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络中从第一BTS到第二BTS再定位部分无线电资源管理控制功能

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络中从第一BTS到第二BTS再定位部分无线电资源管理控制功能

摘要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方法与基站,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把多个小区中的共享信道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控制基站再定位于另一个基站,每一个小区由一个基站加以控制,其中,每一共享信道由一个小区中的多个移动终端共享。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为了能够控制针对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网络元素再定位,本发明建议在控制基站处估计控制基站和每一报告基站之间的信令负载或者每一报告基站处的处理负载,判断是否再定位针对所述多个小区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如果已经决定再定位所述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则执行这一再定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815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580022170.9

  • 申请日2005-02-09

  • 分类号H04Q7/38(20060101);H04L12/5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黄小临;王志森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46: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8-0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W36/02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716 申请日:2005020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08-11

    授权

    授权

  • 2007-08-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6-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方法与基站,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把多个小区中的共享信道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控制基站再定位于另一个基站,每一个小区由一个基站加以控制,其中,由一个小区中的多个移动终端共享每一共享信道。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背景

W-CDMA(宽带码分多址)是一种针对IMT-2000(国际移动通信)的无线电接口,并且已将其标准化,以用作第三代无线移动远程通信系统。其以灵活和有效的方式提供了各种服务,例如语音服务和多媒体移动通信服务。日本、欧洲、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标准化机构共同筹备了被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计划,以制定针对W-CDMA的公共无线电接口规范。

通常,把IMT-2000的标准化的欧洲版本称为UMTS(通用移动远程通信系统)。UMTS规范的第一版本已于1999年发表(99版本)。同时,在第4和第5版中,3GPP已标准化了对这一标准的若干改进,并且在第6版本的范围内,正在就进一步的改进加以讨论。

在99版本和第4版本中已定义了针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专用信道(DCH)以及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SCH)。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开发人员认识到,为了提供多媒体服务——或一般的数据服务——必须实现高速非对称接入。在第5版本中,引入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新的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向用户提供了从UMTS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到通信终端的下行链路高速接入,在UMTS规范中,把通信终端称为用户装备。

传统的UTMS架构

图1中描述了通用移动远程通信系统(UMTS)的高级99/4/5架构(参见3GPP TR 25.401:“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UTRAN综述)”,可得于http://www.3gpp.org)。从功能上把网络元素分组为:核心网络(CN)101、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102以及用户装备(UE)103。UTRAN 102负责处理所有与无线电相关的功能,而CN 101负责把呼叫和数据连接路由到外部网络。由开放接口(lu,Uu)定义这些网络元素的互连。应该加以注意的是,UMTS系统为模块化的,因此具有几个同一类型的网络元素是可能的。

图2说明了UTRAN当前的架构。把多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01、202连接于CN 101。每个RNC 201、202控制一或多个基站(节点B)203、204、205、206,而节点B 203、204、205、206进而与用户装备进行通信。把控制几个基站的RNC称为针对这些基站的控制RNC(C-RNC)。一组受控的基站连同它们的C-RNC被称为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207、208。对于用户装备和UTRAN之间的每一连接,一个RNS为服务RNS(S-RNC)。其维持了与核心网络(CN)101的所谓的lu连接。当需要时,漂移RNS 302(D-RNC)302通过提供无线电资源来支持服务RNS(S-RNC)301,如图3中所示。把相应的RNC称为服务RNC(S-RNC)和漂移RNC(D-RNC)。C-RNC和D-RNC相同也是可能的,而且情况经常如此,因此使用缩写S-RNC,或RNC。

把某些可能特别相关的功能放置在所述网络元素的用户平面(User Plane,UP)和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CP)中,以下章节中概要性地描述了这些功能。

RNC:控制平面功能

网络侧上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参见3GPP TSG RAN TS 25.331“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RC协议规范)”,V.6.1.0,可得于http://www.3gpp.org)终止于RNC中。其包括下列相关功能:

·无线电载体(Radio Bearer)、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的控制,

·测量控制和测量报告的处理,

·RRC连接移动性功能,

ο活跃集合更新,

ο硬交接(handover),

ο小区更新,

οURA更新,以及

·SRNS再定位的支持。

节点B应用部分(NBAP)协议(参见3GPP TS 25.433“UTRAN lub InterfaceNBAP Signalling(UTRAN lub接口NBAP信令)”V.6.0.0,可得于http://www.3gpp.org)、无线电网络子系统应用协议以及无线电接入网络应用部分(RANAP)分别在lub、lur以及lu接口处终止于RNC中。用于从上方支持RRC功能的这些协议中的某些规程是:无线电链路设立公共NBAP规程、无线电链路添加/删除专用NBAP规程、再定位实施RNSAP移动性规程、无线电链路添加/删除/设立RNSAP DCH规程以及再定位RNSAP规程。

RNC:用户平面功能

根据99/4版协议架构,RNC在网络侧上终止MAC和RLC协议。在以下章节中,也将给出与第5版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特性相关的用户平面协议栈架构。由RRC控制这些协议的设置。

节点B: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功能

在针对99/4版UMTS架构的节点B中,物理层终止于网络侧上。在第5版中,节点B可以终止针对HS-DSCH传输信道的MAC层。

除了在lub接口上终止NBAP协议外,节点B中不存在控制功能。应该加以注意的是,从RNC启动所有与这一报告相关的NBAP规程。

HSDPA情况下的示范性用户平面协议栈架构

图4中描述了HSDPA的用户平面无线电接口协议架构。HARQ协议和调度功能属于跨越节点B和UE分布的MAC-hs子层。应该加以注意的是,也能够以认可的模式、于RLC子层级上、在RNC和UE之间建立基于滑动窗口机制的选择性的重复(SR)自动重复请求(ARQ)协议。把针对CN和UE之间点到点连接的从RLC子层所提供的服务称为无线电接入载体(RadioAccess Bearer,RAB)。把每一RAB相继地映像于从MAC层所提供的服务。把这一服务称为逻辑信道(LC)。

HS-DSCH FP(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帧协议)负责节点B和RNC之间的流控制。其根据从RNC获得的请求,确定可授予RNC跨越传输网络传输分组的容量。更具体地讲,由源于S-RNC的HS-DSCH FP的CAPACITYREQUEST(容量请求)消息请求这一容量。由从节点B发送的CAPACITYGRANT(容量准予)消息授予在某一段时间传输一定量数据的准予。

通过控制平面中信令来配置协议的参数。由针对无线电网络(S-RNC和UE)之间信今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以及应用协议、lub接口上的NBNP和lur接口上的RNSAP管控(govern)该信令。

移动性管理功能

无线电移动性

在定义无线电移动性之前,将简要描述RRC连接模式的服务状态。

在RRC连接模式的Cell_DCH状态下,把专用传输信道(DCH)定位至UE,UE为其在小区级上的服务RNC所知。由活跃集合更新功能管理RRC连接移动性。

在RRC连接模式的Cell_FACH状态下,FACH和RACH传输信道可以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并且小区重新选择用于管理RRC连接移动性。通过小区更新功能把小区上的UE的位置报告于网络。

在RRC连接模式的Cell_PCH状态下,仅可经由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到达UE。当在处于Cell_PCH状态下的同时希望执行小区重新选择时,如果没有检测到其它活动,则UE可以自治地转移到Cell_FACH状态,并且在完成所述规程之后返回到Cell_PCH状态。

