轮,所述防滑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链条,所述链条套设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传动件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至少两个张紧链轮,至少两个张紧链轮间隔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的两侧,所述链条依次啮合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和至少两个所述张紧链轮,且所述链条内啮合所述第一链轮,所述链条外啮合所述第二链轮。

可选地,所述张紧链轮包括本体和固定件,所述基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固定件活动穿设于所述调节孔,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和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周缘,另一端连接所述基体,所述基板、多个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基体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基板开设有过孔,所述驱动件部分穿设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印刷机的防滑装置还包括主动力件,所述主动力件设于所述基体背离所述防滑组件的一侧,且所述主动力件与所述网纹辊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印刷机的防滑装置设有基体和转动连接于基体的胶辊及网纹辊,胶辊和网纹辊的周面抵接摩擦转动,通过在基体的一侧设置防滑组件,防滑组件与胶辊和网纹辊连接,带动胶辊和网纹辊同步转动,有效防止胶辊和网纹辊其中之一不转动而发生打滑现象。同时,设置驱动件与防滑组件连接,以驱动防滑组件带动胶辊和网纹辊同步转动,减少胶辊和网纹辊的打滑现象,减少两者的磨损,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印刷机的防滑装置一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印刷机的防滑装置一实施例中驱动件和防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印刷机的防滑装置一实施例中驱动件和防滑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印刷机的防滑装置一实施例中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印刷机的防滑装置1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印刷机的防滑装置100包括基体10、胶辊20、网纹辊30、防滑组件40及驱动件50;其中,胶辊20转动连接于基体10;网纹辊30转动连接于基体10,并与胶辊20抵接;防滑组件40设于基体10的一端,并与胶辊20和网纹辊30连接;驱动件50与防滑组件40连接,以驱动防滑组件40带动胶辊20和网纹辊30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基体1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板,胶辊20和网纹辊30设于两个定位板之间,且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辊身抵接,用于瓦楞纸板的着墨印刷。可以理解的,两个定位板上均开设有过孔411a,使得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两端穿设于过孔411a,并与防滑组件40连接。过孔411a处设有轴承,使得胶辊20和网纹辊30可转动,可选地,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直径相同,便于两者保持同步转动。可以理解的,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辊身上带有油墨和色素等,且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转动方向相反,瓦楞纸板通过胶辊20和网纹辊30之间的转动印刷上色。

可选地,防滑组件40可采用焊接或过盈配合等方式连接基体10,如此可提高防滑组件40的安装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滑组件40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设置在基体10的一侧,例如采用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销钉连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只要是能够实现防滑组件40与基体10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均可,如此可提高防滑组件40的拆装便利性,方便更换或维修防滑组件40等。当然,为了实现可拆卸连接,也可借助其他辅助结构,例如卡扣结构、连接件等,在此不做限定。

同时,驱动件50连接于防滑组件40背离胶辊20的一端,驱动防滑组件40带动胶辊20和网纹辊30同步转动,为其提供动力,可选地,驱动件50为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或者交流伺服电机。通过驱动件50驱动防滑组件40,实现防滑组件40带动胶辊20和网纹辊30同步转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印刷机的防滑装置100设有基体10和转动连接于基体10的胶辊20及网纹辊30,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周面抵接摩擦转动,通过在基体10的一侧设置防滑组件40,防滑组件40与胶辊20和网纹辊30连接,带动胶辊20和网纹辊30同步转动,有效防止胶辊20和网纹辊30其中之一不转动而发生打滑现象。同时,设置驱动件50与防滑组件40连接,以驱动防滑组件40带动胶辊20和网纹辊30同步转动,减少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打滑现象,减少两者的磨损,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防滑组件40包括基座41、第一转动件42及第二转动件43;其中,基座41连接于基体10,并与基体10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41a;第一转动件42转动设于容纳空间41a,第一转动件42的一端与驱动件50连接,另一端连接胶辊20;第二转动件43与网纹辊30的一端连接,并与第一转动件42间隔设置,第二转动件43与第一转动件42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基座41可采用焊接或过盈配合等方式连接基体10,如此可提高基座41的安装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41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设置在基体10的一侧,例如采用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销钉连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只要是能够实现基座41与基体10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均可,如此可提高基座41的拆装便利性,方便更换或维修防滑组件40等。当然,为了实现可拆卸连接,也可借助其他辅助结构,例如卡扣结构、连接件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基座41与基体10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41a,用于容纳第一转动件42和第二转动件43。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42的一端与驱动件50连接,驱动件50驱动第一转动件42转动,同时,第一转动件42的另一端连接胶辊20,也就是说,第一转动件42带动胶辊20转动。此外,第二转动件43与第一转动件42间隔设置,并连接至网纹辊30的一端,使得第二转动件43可带动网纹辊30转动,设置第二转动件43与第一转动件42传动连接,即第二转动件43的转动动力由第一转动件42提供,第一转动件42的转动动力由驱动件50提供。此方式实现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同步转动,减少了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磨损,延长了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42包括外圈和内圈,外圈设有第一转轴422,第一转轴422与驱动件50连接,内圈连接胶辊20,外圈和内圈之间连接有锁止件,锁止件使外圈和内圈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自由转动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42包括外圈和内圈,外圈套设内圈,即内圈位于外圈的内侧,在外圈朝向驱动件50的一侧设有第一转轴422连接驱动件50,驱动件50通过第一转轴422转动外圈。可选地,内圈内侧设置有与胶辊20配合的轴孔,胶辊20一端的胶辊20轴穿设于该轴孔内连接内圈,同时,外圈和内圈之间连接有锁止件,驱动件50驱动外圈转动的同时,外圈可通过锁止件带动内圈转动。

