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2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空前地重视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控制,但却收效甚微,苏联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日趋涣散,普遍存在信仰危机,自由主义思想和行为泛滥.这一时期苏共的理论建设方面的特点对大学生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苏共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政策和政治规训的手段值得探讨.
  • 摘要:本文试图将中外互动下的对抗与调试置于更广义的"贸易战"的理论视角下来考察,以期更好的理解明代中后期中外互动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中国古代的“贸易战”与现今的“贸易战”有所区别,与今天国际贸易领域内纯粹的经济利益争夺不同,古代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战”往往是政治、制度、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内容的交织。
  • 摘要:摆脱明治维新单一中心范式限制,从历史源头上把握日本近代化的演变性内涵,是史学研究探索日本近代化所急需填补的一大盲区.日本战国(1467-1615)是日本历史由中古到近世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日本发生了广泛深刻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变革.在这些革命性变革的刺激下,日本社会封建体制逐步走向了成熟,其实践近代化的先导性因素与习惯性范例也相伴大量的生长了出来.
  • 摘要:主要探讨美国三次购银法案之动机及其是否让美国回复金银复本位制.第一个是在1878年的《白兰德-艾利森法案》(Bland-Allison Act),第二个是在1890年的《谢尔曼白银购买法案》(Sherman Silver Purchase Act)以及第三个是在1934年的《美国白银购买法案》(American Silver Purchase Act).政府之所以实行这三次购银法案的共同目标在于,借此发行更多通货,以刺激经济.前两个购银法案之动机有其共通性,一,银价持续下跌,对于持有白银做为财产的农民,等于购买力下跌,经常身为债务人的农民只能用不断贬值的白银来还债,等于要缴还更多债,因此农民希望能「自由铸币、自由银元」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即通货膨胀;二,仍然是为了银矿发展所顾虑,银矿主希望提升银价;三,一般人民对金本位较没有信心,对金本位的怀疑,希望提高银价.而《美国白银购买法案》动机一是为了应变1929年发生的经济大恐慌(The Great Depression)所带来的困境,二是迎合银矿主的利益,三是为了提高中国购买力,以达到倾销出口品至中国.关于购银法案是否让美国回到金银复本位制的问题,三者皆有金银复本位制的特色,不过精确来说,《白兰德-艾利森法案》以及《谢尔曼白银购买法案》实行的是「有金银复本位制功能的金本位制」.而《美国白银购买法案》与贵金属建立起来的关保是「合用本位制」.
  • 摘要:法国大革命改变了法国长期以来被旧制度所支配的社会及文化,中产阶级在此过程中逐渐取代贵族阶级,成为引领文化的新与势力.随着阶级制度的开放和流动,原本独属于城堡豪宅的饮食文化开始散播开来,餐馆和咖啡馆纷纷出现于巴黎街头.这类型的「公共饮食空间」除了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创造出一个类似于沙龙的谈话空间,与沙龙相比,咖啡馆和餐馆更能包容各个阶级的人,在此饮食空间中,形塑出近乎于「无阶级」的公共空间.
  • 摘要:本文拟以西原龟三的自传、日记、文书与著作为基础,考察他进行西原借款之前在朝鲜和“满洲”时期的言论思想与实业活动,进而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考察不仅能反映出作为近代日本亚细亚主义之一的“王道主义”在西原个人认知上的演变,更能显示出西原在这一地区的行动样式。最后梳理西原龟三“王道主义”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实质。
  • 摘要:在潮汕方言中,潮人把出洋谋生叫做"过番".潮人过番,多数前往南洋(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近代以来大批潮人过番,带动了潮汕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互相渗透.其中,语言艺术方面的交流常常是最活跃的要素.本论文通过搜集与过番有关的潮汕歌谣、俗语、词汇等,加以分类、整理和分析,从中了解潮汕东南亚过番史、过番文化及潮汕与东南亚文化之间的交流状况.从与过番有关的俗语、歌谣、借词等可看出,过番潮人主要属于生存型移民,即经济原因是过番主因.一些俗语、歌谣、借词等反映了过番潮人艰苦的奋斗历程,另有一些体现了他们的思乡之情与侨属的思念之心,也印证了过番潮人对家乡的建设功不可没.潮汕方言的东南亚借词与东南亚各国语言中的潮汕借词相互影射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其中潮汕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比东南亚文化对潮汕本土的影响更强烈.论文最后提出希望与过番相关的地方文化遗产能得到有效保护,并列举相关参考保护措施.
