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双面印刷机

一种双面印刷机

摘要

本发明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面印刷机,包括从进料到出料依次设置的放卷部、第一张紧部、正面印刷部、反面印刷部、第二张紧部和收卷部;所述正面印刷部包含正面印刷刮胶工装和正面油墨固化工装;所述反面印刷部包含反面印刷刮胶工装和反面油墨固化工装;所述放卷部与所述收卷部呈镜像对称布置;所述正面印刷刮胶工装与所述反面印刷刮胶工装呈镜像对称布置。该双面印刷机,能够对印刷纸料实现快速收放、双面印刷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929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海宁市腾达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53728.X

  • 发明设计人 於建生;

    申请日2020-10-26

  • 分类号B41F5/04(20060101);B41F23/04(20060101);B41F13/56(20060101);B41F23/00(20060101);B65H23/26(20060101);B65H19/30(20060101);B65H19/12(20060101);

  • 代理机构33100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丽丹

  • 地址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经济开发区双联路11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0:3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印刷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刷纸料标签在生产时,大多数都采用单面印刷方式,这种印刷方式效率低,且由于上下料时需要人工切断后再上料接上,最后继续印刷,这种上下料的方式会严重影响整个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

如在中国专利网上公布的一种标签印刷机(申请号为201720861982.2),其两端采用的放卷和收卷机构为单个辊筒式,更换放卷和收卷结构时,需要停机操作,十分耽误生产效率,且只能实现单面单次印刷,遇到双面印刷时,就需要翻面再走料印刷一次,效率低;

再如申请号为201180010159.6的一种标签制作装置及标签印刷机,其两端的放卷和收卷机构亦是采用单辊筒式,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标签纸在生产设备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面印刷机。

一种双面印刷机,包括从进料到出料依次设置的放卷部、第一张紧部、正面印刷部、反面印刷部、第二张紧部和收卷部;

所述正面印刷部包含正面印刷刮胶工装和正面油墨固化工装;所述反面印刷部包含反面印刷刮胶工装和反面油墨固化工装;

所述放卷部与所述收卷部呈镜像对称布置;

所述正面印刷刮胶工装与所述反面印刷刮胶工装呈镜像对称布置;

所述第一张紧部与所述第二张紧部呈镜像对称布置;

所述正面油墨固化工装与所述反面油墨固化工装呈镜像对称布置;

所述第一张紧部包含放卷自动接料装置,所述放卷自动接料装置与所述放卷部相对应;

所述第二张紧部还包含收卷自动接料装置,所述收卷自动接料装置与所述收卷部相对应;

所述放卷自动接料装置内表面设有套板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一端与套板铰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放卷自动接料装置上,所述套板通过滑道与所述放卷自动接料装置华东连接,所述套板可以沿着滑道水平移动;

所述套板内表面设有铰接板和第二气缸,2个所述套板之间安装有辅助辊,2个所述铰接板之间安装有支撑辊;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与铰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板连接;

2个所述铰接板之间安装有切断刀,所述切断刀远离所述第二气缸;

所述放卷自动接料装置与所述收卷自动接料装置结构呈镜像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放卷部包含双工位放卷装置;

所述双工位放卷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十字型结构,所述固定板左右两端一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安装有第一气缸,两个相邻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之间安装有限位辊,两个相邻所述固定板左右两端一表面之间均安装有辊轴,两个相邻所述固定板上下两端之间均安装有夹料辊组;

所述收卷部包含双工位收卷装置;

所述双工位收卷装置与所述双工位放卷装置结构呈镜像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正面印刷刮胶工装包含版辊和压辊,所述版辊和压辊配对使用;所述版辊上设有凸版,所述版辊靠近端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端头保护装置;

所述端头保护装置向外凸起,凸起高度介于版辊本体和凸版高度之间;

所述版辊为独立伺服电机独立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印刷机,所述正面印刷部和反面印刷部均包含多个电子对标装置;

