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科学学报》 >湖南八大公山黄杉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研究

湖南八大公山黄杉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研究

         

摘要

利用样方法对湖南八大公山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 Dode)群落进行调查,分析黄杉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显示,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132种,隶属于48科89属。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黄杉是乔木层的优势种,另有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R.Br.)Oliver)、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和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 Shaw)等主要伴生种,檵木为灌木层优势种,两色鳞毛蕨(Dryopteris setosa(Thunb.)Akasawa)为草本层优势种。群落区系组成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种群年龄结构可分为稳定型向衰退型过渡和衰退型2个类型,样方中幼苗和幼树极度缺失,中龄和老龄个体居多。黄杉、钩栲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高于黄杉纯林,其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群落冠层郁闭度高造成的幼苗缺失可能是影响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人为干扰创造林窗、加快繁殖技术研究等措施扩大其种群数量。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科学学报》 |2021年第2期|P.111-120|共10页
  •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湖北荆州43402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 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保护生物学中心 武汉43007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 武汉43007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 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保护生物学中心 武汉43007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 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保护生物学中心 武汉430074;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湖南桑植427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 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保护生物学中心 武汉43007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群落分布;
  • 关键词

    黄杉; 珍稀濒危植物; 种群结构; 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