以下,将简要描述发明报告的信令图的消息中所使用的UE标识符。

·S-RNTI是由S-RNC分配的标识符,而且在S-RNC中是唯一的,

·C-RNTI是由C-RNC所分配的标识符,而且在C-RNC中是唯一的,

·U-RNTI是作为S-RNTI和S-RNC ID的组合而得到的标识符,以及

·D-RNTI是由D-RNC所分配的标识符,而且在D-RNC中是唯一的。

无线电移动性包括前几章节中所定义的RRC连接移动性功能。

更一般地,无线电移动性包括基于对小区级上UE位置的了解的一组移动性管理方法,这些方法旨在实现对可用无线电资源的近乎最优的利用和最终用户所能见到的服务质量(QoS)。

活跃集合更新

活跃集合更新功能(参见3GPP TSG RAN TS 25.331“RRC ProtocolSpecification(RRC协议规范)”,V.6.0.1可得于http://www.3gpp.org)修改RRC连接模式的Cell_DCH状态下的UE和UTRAN之间通信的活跃集合。该规程包括3个功能:无线电链路添加、无线电链路删除以及组合的无线电链路添加与删除。可以把同时存在的无线电链路的最大数目例如设置为8。

根据某些测量,由S-RNC中的RRC进行关于触发该功能的决定。一旦基站(节点B)的引导信号强度超过相对于活跃集合中的最强成员的引导信号的确定阈值,就可以把相应新的无线电链路添加到活跃集合。

一旦基站的引导信号强度超过相对于活跃集合中最强成员的某一阈值,就可以把相应无线电链路从活跃集合中去除。

可以把针对无线电链路添加的阈值选得高于针对无线电链路删除的阈值。于是,相对于引导信号强度,添加和去除事件形成滞后。

可以通过RRC信令从UE把引导信号测量报告给网络(S-RNC)。针对这一或其它相关RRC连接移动性功能,可以使用关于RSCP或Ec/No的CPICH测量(参见3GPP TSG RAN TS 25.215“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s(物理层测量)--(FDD)”,V.6.0.0,可得于http://www.3gpp.org)。

在发送测量结果之前,可以进行某些过滤,以最终平衡快速的哀减。典型的过滤时间例如约为200ms,并且摊派于交接延迟。根据所过滤的测量结果(它们应把与阈值的某种关系保持一段时间(ΔT)),S-RNC可以决定触发活跃集合更新功能的规程之一的执行。

由先前章节中所提到的NBAP/RNSAP规程执行跨越lub/lur接口的相应的信令。在执行这一功能时,可以在S-RNC和UE之间交换RRC协议的ACTIVE SET UPDATE(活跃集合更新)和ACTIVE SET UPDATECOMPLETE(活跃集合更新完成)消息。也可以跨越lub/lur接口交换相应的NBAP/RNSAP消息。ACTIVE SET UPDATE(活跃集合更新)可以适用于DCH传输信道。

硬交接

硬交接功能通过首先删除旧的无线电链路然后添加新的无线电链路来改变RRC连接模式的Cell_DCH状态下的UE的服务小区。由S-RNC中的RRC基于类似于先前情况中的测量的某些测量,决定触发硬交接功能。存在着几种通过Uu接口信令实现该功能的途径。例如,可以在S-RNC和节点B之间交换RRC协议的RADIO BEARER RELEASE(无线电载体释放)和RADIOBEARER SETUP(无线电载体设立)规程。也可跨越lub/lur接口交换相应的NBAP/RNSAP消息。内部频率硬交接的典型例子是针对HS-DSCH传输信道的中间(inter)节点B服务小区改变(参见3GPP TSG RAN TS 25.308“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综述阶段2”,V.6.0.0,可得于http://www.3gpp.org)。

图6中示出了典型硬交接规程的示范性信令图。在硬交接期间,首先切断与旧节点B的连接,然后建立与新节点B的连接。假设旧节点B和新节点B均位于S-RNC所控制的相同的RNS中。将再次把该信令划分成3个时间阶段:(1)测量控制,(2)无线电载体/无线电链路删除和无线电链路添加以及(3)无线电载体设立。

测量控制阶段类似于图6的阶段(1)。

在无线电载体/无线电链路删除和无线电链路添加的第二阶段期间,首先删除与经由旧节点B的连接对应的S-RNC和UE之间的无线电载体。这可以通过在S-RNC和UE之间交换[RRC]RADIO BEARER RELEASE(无线电载体释放)和[RRC]RADIO BEARER RELEASE COMPLETE(无线电载体释放完成)消息来实现。通过引用S-RNC和旧节点B之间的[NBAP]<RL删除规程>去除相应的无线电链路。最后,通过引用[NBAP]<RL设立规程>,在S-RNC和新节点B之间添加新的无线电链路。在lub[DCH FP]DL/UL同步规程期间,在lub接口上建立了用户平面之后继之以用户平面同步。

最后,在第三阶段,通过交换[RRC]RADIO BEARER SETUP(无线电载体设立)和[RRC]RADIO BEARER SETUP COMPLETE(无线电载体设立完成)消息,在S-RNC和UE之间设立新的无线电载体。

针对HDSPA的中间节点B服务小区改变

图10中描述了根据可得于http://www.3gpp.org的当前UTMS标准3GPPTR 25.877“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lub/lur Protocol Aspect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lub/lur协议方面)”,V.5.1.0,的同步化中间节点B服务HS-DSCH小区改变规程的简化的例子。在这一例子中,假设由S-RNC同时执行触发活跃集合更新和小区改变规程的决定。

还可以假设UE经由RRC信令向S-RNC传输MEASUREMENTREPORT(测量报告)消息。S-RNC根据所接收的测量报告,判断对组合的无线电链路添加和服务HS-DSCH小区改变的需求。

作为第一步,SRNC通过经由RNSAP/NBAP协议发送无线电链路设立请求消息,启动专用信道的至目标节点B的新无线电链路的建立。目标节点B通过经由RNSAP/NBAP协议发送无线电链路设立答复消息,确认无线电链路的建立。RRC还经由RRC协议向UE传输活跃集合更新消息。活跃集合更新消息包括为建立针对所添加的无线电链路的专用物理信道(但不是HS-PDSCH)的必要信息。当UE已添加了新的无线电链路时,其经由RRC协议返回活跃集合更新完成消息。这完成了针对专用信道的新无线电链路的添加。

现在,S-RNC可以进行该规程的下一步骤,即服务HS-DSCH小区改变。对于同步化的服务HS-DSCH小区改变,首先为在激活时执行交接和小区改变准备源和目标节点B。

S-RNC首先与源节点B交换信令消息(经由NBAP/RNSAP协议的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准备、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就绪以及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实施)。应该加以注意的是,无线电链路重新配置实施消息包括针对源节点B的激活时间信息。随后与目标节点B交换同样的消息集合。意欲用于源和目标节点B的信令上的唯一差别在于,S-RNC通过NBAP/RNSAP协议的MAC-hs释放请求消息通知源节点B执行对MAC-hs实体的重新设置。

最后,经由RRC信令把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传输于UE。这条消息可以包括激活时间信息,并且请求在UE处重新设置MAC-hs。当建立通信时,UE以物理信道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加以答复。