所述正面印刷部的电子对标装置设置在导向辊上,所述导向辊为多个,分别于正面印刷刮胶工装前、正面印刷刮胶工装后且正面油墨固化工装前;

所述反面印刷部的电子对标装置与所述正面印刷部的电子对标装置镜像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正面印刷刮胶工装还包括刮刀工装,所述刮刀工装与所述版辊相邻,所述刮刀工装包含水平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刮刀。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含蜗轮蜗杆组和第四气缸;

所述蜗轮蜗杆组上设有光杆,所述光杆可以随着所述蜗轮蜗杆组的运动而绕轴心转动;

所述第四气缸的一端延申并与所述光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铰接,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与所述光杆套接,所述刮刀位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的一个端部;

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可以控制所述刮刀沿着丝杠转动;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一端套接在所述光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正面印刷刮胶工装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含手轮、丝杠和滑动件,所述手轮可以控制所述刮刀沿着水平移动;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含若干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可以控制所述刮刀沿着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正面油墨固化工装设有3-6组UV灯,每组所述UV灯为2-5只UV灯灯管,每组所述UV灯的一侧还设有与灯组数量相等的风机,任一只灯管均通过独立风管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用于抽取UV灯的灯罩内固化产生的烟气;任一所述风机为独立控制;

所述反面油墨固化工装与所述正面油墨固化工装结构镜像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正面油墨固化工装设有3组UV灯,每组UV灯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为温度依次为T

所述反面油墨固化工装设有3组UV灯,每组UV灯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为温度依次为T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UV灯功率相同,每组所述UV灯的温度通过风机送风和/或排风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张紧部和正面印刷部之间、所述正面印刷部和反面印刷部之间设置有电晕处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张紧部还包含纠偏导向工装;所述纠偏导向工装上设有2只独立控制的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一端铰接在第一张紧部上,另一端铰接纠偏导向辊。

进一步的,任一所述第六气缸靠近纠偏导向辊的端部上还设有万向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张紧部内的所述纠偏导向工装为4-6组。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双工位放卷装置和放卷自动接料装置,能够对标签纸实现快速收放的效果,在其中一个辊筒运作时,可将另一个辊筒上装好备用,节约更换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更换效率。

2、通过设置正面印刷部和反面印刷部,能够对标签纸的双面实现同时加工的效果,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其中刮刀能够对标签纸表面的胶液实现三维调节刮胶的效果,适用性强。

3、通过设置切断刀,能够在辊筒上物料快输送完时实现快速切断的效果,使用气缸控制,速度更快,无需人工切断,消除人工切断时的安全隐患,提高效率。

4、通过设置正面印刷刮胶工装和反面印刷刮胶工装,能够对标签纸的双面实现同时加工的效果,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其中刮刀能够对标签纸表面的胶液实现三维调节刮胶的效果,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面印刷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面印刷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面印刷机的双工位放卷装置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面印刷机的放卷自动接料装置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面印刷机的印刷刮胶工装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面印刷机的版辊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面印刷机的UV灯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面印刷机的系统工作示意图;

图中:1、放卷部;10、双工位放卷装置;101、固定板;102、连接板;103、第一气缸;104、限位辊;105、辊轴;106、夹料辊组;

2、第一张紧部;20、放卷自动接料装置;201、铰接板;202、支撑辊;203、第二气缸;204、切断刀;205、辅助辊;206、第三气缸;207、套板;

21、纠偏导向工装;

3、第二张紧部;30、收卷自动接料装置;

4、收卷部;40、双工位收卷装置;

5、正面印刷刮胶工装;50、刮刀工装;501、第四气缸;502、第五气缸;503、蜗轮蜗杆组;504、刮刀;505、滑动件;506、光杆;507、手轮; 509、丝杠;51、版辊;510、凸版;511、端头保护装置;

6、正面油墨固化工装;601、导向辊;61、UV灯;62、风机;

7、反面印刷刮胶工装;

8、反面油墨固化工装;

