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三角架支承装置、三角架装置、三角架用支承构件和三角架支承方法

三角架支承装置、三角架装置、三角架用支承构件和三角架支承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三角架支承装置、三角架装置、三角架用支承构件和三角架支承方法。在三角架(10、210、310、410)的腿部(40)或安装在腿部(40)上的另一构件(92、192、292、492)上形成有由孔或槽构成的支承构件安装部(95、395、396、499、595、695),嵌入在支承构件安装部(95、395、396、499、595、695)中的支承构件(82、182、282、382、482、582、682)自支承构件安装部(95、395、396、499、595、695)沿三角架易于翻倒的方向向地面延伸地配置。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操作可靠地防止三角架翻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057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关西工事测量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29325.7

  • 发明设计人 中庭和秀;

    申请日2009-06-02

  • 分类号G01C15/00(20060101);F16M11/32(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4: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C15/00 授权公告日:20131106 终止日期:20170602 申请日:200906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11-06

    授权

    授权

  • 2011-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C15/00 申请日:200906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角架(tripod)支承装置、三角架装置、三角架用支承构件和三角架支承方法。

背景技术

三角架包括支承测量设备(水平仪、测量用觇标板(target)、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望远镜、照相机或照明设备等这样的各种设备的顶板(工作台)和摆动自如地与该顶板相连结的三个能伸缩的腿部。在各腿部的下端设置有尖端部,从而能够易于将三角架定位于地面等。

但是,当在铺设有沥青、混凝土的地方、建筑物内(室内)使用三角架的情况下,多无法将尖端部插入到地面中,因此有时三角架因水平方向的突然刮起的暴风而翻倒、因与移动体(例如正在搬运的材料)接触而翻倒。在例如使用三角架进行测量的情况下,经常发生测量设备与三角架一起翻倒而损坏昂贵的测量设备的事故。特别是,全站仪等测量设备是极精密的光学装置,修理需要相当多的费用。因翻倒而产生的测量设备的损坏台数实际没有公布准确的数字,但根据经验,一台测量设备每2~3年会因翻倒而需要一次修理。详细而言,估计水平仪因翻倒而损坏大约10000台,觇标板因翻倒而损坏20000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可靠地防止三角架和由三角架支承的测量设备等各种设备因风等的影响而翻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三角架支承装置用于支承三角架(310、410),该三角架(310、410)包括用于载置设备的顶板(12)和与该顶板(12)相连结的三个腿部(40),该三角架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三角架支承装置包括:

支承构件(382、482),其由直线状的棒材构成;

上述腿部(40)和安装在该腿部上的另一构件(492)中的任意一方构件,

在上述任意一方构件(40、492)上形成有由孔构成的支承构件安装部(395、396、499);

以下述方式形成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395、396、499),即,在上述支承构件(382、482)贯穿于该支承构件安装部中的状态下,利用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395、396、499)的周壁部限制上述支承构件(382、482)的径向的移动、且上述支承构件(382、482)能沿该支承构件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上述支承构件(382、482)自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395、396、499)沿三角架易于翻倒的方向向地面延伸。

另外,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三角架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三角架装置包括:

顶板(12),其用于载置设备;

三个腿部(40),其与该顶板(12)相连结;

支承构件(382、482),其由直线状的棒材构成;

在上述腿部(40)或安装在该腿部(40)上的另一构件(492)上形成有由孔构成的支承构件安装部(395、396、499);

以下述方式形成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395、396、499),即,在上述支承构件(382、482)贯穿于该支承构件安装部中的状态下,利用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395、396、499)的周壁部限制上述支承构件(382、482)的径向的移动、且上述支承构件(382、482)能沿该支承构件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上述支承构件(382、482)自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395、396、499)沿三角架易于翻倒的方向向地面延伸。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三角架支承装置用于支承三角架(10、210),该三角架(10、210)包括用于载置设备的顶板(12)和与该顶板(12)相连结的三个腿部(40),其特征在于,

该三角架支承装置包括:

支承构件(82、182、282、582、682),其能够安装在上述腿部(40)的下端部,以支承上述三角架(10、210);

上述腿部(40)和安装在该腿部上的另一构件(92、192、292)中的任意一方构件,

在上述任意一方构件(40、92、192、292)上形成有由孔或槽构成的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

上述支承构件(82、182、282、582、682)包括:嵌装部(85、185、585、685),其沿规定的贯穿方向贯穿上述任意一方构件(40、92、192、292)地嵌装于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长条部(83、84、183、184、284、583、584、683、684),其自该嵌装部沿规定方向延伸地设置;

在上述嵌装部(85、185、585、685)嵌装于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的状态下,使上述支承构件(82、182、282、582、682)绕上述贯穿方向的轴线旋转,从而将上述长条部(83、84、183、184、284、583、584、683、684)的前端部载置在地面上;