  • 摘要:19世纪上半叶费城进入工业化阶段,城市居民在工作形态、市场竞争等方面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废奴主义情感日益浓厚,但种族歧视依旧膨胀,种族矛盾成为社会失控的重要原因,30-40年代的大暴乱见证了城市秩序的崩溃。废奴主义者往往过于注重黑人解放,而忽略了社会固有的种族意识。但一定程度上,城市因为秩序的混乱,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城市联合、警察制度的改革、法律制度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共识,促进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费城形成的是以白人为中心的多元社会,吸引着各种族、各宗教的移民,多元文化的融合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黑人从依附的奴仆成为自由人,但没有获得自由人的地位与权利,只得接受种族隔离争取自身进步,这是病态的社会发展形态,终究会造成城市问题不断,因此如何加强黑人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黑人与白人社会的交融是城市发展需要深思的。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我国先进也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处理城市人口与外来人口、贫富分化、价值观多元化等凸出问题,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 摘要:本文就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近代土耳其问题上"欧洲一致"的表现及原因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19世纪土耳其问题上的“欧洲一致”,更是欧洲大国强权政治及其推行均势政策的结果。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资本主义强国实力的变化及其争霸扩张目标的不断擅变以及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欧洲一致”格局也处于连续的变更之中,所谓“欧洲一致”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机制。换句话说,在奥斯曼帝国遗产争夺问题上,冲突和矛盾,才是欧洲局势的趋向。维护奥斯曼帝国完整问题上的“欧洲一致”结构的形成使得欧洲大国之间暂时彼此牵制、相互妥协、采取共同行动,但只要有一方或因其冒险激进政策,或因其自身强权外交的需要,乃至一偶然事件,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反应,牵一发而动全局,建立在相互妥协上的“一致”带来的平静似乎始终处于“武装和平”的状态。另外欧洲一致维护的奥斯曼帝国已是强弩之末,无力回天,帝国解体己成定局。因此,“欧洲一致”只是一个很脆弱的和谐假象,大国间的在土耳其的矛盾一旦变得不可调和,欧洲一致局面必然崩溃,大战爆发不可避免。
  • 摘要:本文梳理了"人民到人民计划"从抽象的理念到具体的实践的发展历程,认为这是一项兼具理想色彩和现实目的的计划.它的理想色彩体现在,它以世界的持久和平为终极目标;同时,它又肩负传播美国民主价值观的重任,此为其现实意义所在.本文从美国政府、美国民众、计划本身三个方面论证了这项计划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认为,该计划的独立性也是其理想主义的体现,并且它的理想的一面为其现实目的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这项计划充分发挥了民众作为文化观念载体的作用,体现了"民间外交"的新型理念."人民到人民计划"及其代表的理念,对于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魏玛时期(1918-1933)德国犹太人高度认同德国文化和传统,对共和国报以极大的热情,对德国政治和文化的认同都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他们与德国的民主文化政治共命运,在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上基本德国化,面对反犹主义时甚至寄希望于德国的文化传统能够自我消解这一"德国社会的病变".但是,在认同德国的同时,犹太人也并未完全抛弃犹太性,城市中的犹太社区依然存在,在重要的节日大部分犹太人都会去会堂,犹太哲学和犹太教育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总体来说,犹太人的德国认同占主流,从而导致他们在面对反犹主义时,未能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
  • 摘要:国会与总统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妥协或合作,是一种美国历史现象.美国国会和总统在外交权力方面的关系错综复杂,是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本文先从宪法和美国的政治实际两个方面分析美国总统外交权的来源,然后又论述了尼克松政府之前总统和国会在外交权力上产生的摩擦,然后分析了尼克松总统时期总统与国会在外交权力上的冲突,论述了美国总统和国会在外交权力上冲突的历史影响,最后论述了总统在美国外交领域的优势(单一行动、行动迅速,等等)和尼克松总统时期美国总统外交权力的膨胀.本文以尼克松时期总统和国会关于外交权力的冲突为例,意在论证美国总统和国会在外交权方面的冲突是必然的以及总统凭借其外交优势会在外交权方面占主导权.
  • 摘要:在德雷福斯事件(I'Affaire Dreyfus或Dreyfus Affair)期间,事件真相的不断披露以及各方论战都在新闻报刊上进行,新闻界本身成为了推动事件进程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依据德雷福斯事件期间的报刊文章和事件中主要人物的回忆录,通过对新闻舆论进行综合分析,试图探讨新闻界从不同角度看待德雷福斯事件的原因,以及新闻界在事件中的作用.本文认为,新闻界背后的政治倾向、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法国社会自大革命以来的"国家利益至上"等理念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其原因.正是如此,新闻界以自己的方式"制造"了德雷福斯事件,德雷福斯事件在新闻报刊中也才有了另一种表达.
  • 摘要:美国内战之后,工业化迅猛发展,西进运动继续推进,农业生产在当时美国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化成果带动下,开始了现代化和商品化进程,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农民的生存状态却没有相应的得到改善,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为应对工业化和市场化所带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剧变,农民企图通过农业生产者的联合组织——农民协作会(the Patrons of Husbandry)来控制价格,并积极影响国家机器来增进自己的利益.在政治上,农民协作会成员积极参加政治团体,参与选举,推选代表农民阶级的议员代表,通过政治请愿,联合两党外的第三党势力等方式发挥政治影响力.在经济上,农民协作会成员以经济互助合作试图取代中间商在农民与市场间的中介作用,发展农业制造厂,增加农民收入.在社会教育方面,农民协作会促进农民积极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升农民受教育的水平.农民协作会运动以1867年全国农民协作会(The National Grange of the Patrons of Husbandry)的成立为兴起的标志,到80年代逐渐衰落,失去了在全国的影响力.协作会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给农民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为增加农民收入,打破市场的垄断发挥了重要影响,同时农民在政治上,社会教育上也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果,促进了农业的资本主义化.而农民在"农民协作会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互助,合作的抗争精神也推动了农民运动更深更广的发展,成为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化过程的重要内容.
  • 摘要:12世纪是英国普通法的形成阶段,普通法的核心概念"占有"在此期间形成.同时罗马法也在英国发展起来.此时英国的罗马法研究以《优士丁尼法典》为基础,普通法则通过司法改革和实践得以确立.罗马的"所有权"强调对物的所有,具有绝对性、排他性和永世性.普通法则看重对物和尤其是权利的占有,侧重权利和利益的归属.
  • 摘要:其实早在协约国第三次联合武装干涉苏俄的战争中,英国就已经退居次席.两次联合对苏俄的武装制裁失败后,虽然英国领导层中最好战的人士仍坚持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但也有一批高瞻远瞩、见识开明的人士认识到继续进行武装干涉只会是"损人不利己",况且此时的苏维埃已不再像1917年最初取得政权时那样弱小,而是在不断强大,任何一个国家采取干涉的政策都会得到来自苏维埃方面的强烈抵抗.此时,英国领导层正酝酿着对苏俄外交政策的巨大变化,1921年3月《英苏贸易协定》的签订标志两国关系正式走向正式化.而在此之前,英苏关系发生变化则是要从两国谈判战俘互换问题时开始的.
  •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16世纪20到30年代,英国出现"反教士主义"现象,并认为反教士主义是促成英国宗教改革的历史条件.本文在分析了什一税争执、反教士立法以及教士素质等问题后认为,当时的英国社会对教会以及教士阶层的确存在不满,但这并不足以构成反教士主义社会思潮,也并不是构成宗教改革的历史推动力.
  • 摘要:17世纪30-40年代,英国兴起了向新英格兰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主要包括有宗教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原因,而其移民结构包括年龄、性别都比其他殖民地平衡的多,这决定着殖民地未来的人口增长模式.
  • 摘要:"大分流"模式从诸多方面对一些传统学者关于近代欧洲相对中国优越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并认为在世界近代史上,无论是生活水平、消费能力、农业还是工业发展、要素市场等方面,中国和西欧西颇多相似之处.但是本文认为, "大分流"模式在进行众多数据对比研究的同时,忽略了国家制度与社会文化对特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中心-边缘"互换比较框架,从总体上来说,低估了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形成的特定的制度,没有这些独特的制度构建,这个所谓的"大分流"则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生.