9、电晕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面印刷机,包括从进料到出料依次设置的放卷部1、第一张紧部2、正面印刷部、反面印刷部、第二张紧部3和收卷部4;

正面印刷部包含正面印刷刮胶工装5和正面油墨固化工装6;反面印刷部包含反面印刷刮胶工装7和反面油墨固化工装8;

放卷部1与收卷部4呈镜像对称布置;

正面印刷刮胶工装5与反面印刷刮胶工装7呈镜像对称布置;

第一张紧部2与第二张紧部3呈镜像对称布置;

正面油墨固化工装6与反面油墨固化工装8呈镜像对称布置;

第一张紧部2包含放卷自动接料装置20,放卷自动接料装置20与放卷部1相对应;

第二张紧部3包含收卷自动接料装置30,收卷自动接料装置30与收卷部4相对应;

放卷自动接料装置20内表面设有套板207和第三气缸206,第三气缸206一端与套板207铰接,另一端连接在放卷自动接料装置20上,套板207通过滑道与放卷自动接料装置20华东连接,套板207可以沿着滑道水平移动;

套板207内表面设有铰接板201和第二气缸203,2个套板207之间安装有辅助辊205,2个铰接板201之间安装有支撑辊202;第二气缸203的一端与铰接板201连接,另一端与套板207连接;

2个铰接板201之间安装有切断刀204,切断刀204远离第二气缸203;

放卷自动接料装置20与所述收卷自动接料装置30结构呈镜像布置。

正常情况下,切断刀204与印刷纸料不会发生接触,能够在放卷部1上印刷纸料快输送完时,第三气缸206动作,辅助辊205跟随套板207水平移动抵紧放卷部1,随后第二气缸203动作,切断刀204在铰接板201的限位下转动,从而切断印刷纸料,实现快速切断的效果,无需人工切断,消除人工切断时的安全隐患,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放卷部1包含双工位放卷装置10;

双工位放卷装置10包括固定板101,固定板101为十字型结构,固定板101左右两端一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板102,连接板102一端安装有第一气缸103,两个相邻连接板102另一端之间安装有限位辊104,两个相邻固定板101左右两端一表面之间均安装有辊轴105,两个相邻固定板101上下两端之间均安装有夹料辊组106;

收卷部4包含双工位收卷装置40;

双工位收卷装置40与双工位放卷装置10结构呈镜像布置。

通过设置双工位收卷装置40与双工位放卷装置10,能够对标签纸实现快速收放的效果,在其中一个辊筒105运作时,可将另一个辊筒上装好备用,节约更换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更换效率。

进一步的,正面印刷刮胶工装5包含版辊51和压辊,版辊51和压辊配对使用;版辊51上设有凸版510,版辊51靠近端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端头保护装置511;

端头保护装置511向外凸起,凸起高度介于版辊51本体和凸版510高度之间;

版辊51为独立伺服电机独立控制。同样的,反面印刷刮胶工装7也设有对应的版辊(图中未标识),同样也是伺服电机独立控制。

进一步的,正面印刷部和反面印刷部均包含多个电子对标装置;

正面印刷部的电子对标装置设置在导向辊601上,导向辊601为多个,分别于正面印刷刮胶工装5前、正面印刷刮胶工装5后且正面油墨固化工装6前;

反面印刷部的电子对标装置与正面印刷部的电子对标装置60镜像对称布置。

电子对标装置发现正面印刷刮胶工装5的版辊51与反面印刷刮胶工装7的版辊(图中未标识)未配对使用——即导致正面印刷花纹与反面印刷花纹发生偏差,即对伺服电机发出控制指令,调整版辊51的转速或“呆滞”,使得正面印刷刮胶工装5的版辊51与反面印刷刮胶工装7的版辊(图中未标识)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正面印刷刮胶工装5还包括刮刀工装50,刮刀工装50与版辊51相邻,刮刀工装50包含水平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刮刀504。

进一步的,角度调节组件包含蜗轮蜗杆组503和第四气缸501;

蜗轮蜗杆组503上设有光杆506,光杆506可以随着蜗轮蜗杆组503的运动而绕轴心转动;