在将上述长条部(83、84、183、184、284、583、584、683、684)的前端部载置在地面上时,沿下述方向配置上述长条部,即,自上述嵌装部(85、185、585、685)沿三角架易于翻倒的方向向地面延伸的方向。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三角架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三角架装置包括:

顶板(12),其用于载置设备;

三个腿部(40),其与该顶板(12)相连结;

支承构件(82、182、282、582、682),其能够安装在上述腿部(40)的下端部;

在上述腿部(40)和安装在该腿部上的另一构件(92、192、292)中的任意一方构件上形成有由孔或槽构成的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

上述支承构件(82、182、282、582、682)包括:嵌装部(85、185、585、685),其沿规定的贯穿方向贯穿上述任意一方构件(40、92、192、292)地嵌装于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长条部(83、84、183、184、284、583、584、683、684),其自该嵌装部沿规定方向延伸地设置;

在上述嵌装部(85、185、585、685)嵌装于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的状态下,使上述支承构件(82、182、282、582、682)绕上述贯穿方向的轴线旋转,从而将上述长条部(83、84、183、184、284、583、584、683、684)的前端部载置在地面上;

在将上述长条部(83、84、183、184、284、583、584、683、684)的前端部载置在地面上时,沿下述方向配置上述长条部,即,自上述嵌装部(85、185、585、685)沿三角架易于翻倒的方向向地面延伸的方向。

此外,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三角架用支承构件是用于支承三角架(10、210)的支承构件(82、182、282、582、682),该三角架(10、210)包括用于载置设备的顶板(12)和与该顶板(12)相连结的三个腿部(40),该三角架用支承构件的特征在于,

该支承构件包括:

嵌装部(85、185、585、685),其沿规定的贯穿方向贯穿上述腿部(40)或安装在该腿部的另一构件(92、192、292)地嵌装于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该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由形成在上述腿部(40)或上述另一构件(92、192、292)上的孔或槽构成;

长条部(83、84、183、184、284、583、584、683、684),其具有前端部,在上述嵌装部(85、185、585、685)嵌装于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的状态下,使上述支承构件(82、182、282、582、682)绕上述贯穿方向的轴线旋转,从而能够将该前端部载置在地面上,在将该前端部载置在地面上时,自上述嵌装部(85、185、585、685)沿三角架易于翻倒的方向向地面延伸地配置该长条部。

此外,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三角架支承方法是用于支承三角架(10、210)的方法,该三角架(10、210)包括用于载置设备的顶板(12)和与该顶板(12)相连结的三个腿部(40),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使用下述构件,即,

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其由形成在上述腿部(40)或另一构件(92、192、292)上的孔或槽构成,该另一构件(92、192、292)安装在该腿部上;

支承构件(82、182、282、582、682),其包括:嵌装部(85、185、585、685),其沿规定的贯穿方向贯穿上述腿部(40)或上述另一构件(92、192、292)地嵌装于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长条部(83、84、183、184、284、583、584、683、684),其自该嵌装部沿三角架易于翻倒的方向向地面延伸地设置;

在上述嵌装部(85、185、585、685)嵌装于上述支承构件安装部(95、595、695)的状态下,使上述支承构件(82、182、282、582、682)绕上述贯穿方向的轴线旋转,从而将上述长条部(83、84、183、184、284、583、584、683、684)的前端部载置在地面上。

采用本发明,能够将支承构件以自腿部或上述另一构件的规定位置沿三角架易于翻倒的方向向地面延伸的方式,安装在三角架的至少一个腿部或另一构件上,该另一构件安装在该腿部上,因此即使在三角架因突然刮起的暴风或碰撞等而倾斜时,也能够利用支承构件抑制三角架的倾斜地支承三角架。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三角架翻倒。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三角架的顶板载置的测量设备等各种设备受损。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仅将由直线状的棒材构成的支承构件插入到三角架的腿部或上述另一构件的支承构件安装部中,就能将支承构件极简单地安装在三角架上。

此外,采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同样能够仅通过使插入在三角架的腿部或上述另一构件的支承构件安装部中的支承构件沿规定方向旋转,就能将支承构件的前端部载置在地面上,因此支承构件的安装操作极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角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三角架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三角架的倾斜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三角架的下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部分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三角架易于翻倒的方向”的图。

