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老年医学与保健》 >高龄老年高血压动态血压特点及与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相关分析

高龄老年高血压动态血压特点及与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相关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其与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相关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病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住院的高龄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住院期间临床资料、生化检验指标及相关检查资料.共纳入资料完整患者122例,分析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及其与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的相关关系.结果 122例高龄老人中,动态血压监测报告显示杓型血压节律为12例(9.8%),非杓型血压节律为78例(64%),反杓型血压节律为32例(26.2%),未发现超杓型血压节律患者.组间比较显示:杓型组与非杓型组之间24h收缩压变异性(P<0.05)和夜间平均舒张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间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杓型组与反杓型组之间,夜间平均收缩压(P<0.05)和夜间平均舒张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间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显示,非杓型组发生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多于杓型组(x2 =9.482,P=0.002),反杓型组发生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多于杓型组(x2=6.569,P=0.01).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所有病例Logistic回归显示,24 h收缩压变异性是发生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24 h收缩压变异性大于8.88的高龄老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杓型组与反杓型组所有病例Logistic回归显示,反杓型血压节律是发生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 h收缩压变异性独立并显著的增加了高龄老人靶器官损害,反杓型血压节律的高龄老人更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

著录项

  • 来源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1年第4期|711-714718|共5页
  • 作者

    魏伟; 孟超; 金贤; 方宁远;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全科医学科 上海200127;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老年科 上海20180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全科医学科 上海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 上海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全科医学科 上海20012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龄; 动态血压监测; 昼夜节律; 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