第四气缸501的一端延申并与光杆50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水平调节组件铰接,水平调节组件与光杆506套接,刮刀504位于水平调节组件的一个端部;

角度调节组件可以控制刮刀504沿着丝杠509转动;

高度调节组件一端套接在光杆506上,另一端固定在正面印刷刮胶工装5的底部。

进一步的,水平调节组件包含手轮507、丝杠509和滑动件505,手轮507可以控制刮刀504沿着水平移动;

高度调节组件包含若干第五气缸502,第五气缸502可以控制刮刀504沿着水平移动。

具体的,蜗轮蜗杆组503和第四气缸501配套使用,当需要调节角度时,首先调节第四气缸501进行粗调节,随后蜗轮蜗杆组503进行精调节,主要是角度调节范围更精确。

进一步的,正面油墨固化工装6设有3-6组UV灯61,每组UV灯61为2-5只UV灯灯管,每组UV灯61的一侧还设有与灯组数量相等的风机62,任一只灯管均通过独立风管与风机62连接,风机62用于抽取UV灯61的灯罩内固化产生的烟气;任一风机62为独立控制;

反面油墨固化工装8与正面油墨固化工装6结构镜像布置。

进一步的,正面油墨固化工装6设有3组UV灯61,每组UV灯61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为温度依次为T

反面油墨固化工装8设有3组UV灯61,每组UV灯61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为温度依次为T

进一步的,每组UV灯61功率相同,每组UV灯61的温度通过风机62送风和/或排风控制。

进一步的,第一张紧部2和正面印刷部之间、正面印刷部和反面印刷部之间设置有电晕处理装置9。

进一步的,第一张紧部2还包含纠偏导向工装21;纠偏导向工装21上设有2只独立控制的第六气缸,第六气缸一端铰接在第一张紧部2上,另一端铰接纠偏导向辊。

进一步的,第六气缸靠近纠偏导向辊的端部上还设有万向节。

进一步的,第一张紧部2内的纠偏导向工装21为4-6组。

使用时:靠近自动接料装置20的辊轴105上向外送印刷纸料,此时该辊轴105上的限位辊104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随后,印刷纸料进入第一张紧部2的放卷自动接料装置20,此时放卷自动接料装置20仅辅助辊205起到导向传动的作用,随后印刷纸料进入第一张紧部2的纠偏导向工装21,纠偏导向工装21有若干组(具体的可以是4组、5组或6组),通过内置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感知印刷纸料是否走偏,万向节213用于对印刷纸料行走方向纠偏,当然第一张紧部2还包含若干固定辊。

随后,印刷纸料的正面进入电晕处理装置9以提高表面张力,为正面印刷做准备。

继而,印刷纸料的通过若干固定导向辊进入正面印刷部,首先通过版辊51和压辊之间,版辊51上设有端头保护装置511,端头保护装置511主要用于提高稳定性和散发热量,版辊51下方设有刮刀工装50,因版辊51可以更换,其直径大小会发生变化,而且刮胶的位置会随之改变,因此要求刮刀工装50具备水平、高度、转动的调节能力,因此配置水平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

经过正面印刷的印刷纸料进入正面油墨固化工装6,正面油墨固化工装6设有3组UV灯61,每组UV灯61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为温度依次为200℃,195℃,190℃,当然固化温度可以调节,具体是通过与UV灯管独立风管连接风机62调节,通过风机62独立控制,使得每组UV灯61的风量可调,进而调节温度;

随后,经过固化的印刷纸料进入第二个电晕处理装置9,以提高表面张力,为反面印刷做准备;继而,印刷纸料的通过若干固定导向辊进入反面印刷部;反面印刷部与正面印刷部的工艺相同,结构呈现镜像对称,当然本发明所述的结构呈镜像布置不是指绝对的沿着某条中心线对称,而是实现其功能的结构对称布局即可。

随后,印刷纸料进入第二张紧部3,并进入收卷部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