图7是表示图4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4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4所示的固定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4所示的固定构件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三角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三角架的下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三角架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三角架的下端部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三角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三角架的下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部分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16所示的固定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图16所示的固定构件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图14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在使用图20所示的支承构件的情况下设置在腿部中的孔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图20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图23是表示安装在接地构件上的支承构件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设置在接地构件中的孔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图23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对于下述实施方式中共用的构件或部位,标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另外,在下述说明中使用了表示特定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以及包括该“上”、“下”在内的其他用语),该用语所指的方向是指在三角架的使用状态下的方向。此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测量用三角架,但本发明也可以同样应用在用于载置除测量设备以外的各种设备(例如望远镜、照相机或照明设备等)的三角架中。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和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角架10。当在比较平坦的沥青面、混凝土地面上安装测量设备时,能够较佳地使用三角架10,该三角架10具有支承水平仪、测量用觇标板、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测量设备的顶板(工作台)12。顶板12的俯视形状例如大概为等边三角形。

如图2所示,顶板12在中央具有圆形的开口(孔)18。在开口18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设置在顶板12上的测量设备固定的固定机构20。例如,固定机构20包括:轴22,其设置在顶板12的下表面上;引导构件24,其能以轴22为中心沿水平面固定;螺纹构件28,其能够沿形成于引导构件24的隙缝2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顶板12的周缘部设置有三根支承轴34,该支承轴34与顶板12的概略形状即等边三角形的各边平行。表示这三根支承轴34的轴向的单点划线36a~36c所包围的区域形成等边三角形,该三角形区域的中心与顶板12的中心38一致。

腿部40(40a~40c)与顶板12的支承轴34相连结。腿部40具有上腿部42和下腿部44,利用该上腿部42和下腿部44构成腿部主体41。上腿部42具有平行地配置的两条腿46。两条腿46利用上部连结部48和下部连结部50而彼此相连结,在两条腿46之间形成有具有规定的横截面的作为引导部的引导隙缝52。

上部连结部48与支承轴34相连结。因而,上腿部42和腿部40能够以支承轴34为中心沿通过顶板12的中心38的垂直面在收纳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摆动,该收纳位置是自顶板12大致垂直向下地延伸的位置,上述开放位置是自该收纳位置向外侧打开的位置。

下部连结部50形成有沿引导隙缝52延伸的插入孔54,能够将后述的下腿部44经由该插入孔54收纳在引导隙缝52中。

下腿部44具有一条腿56。在本实施方式中,腿56具有与引导隙缝52和插入孔54的尺寸大致相同的横截面,从而能够将腿56经过插入孔54插入在引导隙缝52中。因而,能够自如地调整下腿部44相对于上腿部42(详细而言为腿56)的伸出量。为了调整下腿部44相对于上腿部42的伸出量以及将下腿部44固定于上腿部42上,上腿部42的下部连结部50具有螺纹构件58。

在腿56的上端部设置有形状比插入孔54的横截面大的止动件60,从而能够防止下腿部自上腿部42脱落。

如图4所示,腿56是包括下述构件的方筒状构件:即,后表面部73,其位于三角架10的中心侧(内侧);前表面部74,其与后表面部73相对;一对侧面部75、76,其连结后表面部73和前表面部74。在腿56的下端部设置有上下一对的螺栓插入孔78、79。详细而言,螺栓插入孔78、79设置在腿56的后表面部73和前表面部74上。用于将接地构件62固定在腿56上的螺栓100贯穿于螺栓插入孔78、79中。

利用螺栓100将接地构件62固定在腿部主体41的下端、即腿56的下端。

接地构件62包括:水平板63,其沿水平或大致水平的方向配置;一对立起板67、68,其自水平板63立起;接地构件主体64,其自水平板63下垂;尖端部65,其自接地构件主体64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肋板66,其跨接地构件主体64和水平板63而形成。尖端部65呈截面向前端(下端)去而逐渐变小的圆锥状、圆锥台状、方锥状、方锥台状。另外,接地构件62还包括设置在一对立起板67、68之间的连结板69和设置在一对立起板67、68之间的上下一对圆筒部70、71。螺栓100能够贯穿于一对圆筒部70、71中,圆筒部70、71之间的间隔与腿56的螺栓插入孔78、79间的间隔相等。

在将接地构件62安装在腿56上时,首先将一对立起板67、68自腿56的下方嵌入腿56的下端部。然后,在使腿56的螺栓插入孔78、79和接地构件62的圆筒部70、71对位的状态下,将螺栓100插入在螺栓插入孔78、79和圆筒部70、71中。接着,将螺母102螺纹配合于螺栓100的前端并紧固螺母102,从而将接地构件62固定在腿56的下端。此时,能够将后述的固定构件92与接地构件62一起固定在腿56上,固定构件92的详细结构见后述。

如图1所示,在腿部40的下端部能够安装用于支承三角架10的支承构件82。另外,在图1中表示的是在所有的腿部40上均安装有支承构件82的状态,但也可以仅在一条或两条腿部40上安装支承构件82。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82借助固定构件92安装在腿部40上,该固定构件92能装卸地安装在腿部40的腿56上。