  • 摘要:罗伯特·达恩顿的《屠猫记》是文化社会史的扛鼎之作.本文拟从该书整体出发,探讨罗伯特·达恩顿在其中的认识论策略,指出组织全书的是福柯的"知识型"思想,正是结合这一思想,罗伯特·达恩顿得以使自己前后期的研究融汇一贯,同时也从中反映出文化社会史研究的困境和历史学学科的根旨性矛盾.
  • 摘要:已故的巴特菲尔德教授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其思想在学术界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他认为历史认识包括专门史.解释性史学和天意观三个层次.此外,理解也是他考察和解释历史的一种方式.巴特菲尔德的史学观念体现在他的历史解释观中.在他的历史解释体系中同样存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即专门史的事实说明,中间层次是同情、想象等活动组成的历史理解,它沟通了第一层和第三层,第三层是基督教的天意阐释,由上帝对宇宙和人类历史做出终极的解释.对巴特菲尔德史学思想的探究给予两点启发,一是历史解释要注意灵活性和层次性,二是在研究历史人物时,形而上学式的先验预设和阐释学的语境分析两种研究方法都有其合理性.
  • 摘要: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由于识字率的提升,与1850年代的税制改革与新技术的开展,促使报刊业者快速成长且不断扩张,导致报刊价格较以往低廉,读报者增加.此时便出现了有别传统的新与报刊型式「新新闻」(New Journalism).在此之下,「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案件所引发的社会惊恐,也随着各个报业争相探访,以及「新新闻」类报刊的报导将其渲染的情形下,此案便发展成国家境内恐慌,甚至国外地区也感染了这份恐怖气氛,文中便透过此案的相关新闻报导来了解此时期的新闻特色外,也从中讨论19世纪报刊对公权力与社会的影响.
  • 摘要: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女权运动是在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变化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一系列的社会运动的催化下发生的.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美国建国初的立国理念的体现,更是美国女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渴望长期积压的爆发,是时机成熟下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 摘要:15世纪是文艺复兴的初期阶段,意大利学者通过收藏、翻译古典著作,发掘古典遗迹,撰述古代史等途径复兴古典文化.15世纪也是古希腊哲学思想复兴最为普遍的时期,柏拉图的思想就是在此期间被意大利学者复兴并发展的.他们继承了柏拉图思想中的神学观,但同时在柏拉图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显示出基督教一神观念的影响,更加突出个体灵魂的地位.从15世纪柏拉图主义的复兴中可以看出,当思想谋求新的发展时,人们往往首先回归原点,从过往的经典之中找寻满足自身新需求的东西,而在这一复兴经典的过程中,完成了"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 摘要:世界史研究者需要有深厚的外文功底及尽可能习得多种外语.外文掌握能力是世界史研究者一大入门路径和必修课.没有轻车熟驾的外文能力,即便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也难以写出有原创性的高质量学术作品.外文能力训练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翻译能力训练,只有具备高超的翻译能力,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外文资料,实现外文资料的内在价值;同时,世界史研究者还需要尽可能地习得多种外文,这会大大地扩展外文资料的收集与利用范围,可使研究者开拓视野,启发思维,为写出更高质量的著述打下坚实的基础.
  • 摘要:道统观念在儒家语境中可以借由道统解释和道统论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对于伊藤仁斋"古学"思想的确立,道统论首先为其提供了外在的目的论背景.但在内在道统解释中,内容上的"三书主义"倾向同方法上的"语孟中心主义"产生冲突,这种道统解释的矛盾可以通过其对《中庸》的诠释中得到发现.通过论述这两方面的内容,将伊藤仁斋"古学"思想的形成理解于其发展的动态中.
  • 摘要:美国的结社活动诞生于北美特殊的民情,对美国民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是考察美国早期民主状况的传世之作.以其为视角,结合部分章节集中刻画的美国早期社会的结社情况,及其有关结社的思想理论,深入探讨结社对美国早期社会民主进程的推动作用,是本文的主旨所在.通过概述早期结社的几种不同类型,论证不同类型结社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出富有美国特色的民主社会中的"结社"之风.继而从结社的作用,即缓和多数的暴政、克服民主制的平庸化倾向,推论出结社是美国早期社会民主产生的前提,同时其发展也成为巩固美国民主和民主治理的必要条件.
  • 摘要:魏源在其《海国图志》中不仅介绍了西方国家,而且也用相当的篇幅介绍了中东伊斯兰教世界.一方面,凭借着西方资料的间接介绍,《海国图志》对伊斯兰教世界的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有了与前代相比较为准确的论述,当然也仍避免不了一些基本的史实和常识性错误.另一方面,由于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巨大差异,特别是中国境内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所造成的积怨,再加上魏源个人的出身、信仰等等因素,他对伊斯兰教是抱有一定偏见的.在中国社会新陈代谢之际的历史环境下,魏源作为最早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传统士大夫,其对伊斯兰教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在两大文明交往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摘要:毛姆的中国题材创作有时间和逻辑层次,时间顺序即:游历中国之前的想象,游历中的随笔和回国后的中国题材虚构文学创作.毛姆的中国书写是历史性、时代性与个性交织的产物.本文用纵向历史溯源的眼光和横向文化辨析的方法去观照毛姆对中国的书写,在欧洲文学的中国书写史中去阐释毛姆与中国的关系,他是透过历史在说话,每一种中国观点都可找到其历史来源.
  •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十六世纪画家阿尔钦博多(Giuseppe Arcimboldo,1527-1593)献给神圣罗马皇帝的「四季」系列(The Four seasons,1563)、「四元素」系列(The Four Elements,1566)以及《佛坦努斯》(Vertumnus,c.1590)等肖像画中,自然图像之时代意义.此九幅肖像画以众多精致的自然图像复合成人像,是文艺覆与写实技巧的高度发展,也是矫饰风格的展现,同时也表现出当代赞助者与艺术家对自然物观察的爱好.此外,人物与自然物双重意象的转换,也表现当代有机式宇宙观.笔者以图像学方法,讨论阿尔钦博多肖像画中自然物描绘、政治背景及时代精神的交互作用.
