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宗教活动场所的法人类型定位——兼评《民法总则》的得失

论宗教活动场所的法人类型定位——兼评《民法总则》的得失

         

摘要

我国学界在民法典中宗教活动场所的法人类型定位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分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首先将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类型定位作为一项制度而非纯粹的法律认知技术,并从其制度功能层面确定法人类型定位的技术性和实质性选择标准。技术性标准是法人定位应当符合周延性和确定性,实质性标准则是法人定位应当有利于保障内部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确保外部当事人的交易安全。结构主义模式无法满足任何一项标准,而功能主义模式则能符合所有标准。因此,民法典应采纳功能主义模式,将包括宗教活动场所在内的所有宗教组织一体界定为非营利法人下的宗教法人。《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既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也有值得反思的缺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