应该加以注意的是,通过小区改变规程,针对单个UE,把服务节点B功能从源节点B再定位至目标节点B。

微移动性

微移动性包括SRNS再定位规程,如以下章节将描述的。

更一般地讲,微移动性包括基于RNS级上UE位置的了解的一组移动性管理方法,这些方法旨在近乎最优地利用所安装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可用的无线电资源。

可以把SRNS再定位定义为一种把S-RNC功能从一个RNC移至网络中另一RNC的方法。

以下,解释图7中所示的示范性情形。首先,在阶段(i)中,UE维持在S-RNC中的单个节点B上的连接。在执行了活跃集合更新之后,把来自D-RNS的节点B添加于UE的活跃集合(ii)。在另一个活跃集合更新之后,活跃集合中仅剩的节点B为D-RNC中的节点B(iii)。可以看出,在阶段(iii)中,剥夺了UE与S-RNC中节点B的任何连接,从而提供了一个再定位的理由。最后,在该图的阶段(iv)中描述了S-RNC再定位之后的连接状态。

应该加以注意的是,S-RNC为UTRAN方Lu连接的‘定位点(anchorpoint)’。Lu接口终止于CN方的SGSN(Serving GPRS Supporting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因此,SENS再定位总是涉及至少一个CN节点,并且可以将其分类为内部SGSN(intra-SGSN)和中间SGSN(inter-SGSN)SRNS再定位。

图8中描述了中间SGSN SRNS再定位规程(针对99/4版UMTS架构)的示范性信今图。可以把这一信令划分为5个阶段:(1)再定位准备和资源分配,(2)再定位实施和再定位检测,(3)UTRAN移动性信息,(4)再定位完成以及(5)Lu释放。把旧的S-RNC称为源RNC,而把新的S-RNC称为目标RNC。每一个阶段包括多条消息,而这些消息又包含几个信息元素(IE)。解释中详述乐相关的IE。

在第一阶段即再定位准备和资源分配期间,源RNC决定触发再定位规程。请注意,尽管图中描述了[RRC]测量报告消息,但源RNC主要根据其它准则,例如先前完成的活跃集合更新之后的活跃集合的状态,决定再定位。为了触发SRNS再定位,源RNC向SGSN发送[RANAP]所要求的再定位消息。该消息典型地包括目标RNC ID和再定位理由(‘资源优化’)IE,以及一组称为源-至-目标RNC容器的IE。该容器包括对目标RNC中的RRC协议的操作来说十分重要的、对CN透明的数据集合,如UE能力、DRNTI(DriftRadio Network Temporal Identify,漂移无线电网络暂时标识)RAB信息和RRC信息。

然后,SGSN根据已经存在的PDP上下文/QoS属性,通过发送[RANAP]再定位请求消息,建立面向目标RNC的RAB。该消息包括再定位理由IE、RAB参数IE以及已经提到的源-至-目标RNC容器。目标RNC以包括具有所赋予的RAB参数的IE和具有DRNTI的目标-至-源RNC容器的[RANAP]再定位请求认可消息,进行答复。此时,已成功地建立了面向目标RNC的新的RAB。

然后,SGSN向源RNC发送[RANAP]再定位命令消息。该消息包括所赋予的RAB参数的列表和载有DRNTI的目标-至-源RNC容器。当接收到这一消息时,源RNC知道目标RNC准备好开始接收数据。这意味着源RNC可以开始把数据PDU转发于目标RNC([DCH-FP]数据PDU消息)。

应该加以注意的是,源RNC的这一动作是可选的,并且将其标准化为针对3GPP标准化(“无缝的再定位)第4版对来自PS域的实时服务的SRNS再定位的改进--参见3GPP TSG RAN TS 25.936“Handover for real-timeservices for PS domain(针对PS域的实时服务的交接”,V.4.0.1,可得于http://www.3gpp.org。如果在[RANAP]所要求的再定位中(例如,在代表再定位理由的IE中)指出要求无缝的再定位,则可以进行这一转发。

在第二阶段即再定位实施和再定位检测中,首先,把[RANAP]再定位实施消息从源RNC发送于目标RNC,其中[RANAP]再定位命令消息包含DRNTI、RAB ID以及PDCP序列号(仅当要求无丢失的再定位时,才包含序列号)。作为答复,目标RNC把[RANAP]再定位检测消息发送于SGSN,以便报告:现在已在lur接口上建立了与源RNC的接触。

在第三阶段即UTRAN移动性信息期间,首先通过从SRNC发送的[RRC]UTRAN移动性信息消息更关于SRNC的改变更新UE。该消息包含具有RAB ID、新U-RNTI的IE,并且可选地包含关于UL的PDCP序列号(如果要求无丢失的再定位)。UE以[RRC]UTRAN移动性信息确认消息答复SRNC,其中,[RRC]UTRAN移动性信息确认消息包含具有RAB ID的IE,并且可选地如果要求无丢失的再定位则包括DL PDCP序列号。

在再定位完成阶段的第四阶段中,仅从SRNC(先前的目标RNC)把[RANAP]再定位完成消息发送于SGSN。

最后,第五阶段,lu释放阶段,旨在释放SGSN和旧SRNC之间所建立的旧的lu连接。通过在SGSN和源RNC之间交换[RANAP]lu释放命令和[RANAP]lu释放完成消息,释放这一连接。前一条消息包含设置为‘成功再定位’的IE释放理由。

请注意,在SRNS再定位期间,不建立新的无线电链路,这是因为在例如软交接期间,已经在新RNC中把无线电资源赋予UE。

首先,可以看出,可以根据关于针对特定UE配置的一组无线电链路的知识,而不是根据测量报告,触发传统架构中的SRNS再定位。因此,可以把SRNS再定位称为网络评估的规程。其次,如可以很容易地从以上的解释上推出,根据对RNS级上UE位置的精确了解,执行再定位过程。最后,再定位规程肯定具有对核心网络(CN)的直接的影响,这意味着其直接影响S-RNC和CN之间的lu连接。因此,作为微移动性规程,具有传统架构的网络中的再定位为CN耦合的规程或涉及CN的规程。

以下的表中,总结了传统UTRAN架构的无线电移动性和微移动性之间所标识的差别。另外,还考虑了网络接口上的相对的信令负载。

功能/规程的启动对UE位置的了解对CN的涉及网络接口(lub/lur/lu)上的信令负载无线电移动性所评估的移动    小区级    否    中等微移动性所评估的网络    RNS级    是    大

如以上所指出的,服务节点B再定位包括把无线电接口用户平面协议栈实体的功能从服务节点B移至目标节点B,而SRNS再定位主要涉及把RRC控制平面实体(和相应的lu连接)从源RNC移至目标RNC。因此,可以分别把这两种类型的再定位称为用户平面再定位和控制平面再定位。

针对HSDPA的无线电资源管理

初始小区和无线电链路配置

对于HS-DSCH传输信道的配置,可以在小区级配置(NBAP小区设立规程)期间,设置基本资源参数、针对HS-DSCH和HS-SCCH(High Speed SharedControl Channel for signaling for HSDPA,针对HSDPA的信令的高速共享控制信道)的总功率、针对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正交代码的数目。作为小区设立消息的信息元素(IE),以信令发送这些信息段(参见3GPP TS 25.922“Radio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无线电资源管理策略)”,V.6.0.0,可得于http://www.3gpp.org)。另外,对于例如流类型的服务,每MAC-d流所保证的比特率,也可以在lub上的NBAP无线电链路设立规程期间作为IE,以信令形式发送。通常,在DCH传输信道上传输流类型业务,然而,也可以使用HS-DSCH传输信道提供更好的无线电资源利用率。

