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佃农理论

佃农理论
纸质版

佃农理论

作者: 张五常

出版社: 北京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张五常

  • 出版社:

    北京 中信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

  • ISBN:

    9787508667065

内容简介

一个书法家创立了合约理论,从而促成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一个摄影家重视基础,仰慕前人,但不守常规,对光与物的看法皆与众不同。一个散文家影响了神州大地对产权及交易费用的认识,也开辟了整个中国经济学散文的新天地。
高佬常当年以钓技雄霸西湾河海域,曾经两次被逐出校门,是容国团的乒乓球师傅,舒巷城的背诵诗词对手,杨官磷的手下败将。
史提芬是阿尔钦及赫舒拉发的入室弟子,科斯学说的御用阐师,弗里德曼主持其婚礼的人。科斯拿诺贝尔奖前夕,他在瑞典代表科斯的讲话讲得一塌糊涂。但作为哈伯格荣誉周年讲座系列的首位讲者,却又讲得似模似样。
张教授在经济学上的兴趣只限于解释世事。他少用数学,喜欢赤手空拳,凭自己改进了的基础价格理论,纵横天下。
《佃农理论(精)》是张五常一九六七年做学生时的论文习作。
展开▼

作者简介

张五常,有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67年获博士学位后,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他进一步发展产权理论及交易费用概念,主张只要产权得到完善界定,即可令资源有效运用。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回到香港大学经济系任教,开始在香港报界以产权理论分析时局,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引发强烈的学术反响。 展开▼

图书目录

引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A.研究范围
B.台湾土地改革的性质和起因
C.改革前的土地法
第二章 佃农理论
A.解的阐释
B.代数解
C.几何解和进一步的说明
D.与固定地租的比较和分成合约的市场标准
第三章 分成租佃的传统观点和对不同假说的检验
A.古典观点
B.新古典观点
C.对错误的修正
D.含义的检验
第四章 交易费用、风险规避与合约安排的选择
A.农业中的合约选择
B.固定合约与分成合约的特征(中国,1925-1940)
C.租约的期限
D.结束语
第五章 分成地租管制的转移效应:抵消式合约再安排的假说和证据
A.抵消式合约再安排的假说
B.对抵消式合约再安排的法律
C.非法的补偿性支付和土地使用权再安排的证据
结论
第六章 分成地租管制的资源配置效应:耕作强度增加的假说
A.收回部分土地――以单个佃农的投入调整为例
B.佃农投入增加――以多个佃农的投入调整为例
C.管制的是固定总地租还是分成率?1949年法令与1951年法令的混淆
D.关于产权分配和资源配置的题外话
第七章 分成地租管制中投入调整的证据
A.劳动投入强度的调整
B.肥料和其他投入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变化
C.结论
第八章 耕作强度增加假说的含义:作物选种模式、公顷产量和边际生产力
A.量度
B.边际内作物的产出变化:稻子
C.边际作物的产出变化
D.不受租管影响的作物:园艺业
E.结论
第九章 结论
附录A 对隐性失业和“二元经济”假说的评论
附录B 中国的固定和分成合约的地租支付
参考文献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