  • 摘要:墨洛温、加洛林两朝传世史作的数量相差巨大,英语出版界普遍认为加洛林史学的崛起是法兰克人史学创造力提高改善的结果.本文另辟蹊径,以书写材料的变化为视角探讨墨洛温、加洛林两朝史作数量相差巨大的原因,认为加洛林时代主要书写材料的变化对法兰克人保存历史记忆的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当代和前代的史作能够延续至今,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教职人士对于修史活动的高度垄断.
  • 摘要:现代社会中使用餐具的理由大多是出于卫生,或是为了雅观和习惯,但是回顾历史上使用餐具的过程以及餐具的演变,可以断定「卫生」并不是主要使用餐具的关键,且餐具在用餐的过程中并不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餐具在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大过实际的功能因素。人类只要有能力,便不断在追求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区隔,餐具的演变就是在饮食文化中的一种炫耀性表现。因此,奢侈的动机不仅於追求稀罕之物本身,而在於其传达的社会观感,炫耀性消费假定自己的这种行为会被他人观看,不只是有意识到观看的行为,也想表现出适当的样子被观看,表达阶级的区隔。当餐具不只是使用上的功能时,变成一种拿来观看的工具时,甚至被收藏时,餐具就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器物,而具有文化上意义,收藏了餐具也等於收藏了身分与地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阶级与差别。
  • 摘要:公元前五世纪初至中叶,在爱琴海区域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场著名战争——希波战争,萨拉米海战则是这场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雅典在萨拉米海战中由战争主力转而获得了战争的领导权,笔者认为这种角色的转变,一方面有利于雅典政治经济实力的上升,为雅典民主政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为维护雅典帝国的繁盛,海军的壮大,有利于作为海军主力的雅典三、四等级公民政治地位的提升,从而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 摘要:神谕是古希腊城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希腊人的公共及私人生活都有广泛的影响.古希腊世界最有名的德尔斐神谕的在希波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神谕和人意的合力影响着战争的进程.
  • 摘要:愚人节是法国中世纪最主要的狂欢节庆形式,也是包括高级教士和世俗贵族在内的所有人共同参与的节日.统治阶层不仅为愚人节狂欢提供各种资助,还是这一游戏传统的积极捍卫者,教会更是在游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是因为狂欢游戏本身就是愚人节的宗教节庆仪式,根据具体节日和游戏形式的不同,它可能具有灵魂救赎、庆祝基督降生等重要的象征涵义.另一个原因是愚人节游戏仪式还具有凝聚社群认同的功能,而在中世纪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狂欢游戏促成的亲密社群关系对群体的存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像巴赫金那样从"官方"与"民间"二元对立的视角去看待愚人节的狂欢游戏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不过,愚人节在16世纪前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即新的信仰要求促使教会退出狂欢游戏,由此造成或确认了教士阶层与本地社群的分裂,也促成了狂欢文化的重心从愚人节到更世俗化的狂欢节的转移.
  • 摘要:两河流域地区是人类文明最早出现的地方,同时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对两河流域地区早期城市起源与特征的考察,有利于增进对该文明发生与发展的理解.本文以两河流域文明中城市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为线索,试图探索人类文明最早出现地区城市产生的原因、过程及特征.首先介绍关于城市起源的三种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它们分别关注于早期城市所具有的一种特定功能,既宗教性仪式,商业贸易和社会性变革;南部两河流域地区生态的多样化使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农业发展潜质,这些区域彼此间的相互联系促成了社会的变革,变革的焦点汇聚于城市后,使城市逐渐获得诸如经济、宗教、军事和政治上的中心地位,城市由此兴起;最后以南部两河流域地区的重要城市乌鲁克为例,阐释早期城市的特征,并指出这种城市文化的传播性,由南部两河流域发端,进而影响到亚述、埃兰、阿拉伯、叙利亚乃至埃及的广大地区.
  • 摘要:希伯来语曾是犹太人的民族语言,但大流散后逐渐退出了犹太人的日常生活领域,只用于宗教祈祷或文学创作.启蒙运动以及犹太解放运动后,随着犹太民族意识的觉醒,希伯来语开始走向复兴.曾经作为犹太民族共同语的希伯来语,在杰出的语言学家本-耶胡达的努力下,奇迹般地复活.希伯来语的复兴是现代犹太民族意识的产物,也是二十世纪初世界范围内民族运动的一个缩影.
  • 摘要:王友在希腊化时期的君主统治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国内外学者对王友的本质还存在不同看法,如认为王友是朋友、佣人或士等.从王友的起源与构成来看,王友的任用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王友与国王的关系是一种基于仪式化友谊而建立起来的复杂的个人关系;王友的功能与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朋友间的互助发展到一个官僚集团.如果把上述关于王友的三个方面与中国战国时期的士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王友虽有士的性质,但不是士。士是平民和官员之间的知识分子阶层,虽有王友的特点,但不是王友。假如按照从上到下的等级来排列仕、士、农、工、商,王友是仕,等级不同于士。造成王友和士不同的原因在于王友具有仕这一最根本的特征。所以,王友本质上是仕,不是士,也不是国王的朋友或佣人。
  • 摘要:15世纪中期,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成为了人类继口语传播、文字传播之后第三次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变革.印刷术诞生于当时的西欧有其独特的经济、社会、文化原因,同时它的出现也促成了西欧印刷文化的兴起.在印刷术诞生后半个世纪左右,西欧印刷文化就逐渐兴起,开始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以不同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并且直到启蒙运动之后才开始真正成熟。随后,爆发于1517年的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就成为了印刷术威力及印刷文化影响力的第一次展现,并为此后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中对印刷术的应用树立了样板。
  • 摘要:肃宗二十三年朝鲜因连年的饥荒而陷入困境,肃宗国王别无他策,只好向清朝请粜米谷,康熙皇帝遂应允朝鲜贸米之请,另赏赐朝鲜米谷一万石用以赈济灾民.笔者通过细读朝鲜方面的相关史料,并结合清朝方面的史料考辨出清朝此次运往朝鲜的米谷总数量为六万余石,而并非是三万石或四万石;并且通过对此次赈济及贸米事件的缘起、过程及余波的探析,认为此次事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清朝与朝鲜的关系,而不宜对其积极意义估计过高.
  • 摘要:古代日本在全面实施大化改新以前,首先往"东国"派遣国司,将中央权力向行政权力较为独立的"东国"渗透.律令制国家确立以后,"东国"在开拓边境与护卫皇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律令制国家的动乱中,从"东国"崛起的新兴武士集团,从支持中央政权逐渐转变到另立朝廷.日本古代国家从形成至终结,与"东国"形成了相互冲突、相互融合与相互对立的演变过程.