呼叫准许控制与调度

在C-RNC(控制RNC)中执行针对HS-DSCH的呼叫准许控制(CallAdmission Control,CAC)。位于MAC-hs中的调度功能向所准许的用户分配传输机会。根据分配给HSDPA的资源量(HS-DSCH和HS-SCCH的总传输功率以及HS-PDSCH的代码数目),施加对调度的约束。

仅仅时间上一致类型的调度是基于循环调度原则的。然而,对于HSDPA,当采用其它在时间上非一致类型的调度器时,常常旨在最大化整个系统的吞吐能力。典型的例子是MAX C/I调度器。

由于对赋予HS-DSCH的用户的时间上非一致的调度,可能会出现不能够满足针对属于所准许的用户的某MAC-d流所请求的保证的比特率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NBAP公共测量规程,每MAC-d流地向CRNC引入了HSDPA所要求的功率和HSDPA所提供的比特率的报告。作为负载控制的一部分,CRNC可以采取某些动作,以确保对要求实现的某些保证的比特率的用户的适当处理。

公共测量报告和负载控制

[N-BAP]公共测量启动请求消息中的报告特性IE,描述了如何执行报告。粗略地,报告模式可以为直接的、公共的、周期性的、或事件触发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因报告消息所导致的信令负载是特定网络实现,而且在周期性报告的情况下,信令负载最高。

当接收到不令人满意的针对某一具体类型服务所提供的比特率时,作为控制针对多个节点B/小区的资源的网络实体,CRNC可以执行不同的动作。例如,可以决定抢占特定的MAC-d流,并且通过[RNSAP]无线电链路抢先要求指示消息以信今将这一决定发送于SRNC(参见3GPP TS 25.423“UTRAN lur Interface RNSAP Signalling(UTRAN lur接口RNSAP信令)”,V.6.0.0,可得于http://www.3gpp.org)。在无线电链路或MAC-d流抢占之后,SRNC可以把受到影响的用户切换到DCH传输信道。

作为选择,CRNC可以通过[NBAP]小区重新配置规程,使用公共测量信息把更多的功率或代码分配于HSDPA用户。因此,可以看出,这一情况下的网络中的信令负载也是由在接收到测量报告之后所触发的控制网络元素的某些动作而产生的。除了信令负载之外,除了与特定实现相关的CRNC处理延迟之外,重新配置相应的小区导致一定的延迟。

应该认识到,以上关于[NBAP]公共测量报告、[RNSAP]无线电链路抢占以及[NBAP]小区重新配置/配置规程的解释为示范性的,而且在所有使用共享信道接入和向控制网络元素的公共测量报告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均可遇到类似的情形。

演化的UMTS UTRAN架构

以下,将描述对演化的UMTS UTRAN架构的建议(也参见3GPP TS25.897“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UTRAN Architecture(UTRAN架构的演化的可行性研究)”,V.0.2.0,可得于http://www.3gpp.org)。在这一架构中,每一新网络元素可以关于其控制和用户平面功能方面来定义。图9中给出了这一网络架构的纵览。

RNG(无线电网络网关)用于与传统的RAN的协同运作,并且用作移动性定位点,这意味着一旦针对连接已选择了RNG,则在调用期间一直加以保持。这既包括控制平面中的功能,也包括用户平面中的功能。另外,RNG还提供与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络的连接性。

控制平面功能

部分RNG功能用作演化的RAN和CN、演化的RAN和99/4/5版UTRAN之间的信令网关。其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lu信令网关,即针对RANAP连接的定位点,

οRANAP(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无线电接入网络应用部分)连接终端,包括:

·信今连接的设立和释放

·无连接消息的区分

·RANAP无连接消息的处理,

ο针对一个或相关节点B+的空闲和连接模式呼叫消息的中继,

·在内部节点B+再定位中RNG扮演CN的角色,

·用户平面控制,以及

·节点B+和99/4/5版RNC之间的lur信令网关

用户平面功能

RNG为从CN或传统的RAN到演化的RAN的用户平面接入点。其具有下列用户平面功能:

·再定位期间用户平面业务切换,

·中继节点B+和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CN的元素)之间的GTP(lur接口上的GPRS隧道协议)分组,以及

·针对用户平面的lur协同运作

节点B+元素终止所有的RAN无线电协议(L1、L2以及L3)。针对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独立地研究节点B+功能。

控制平面功能

这一种类包括与演化的RAN中连接模式终端的控制相关的所有功能。主要的功能是:

·UE的控制

·RANAP连接终止

ο面向RANAP连接的协议消息的处理

·RRC连接的控制/终止,以及

·相关用户平面连接的初始化控制

当终止RRC连接时,或者当把功能集再定位于另一个节点B+(服务节点B+再定位)时,从(服务)节点B+去除UE上下文。控制平面功能还包括用于控制和配置节点B+的小区资源的,以及根据来自服务节点B+的控制平面部分的请求分配专用资源的所有功能。

用户平面功能

用户平面功能包括下列功能:

·PDCP(分组数据收敛协议)、RLC以及MAC的协议功能,以及

·宏分集(diversity)组合

移动性管理

无线电移动性

无线电移动性规程基本上无变化,因为它们由RRC协议控制。演化的架构中这一协议的功能将保持不变。唯一的不同在于,其在网络方的终端将为服务节点B+。

SRNS再定位

在定义具有分布式架构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再定位之前,让我们简短地考察一下再定位的某些方面。把在传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再定位定义为通过其把SRNC功能集从一个RNC移至另一个RNC的规程。在具有分布式架构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可以把服务节点B+定义为当前正针对所观察的UE执行所有RRC功能的节点B+。因此,传统的架构中的SRNS再定位将相应于具有分布式架构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服务节点B+再定位。以下,也将其称为服务网络元素再定位规程。应该加以注意的是,对于传统的SRNS再定位,后者可用作一个更一般化的术语。因此,可以把具有分布式架构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微移动性定义为服务网络元素(服务节点B+)再定位。

无线电资源管理

控制网络元素/节点B+的定义

把控制网络元素(CNode B+)定义为执行如以上在“针对HSDPA的无线电资源管理”一章中所解释的无线电资源管理功能的节点B+。这些功能可能影响多个其它节点B+。将把由CNode B+和受控节点B+构成的集合称为针对演化架构的无线电网络子系统。

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

从以上几章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从根本上讲,针对HSDPA的控制RNC功能基本上不同于服务RNC功能集。对于任何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络架构,可以看出,可以向不同的网络元素(来自参照架构的不同的节点B+)分别分配服务和控制功能。根据某些要求,可以把针对使用共享信道接入和公共测量的网络的控制网络元素功能从一个网络元素移至另一个网络元素。将把这一规程称为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该规程属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而不属于移动性管理。

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络中所增加的信令负载

关于微移动性,所观察到的传统架构和分布式架构之间的差别的直接后果是再定位的频率。通常情况下,服务网络元素再定位的频率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1)所观察到的元素的接口的数目和不包括大气接口的所观察到的接口上的业务负载,以及(2)所观察到的网络元素所控制的覆盖区的大小。