固定构件92例如包括矩形的板部93和突出设置在板部93的表面的突出部94。一对螺栓插入孔98、99与腿56的螺栓插入孔78、79相对应地设置于板部93。一对螺栓插入孔98、99隔着突出部94设置在上侧和下侧。优选上侧和下侧的至少一方的螺栓插入孔98、99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的螺栓插入孔99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突出部94的外形例如大致为长方体,在突出部94的例如上表面上设置有槽95,该槽95作为用于供支承构件82沿规定的贯穿方向贯穿的支承构件安装部。以下述方式形成槽95,即,在将固定构件92安装在腿56上的状态下,大致沿水平方向配置槽95。但是,未必一定在将固定构件92安装在腿56上的状态下大致沿水平方向配置槽95,也可以以下述方式设置槽95,即,在将支承构件82贯穿于槽95中的状态下使支承构件82绕上述贯穿方向的轴线旋转时,支承构件82的前端载置在地面上。槽95包括收容支承构件82的一部分的底部97、和连通槽95的外部空间与底部97的内部空间的出入口部96。底部97的宽度大于出入口部96的宽度,例如呈截面为圆形的形状。

在将板部93的螺栓插入孔98、99与腿56的螺栓插入孔78、79对位的状态下,利用插入螺母102将螺栓100紧固在螺栓插入孔98、99中,从而能够将固定构件92与接地构件62一起固定在腿56上。因此,不用在腿56上设置用于将固定构件92安装在腿56上的专用的螺栓插入孔、或准备专用的螺栓等固定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92是固定在腿56的后表面部73上的,但也可以将固定构件92固定在腿56的前表面部74上。

固定构件92例如使用金属,但固定构件92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用树脂。

支承构件82包括嵌装在固定构件92的槽95中的嵌装部85、和自嵌装部85沿规定方向延伸的一对长条部83、84。

嵌装部85的长度与槽95的长度相同或稍大于槽95的长度。嵌装部85具有能收容在固定构件92的槽95的底部97且只沿规定方向通过槽95的出入口部96的形状。详细而言,嵌装部85的截面形状为如下的长方形,即,具有比出入口部96的宽度短的短边、和比出入口部96的宽度长且比底部97的直径短的长边的长方形。在嵌装部85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有用于限制嵌装部85在槽95内移动的止动件87。止动件87例如形成为具有比槽95的底部97大的直径的圆盘状。当嵌装部85的长度方向的力作用于嵌装在槽95中的嵌装部85时,止动件87与固定构件92的突出部94的侧面卡定,由此限制嵌装部85在槽95内移动。

一方的长条部83与嵌装部85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即一方的止动件87相连结,另一方的长条部84与嵌装部85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即另一方的止动件87相连结。以逐渐远离嵌装部85的方式沿与嵌装部85的长度方向斜交的方向延伸地形成各长条部83、84。两个长条部83、84的长度大致相同,且配置在同一平面内。由此,在将嵌装部85嵌装在槽95内的状态下、即在支承构件82沿规定的贯穿方向贯穿固定构件92的状态下使支承构件82绕上述贯穿方向的轴线旋转时,两个长条部83、84的前端几乎同时载置在地面上。另外,一方的长条部83的长度方向与另一方的长条部84的长度方向彼此大致呈直角。在本实施方式中,长条部83、84的截面为圆形,但长条部83、84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此外,长条部83、84的前端部可以是向前端去而截面积逐渐变小的那样的圆锥状或方锥状。这样,由两个长条部83、84和嵌装部85连接而成的支承构件82的整体形成为弯曲的棒状。

支承构件82例如使用金属,但支承构件82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用树脂。

在将支承构件82安装在固定构件92上时,以嵌装部85的宽度比较小的侧面朝向下方的状态将嵌装部85自上方向固定构件92的槽95插入,从而将嵌装部85嵌入到槽95的底部97。由此,支承构件82沿嵌装部85的长度方向贯穿固定构件92。然后,使嵌装部85在槽95内沿该贯穿方向旋转,从而将两个长条部83、84的前端载置在地面上(参照图5)。此时,俯视看去,可以将长条部83、84的前端载置在地面上的距顶板12的中心38比较近的位置和比较远的位置的两处位置上,但如图2所示优选将长条部83、84的前端载置在地面上的距顶板12的中心38比较远的位置上。

这样,对于借助固定构件92安装在腿部40上的支承构件82,以自该支承构件82的向固定构件92安装的部分沿三角架10易于翻倒的方向朝向地面延伸的方式配置该支承构件82。