  • 摘要: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成立于1910年,受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影响,关税同盟长期被英国控制和利用.本论文对早期关税同盟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尤其是对1910年协议目标、内容与成效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文章认为,早期关税同盟的成立不是南部非洲独立民族国家的具体行动,而是在英国殖民当局强迫下拼凑出来的联合体,其目的是英国追求在南部非洲的殖民利益,而不是发展民族经济.早期关税同盟内部发展极其不平衡,南非在其中扮演着巨无霸的角色,而其它三个国家处于微弱的依附地位,这种不合理的格局在相当大程度上对20世纪后半期南部非洲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 摘要:从1948年独立,斯里兰卡的民族宗教矛盾便不断激化,1983年内战的爆发,使斯里兰卡成为"印度洋上的眼泪",给地区和世界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斯里兰卡恐怖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斯里兰卡国家问题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为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 摘要:本文以1974年巴黎基督教青年会出版的苏联知识分子文集《巨石之下》为研究对象,以该文集发起人、著名持不同政见运动者索尔仁尼琴等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知识分子传统世界观等历史背景为基础,进而对该文集内容以及对该文集的评价进行简要介绍,试揭示《巨石之下》文集的重要历史意义.
  •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墨西哥非法移民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美国的一个社会问题.墨西哥人非法移民美国既与美国的"拉力"、墨西哥的"推力"、墨西哥人的个人主观因素有关,又与历史地理因素,1965年以来美国一系列限制性移民政策的出台有关.墨西哥非法移民对美国、墨西哥以及美墨两国关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980年代后,针对非法移民,美国先后出台了一些移民法案,但由于美墨两国巨大的经济差距、移民网络的存在、非法移民政策的弊端、利益集团的压力以及移民法执行不力等原因使美国的墨西哥非法移民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 摘要:19世纪中期,巴拉圭在洛佩兹家族的统治下形成民族国家并谋求向外发展引起拉普拉塔地区实力失衡.拉普拉塔地区继承自殖民时代的偏见和矛盾,与各国在建立民族国家时期出现的摩擦一起爆发,出现巴拉圭战争.战争的另一侧面是英美在拉普拉塔地区的竞争,美国试图施加自身的影响,而英国则意图保持其经济霸权地位.巴拉圭战争的爆发有三个要素,一是巴拉圭作为民族国家的形成,这也是19世纪世界民族国家运动的潮流:二是拉普拉塔地区继承自西属和葡属美洲时期各地区的利益争夺,这导致了边界和通航权纠纷和地方主义的难以抑制;三是英美两个资本主义大国分别试图从经济和政治上操控拉普拉塔地区,他们都谋求从战争中获利。这三点要素交汇到一起,促成了巴拉圭战争的爆发。
  • 摘要:本文从希特勒个人著作《我的奋斗》中译本的发行情况入手进行考察,揭示和分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相关情况.德、意两国在法西斯主义的刺激下先后振兴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令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统治集团和知识分子心向往之;同时,中国具体的历史、社会背景也为法西斯主义提供了成长的环境,从而使法西斯主义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的奋斗》中译本应运而生,并在短短8年间不断再版重印,将希特勒的思想带到了中国大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蒋介石集团的态度,促进了法西斯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然而,由于法西斯主义的侵略面目不断暴露,与社会发展潮流背道而驰,国际上反法西斯力量不断壮大,正义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蒋介石集团在中国推行的法西斯主义也由于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华民族的利益,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和彻底的失败,中国并未走上法西斯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新民主主义理论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道路。
  • 摘要:本文从城市的概念和性质入手,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提出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一种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设计。之后,凭借着这个思路考察了近代早期欧洲城市化的模式和框架。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时期的欧洲形成了以降低交易成本为导向的城市化模式,而因为不同的城市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不同,一些政治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凭借着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所以最终出现了以它们为核心的等级化更加明显的城市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原工业化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加强了城乡交流,使欧洲的经济出现更强的区域性,而且它培植了城市的商人资本,从深度上促进了欧洲的城市化和欧洲城市的资本积累。原工业化和贸易模式的转变大大增加了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这个时期欧洲的城市化正是作为对此的反应而发展的。本文尝试着提出一种研究城市化的思路,并结合近代早期欧洲的历史事实来阐释它,目的是希望探索历史发展中较为规律性和框架性的东西。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张带来了更广泛的交流,最后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本文想说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更广泛的交流意味着更高的交易成本,设计制度来降低这种交易成本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当然,本文提出的思路是否可行,又是否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潜力还需要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
  • 摘要:美国在亚洲的冷战意识形态斗争和心理战略中,海外华人曾经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美国针对该群体进行了十五年的冷战宣传活动,以至于为此建立了一套专门针海外华人乃至整个东亚华人世界的宣传机制。美国有专门针对华人世界的宣传主题,尤其是台湾“中华传统文化守护者”和中共“外来政权”这一组形象的对比,颇有冷战背景下的“华夷之辨”的意味;美国也有专门针对海外华人群体的宣传计划,这是唯一一个以族裔而非国家为单位制订的宣传计划,在美国在全球冷战宣传中独树一帜;美国在“大中华区”的冷战宣传还非常有针对性地抓住了大中华区的舆论生态和传媒模式,以香港和台湾的“反中共”媒体与智力资源为依托来抢占汉语世界内部舆论的制高点。但美国专门在海外华人群体中进行冷战宣传的政策却是战略短视的表现。美国把其海外华人政策定位为“中国问题”而非“东南亚问题”,一门心思只从华侨与两岸关系的角度,而非从海外华人、国共两岸、东南亚国家四者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和更为整体的视角看待问题。所以,促使海外华人支持“自由中国”的政策,尽管在华人世界内部可以提升国民党政权和美国的冷战正当性,但和更大层面上的亚洲冷战“大局”却是反向相关的关系,颇有些“因小失大”、“保卒丢车”的意味。此后美国历时近十年终于把该政策的定位完全调整为了“东南亚问题”,这也便意味着不会再有专门的所谓“美国针对海外华人的宣传政策”了。5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宣传曾经无奈地转向了对海外华人的宣传,此后持续十多年的“对华”宣传实为“对华侨”的宣传;到了60年代初又开始了重点转移,在对大陆无法进行宣传、对华侨又不能进行宣传的情况下,美国的“对华”宣传逐渐转向了“涉华”宣传,反对红色中国的“中国报道项目”和促进支持“自由中国”的“台湾报道项目”重新在更大的宣传舞台上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双轨”心理战略。针对海外华人的宣传逐渐衰微的同时,又为美国更大的一盘心理冷战棋局拉开了序幕。
  • 摘要:美国政府为了摆脱《红线协定》的限制,贯彻《美国对外石油政策》,实现"半球政策",于1944年与英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石油会谈,讨论双方在中东的石油利益问题.美英经过专家会谈和部长级会谈,最终达成一份石油协定草案,这份草案的实质是美英规划二战后的世界石油政策,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在石油领域贯彻机会平等的原则,从而为美国石油公司大规模开采中东石油扫清障碍.虽然草案并未获得美国参议院的正式通过,但是美英石油谈判作为历史上第一次建立国际石油谈判机构的尝试,仍影响深远.在会谈中英国不得不放弃对中东石油资源的垄断权,美国在半球石油政策的指导下,逐步确立在中东地区的石油霸权,这有利于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巩固.