当考察这一示范性分布式网络架构时,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相对于传统架构中再定位的频率,服务网络元素再定位的频率增大。首先,节点B+的有线接口的数目3倍(两个lur接口和一个lu/lur接口)于传统架构中节点B的有线接口的数目(一个lub接口)。与传统架构中的RNC相比,接口的数目几乎相等。然而,在分布式架构中,预期lur接口上的业务负载将明显高一些。其次,节点B+所控制的覆盖区远小于传统RNC所控制的覆盖区。

可以得这样的一个结论:频繁的再定位会导致网络中更多的信令负载。人们可望最小化这一负载。

减小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络中无线电资源管理规程的延迟

如以上在“针对HSDPA的无线电资源管理”一章中所讨论的,在传统网络中,某些针对HSDPA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面,要求无线电链路和小区(重新)配置、无线电链路抢占和公共测量报告规程的交互作用。然而,传统网络的架构不是分布式的,因为控制RNC负责多个节点B。

仅通过信令流优化来减小以上所提到的HSDPA无线电资源管理规程的延迟是可能的,其由于相当简单的流而不易可行。然而,在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如果把控制和服务RNC的责任均放置在单个增强的网络元素中,则减小延迟(和降低这些接口上的信令负载)是可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络,实现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

可以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法: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把多个小区中的共享信道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控制基站再定位于另一个基站,每个小区由基站控制,其中,每个共享信道由小区中的多个移动终端共享。

根据这一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下列步骤:在控制基站处接收来自每一报告基站的信息;在控制基站处估计控制基站和每一报告基站之间的信令负载,或者每一报告基站和控制基站处的处理负载,其中,该估计是基于所述所接收的信息的,并且在控制基站处通过评估所估计的负载,判断是否把针对所述多个小区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控制基站再定位于报告基站。

在确定要再定位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基站可以根据所估计的负载选择要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其的报告基站,并且可以把针对所述多个小区的至少所述一部分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控制基站再定位于所选择的报告基站。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可以包括下列功能至少之一:初始小区和无线电链路配置、呼叫准许控制以及负载控制。

然而,把针对控制基站所控制的所有小区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单个的新的控制基站以确保有效的负载平衡可能是不可行的。因此,根据又一个实施例,可以在控制基站处维持针对其余小区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或者将其再定位于控制基站所选择的另一个报告基站。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向控制网络元素提供其再定位决定所基于的信息的不同的可能性。根据这一实施例,从每一报告基站所接收的信息,可以指示由该报告基站向使用共享信道的每一移动终端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当估计例如信令负载时,控制基站可以根据那些针对其从相应的报告基站接收测量报告的移动终端的数目来估计信令负载。

在这一实施例的一个变体中,所报告的服务的质量可以指示小区中使用共享信道的每一移动终端获得的所提供的净比特率或者传输于使用共享信道的移动终端的数据的块错误率中的任一或组合。

根据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控制基站所接收的信息可以指示在相应报告基站下使用共享信道的移动终端的数目。在这一情况下,控制基站可以根据所接收信息中所指示的移动终端的数目,估计信令负载。这样,控制基站可以不需要从测量报告中抽取相关的信息,而可以从所提供的信息直接抽取它们。

另一个实施例包括有效地减小接入网络中的信令负载。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可以把报告最大数目的移动终端的报告基站选择为下一个控制基站。

如以上所概要性描述的,该方法还可以平衡由控制基站所控制的小区群中的处理与/或信令负载。于是,根据又一个实施例,在控制基站处所接收的信息可以指示相应报告基站处的处理和/或信令负载,以便利负载平衡。例如,在控制基站处的处理负载高于预先确定的上处理负载阈值,并且至少一个所报告的处理负载值低于预先确定的下处理负载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基站可以决定再定位资源管理控制功能。这具有能够防止频繁再定位的好处。

在这一实施例的变体中,可以仅当该在上和下阈值之间的关系维持了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时,才触发再定位。

在本实施例的环境下,在另一个变体中,把针对至少一部分所述小区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其的报告基站选择为这样一个站:其报告了低于预先确定的下负载阈值的处理负载也是可行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这样一个步骤:从控制基站向所选择的报告基站传输再定位命令,该再定位命令指示针对所述小区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共享信道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再定位。

在一个变体中,再定位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那些针对它们要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所选择的报告基站的小区的小区标识符,以及关于是否允许该所选择的报告基站执行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后继的再定位的指示信息。

在又一有利的改进中,在该控制基站仅再定位针对所述小区的一部分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情况下,再定位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要由其它基站而不是由所述所选择的报告基站控制的小区的小区标识符。

这一实施例可以有助于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划分到几个指定的控制基站(当前报告基站)以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在一个控制基站中的后继集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无丢失再定位的情况下,该控制基站基于把再定位请求消息传输于所述所选择的基站,可以把含有要用于所述估计步骤中或者用于负载控制的信息的容器传输于所述所选择的报告基站。

又一个实施例允许以一种有利的方式通知未被选择成为控制基站的基站关于再定位。因此,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这样的步骤:从控制基站把设立请求传输于未把针对共享信道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它们的那些基站,其中,该设立消息包括新的控制基站的小区标识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在该再定位请求消息中,可以向把一部分小区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其的报告基站指示把另一部分小区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其的其它基站的至少一个小区标识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把一部分小区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其的报告基站,可以从控制下述小区的基站接收用于估计信令负载或处理负载的信息,针对所述小区已从该控制基站向所述报告基站赋予资源管理功能。

在该实施例的变体中,在不允许所述报告基站执行接入控制的后继再定位的情况下,所述报告基站可以把所述信息转发于已接收了针对其的执行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后继再定位的指示的基站。

由此,可以有利地向已经由前一个控制基站所指定的、要执行下一再定位规程的控制基站提供与关于来自非由这一控制基站所控制的小区的、用于决定再定位的相关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来自该控制基站的指示把至少一部分小区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其的报告基站的再定位请求消息被以信令形式发送于另一个控制基站,在以信令形式发送再定位请求消息的控制基站不具有针对所述小区的每个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情况下进行这一发送。这样做具有这样的好处:即使在已把小区群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划分于几个基站的情况下,也可以再次再定位针对整个小区群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

而且,根据又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把针对多个小区中的共享信道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另一个基站,由基站控制每一小区,其中,由小区中的多个移动终端共享每个共享信道。基站可以包括:接收装置,用于从每一报告基站接收信息;以及处理装置,用于估计该基站和每一报告基站之间的信令负载,或者每一报告基站和该基站处的处理负载,其中,根据所述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这一估计。处理装置可以适合于通过评估该基站处所估计的负载,判断是否把针对所述多个小区的至少一部分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该基站再定位于报告基站,以及在其已确定要再定位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情况下,根据所估计的负载,选择要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其的报告基站。而且,基站还可以包括再定位装置,用于在该处理装置已确定再定位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情况下,把针对所述多个小区的至少所述一部分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该基站再定位于所选择的报告基站。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该基站还可以包括适合于执行根据以上所概述的各实施例之一的再定位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把针对多个小区中共享信道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控制基站再定位于另一个基站,每个小区由基站加以控制,其中,每一共享信道由小区中的多个移动终端共享。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基站和多个移动终端。