这里,参照图6说明“三角架10易于翻倒的方向”。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设置在地面上的三角架10的俯视图。在图6中,将腿40a下端的位置(接地部分)表示为地点A,将腿40b下端的位置(接地部分)表示为地点B,将腿40c下端的位置(接地部分)表示为地点C。以安装在腿部40c上的支承构件82为例对安装在三个腿部40(40a~40c)上的支承构件82进行说明。例如,当三角架10受到附图标记700所示的方向的力时,该方向成为“三角架10易于翻倒的方向”,因此通过使支承构件82的前端接地于图中的地点a,能够相对于附图标记700所示的方向的力最可靠地支承三角架10。但在使支承构件82的前端接地于自地点a偏离一定程度的地点的情况下,也能利用由支承构件82产生的一定程度的强度支承三角架10。另外,例如当三角架10受到附图标记701所示的方向的力时,该方向成为“三角架10易于翻倒的方向”,因此通过使支承构件82的前端接地于图中的地点b,能够相对于附图标记701所示的方向的力最可靠地支承三角架10。但在使支承构件82的前端接地于自地点b偏离一定程度的地点的情况下,也能利用由支承构件82产生的一定程度的强度支承三角架10。这样,能够支承三角架10的支承构件82前端的接地点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是宽阔的范围,在图6中的以单点划线连接地点A、地点B和地点C后获得的三角形的区域T的外侧的区域R中,通过使支承构件82的前端在该区域R内在支承构件82的安装部分附近的地点接地,能够相对于各种方向的力支承三角架10。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三角架10易于翻倒的方向”是指从支承构件82的安装部分朝向区域R中的支承构件82的安装部分附近的地点的方向。

因此,如图3所示,即使在三角架10因突然刮起的暴风等而倾斜时,也能利用支承构件82良好地支承三角架10,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三角架10和三角架10的顶板12所载置的测量设备的翻倒。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俯视看去,在隔着腿部40的一侧配置有一方的长条部83,在隔着腿部40的另一侧配置有另一方的长条部84,因此能够应对三角架10的沿所有方向的倾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对支承构件82的形状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如图7所示,支承构件82也可以具有将长条部83、84的前端折弯后形成的弯折部110、112。由此,能够增大长条部83、84与地面的摩擦力,更加可靠地防止三角架10的翻倒。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使用图8所示的支承构件182来代替上述的支持构件82。支承构件182与上述的支承构件82相同,包括嵌装于固定构件92的槽95中的嵌装部185、自嵌装部185沿规定方向延伸的一对长条部183、184、和限制嵌装部185在槽95内移动的止动件187,但支承构件182在下述结构上与支承构件82不同。即,支承构件182的长条部183、184的截面形状是与嵌装部185相同的长方形,由此能够简化制造工序。另外,即使如上述那样将长条部183、184截面形成为长方形,也能与上述的截面为圆形的长条部83、84相同地可靠地支承三角架10。此外,支承构件182的止动件187形成为在嵌装部185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自嵌装部185的侧面突出的棒状。即使将止动件187形成为这样的棒状,也能与上述圆盘状的止动件87相同地可靠地限制嵌装部185在固定构件92的槽95内移动。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的固定构件来代替上述的固定构件92。例如,可以使用图9所示的固定构件192。固定构件192与上述的固定构件92相同,包括板部193和突出设置在板部193的表面上的突出部194,在突出部194的上表面形成有上述槽95,但固定构件192在下述结构上与固定构件92不同。即,突出部194设置在板部193的上端部,在板部193上并未隔着突出部194地设置有上侧的螺栓插入孔。即,在板部193仅设置有一个螺栓插入孔199。另外,在板部193的与突出部194相反的一侧的面上突出设置有螺栓198。以下述方式将固定构件192固定在腿56上,即,在将固定构件192的螺栓198插入在腿56的上侧的螺栓插入孔78中且将固定构件192的螺栓插入孔199与腿56的下侧的螺栓插入孔79对位了的状态下,利用螺母102紧固固定构件192的螺栓198,并且利用插入螺母102将与固定构件192分别单独地构成的螺栓100紧固在螺栓插入孔199中,从而将固定构件192固定在腿56上。固定构件192与上述的固定构件92相同,也可以与接地构件62一起固定在腿56上。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图10所示的固定构件292来代替上述的固定构件92。固定构件292包括能沿腿56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外套在腿56上的筒状部293、和突出设置在筒状部293的表面上的突出部294。在突出部29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上述槽95。在筒状部293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筒状部293固定在腿56上的螺纹构件298,依据需要松动螺纹构件298而使筒状部293滑动地移动,从而能够调整固定构件292的高度。

第二实施方式

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三角架210。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构件82的结构不同的支承构件282来代替该支承构件82,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2所示,支承构件282仅具有一个长条部284,该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构件82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长条部284的截面是长方形。但在本发明中,长条部284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圆形。