  •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通过研读历史著作和总结自己在共和政府任职将近十年的政治实践经验,写成《君主论》一书.书中提出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君主强权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了《君主论》的创作背景、马基雅维里在写《君主论》之前的简要经历和《君主论》的创作缘由.《君主论》是马基雅维里创立近代政治学的一次大胆尝试。马基雅维里是个有胆有识的作家,他可以毫不保留地将政治这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分析透彻。《君主论》也被认为是近代西方第一部摆脱宗教来谈政治的著作。
  • 摘要:15、16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中世纪的经院主义教育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这些新的需要,其弊病日益暴露.维夫斯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维夫斯的教育思想在目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少建树,如在他反对经院主义的无用之学,倡导实用知识的学习;强调历史学科和职业学科的学习,主张知识应用来为社会服务;注意本民族语言的学习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等.虽然维夫斯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而言他的思想对后世的教育理念及教学实践有不少积极影响.如对文法学校的开设及课程设置,对特殊学校的建立,对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爱的教育"的传播等方面.
  • 摘要:自由持有保有制是英国近代土地保有制的一种形式,它受普通法的保护,其佃户具有较高的处分土地的权利.自由持有保有制下土地类型包括自由继承地产、限嗣继承地产和终身地产,其具体权利各不相同,其中自由继承地产的权利几近于绝对所有权.16-17世纪中期,自由持有保有制下的土地交易是土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持有地的价格大致为20年的购买值.自由持有保有制下的土地交易活跃了英国近代早期的土地市场.
  • 摘要:战后初期,澳大利亚为寻求美国的保护,在不同时间、地点多次向美国表示,希望构建一个包括美国在内的太平洋条约,但美国对澳的建议不感兴趣,英国对此也没有太大反应.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考虑澳的建议并提出"岛屿链"方案,即太平洋公约草案(不包括英国).因英国反对,美国转向了缔结美、澳、新三方协议.1951年9月1日,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署了《澳新美同盟条约》.以丘吉尔为首的保守党上台后,试图介入同盟条约,但依旧无果而终.
  • 摘要:在近代早期,伦敦城市社会的阶层分化发生了变化.就社会财富分配而言,伦敦社会分化状况逐渐由贫富两极分化向三层式结构转变,在此前已经存在的掌握大量社会财富的极少数人,和没有或几乎没有财产的大量底层民众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即中等阶层.同时,伦敦城市社会的阶层分化影响到了城市的外形和布局,伦敦城市逐渐在空间上分裂开来,出现了居住着上层精英和部分中等阶层的富人区和居住着底层民众的贫民区,且此两者在空间布局和建筑特征上日益相互区别开来.
  • 摘要:今日的英国是世上所有民主国家的先驱,她的特别之处就在维持传统的同时进行改革,当然这不代表过程没有任何腥风血雨,在不只英格兰在十七世纪充满不安,法兰西、日耳曼与意大利地区也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动乱.然而英格兰地区的动乱赋予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政治体制上的检讨.同时代的欧陆动乱都不脱离农民叛变或是贵族反抗,但是不列颠的革命与内战往往与政治体制脱离不了关系,或着可以说十七世纪的狂暴就是来自于国王与国会之间的冲突,国会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国王究竟有什么权利?这些问题不断被十七世纪的知识份子讨论.这群知识份子就是都铎以来教育水准不断提高的士绅阶级,爱德华柯克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们的思维已经脱离部份传统,诚如他在《英格兰法律汇编》(Institutes of the laws of England)中做出的解释,已经很难看到类似西元1215年签署《大宪章》时,贵族只是要求国王回到传统,回到封建基本政治面.柯克诉诸权威于具体存在的习惯法以及国会,他在《汇编》中不断使用「习惯法」、「这块土地上的法律」、「国会」等词汇,更把这些词汇与权威积极连结.不论柯克是否有意识到他对《大宪章》的诠释一方面剃除某些传统,一面又从传统中寻找更有利的政治理论,确实在十七世纪他所提出的古宪法理论被广泛接受,由他所起草的(权利请愿书> (Petition of Right)更是具体呈现了古宪法(Ancient Constitution)的概念,甚至在形式上也仅只于「提醒」之用的「请愿富」 (petition),而非正式的「法案」(bill),而柯克在请愿害中对于强制借款、任意逮捕、违法监禁与人身保护等诉求,都可于《汇编》中查阅,两者相去无几.他所生存的年代既是「双体论」(King's two bodies)尚存,「契约论」未生的青黄不接期,当然在他的时代不可能知晓国家为想像的共同体,更不可能阅读洛克在《政府论》文中如此前卫的理论:但是他的古宪法理论在十七世纪带有承先启后的影响,就算在那个士绅阶级受过教育的年代,要转为抽象思考一样是不易的,柯克所提的古宪法,已经开始转向抽象的理论性质,不同于双体论强调来自《圣经》的权威,在他的《汇编》中更少看到他使用《圣经》来阐述理论,反而从现实既存的习惯法论述.
