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龙脑香科植物海南青梅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6h】

龙脑香科植物海南青梅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是龙脑香科植物在亚洲分布的北缘,由于数量锐减,种群很小,大多数该科植物在我国被列为国家濒危保护物种。本研究采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s)技术,对海南省4个地点的青梅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进行分析,获得青梅种群分子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的数据,初步探讨影响其遗传变异水平和遗传分化的因素,揭示其种群受威胁的程度和原因,从而为青梅种群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14个ISSR引物对4个种群共130个个体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10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90条,多态带百分率为84.11%,扩增条带片段大小在200bp~3000bp之间。同其它生活史特性相似的物种相比较,青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青梅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262,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He)为0.228;Shannon信息指数(Ⅰ)在种群水平平均为0.348,Shannon信息指数(Ⅰ)物种水平上为0.416。4个种群中,万宁种群遗传变异较高(He:0.276;Ⅰ:0.417)。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32,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1.638。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青梅总遗传变异的84.09%存在于种群内,15.9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符合龙脑香科植物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种群内部的特点。上述研究表明,青梅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并没有表现出濒危物种较低遗传多样性的特性,这与其种群大小、繁育系统以及传粉方式有关。但同分布于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的两个地方特有种相比偏低,暗示其遗传多样性的积累可能受到抑制。青梅种群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出现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物种内较强的基因流,表明遗传漂变不是造成种群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通过比较四个种群受扰动程度、湿度、降水、土壤条件的差异对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得出以上因素可能是造成种群间分化的主要原因。 针对人为扰动、生境破碎化可能是造成青梅种群致濒的原因,本文建议保护的重点应该是保护和恢复青梅种群的生境,促进天然林的更新,严禁乱砍乱伐。根据青梅种群内遗传多样性高于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特点,可以采取原位保护的策略,在就地保护时应选取种群遗传多样性程度高,适宜其生长的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如已建立的万宁礼纪青皮林保护区。由于青梅种群间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建议对种群内的个体进行植株相互移栽和采种育苗移栽,以提高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最大限度地保护其遗传多样性。对于坝王岭等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的种群,说明这些种群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较为脆弱,应该加大对这些地区种群的保护力度。

著录项

  • 作者

    吴伟;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山大学;
  • 学科 植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军丽;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龙脑香科;
  • 关键词

    青梅;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