而且,根据另外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媒体,用于存储指令,当在处理器上执行时,这些指令致使处理器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把针对多个小区中共享信道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控制基站再定位于另一个基站,每个小区由基站控制,其中,每一共享信道由一个小区中的多个移动终端共享,通过下列操作实现再定位:在控制基站处接收来自每一报告基站的信息,在控制基站处估计控制基站和每一报告基站之间的信令负载,或者每一报告基站处的处理负载,其中,根据所述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这一估计,并且通过评估在该控制基站处所估计的负载,判断是否把针对所述多个小区的至少一部分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该控制基站再定位于报告基站。

所述媒体还可以存储指令,当在处理器上执行时,这些指令致使处理器在确定再定位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情况下,根据所估计的负载,通过下述操作执行再定位:在控制基站处选择要把将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其的报告基站,以及把针对所述多个小区的至少所述一部分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从控制基站再定位于所选择的报告基站。

而且,计算机可读媒体还可以存储指令,当在处理器上执行时,这些指令致使处理器执行根据以上各实施例之一的再定位规程。

附图简述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以相同的参照数字标记这些图中类似或相应的细节。

图1描述了UMTS的高级架构。

图2描述了根据UMTS 99/4/5版的UTRAN的架构,

图3示出了服务与漂移网络子系统的架构概要图,

图4描述了99/4/5版UTRAN架构中的用户平面协议栈架构,

图5描述了演化的UTRAN架构中的针对HSDPA的用户平面协议栈架构,

图6描述了99/4/5版UTRAN架构中的硬交接规程的信今图,

图7描述了99/4/5版UTRAN中的示范性服务无线电网络子系统(SRNS)再定位,

图8描述了99/4/5版UTRAN架构中的图7的服务无线电网络子系统(SRNS)的示范性再定位信令图,

图9描述了演化的UTRAN架构,

图10描述了99/4/5版UTRAN架构中针对HSDPA的内部节点B服务小区改变的信令图,

图1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范性控制节点B+再定位情形的信令图,

图1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范性控制节点B+再定位情形的信令图,其中,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划分于几个SNode B+,

图13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范性控制节点B+集中(concentration)规程的信令图,

图14a、14b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范性控制节点B+再定位情形,

图15a、15b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范性控制节点B+再定位情形,其中,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划分于多个SNode B+,

图16a、16b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范性控制节点B+集中规程,

图17a、17b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示范性控制节点B+集中规程,以及

图18a、18b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范性控制节点B+再定位情形,其中,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划分于多个SNode B+。

发明详述

以下章节将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仅出于示范性之目的,大部分实施例是关于UMTS通信系统概要性地描述的,而且相继续各章中所使用的术语主要涉及UMTS术语。然而,针对UMTS架构所使用的术语和对各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旨在把本发明的原理与概念限制于这样的子系统。

附着于协议或网络元素的附加的“+”号,旨在表示这些协议和网络元素可能具有比相应传统UMTS架构增强的功能集,即表示可以适于演化的UTRAN架构的协议。然而,不应该把附加的“+”号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原理和想法的限制。

以上的“背景技术”一章中所给出的详细的解释,也仅旨在更好地理解以下所描述的主要具体针对UMTS的示范性实施例,而且不应该理解为把本发明限制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过程与功能的这些所描述的具体实现。

总体上讲,本发明的原理可施用于使用分布式架构的任何类型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可施用于基于beyond-IMT-2000框架的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旨在实现针对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以及设计相应规程。

例如,在传统的UMTS UTRAN中,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是不可能的--这从3GPP TS 25.413:“UTRAN lu Interface RANAP Singaling(UTRAN lu接口RANAP信令)”(参见6.1.0版,可得于http://www.3gpp.org)的再定位理由的定义得出--并且作为微移动性管理规程,引入了SRNS再定位。

如以下各章中将更详细加以解释的,可以针对几个用户同时执行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这与针对每单一用户执行的普通SRNS再定位是不同的。因此,由于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所导致的信令负载上的增加将不可接受地高。

显然,通过把控制网络元素功能再定位于服务网络元素之一,可在单个网络元素中针对多个用户,执行以上所描述的针对HSDPA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规程或具有类似特性的另一种无线电接入技术。这可能有助于减小这些规程的延迟和降低网络中的整个信令负载。

可以容易地看出,通过施用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网络元素之间的负载分布是可能的。而且,通过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不会对Uu接口产生影响。

图11描述了示范性控制节点B+再定位情形的信令图。在这一例子中,假设CNode B+(控制节点B+)控制两个相邻的节点B+(服务节点B+#1和服务节点B+#2)。这两个服务节点B+可以针对被分配于相应小区的用户执行服务网络元素功能。它们可以把测量报告传输于CNode B+。为此目的,可以使用例如[RNSAP+]公共测量报告消息。

一段时间之后,CNode B+可以决定触发向SNode B+#1的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可以将这一决定通知SNode B+#1,例如使用[RNSAP+]C-再定位请求消息。这条消息可以包括可以被设置为‘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的再定位理由IE,以及源-至-目标节点B+容器。

在被通知了CNode B+的决定之后,SNode B+#1可以评估盖请求,并且可以决定是否接受再定位。如果决定是肯定的,则SNode B+#1可以向CNodeB+通知其决定,例如通过使用[RNSAP+]C-再定位请求认可消息。作为下一步,CNode B+可以向SNode B+#1发送包含关于要由SNode B+#1控制的小区的信息的消息。这可以例如通过发送[RNSAP+]C-再定位命令消息来实现,该[RNSAP+]C-再定位命令消息可以包含例如要由新选择的控制元素控制的节点B+的小区标识符(小区ID)。另外,可以把装有测量报告的容器从CNode B+传送于SNode B+#1。

例如,通过[RNSAP+]CNode B+设立请求消息,CNode B+可以通知SNode B+#2关于新的控制网络元素(SNode B+#1),以便把测量报告重新导向于该元素。[RNSAP+]CNode B+设立请求消息可以例如包括具有SNodeB+#1的小区ID的IE。例如,可以在[RNSAP+]CNode B+设立答复消息中把来自SNode B+#2的确认传输于CNode B+。最后,通过使用例如[RNSAP+]C-再定位完成消息确认再定位的完成。

从这一示范性信今图可以明显看出,已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其中,CNode B+决定再定位针对所有小区,即针对所有由相应CNode B+所控制的节点B+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例如,在图14a和14b中所说明的情况中,这一决定是可行的。在图14a中,假设无线电小区1401~1409每个均由锥形表示的节点B+控制。

在图14a中,控制小区1405的节点B+(由填充的锥形加以表示)执行针对所有小区1401~1409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即是CNode B+。另外,从小区1401~1404、1406~1409的SNode B+(锥形)到小区1405中的CNodeB+的连接,旨在表明传输于CNode B+的测量报告,以及与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相关的其它信息的信令。

小区中的程式化(stylized)的移动终端的密度,表示每一小区中使用一共享信道的终端的数目。例如,每个程式化终端可以表示该小区中的10个HSDPA用户。

当考虑图14a中所示的情况时,注意,可能必须把许多测量报告从小区1408中的SNode B+传输到小区1405中的CNode B+--由程式化终端的较大数目所表示。因此,小区1405中的CNode B+可以决定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小区1408中的SNode B+,并且可以执行以上参照图11所描述的再定位规程。在针对图14a和14b所概述的本发明的这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小区1405的节点B+相应于图11的信令图中的控制节点B+,小区1408的节点B+相应于SNode B+#1、以及其余的任何节点B+相应于SNode B+#2。

