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 >水权、水市场理论在黄河下游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探讨

水权、水市场理论在黄河下游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发展引黄灌溉和引黄供水,是变下游黄河千年害河为利河的一大创举。就山东省来说,全省沿黄11个市中有68个县(市)、705个乡镇、2943个行政村用上了黄河水,引黄灌区的粮棉产量占全省粮棉产量的37%和72.5%,引黄工程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流域内外工农业用水的不断增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如何将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加以合理分配,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还是通过行政手段这支看得见的手,需要从理论上去探讨,并通过实践逐步去验证完善。 黄河下游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现状 黄河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流域内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含沙量高。多年平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黄河下游地区百姓自古就自发地开发利用黄河水,但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还是在建国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党和政府在黄河下游地区大兴引黄工程,把黄河下游建成我国最大的自流连片灌区。这从不同时代黄河沿岸修建的引黄涵闸数量中就可以看出,黄河下游90多座引黄涵闸中,有50多座是在此阶段修建的。并且随着沿黄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利用黄河水的区域、数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