  • 摘要:"价值中立"原则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为解决社会学在价值问题上面临的难题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价值中立"原则引介到我国学术界,在社会学领域引起广泛讨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将之引入历史研究领域."价值中立"原则希望维护史学"求真"的目标,在回避主观价值作用之下却束缚了史学致用功能的彰显.历史事件本身包含着主观目的,历史研究不应排斥主观于历史之外.历史研究更是一种思维活动,主观思维形成的历史意识总是带着时代价值的烙印.由此,"价值中立"在维护史学"求真"作用上也是有限的.如若一味强调"价值中立",抹杀史学与自然科学甚或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活动本身的不同,企图通过客观主义追求历史书写的客观,这既难以彰显史学致用的功能,也不利于坚持历史研究求真的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具有客观主义趋向的"价值中立"原则在历史研究中面临着多重困境.
  • 摘要:丹皮尔提出的科学中心有别于汤浅光朝、赵红州等学者,包含了具体城市或学术机构.丹皮尔的科学中心是指古希腊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和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牛顿时代的英国、十九世纪初叶的法国巴黎科学院、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的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的大学.丹皮尔的科学中心转移图景呈现了从古希腊时期到二十世纪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一共经历了五次转移.经济文化、聚集知识分子的机构、学术氛围等是科学中心转移的重要条件.
  • 摘要:历史学研究长期以来具有精英主义的倾向.20世纪以来,历史学家对于社会底层民众的历史越来越感兴趣.在"新史学"运动的影响下,一些学者在关于社会历史趋势的研究中开始对大众群体进行计量式分析.二战后,一批历史学家进一步强调书写与大众群体实际生活有关的历史.他们应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集中揭示出民众活动的文化内涵.80年代后,个案研究的象征意义遭到质疑.在争论中,历史学家越来越重视在特定的情境下阐释大众群体的历史活动.
  • 摘要:维多利亚时代,伦敦市政府针对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住房、贫困、犯罪等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中央与地方性立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市政改革.由此,政府的治理观念、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以及角色定位逐渐发生转变——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从无为而治到积极参与.虽然这一时期对城市的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立法大都是对紧迫的城市问题的即时回应,尚缺乏总体规划,但伦敦的市政改革毕竟是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正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为英国探索出一条健康、稳定、繁荣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做出了积极贡献,对英国未来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十六至十七世纪中叶,是欧洲大陆特别是以法国为代表的专制君主制国家发展的巅峰时代,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独领时代芳华.偏安英吉利海峡西侧的不列颠,为其政治体制,宫廷生活,艺术鉴赏和时代风尚所折服,于是自十六世纪中叶始,在英国以贵族和乡绅为代表的社会中上层,掀起了通过"欧陆游学"来增长知识,扩展视野的风潮。以玛丽·沃特丽·蒙塔古夫人为代表的贵族妇女形象是"欧陆游学"中的典型代表.蒙塔古夫人是金斯顿公爵之女,自小受到良好的贵族家庭教育,知识渊博,思想开阔,成年后遂嫁与沃特丽·蒙塔古先生,后随其夫在由英国赴土耳其公使任上遍游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其丈夫出任英国驻土耳其公使(1716-1718年)期间,深入安德里堡和君士坦丁堡社会生活,以其独特的女性眼光观察理解欧洲甚至是远东文明与英国文明的特殊性和普遍性问题.
  • 摘要:维多利亚时代,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英国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中产阶级家庭女教师群体出现.本文分析了家庭女教师的工资待遇、工作任务、社会地位等生存状况,试图通过探讨家庭女教师群体出现的社会背景,包括了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状况及社会价值规范下的女性角色,分析家庭女教师在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上处于中产阶级和劳动阶级之间的尴尬境地及解决途径,由此揭示出由家庭女教师地位问题所反映出的中产阶级主流文化观念和女性地位:一方面,家庭女教师行业的存在反映了中产阶级追求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试图与劳动阶层划清界限的中产阶级文化:另一方面,家庭女教师作为中产阶级女性中的特殊群体,她们的尴尬处境反映了中产阶级女性看似生活优越、受到尊重的外表下,实质上束缚于男权主义枷锁的社会现实.
  • 摘要:《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是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一部闻名中内外的著作.本书挑战了原有的欧洲中心理论,重新审视东西方文明,把被曾经在历史上扮演主角的东方从"东方主义"的枷锁中释放出来,有助于认识一个真正的东方和西方.本文主要根据中译本来介绍和评介这本书.本书条理清晰,结构浑然一体、论证严谨。反驳纯粹西方的欧洲中心论神话的论断,并提出发现东方化的西方的观点。比东方更加理性和民主这一情况,列举了大量的史料进行批判,认为西方国家在其取得重大突破时期,远非欧洲中心论所认为的那么理性和民主。因此,东西方之间由于文明的大分裂而分离的观点无疑是虚构的。反过来,这个结论必然使欧洲中心主义对西方崛起的解释不能成立。
  • 摘要:何为"罗马化",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一种是"罗马文化的特质在其文化进程中的演进、传播与扩展",一种是"以罗马文明为主,包罗众多区域文明特征的罗马帝国文明",还有一种认为"罗马化"虽然具有双重含义,它包含了被征服者对征服者所产生的影响.有人认为,前两种概念有简单化的倾向:哪些因素是罗马的,又以哪些非罗马的因素为代价的.罗马力量在不同阶级、个体和地区之间创造了新的不同种类,尽管人们强调'罗马化'意味着'同质化'和文化融合."