可以理解的,当外圈沿一方向转动时,如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时,锁止件同时抵接外圈和内圈,使得外圈可带动内圈同步转动;当外圈沿另一方向转动时,如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时,锁止件可相对于外圈和内圈滑动,此时外圈空转。也就是说,外圈和内圈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自由转动状态,可通过调整外圈和内圈的转动方向实现两种状态的转换,提高实用性。

于其他实施例中,当外圈和内圈同方向转动,但是内圈的转动速度大于外圈的转动速度,此时外圈和内圈空转,锁止件相对于外圈和内圈滑动,两者互不干扰,当内圈的转动速度小于外圈的转动速度时,外圈使锁止件抵接内圈,以使外圈带动内圈同步转动。

也就是说,由于驱动件50通过第一转轴422连接外圈,而胶辊20连接内圈,当胶辊20自身的转动速度大于驱动件50所提供的转动速度时,胶辊20的转动不会影响驱动件50的转动,不会发生动力冲突而导致设备损坏。当胶辊20自身的转动速度小于驱动件50所提供的转动速度时,则胶辊20的转动动力由驱动件50提供。此方式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43包括外环和内环,外环设有第二转轴432,第二转轴432与第一转动件42传动连接,内环连接网纹辊30,外环和内环之间连接有锁紧件,锁紧件使外环和内环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自由转动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43包括外环和内环,外环套设内环,即内环位于外环的内侧,在外环设有第二转轴432传动连接第一转动件42,第一转动件42通过第二转轴432转动外环。可选地,内环内侧设置有与网纹辊30配合的轴孔,网纹辊30一端的网纹辊30轴穿设于该轴孔内连接内环,同时,外环和内环之间连接有锁紧件,外环转动的同时,可通过锁紧件带动内环转动。

可以理解的,当外环沿一方向转动时,如顺时针转动时,锁紧件同时抵接外环和内环,使得外环可带动内环同步转动;当外环沿另一方向转动时,如逆时针转动时,锁紧件可相对于外环和内环滑动,此时外环空转。也就是说,外环和内环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自由转动状态,可通过调整外环和内环的转动方向实现两种状态的转换,提高功能性。

于其他实施例中,当外环和内环同方向转动,但是内环的转动速度大于外环的转动速度,此时外环和内环空转,锁紧件相对于外环和内环滑动,两者互不干扰,当内环的转动速度小于外环的转动速度时,外环使锁紧件抵接内环,以使外环带动内环同步转动。

也就是说,由于第一转动件42传动连接外环上的第二转轴432,而网纹辊30连接内环,当网纹辊30自身的转动速度大于驱动件50所提供的转动速度时,网纹辊30的转动不会影响驱动件50的转动,不会发生动力冲突而导致设备损坏。当网纹辊30自身的转动速度小于驱动件50所提供的转动速度时,则网纹辊30的转动动力由驱动件50提供。此方式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转动件42设有第一链轮421,第二转动件43设有第二链轮431,防滑组件40还包括设于容纳空间41a内的传动件44,传动件44包括链条441,链条441套设于第一链轮421和第二链轮431,并分别与第一链轮421和第二链轮431啮合。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转动件42与第二转动件43的有效传动,在第一转动件42设有第一链轮421,第二转动件43设有第二链轮431,通过设于容纳空间41a内的传动件44,传动连接第一转动件42和第二转动件43。传动件44包括链条441,链条441套设于第一链轮421和第二链轮431,并分别与第一链轮421和第二链轮431啮合,通过链条441传动连接,可使传动更稳定,保证第一转动件42和第二转动件43同步转动。可以理解的,传动件44采用双链条441设置,双链条441并行设置,相应的,链轮采用双齿轮结构,双链条441传动加强了传动的强度,提高传动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件44还包括转动设于容纳空间41a内的至少两个张紧链轮442,至少两个张紧链轮442间隔设于第二转动件43相对的两侧,链条441依次啮合第一链轮421、第二链轮431和至少两个张紧链轮442,且链条441内啮合第一链轮421,链条441外啮合第二链轮431。

