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老年医学与保健》 >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发生特点与危险因素探索

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发生特点与危险因素探索

         

摘要

目的使用连续血糖监测,分析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发生特点与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安全降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5岁及以上、稳定应用1~2种口服降糖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47例。采用ipro2系统对入组患者进行72 h的连续血糖监测,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实验室指标等数据。剔除凌晨低血糖27例以及数据不完整的4例受试者。比较发生与不发生黎明现象的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化验指标、用药和血糖波动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并利用回归分析,探索老年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16例患者年龄(74.1±6.9)岁,共有52例(44.83%)发生黎明现象,其从夜间最低点至早餐前的血糖升高幅度为(1.9±0.7)mmol/L。(2)黎明现象组较无黎明现象组女性患者比例增高(71.2%和42.2%,P=0.002);黎明现象组空腹血糖[(6.9±1.5)和(5.8±1.5)mmol/L]、早餐后2 h血糖[(10.3±3.3)和(9.1±2.9)mmol/L]高于无黎明现象组(均P<0.05);黎明现象组平均血糖水平[(8.1±1.3)和(7.5±1.4)mmol/L],日内血糖波动最大幅度[(7.0±2.7)和(5.3±2.1)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4.2±2.1)和(3.2±1.5)mmol/L],血糖标准差[(1.6±0.7)和(1.2±0.5)mmol/L],日间血糖波动[(1.4±0.5)和(1.2±0.5)mmol/L]以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88.5%(77.8~96.5)和96.4%(87.8~100.0)]高于无黎明现象组(均P<0.05);使用DPP-4i的患者较少出现黎明现象,与出现黎明现象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Pearon相关分析显示,黎明现象与性别(r=0.29,P=0.002)呈正相关性,与使用DPP4i(r=-0.216,P=0.02)呈负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与黎明现象的出现相关(OR=4.374,95%CI:1.822~10.502,P=0.001),使用DPP4i的患者更少出现黎明现象(OR=0.290,95%CI:0.107~0.787,P=0.01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黎明现象较为普遍,其与过大的血糖波动关系密切。老年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黎明现象,使用DPP4i患者黎明现象出现较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