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培训进修成效与失范的历史分析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培训进修成效与失范的历史分析

摘要

民国时期,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以多途径、多渠道地组织教师进修培训;各地在执行中央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各地的实际,也对中学教师采取了各种进修培训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学师资素质低下的问题,补救了各地对普遍缺乏合格中学师资的燃眉之急.但是,由于战争动乱、经费拮据、工学矛盾等原因,有很多切实有效的方法没有得到认真地贯彻执行,使培训效果不甚理想.1944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院附设中等学校教员进修班办法》,对中学教师进修的教员构成、课程设置、学业管理、成绩考评、结业任用等予以详细全面的规定,在指导师范学院辅导中学教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