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与经营业绩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6h】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与经营业绩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资金超募的文献综述

1.2.2 公司上市后经营业绩变化的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框架

1.4 本文创新点

2.资金超募和经营业绩的理论与现状分析

2.1 资金超募的理论基础

2.2 经营业绩的理论基础

2.3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与经营业绩的现状分析

2.3.1 我国创业板市场概述

2.3.2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现状

3.研究设计

3.1 研究指标的选取和依据

3.1.1 资金超募的指标选取

3.1.2 经营业绩衡量指标的选取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 研究假设

3.3.1 股权集中度

3.3.2 独立董事比例

3.3.3 管理层股权激励

3.3.4 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

4.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与经营业绩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不同超募程度公司经营业绩的表现

4.1.1 资金超募程度的分类

4.1.2 每类超募程度公司经营业绩的描述性统计

4.2 不同超募程度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

4.2.1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4.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5.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2009年我国创业板开市以来,经过六年时间已有492家上市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更方便的融资渠道,同时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金融改革和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尽管创业板市场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属于新兴市场,起步较晚,上市公司超募资金和IPO后经营业绩逐渐下降的现象,一直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资金超募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业绩下降又进一步加剧了资金超募的公司上市的风险性,这无疑会给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对资金超募和经营业绩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整理和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和经营业绩的理论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如下研究。选取2009年-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根据资金超募率分为高、中、低三类公司,分别对每类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进行描述性统计,来衡量不同超募率公司经营业绩,发现均呈下降趋势。接下来对影响公司上市后经营业绩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主要选择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股权激励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通过对这几大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和检验来判断它们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如何以及对每组超募率的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证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业绩正相关,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和公司经营业绩负相关,而独立董事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并且还发现低超募率的公司对这四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均验证了理论假设。根据研究结果从公司自身监管、公司治理和风险投资机构等方面提出尽可能有效的改进建议,规范超募资金的使用,为投资者规避上市后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使创业板成为创新型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