虽然支承构件282仅具有一个长条部284,但即使是该种结构,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良好地支承三角架10。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具有两个长条部83、84的支承构件82相比,能够减小支承构件282的设置空间,因此即使是比较窄的地方,也能无障碍地设置三角架10。也可以将长条部284配置在俯视看去隔着腿部40的两侧中的任意一侧地安装支承构件282。但如图11所示,在将支承构件282安装在所有腿部40上的情况下,优选将长条部284配置在所有腿部40的相同侧地安装支承构件282,由此无论三角架210向哪个方向倾斜,均能利用相应的任一支承构件282良好地支承三角架210。

另外,支承构件282的其他结构和向固定构件92安装支承构件282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支承构件282和固定构件92的形状施加各种变更。

第三实施方式

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三角架310。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构件82、282的结构不同的支承构件382,能够不用借助固定构件地将该支承构件382直接安装在腿56上。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除了支承构件和支承构件安装部之外的结构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4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腿56的侧面部75、76设置有孔395、396,该孔395、396作为用于供支承构件382贯穿的支承构件安装部。能使贯穿于孔395、396中的支承构件382沿支承构件382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形成孔395、396。详细而言,孔395、396具有与后述的支承构件382的截面形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状。另外,孔395、396与支承构件382的直径相同或稍大于该直径。由此,贯穿于孔395、396中的支承构件382被孔395、396的周壁部限制沿支承构件382的径向移动。因此,能够易于使贯穿于孔395、396中的支承构件382沿支承构件382的长度方向滑动地移动。形成于一方的侧面部75的孔395设置在比形成于另一方的侧面部76的孔396高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将后述的由直线状的棒材构成的支承构件382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贯穿于两个孔395、396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腿56是空心的,因此腿56设置有两个孔395、396,在腿56为实心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一个贯穿腿56的孔。

支承构件382由直线状的棒材构成。但支承构件382也可以是除直线状以外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弯曲成V字形的形状。支承构件382的截面形状例如是圆形,但也可以是除圆形以外的形状。另外,支承构件382的截面形状沿支承构件382的全长为同一形状,但也可以局部形成为不同的形状。

在支承构件382的上端附近部的表面设置有防滑部387,该防滑部387用于抑制支承构件382在孔395、396内滑动地移动。通过这样地设置防滑部387,在将支承构件382安装在腿56上的状态下,能够增大孔395、396的周壁部与支承构件382的摩擦力。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支承构件382自腿56脱落,并且能够提高支承构件382的对三角架310的支承强度。

在将支承构件382安装在腿56上时,将支承构件382的下端先插入到腿56的一方的孔395中然后再插入到另一方的孔396中,从而使贯穿于孔395、396中的支承构件382沿支承构件382的长度方向朝向地面滑动。由此,将支承构件382的下端载置在地面上。这样,安装在腿56上的支承构件382从三角架310的中心侧看去以朝向左侧向下方倾斜的状态跨于腿56与地面之间,支承腿部40。

采用第三实施方式,能够在将支承构件382贯穿于腿56的孔395、396中的状态下,任意地调整自腿56向斜下方突出的支承构件382的突出长度。因此,能够应对三角架310的设置处的地面的凹凸不平、腿部40的打开情况地设置支承构件382。另外,仅通过将支承构件382插入在腿56的孔395、396中而使支承构件382滑动,就能极容易地安装支承构件382。此外,能够不用专用的固定构件地将支承构件382直接安装在腿56上,因此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以及减少零部件件数。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支承构件和支承构件安装部的结构施加各种变更。例如以上说明了将腿56的一方的孔395形成在比另一方的孔396高的位置上的情况,但也可以将一方的孔395形成在比另一方的孔396低的位置上。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从三角架310的中心侧看去以支承构件382朝向右侧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将支承构件382安装在腿56上。另外,也可以在腿56上设置四个以上的孔,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多个支承构件382安装在一条腿56上。

第四实施方式

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三角架410。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由直线状的棒材构成的支承构件482,但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借助能装卸地安装在腿56上的固定构件492来将支承构件482安装在腿56上。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除了支承构件和支承构件安装部以外的结构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6所示,固定构件492具有向腿56固定的板部493。板部493包括固定在腿56的后表面部73上的固定部494、与腿56的一方的侧面部75抵接的第一抵接部495、和与腿56的另一方的侧面部76抵接的第二抵接部496。第一抵接部495设置为自固定部494的水平方向一端沿与固定部494垂直的面方向延伸,第二抵接部496设置为自固定部494的水平方向另一端沿与第一抵接部495平行的面方向延伸。即,板部493整体形成为截面呈U字形的形状,板部493的固定部494形成有螺栓插入孔497。

