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沃尔巴克氏体在昆虫纲的分布与昆虫种间的水平传播机制
【6h】

沃尔巴克氏体在昆虫纲的分布与昆虫种间的水平传播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资助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言

一、Wolbachia研究进展

二、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沃尔巴克氏体在昆虫纲的分布调查

一、沃尔巴克氏体在昆虫纲的分布调查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二章沃尔巴克氏体在昆虫纲不同类群中的wsp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沃尔巴克氏体在昆虫纲中种间水平传播机制的初步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四章两性品系松毛虫赤眼蜂与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生物学特性比较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各组织内的一类共生菌,可通过卵的细胞质进行水平传播,并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调控其寄主的生殖活动,可诱导生殖不亲和、孤雌生殖、遗传雄性的雌性化及杀雄等现象。为明确Wolbachia的广泛分布在物种快速形成机制以及生物防治方面的作用,开展了本项研究。  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  1.应用PCR检测技术对昆虫纲主要农业昆虫体内共生菌Wolbachia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检测的81种昆虫4种节肢动物中,PCR结果呈阳性者有12种,占所检测总数的14.1%。该项调查为今后研究Wolbachia的广泛分布在物种快速形成中的机制以及利用Wolbachia改良昆虫天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对上述调查结果呈阳性的昆虫体内共生菌Wolbachi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果蝇与米蛾所携带的共生菌Wolbachia为毒力较强的两个菌株,而赤眼蜂为较易感染Wolbachia的昆虫种群。该项研究为Wolbachia在生物防治中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3.通过对共享食物源,及寄主—拟寄生物昆虫的系列研究表明昆虫纲不同类群之间,及具有不同相互作用关系的阶元之间具有不同的水平传播方式以及不同的水平传播方向。  4.在20℃、25℃、30℃,相对湿度45%、78%、92%温湿度组合条件下,比较了两性品系松毛虫赤眼蜂(T.d)及人工转染的Wolbachia的产雌孤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T.d(w)的羽化率、寿命、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及产雌孤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在高温、滞育和低温贮藏情况下性比保持情况的获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