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肾上腺皮质肿瘤的DNA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肾上腺皮质肿瘤的DNA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摘要

<正>应用细胞分光光度计测定肾上腺皮质细胞核DNA含量,旨在揭示正常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增生、腺瘤和癌的细胞核DNA定量差异,探讨其对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断价值和判断预后的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选择本校西南医院和新桥医院1980~1992年手术切除的54例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增生档案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约4年5个月(8个月~11年)。分为以下四组。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996年第2期||共页
  •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DNA含量增大到19.02±0.96AU;

    除1例失访外;

    其余有3例因癌转移于术后2年内死亡;

    1例术后1年复发。三、讨论Friedlander等报道各种组织的正常细胞核DNA含量是相对恒定;

    其倍体分布均为2C模型;

    当其组织发生恶性转化时;

    DNA含量增加;

    呈现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细胞数增多[JClinPathol;

    1984;

    37:961]。本组正常和增生的肾上腺皮质DNA含量值接近;

    其倍体分布均为2C;

    提;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肾上腺肿瘤;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