因此,在再定位之后,图14b中所示的情形可以是结果。在图14b中,小区1407中的节点B+执行CNode B+功能,即,控制资源管理,而小区1401~1407以及1409的SNode B+此时向小区1405中的新的CNode B+提供测量报告。

在图15a中,说明了与图14a中的情况相类似的初始情况。同样,由于小区1405中的CNode B+所控制的共享信道的用户的数目高,小区1405中的CNode B+和小区1407中的SNode B+之间的信令负载高。在这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小区1404的SNode B+也导致了相当高的信令负载。或许,另外,小区1407的SNode B+也报告了相对高的处理负载。在这一个示范性的情形中,于是,小区1405中的CNode B+可以决定:把针对小区1401~1409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划分于小区1404和1408的SNode B+。

尽管在本发明的这一示范性实施例以及以下将概述的其它示范性实施例中,主要涉及SNode B+和CNode B+之间的高信令负载作为用于触发再定位的准则,但应该注意的是,当决定是否执行再定位时,也可以考虑其它准则,例如,SNode B+和CNode B+上的处理负载。这一决定可以基于这些准则之一,也可以基于这些准则的组合。例如,后者可以是可行的,以便提供在节点B+之间的接口上平衡的信令负载和考虑到受控的小区群1401~1409中个体节点B的处理负载的处理负载控制之间的适当的折衷。

图12描述了再定位规程的信令图,其中,在两个SNode B+之间划分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例如,在参照图15a所概要性描述的情形中,控制节点B+可以决定划分资源管理控制功能。

在这一情况下,CNode B+可以既向服务节点B+#1,也向服务节点B+#2发送再定位请求。为此目的,CNode B+可以传输两条[RNSAP+]C-再定位请求消息。

在已经被通知了关于CNode B+的决定之后,SNode B+#1和SNode B+#2可以评估这一请求,并且可以决定是否接受再定位。如果决定是肯定的,则可以通知CNode B+关于它们的决定,例如,通过使用[RNSAP+]C-再定位请求认可消息。

在下一步骤中,CNode B+可以向SNode B+#1和SNode B+#2发送包含有关要由SNode B+#1和SNode B+#2控制的小区的信息的消息。这可以例如通过发送[RNSAP+]C-再定位命令消息来实现,[RNSAP+]C-再定位命令消息可以包含例如要由新选择的控制元素控制的节点B+的标识符(ID)。另外,也可以把装有测量结果的容器从CNode B+传送于SNode B+#1。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CNode B+所传输的消息还可以包含关于允许两个SNode B+中的哪个执行接下来的后继再定位规程的指示。在不希望对资源管理控制功能进一步划分的情况下,这可以是可行的。

因此,所指定的新CNode B+中的仅仅一个可以被允许来重新聚合对所有小区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或者将其再次划分。于是,可进一步希望所指定的执行接下来的再定位规程的SNode B+(例如,SNode B+#1)也被提供以已针对它们已划分控制的所有小区ID,以具有关于其中在节点B+之中再定位了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小区群”的信息。

而且,不允许执行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再定位的所指定的新CNode B+(例如,SNode B+#2)可被提供以标识其它所指定的CNode B+(例如,SNodeB+#1)的信息,例如,通过在[RNSAP+]C-再定位命令消息中包括SNodeB+#1的小区ID。于是,SNode B+#2可以在向SNode B+#1再定位之后转发所接收的测量报告或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相关的信令,以支持其关于再定位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决定。

接下来,例如,通过[RNSAP+]CNode B+设立请求消息,可以由CNodeB+通知SNode B+#3关于新的控制网络元素(例如,SNode B+#1),以便把测量报告重新导向于该元素。

[RNSAP+]CNode B+设立请求消息可以例如包括具有SNode B+#1的小区ID的IE。可以例如在[RNSAP+]CNode B+设立答复消息中把来自SNodeB+#3的确认传输于CNode B+。最后,通过使用例如[RNSAP+]C-再定位完成消息,确认再定位的完成。

与SNode B+#3的情况相类似,可以向受控的“小区群”中未被指定为新的CNode B+的所有其它的节点B+通知对新控制网络元素(即,SNode B+#1或SNode B+#2)的再定位。

显然,控制节点B+可以相应于图15a的小区1405中的CNode B+,而服务节点B+#1可相应于小区1408中的SNode B+,服务节点B+#2可相应于小区1404中的SNode B+。可以把图12中的服务节点B+#3理解为其余小区中的SNode B+的任一个的例子。

将参照图15b更详细地概述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再定位和划分之后所得到的情形。如从图12中所示的信今规程所明显看出的,图15b描述了此时分别针对它们的包括小区1401、1402、1404、1405和1407以及1403、1406、1408和1409的“小区群”执行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小区1404与1408中的两个新CNode B+。也通过新CNode B+和它们相关的SNode B+之间的程式化的互连表示新的“小区群”。小区1404中的CNode B+和小区1408中的CNodeB+之间的链路可用于转发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相关的信令,例如,从小区1404的CNode B+至已被指定为执行下一个再定位规程的小区1408的CNode B+的测量报告。

图13、图16a以及图16b涉及示出了存在不止一个控制网络元素的情形即其中先前已对资源管理控制功能进行了划分的情形中的再定位规程的示范性实施例。尽管针对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划分于两个新的CNode B+的情况,描述了涉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划分与集中的实施例,但应该加以注意的是,按与针对两个CNode B+的方式基本类似的方式,对于/针对两个以上的CNodeB+,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划分和集中也是可能的。

图16a中描述了与图15b基本相同的情形。已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划分于两个CNode B+,即小区1404和1408的节点B+。与图15b相比,小区1404和1408中的HSDPA用户的数目已显著减少。出于示范性之目的,还可以假设,小区1408中的CNode B+处的最初高处理负载依然存在。另外,已指定这一CNode B+执行下一个再定位规程。而且,小区1405中的HSDPA用户的数目又增加了。

于是,为了降低其自身的处理负载以及缓解小区1404中的CNode B+和小区1405中的SNode B+之间的信令负载,假设允许小区1408中的CNode B+把资源管理控制集再定位于小区1405的SNode B+。

图13中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这一重新聚合的示范性信令图。当在控制节点B+#1(相应于小区1408中的CNodeB+)处决定把资源管理控制集再定位于服务节点B+#1(相应于小区1405中的SNode B+)时,可以执行基本上与参照图11所概述的相同的再定位请求、评估、认可以及命令过程。

在传输了[RNSAP+]C-再定位命令之后,控制节点B+#1可以把关于再定位的情况通知另一个控制节点B+#2,例如,通过[RNSAP+]C-Node B+设立请求。当从控制节点B+#1接收到这一请求消息时,控制节点B+#2可以把这一请求转发于其所控制的SNode B+(由服务节点B+#2表示),以把关于即将发生的再定位的情况通知其所控制的SNode B+。而且,这一设立消息例如通过小区ID指示新选择的CNode B+(服务节点B+#1)。

当从控制节点B+#1接收到设立请求时,控制节点B+#2可以把装有测量结果(和/或其它与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相关的信息)的容器转发于服务节点B+#1。控制节点B+#1也可以这样做。最后,服务节点B+#1可以结束再定位规程,例如,通过向控制节点B+#1发送[RNSAP+]C-再定位请求完成消息。