  • 摘要:罗马教廷是现今世界天主教的行政中心,也是梵蒂冈城国的行政中心.1929年教皇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特兰条约》,梵蒂冈域国得以建立,其前身是教皇国.梵蒂冈城国四面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国中之国".就其与意大利特殊的地缘位置关系而言,探讨其与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之间的关系对于二战研究具有很大价值.在墨索里尼上台后到意大利参战前这十几年间,罗马教廷与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之间既有其妥协合作一面,又有其矛盾对立的的一面.因此,对罗马教廷所实行的对外政策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摘要:生在历史大动荡中的俄罗斯侨民作家加兹达诺夫(1903-1971),20岁时因政治原因离开俄罗斯,在法国生活48年,一生颇为坎坷和传奇: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16岁时参加了俄罗斯国内战争,二战时在巴黎和俄罗斯侨民们一起参加法国的"抵抗运动"(1940-1945),一年后遂将这一经历写入自己的纪实小说《保卫法兰西》,还深切体验过法国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时的民生困苦,并在自己的多部自传性作品中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行描述和剖析.因此,他的一生及其作品犹如一个多棱镜,能清楚而真实地折射法国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加兹达诺夫的生平所反映了法国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凸显着“小人生折射大历史”的永恒视角。将加兹达诺夫及他的作品放左20世纪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研究,能更透彻地分析其深刻内涵进而确定其时代意义。
  • 摘要:美国的苏联学事业在战后初期的兴起过程中尽管取得了杰出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中心-边缘"结构便是其中之一.因此,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的苏联学事业经历了一场以"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重大变革.首先,斯拉夫研究联席委员会在1957到1959年针对美国苏联学状况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在全美推广苏联学事业做好了准备.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美国联邦政府与福特基金会对苏联学事业扩大了资助范围并增加了资金投入;以此为契机,该领域相关学术机构在全美各地高校广泛设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也不断提高,另外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会则通过改组将全美苏联学家囊括其中.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苏联学领域"中心"与"边缘"的差别逐渐被消弭,"去中心化"基本得以实现.
  • 摘要:本文主要对1914年9月8日张锡銮与福岛安正签订聘用日本军事顾问的合同产生与沿用的考察,说明奉系军阀的崛起与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中央政府在东北影响的消长.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合同,包括本合同产生背景、出处及其考证、内容及其分析.第二部分列举本合同产生与沿用及其前后大事年表,叙述文合同产生与沿用历史背景,说明为什么称本合同为范本.第三部分总结说明本合同成合同的范本的国际国内关系原因和文本内容原因,论述北京政府前期的东北地方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中央政府关系变化.
  • 摘要:作为罗马共和国政治生活中一种常见现象,贿选倍受古今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界定了罗马共和国贿选的涵义,并按照时段和类别,分析其在共和时期的发生和发展状况;其次梳理了共和国通过立法为手段与贿选进行斗争的历程,最后分析共和国反贿选斗争失败的原因.本文认为,贿选现象贯穿整个共和国历史的始终,不仅在中后期非常盛行,而且在初期也不罕见.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贿选根植于共和国的选举制度;共和国中后期,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导致贿选升级;大量针对贿选的立法漏洞百出,日益沦为政治强人进行斗争的工具,根本无力遏制选举中日益泛滥的贿赂.
  • 摘要:尼普尔历法受以南那神为主神的乌尔历法影响,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尼普尔历法,它经过千年的酝酿发展成为标准两河流域历法.尼普尔月名是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宗教生活的反映,节日供奉中也映射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本文打破时间先后顺序,通过分析和整理,分类介绍尼普尔月名,首先介绍与农业关联较大的月份,其次介绍与宗教关联较大的月份,再介绍新年和与政治相关的月份,最后介绍其它的月份.
  • 摘要:14世纪中后期,伴随再征服运动和对犹太人基督教化的进行,西班牙掀起一股反犹浪潮,导致犹太人大规模改宗,紧密的犹太社团崩塌,催生出大量的秘密犹太人即马兰诺.面对反犹立法和宗教迫害,马兰诺在正在形成的西班牙民族国家中经历了宗教和社会身份的被动转换,并在整个15世纪不断寻求着祖先信仰和新宗教之间的平衡、对自身社会和宗教权益的维护以及对自我和群体身份的重新认知.
  • 摘要:罗马行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不断发展,与之相对应的行省政策也在这种变化发展中从简单、混乱走向成熟和完善.本文主要通过对比罗马共和时期的行省政策与奥古斯都建立元首制帝国后对行省的改革,来论证奥古斯都行省政策的制度化和进步性,并体现其对维护整个帝国的稳定所起到的积极意义.
  • 摘要:本文以古埃及语文献为依据,解读不同类型文献中“可怜的库什人”,然后进一步探讨看似矛盾的记录中隐藏的实质。此前学界虽然对埃及人的外族观念有所讨论,但大多注重埃及同亚洲之间的往来,很少对埃及人视野中的努比亚人区分对待,埃及同努比亚之间的关系研究揭示了非洲大陆最早的国家关系模式,对现今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 摘要:加洛林文艺复兴后,教会在政府机构中的地位发生了诸多变化,发挥了益发重要的作用.有学者称教会已经构成封建统治的一部分,但事实上基督教会与政府机构从本质来说是对立的,所谓的分工理论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可行,这也是导致政教斗争的根源.
  • 摘要:本文以十六世纪罗马波波洛广场(Piazza del Popolo)的三岔路口为例,探讨教宗保罗三世(Paul Ⅲ,1534-1549)的政治局势,以及当代艺术家的人文理念.波波洛广场三岔路口在保罗三世时期形成,呼应当代艺术家人文理念,以三条宽直道路塑造对称合谐的城市景观,以当代标准来看是相当创新的设计.三岔路口的对称效果不仅妆点罗马城混乱的市容,也让保罗三世得以向世人夸耀他是一位热爱上帝真理的教宗,借此宣示教宗神圣崇高的地位.波波洛广场三岔路可说是观察十六世纪教宗政治环境,以及艺术发展的重要案例.
  • 摘要:「萨摩斯故事」是希罗多德《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萨摩斯僭主波律科特斯及公元前六世纪的萨摩斯历史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试图追溯「萨摩斯故事」与《历史》中其他人物与事件的关联性,并造而解释希罗多德的历史叙事特征.本文认为,「萨摩斯故事」中最能突显希罗多德历史思想的特征有三点:对僭主的心理学描写、神意及命运作为一种历史因果论及对城邦兴亡的意义说明,而这三点特征即为《历史》的主要历史叙事脉络.
  • 摘要:从果腹至营养,从充饥到美味,从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到审美情趣,饮食不只是单纯的口腹之慾,而被赋予了精神舆文化的意涵.在宗教文化的背景下,欧洲的饮食传统有超越肉体需要的神学指向.本文以中古时期的欧洲基督宗教文化圈为探讨重心,中古时期的社会特征之一是贵族色彩浓厚,贵族与既得利益者组成的特权阶级长期居于政治、社会与文化上的领导地位,具有极高的名望与社会力量.贵族的一举一动时常在社会上起领导风气作用,而达官显贵在动荡的时代往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另一方面,欧洲的中古时期饮食文化受到宗教深远的影响,也使中古时期的饮食也因此有了特殊的风貌.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