固定构件492还具有安装在板部493的固定部494的表面上的筒状部498。筒状部498例如利用熔接而固定在固定部49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设置筒状部498,筒状部498的内部形成为作为供支承构件482贯穿的支承构件安装部的孔499。由于沿筒状部498的长度方向形成孔499,因此与筒状部498相同也是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形成孔499。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设置具有能形成孔499的壁厚的任意形状的壁厚部来代替筒状部498。

能使贯穿于孔499中的支承构件482沿支承构件482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形成孔499。详细而言,孔499具有与支承构件482的截面形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状。另外,孔499与支承构件482的直径相同或稍大于该直径。由此,贯穿于孔499中的支承构件482被孔499的周壁部限制沿支承构件482的径向移动。因此,能够易于使贯穿于孔499中的支承构件482沿支承构件482的长度方向滑动地移动。由于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形成孔499,因此能够将支承构件482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贯穿于孔499中。

在将固定部494的螺栓插入孔497与腿56的螺栓插入孔78对位了的状态下,利用插入螺母102将螺栓100紧固在螺栓插入孔78、497中,从而能够将固定构件492与接地构件62一起固定在腿56上。因此,不用在腿56上设置用于将固定构件492安装在腿56上的专用的螺栓插入孔、或准备专用的螺栓等固定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492是固定在腿56的后表面部73上的,但也可以将固定构件492固定在腿56的前表面部74上。

固定构件492例如使用金属,但固定构件492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用树脂。

如图17所示,支承构件482由直线状的棒材构成。但支承构件482也可以是除直线状以外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弯曲的形状。另外,在支承构件482为弯曲的形状的情况下,固定构件492的孔499也可以形成为与支承构件482的形状相符地弯曲的形状。支承构件482的截面形状例如是圆形,但也可以是除圆形以外的形状。另外,支承构件482的截面形状沿支承构件482的全长为同一形状,但也可以局部形成为不同的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支承构件482的表面上设置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防滑部。

当借助固定构件492将支承构件482安装在腿56上时,将支承构件482的下端从上侧向固定构件492的孔499插入,从而使贯穿于孔499中的支承构件482沿支承构件482的长度方向向地面滑动。由此,将支承构件482的下端载置在地面上,完成支承构件482的安装。这样,对于借助固定构件492安装在腿56上的支承构件482,在从三角架410的中心侧看去在该支承构件482朝向左侧向下方倾斜的状态下使该支承构件482跨于腿56与地面之间,支承腿部4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也能够在将支承构件482插入在孔499中的状态下,任意地调整自腿56向斜下方突出的支承构件482的突出长度。因此,能够应对三角架410的设置处的地面的凹凸不平、腿部40的打开不良地设置支承构件482。另外,仅通过将支承构件482插入在腿56的孔499中而使支承构件482滑动,就能极容易地安装支承构件482。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支承构件和支承构件安装部的结构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也可以采用如图18所示朝向图中右侧向下方倾斜地设置有筒状部498和孔499的固定构件500来代替如图16所示朝向图中右侧向上方倾斜地设置有筒状部498和孔499的固定构件492。在该情况下,能够以从三角架410的中心侧看去以支承构件482朝向右侧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将支承构件482安装在固定构件492上。

另外,也可以使筒状部498能相对于固定部494转动,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筒状部498转动,能够改变孔499的倾斜方向,由此能够改变安装状态下的支承构件482的倾斜方向。

此外,也可以在固定构件492上设置多个孔499,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多个支承构件482安装在一条腿56上。

此外,以上说明了采用具有一对抵接部495、496的截面为U字形的固定构件492的情况,但也可以采用如图19所示仅具有一个抵接部495的截面为L字形的固定构件550来代替固定构件492。在使用截面为L字形的固定构件550的情况下,即使腿56的后表面部73的宽度与固定构件550的固定部494的宽度不同,也能在使抵接部495与腿56的侧面部75抵接的状态下将固定构件550固定在腿56上。在该情况下,优选螺栓插入孔497为在水平方向上较长的长孔,从而无论腿56的后表面部73的宽度是多少,均能使固定构件550的螺栓插入孔497与腿56的螺栓插入孔78可靠地对位。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20~图22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采用如图20所示的支承构件582,如图21所示,在腿56的侧面部75、76设置有作为供支承构件582沿规定的贯穿方向贯穿的支承构件安装部的孔595。