如对于图12那样,同样对于图13,可以包含于所交换的个体消息中的信息基本上相应于那些参照图11所概述的信息。

在已执行了图13中所示的再定位规程之后,可以得到图16中所示的情形。在执行了再定位之后,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次集中,而且小区1405中的新的Cnode B+将控制资源管理。

图17a和17b中所说明的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可以是,在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划分之后,被指定执行下一个再定位的CNode B+(此处,为小区1408中的CNode B+)获得已经被指定于小区1404中的CNode B+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部分。在图17a中,出于示范性之目的,可以假设其中在小区1408中的CNode B+处的处理负载低,而且其中小区1404中的HSDPA用户的数目已显著减少的初始情况。另外,还可以假设,把资源管理控制集再定位于除CNode B+之外的另一个SNode B+所强加的信令负载将要增加,这一规程可能是不可行的。然而,小区1408中的CNode B+可以决定获取针对由小区1404的CNode B+当前所控制的小区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例如,因为在小区群1401~1409中最好拥有一个控制网络元素。

在这一情况下,可以使用图13中所示的信令规程,但不同的是可以把控制节点B+#1和服务节点B+#1理解为互相对应,以致能够省略这两个实体之间的所有信今。也可以把来自图13中所示的、导向控制节点B+#1和服务节点B+#1的其余实体的所有信令理解为仅被导向控制节点B+#1。

如图17b中所示,在再定位之后,针对小区群1401~1409的所有小区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保留在再定位之后的小区1408的CNode B+处。

图18a和18b中说明了可能出现的又一种人们所关注的情况。根据这两个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描述了这样一种对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划分:其中,小区1405中的原始CNode B+仅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一部分再定位于小区1408的SNode B+,同时其维持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其余部分。例如,在因小区1408中的HSDPA用户众多致使小区1405中的CNode B+与小区1408中的SNode B+之间的信令负载高的情况下,CNode B+可以决定把部分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小区1408中的SNode B+,以降低信今负载。

根据图18a和图18b的例子的、可以说明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这一部分再定位所要求的信令的信令图可相应于图12中所示的信令图,所不同的是,服务节点B+#1和控制节点B+#1将为一个并且是相同的实体。因此,可以省略图12中服务节点B+#1和控制节点B+#1之间的所有信令。也可把从图12中所说明的其余实体导向服务节点B+#1和控制节点B+#1的所有信令理解为将被传输于控制节点B+#1。

先前已概要性地描述了可以把测量结果以独立的容器发送于SNode B+,如果希望无丢失再定位的话,这是特别可行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如果希望无丢失再定位,例如,则可以把IE再定位理由的值设置为‘无丢失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如果不希望无丢失再定位,则不需要传输以上所概述的各示范性信今图中所说明的装有测量结果的容器。

而且,所述容器——如果传输的话——可以包括所报告给通过针对每一用户的UE ID(例如S-RNTI)以及通过针对每一报告网络元素的节点B+的小区ID所分隔的前一个控制网络元素的测量结果。当然,不需要把由SNodeB+#1报告的结果包含于容器中。

如前一章中所解释的,可以把测量结果以独立的容器发送于SNode B+#1。可以根据发送结果的可配置的时间跨度,规定所传送结果的容器大小和精度。

以上已概述了可以触发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的某些决定准则。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CNode B+可以使用用于触发再定位的不同的决定准则。例如,其可以根据针对其相应服务网络元素报告进行测量报告的UE的数目,触发所述规程。在直接或事件驱动的报告类型的情况下,这样做可能不十分可靠。在这一情况下,CNode B+可以使用可能由其它网络元素独立地、以信令发送的某些信息,例如,接入HS-DSCH的UE的数目或相应网络元素的某些负载测量。

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以上的网络元素满足再定位控制功能的特定准则。以下,将考虑两个节点B+满足这一准则的情形。在这一情形下,当前CNode B+可以决定把RNS划分为两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由满足准则的节点B+控制。在这一情况下,可以实施把再定位从当前控制的节点B+‘划分’于两个以上所提到的节点B+。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触发进一步的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的决定可以留给所指定的新CNode B+中的仅仅一个节点,以避免对小区群或无线电网络子系统的无限划分。在这一情况下,可以把任何所触发的再定位通知其它CNode B+。可以从后者把测量结果转发于所指定的要触发下一个再定位的CNode B+。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设计其中对资源管理控制功能进行划分的再定位的信今规程时,可以考虑以下的指南。可以把[RNSAP+]C-再定位命令消息从当前CNode B+传输于两个作为目标的所选择的SNode B+,该消息可以包括新选择的控制基站的小区ID、要由每一新选择的网络元素控制的小区的小区ID、以及关于它们中的哪个可以决定下一个再定位的指示。在“无丢失”再定位的情况下,可以总是把与新选择的控制小区相关的测量结果以容器转发于新选择的CNode B+。另外,为了对测量报告重新导向,可以在先前的CNode B+和除新选择的CNode B+之外的所有受影响的节点B+之间交换诸如[RNSAP+]CRNC设立请求/答复的消息。

与当某一网络元素的处理负载变得太高时触发再定位的准则相关的又一个实施例可以依赖于用户的移动性,而用户的移动性又可导致用户群体的频繁变化。此外,在其中应同时控制处理负载和信令负载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以下所概述的问题。

以上所提到的两种示范性情况可能会导致对以上所描述的控制网络元素再定位规程的相对频繁的触发。

例如,当考虑其中应该同时控制处理负载以及信令负载的情况时,具有高信令负载的CNode B+倾向于把资源管理控制功能再定位于具有较低处理负载的SNode B+。

然而,这一SNode B+可能具有由于小区中仅具有很少HSDPA用户导致的低信令负载,而CNode B+处的处理负载可能源于相应小区中的众多HSDPA用户。因此,在CNode B+执行了向SNode B+的资源管理控制功能的再定位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信今负载可能增加,这可能会触发资源管理控制功能返回到原始CNode B+的新的再定位。

可以通过引入两个不同的阈值来克服控制网络元素角色的频繁更换(“乒乓”效应):针对当前控制网络元素中的处理负载的阈值,以及针对由其它(受控的网络元素)所报告的处理负载的另一阈值。仅当满足特定阈值时,例如,仅当在报告SNode B+处的处理负载低于预先确定的阈值,和/或信令负载高于预先确定的可容许的阈值时,才可触发再定位。

更详细地讲,为了触发再定位规程,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期间,可能要求CNode B+中的处理负载高于上处理负载阈值,并且要求其它网络元素所报告的处理负载和/或信令负载低于预先确定的下处理阈值。

为了选择小区群或无线电网络子系统中的初始CNode B+,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出:在启动网络操作之前,由操作员选择控制网络元素。然后,可以根据先前章节中所阐述的各实施例执行再定位功能的进一步的更换。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使用硬件和软件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各实施例。应该认识到,可以使用计算设备例如通用处理器,实现或执行以上所提到的方法以及以上所描述的各种逻辑块、模块、电路。也可以通过这些设备的组合执行或体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另外,也可以通过处理器所执行的的软件模块或者直接以硬件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软件模块和硬件实现的组合也是可行的。可以把软件模块存储在诸如RAM、EPROM、EEPROM、闪存、寄存器、硬盘、CD-ROM、DVD等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