本实施例中,由于链条441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会导致传动效率的降低,为此,在容纳空间41a内设置两个张紧链轮442,提高链条441的张紧程度。可以理解的,两个张紧链轮442还具有调向的作用,两个张紧链轮442间隔设于第二转动件43相对的两侧,链条441内啮合于第一链轮421,随后分别内啮合两个张紧链轮442,经过两个张紧链轮442对链条441的调向,使得链条441外啮合第二链轮431。在保证链条441张紧程度的同时,实现第一转动件42和第二转动件43的转动方向不同,使得胶辊20和网纹辊30往一方向内旋,便于对瓦楞纸板印刷着墨。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多个张紧链轮442,提高链条441的张紧程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张紧链轮442包括本体4421和固定件4422,基座41开设有调节孔41b,固定件4422活动穿设于调节孔41b,并与本体4421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张紧链轮442对链条441的张紧,在基座41开设有调节孔41b,设置固定件4422活动穿设于调节孔41b,将固定件4422在调节孔41b内活动,拉紧链条441,达到一定张紧程度后,再将固定件4422固定于基座41。可以理解的,本体4421具有一个安装板和与安装板连接的连接轴,该连接轴活动穿设于调节孔41b与本体4421转动连接,可选地,调节孔41b呈长条状,通过连接轴在调节孔41b内活动,实现张紧啮合于本体4421的链条441。张紧工作完成后,可将安装板固定连接至基座41上,保证设备平稳运行。可以理解的,调节孔41b的大小稍大于连接轴,而小于安装板,使得连接轴可活动穿设于调节孔41b,安装板无法穿过调节孔41b。

可选地,在基座41上还设有止挡件,止挡件设于调节孔41b的旁侧,用于止挡安装板,防止在调节张紧链轮442时因调节程度过大导致链条441过紧,提高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座41包括基板411和多个支撑件412,多个支撑件412的一端连接于基板411的周缘,另一端连接基体10,基板411、多个支撑件412和基体10共同围合形成容纳空间41a,驱动件50安装于基板411背离容纳空间41a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基座41的承受能力,基座41包括基板411和多个支撑件412,多个支撑件412的一端连接于基板411的周缘,另一端连接基体10。可选地,多个支撑件412为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分别设于基板411的四个角落,提供支撑的同时不会影响容纳空间41a内的结构,同时减少基座41的制作材料。当然,多个支撑件412还可以是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间隔均匀分布于基板411的周缘。基板411、多个支撑件412和基体10共同围合形成容纳空间41a,驱动件50安装于基板411背离容纳空间41a的一侧,减少驱动件50对容纳空间41a的占用。

可以理解的,基板411与多个支撑件412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是固定连接,如焊接或过盈配合等方式,如此可提高基板411与多个支撑件412的安装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支撑件412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设置在基板411的一侧,例如采用插接配合、螺钉连接、销钉连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只要是能够实现基板411与支撑件412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均可,如此可提高基板411的拆装便利性。

可选地,多个支撑件412另一端连接基体10,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如插接配合、螺钉连接或销钉连接等,如此可提高基板411的拆装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基板411开设有过孔411a,驱动件50部分穿设过孔411a与第一转动件42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驱动件50连接第一转动件42,在基板411开设有过孔411a,驱动件50部分穿设过孔411a与第一转动件42连接,驱动件50连接第一转动件42的一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设于过孔411a,可以理解的,过孔411a的大小稍大于转动轴,以使驱动件50驱动第一转动件42转动。可选地,驱动件50为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或者交流伺服电机,驱动件50安装于基板411上,其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卡扣连接或者插销连接等,便于对驱动件50进行维修和更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印刷机的防滑装置100还包括主动力件60,主动力件60设于基体10背离防滑组件40的一侧,且主动力件60与网纹辊30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驱动件50的转动速率较慢,网纹辊30的一端设有主动力件60,主动力件60驱动网纹辊30转动,由于网纹辊30与胶辊20抵接,当网纹辊30转动时,通过与胶辊20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胶辊20同步转动。由于主动力件60的转动速度大于驱动件50的转动速度,则此时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转动动力由主动力件60提供,当主动力件60停止时,此时胶辊20和网纹辊30的转动动力由驱动件50提供,两者互不影响。可以理解的,主动力件60设于基体10背离防滑组件40的一侧,便于主动力件60连接网纹辊30。主动力件60可以是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或者交流伺服电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