如图20所示,支承构件582包括嵌装在腿56的孔595中的嵌装部585、和自嵌装部585延伸的一对长条部583、584。以逐渐远离嵌装部585的方式沿与嵌装部585的长度方向斜交的方向延伸地设置长条部583、584。另外,两个长条部583、584的长度方向彼此大致呈直角。两个长条部583、584的长度大致相同,且配置在同一平面内。由此,在将嵌装部585嵌装在孔595内的状态下、即在支承构件582沿规定的贯穿方向贯穿腿56的状态下使支承构件582绕上述贯穿方向的轴线旋转时,两个长条部583、584的前端几乎同时载置在地面上。在嵌装部585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有跨嵌装部585和长条部583、584形成的例如为三角形的肋状的止动件587。嵌装部585和长条部583、584的截面形状例如为圆形,支承构件582的整体形状为弯曲的圆棒状。但嵌装部585和长条部583、584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可以是各种形状。

如图21所示,孔595包括供支承构件582的嵌装部585嵌入的圆形的嵌合部596、和与该嵌合部596相连通且容许支承构件582的止动件587通过的隙缝部597。腿56的两个侧面部75、76的孔595设置在大致等高的位置上。通过将支承构件582的一方的长条部583和嵌装部585插入在孔595中,能够将支承构件582安装在腿56上,此时,沿跨一方的长条部583和嵌装部585形成的止动件587通过孔595的隙缝部597的那样的方向插入支承构件582。由此,在一方的止动件587通过了腿56的两个孔595后,使支承构件582旋转而将长条部583、584的前端载置在地面上。由此,成为图22所示的安装状态,且是利用支承构件582的两个止动件587夹持腿56的状态,嵌入在腿56的孔595中的嵌装部585的移动受到限制。

在将支承构件582安装在腿56上时,向腿56的孔595插入支承构件582的一方的长条部583(584)。在将一方的长条部583(584)的基端部贯穿于孔595中时,止动件587通过孔595的隙缝部597地调整支承构件582的朝向。在一方的长条部583(584)通过孔595时,嵌装部585嵌装于孔595,支承构件582形成为沿嵌装部585的长度方向贯穿腿56的状态。然后,使嵌装部585沿该贯穿方向在孔595内旋转,从而将两个长条部583、584的前端载置在地面上。

第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23~图25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在第六实施方式中,采用图23所示的支承构件682,如图24所示,在腿部40的接地构件62上设置有孔695,该孔695作为供支承构件682沿规定的贯穿方向贯穿的支承构件安装部。

如图23所示,支承构件682具有沿彼此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一对长条部683、684。上述长条部683、68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彼此连结,该连结部成为嵌装在孔695中的嵌装部685。嵌装部685和长条部683、684的截面形状例如为圆形,支承构件682的整体形状为弯曲的圆棒状。但嵌装部685和长条部683、684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可以是各种形状。两个长条部683、684的长度大致相同,且配置在同一面内。由此,在将嵌装部685嵌装在孔695内的状态下、即在支承构件682沿规定的贯穿方向贯穿接地构件62的状态下使支承构件682绕上述贯穿方向的轴线旋转时,两个长条部683、684的前端几乎同时载置在地面上。在嵌装部685与长条部683、684之间设置有跨嵌装部685和长条部683、684形成的例如为三角形的肋状的止动件687。

如图24所示,孔695设置于接地构件62的肋板66。孔695包括供支承构件682的嵌装部685嵌入的圆形的嵌合部696、和与该嵌合部696相连通且容许支承构件682的止动件687通过的隙缝部697。通过将支承构件682的一方的长条部683和嵌装部685插入在孔695中,能够将支承构件682安装在接地构件62上。此时,沿使跨一方的长条部683和嵌装部685形成的止动件687通过孔695的隙缝部697的那样的方向插入支承构件682。由此,嵌装部685嵌装在孔695中,支承构件682成为沿嵌装部685的长度方向贯穿接地构件62的状态,此时使嵌装部685沿该贯穿方向在孔695内旋转,从而将两个长条部683、684的前端载置在地面上。由此,形成为图25所示的安装状态,且是利用支承构件682的两个止动件687夹持接地构件62的肋板66的状态,嵌入在孔695中的嵌装部685的移动受到限制。

以上利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0、210、310、410、三角架;12、顶板;40、腿部;41、腿部主体;56、腿;62、接地构件;66、肋板;78、79、腿的螺栓插入孔;82、182、282、382、482、582、682、支承构件;83、84、183、184、284、583、584、683、684、长条部;85、185、585、685、嵌装部;87、187、587、687、止动件;92、192、固定构件;95、固定构件的槽(支承构件安装部);96、槽的出入口部;97、槽的底部;98、99、固定构件的螺栓插入孔;100、螺栓;102、螺母;395、396、腿的孔(支承构件安装部);499、固定构件的孔(支承构件安装部);595、腿的孔(支承构件安装部);596、孔的嵌合部;597、孔的隙缝部;695、接地构件的孔(支承构件安装部);696、孔的嵌合部;697、孔的隙缝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